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及其用途、产品与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16
阅读:80
评论:0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干酪乳酪杆菌及其用途、产品与方法。
背景技术:
2.人类可能通过摄入、吸入和许多其他方式接触数百万种病原生物,而免疫系统在预防特定病原体感染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由许多生物结构组成,包括分子、细胞和组织,它们启动对微生物感染和肿瘤的抵抗力。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巨噬细胞广泛分布在人体的几个器官和组织中。巨噬细胞是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细胞组成部分,因为它们分泌免疫调节介质,在先天性和适应性宿主免疫反应的启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保护宿主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害。
3.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量时,它们会带来多种健康益处。益生菌粘附在人体肠道中,刺激和调节各种不同的功能,包括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加强黏膜屏障、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先天免疫、抑制肠道疾病等。益生菌的有益作用与肠道菌群组成和活性的调节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免疫反应的操纵有关。
4.干酪乳酪杆菌作为益生菌的一种,已被报道具有抑制幽门螺杆菌、预防代谢疾病(降血糖、降血压)、缓解骨质疏松、缓解细胞氧化损伤、免疫调节等功能,目前市面上提供的干酪乳酪杆菌尚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市场及消费者等多重选择需求,可供选择的空间较小,尤其在增强免疫力、缓解湿疹、抗菌谱广等方面,本领域现有技术提供的干酪乳酪杆菌菌株较少,因此本领域仍需开发更多有益的干酪乳酪杆菌新菌株。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本领域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开发更多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及抗菌谱广的干酪乳酪杆菌新菌株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干酪乳酪杆菌及其应用。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菌株lc15,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
7.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在制备免疫调节药物和/或制备抗菌剂和/或体外抑菌方面的用途。
8.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在制备免疫调节药物和/或制备抗菌剂和/或体外抑菌方面的用途,所述免疫调节药物以干酪乳酪杆菌lc15为药效活性成分;优选地,所述抗菌剂的抗菌谱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优选地,所述体外抑菌指:将干酪乳酪杆菌lc15与病原菌进行体外共培养。
9.所述病原菌选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优选地,所述免疫调节选自: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提升raw264.7细胞吞噬指数、促进raw264.7细胞因子产生;优选地,所述细胞因子包括:tnf-α、il-10。
10.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包括药效活性成分,所述药效活性成分包括: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
11.所述的一种免疫调节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2.一种抗菌剂,包括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包括: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
13.所述的一种抗菌剂,还包括:辅料;优选地,所述抗菌剂的抗菌谱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
14.一种体外抑菌方法,采用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抑菌。
15.将所述干酪乳酪杆菌lc15与病原菌进行体外共培养;优选地,所述病原菌选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从酸奶样品中筛选获得一株干酪乳酪杆菌lc15,其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能力,能有效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提升raw264.7细胞吞噬指数、促进包括tnf-α、il-10在内的raw264.7细胞因子产生,同时该菌株lc15的抗菌谱较广,能够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病原菌,此外该菌株lc15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被制成抗菌剂或免疫调节药物。
17.保藏编号:cctccno:m20231115分类命名:lacticaseibacilluscaseilc15保藏日期:2023年06月27日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实验例6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对raw264.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实验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并不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0.生物材料的来源一、本发明实验例4使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均购自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缓症链球菌为缓症链球菌菌株5013,该菌株已登录ncbi,其登录号为
mt512114;肺炎克雷伯菌为肺炎克雷伯菌菌株587,该菌株已登录ncbi,其登录号为mt573143。菌株5013和菌株587目前由申请人实验室保存,申请人承诺自本发明申请日起20年内向公众发放用于验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21.二、本发明实验例5-7使用的raw264.7细胞购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22.第1组实施例、本发明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本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菌株lc15。本组所有的实施例都具备如下共同特征:所述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菌株lc15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
23.任何培养、扩繁、发酵、富集、生产、制备、使用、接种、扩增、转化、修饰、改造、销售、许诺销售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一株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菌株lc15的行为,和/或,将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一株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菌株lc15与其他益生菌联用的行为,和/或,用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一株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菌株lc15对幽门螺杆菌的拮抗作用、制备拮抗幽门螺杆菌产品、和/或制备免疫调节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4.所述其他益生菌包括但不限于: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德氏乳杆菌乳酸亚种、瑞士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唾液乳杆菌、酿酒酵母属、德尔布有孢圆酵母属、假丝酵母属、威克汉姆酵母属、毕赤酵母属、布拉氏酵母属、白球拟酵母属、薛瓦酵母属、深红酵母属、粟酒裂殖酵母属、鲍氏酵母属、苏云金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固氮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丁酸梭状芽孢杆菌、青春双歧杆菌、角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星状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牛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即,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乳双歧杆菌(即,动物双歧乳脂亚种)、长双歧杆菌、假小链双歧杆菌以及嗜热双歧杆菌和嗜酸热双歧杆菌。
2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结合药品领域生产工艺的常规技术手段或基本常识(例如,《制剂技术百科全书》、《药物制剂技术》等),对药用辅料进行常规选择或调整,进而将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一株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菌株lc15制成不同剂型、不同存储条件、不同保质期的产品,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无技术障碍,是可以并容易做到的。
26.第2组实施例、本发明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的用途本组实施例提供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在制备免疫调节药物和/或制备抗菌剂和/或体外抑菌方面的用途。
27.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免疫调节药物以干酪乳酪杆菌lc15为药效活性成分;优选地,所述抗菌剂的抗菌谱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优选地,所述体外抑菌指:将干酪乳酪杆菌lc15与病原菌进行体外共培养。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病原菌选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优选地,所述免疫调节选自: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提升raw264.7细胞吞噬指
数、促进raw264.7细胞因子产生;优选地,所述细胞因子包括:tnf-α、il-10。
29.第3组实施例、本发明免疫调节药物本组实施例提供一种免疫调节药物。本组所有实施例都具备如下共同特征:所述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包括药效活性成分,所述药效活性成分包括: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
3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免疫调节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31.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溶剂、抛射剂、增溶剂、助溶剂、乳化剂、着色剂、黏合剂、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润湿剂、渗透压调节剂、稳定剂、助流剂、矫味剂、防腐剂、助悬剂、包衣材料、芳香剂、抗黏合剂、整合剂、渗透促进剂、ph值调节剂、缓冲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发泡剂、消泡剂、增稠剂、包合剂、保湿剂、吸收剂、稀释剂、絮凝剂、反絮凝剂、助滤剂、释放阻滞剂等。
32.根据本发明的内容,出于实际生产应用中的不同需求,再结合药物制备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例如,《制剂技术百科全书》、《药物制剂技术》、《微生物菌剂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上述辅料进行选择和调配,并将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菌株lc15制成不同的剂型,例如粉剂、片剂、注射剂、口服液、栓剂、凝胶剂、敷贴剂、喷雾剂、洗剂、颗粒剂等。
33.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产品的剂型选自:粉剂、片剂、液体剂、胶囊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34.第4组实施例、本发明的抗菌剂本组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剂。本组所有实施例都具备如下共同特征:所述一种抗菌剂包括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包括: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
3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抗菌剂还包括:辅料;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辅料选自:溶剂、抛射剂、增溶剂、助溶剂、乳化剂、着色剂、黏合剂、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润湿剂、渗透压调节剂、稳定剂、助流剂、矫味剂、防腐剂、助悬剂、包衣材料、芳香剂、抗黏合剂、整合剂、渗透促进剂、ph值调节剂、缓冲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发泡剂、消泡剂、增稠剂、包合剂、保湿剂、吸收剂、稀释剂、絮凝剂、反絮凝剂、助滤剂、释放阻滞剂等。
36.根据本发明的内容,出于实际生产应用中的不同需求,再结合药物制备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例如,《制剂技术百科全书》、《药物制剂技术》、《微生物菌剂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上述辅料进行选择和调配,并将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菌株lc15制成不同的剂型,例如粉剂、片剂、注射剂、口服液、栓剂、凝胶剂、敷贴剂、喷雾剂、洗剂、颗粒剂等。
37.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产品的剂型选自:粉剂、片剂、液体剂、胶囊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38.优选地,所述抗菌剂的抗菌谱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
39.第5组实施例、本发明的体外抑菌方法
本组实施例提供一种体外抑菌方法。本组所有实施例都具备如下共同特征:采用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抑菌。
40.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将所述干酪乳酪杆菌lc15与病原菌进行体外共培养;优选地,所述病原菌选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
41.本发明下述实验例中使用的培养基:mrs固体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10g、酵母膏5g、柠檬酸氢二铵2g、葡萄糖20g、吐温801ml、乙酸钠5g、磷酸氢二钾2g、硫酸镁0.58g、硫酸锰0.25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121℃灭菌20min,调节ph6.8。
42.mrs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10g、酵母膏5g、柠檬酸氢二铵2g、葡萄糖20g、吐温801ml、乙酸钠5g、磷酸氢二钾2g、硫酸镁0.58g、硫酸锰0.25g、蒸馏水1000ml,121℃灭菌20min,调节ph6.8。
43.lbs培养基:酵母浸粉5.0g、胰蛋白胨10.0g、磷酸二氢钾6.0g、硫酸亚铁0.034g、硫酸镁0.575g、葡萄糖20.0g、乙酸钠25.0g、柠檬酸铵2.0g、硫酸锰0.12g、调ph值5.5后,添加吐温-801ml、冰乙酸1.3ml,加热搅拌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118℃高压灭菌15min。固体培养基添加琼脂15.0g。
44.改良mrs固体培养基:将mrs固体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改为蔗糖60g/l。
45.lb培养基、bhi培养基均为商业培养基。
46.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实验例和实验例中使用的各类试剂耗材均可商购获得,相关实验步骤均为本领域常见操作,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常规理解的技术含义。
47.实验例1、菌株分离筛选将采集的内蒙古农家自制酸奶置于无菌取样管中冰盒运输,在无菌条件下用0.85%生理盐水梯度稀释,选取合适稀释梯度在lbs琼脂平板上涂布,37℃培养48-72小时。通过肉眼观察其菌落形态挑取疑似单菌落,对其镜检观察并进行初步筛选和纯化培养。纯化后使用mrs液体厌氧管37℃培养8-12小时,离心去上清后重悬于无菌30%甘油水溶液中,保存于武汉微康益生菌研究院菌种库。
48.实验例2、菌株鉴定对筛选的目的菌株液体扩培,收集菌体,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中国发明专利zl202210478937.4第58段记载的通用引物27f和1492r扩增其16srdna片段,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其中pcr反应体系:10
×
buffer10μl,10mmdntp2μl,上下引物各1μl,dna模板2μl,taq酶0.5μl,ddh2o34μl。95℃预变性10min;然后94℃30s、60℃30s、72℃1min共35个循环,结束后72℃延伸5min。将pcr产物通过凝胶电泳检测后送往武汉金开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测序。将鉴定的基因序列用blast工具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根据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菌株的拉丁文名称为lacticaseibacilluscaseilc15,确定该菌株为干酪乳酪杆菌。将该菌株命名为lc15,并送保藏,其保藏信息如下:保藏编号:cctccno:m20231115分类命名:lacticaseibacilluscaseilc15保藏日期:2023年06月27日
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49.实验例3、干酪乳酪杆菌lc15的耐酸、耐胆盐能力(1)模拟人工胃液制备:配制0.5% nacl溶液,加入0.3%胃蛋白酶,用1mol/l hcl调节ph值至2.5,然后充分溶解后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备用。
50.(2)模拟人工胆盐液制备:胆盐0.3%、巯基乙酸钠0.2%、mrs液体培养基,ph6.0~6.2,115℃,15min灭菌。
51.(3)耐受能力测试:将活化后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菌液离心,弃上清,收集菌体,调整菌液浓度是108cfu/ml。取1ml菌体悬液离心,收集菌体后,分别接入1ml配制好的ph2.5的模拟人工胃液和0.3%的模拟人工胆盐液中混匀,37℃条件下消化,同时分别取0h和3h的消化液检测活菌数,计算存活率,结果见表1。其中,菌株存活率(%)=nt/n0
×
100%,式中n0表示菌株0h的活菌数lg(cfu/ml),nt表示菌株3h的活菌数lg(cfu/ml)。
52.表1. 干酪乳酪杆菌lc15耐酸、耐胆盐实验数据表
53.上述表1结果表明,干酪乳酪杆菌lc15在ph2.5人工胃液中存活率98.92%,在0.3%人工胆盐液中存活率为87.01%,这说明干酪乳酪杆菌lc15具有较强的胃肠道耐受能力。
54.实验例4、干酪乳酪杆菌lc15对病原菌的抑制能力(1)指示菌悬液的制备: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在lb平板培养基上活化,37℃培养24h,挑取菌苔至生理盐水制备菌悬液,调整菌液浓度至108cfu/ml。
55.将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分别在含5%脱纤维羊血的bhi平板培养基上活化,37℃培养24h,挑取菌苔至生理盐水制备菌悬液,调整菌液浓度至108cfu/ml。
56.(2)菌株发酵液制备:将干酪乳酪杆菌lc15按1%(v/v)接种至mrs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12h。
57.抑菌实验:(1)将含有1.5%琼脂的mrs肉汤培养基冷却至55℃左右,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按一定比例混匀,使指示菌的活菌数在106cfu/ml数量级,然后迅速倾注于预先放置牛津杯的平板中,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取出牛津杯,于每孔注入200μl菌株发酵液(活菌数为108cfu/ml数量级),37℃过夜培养后,测量抑菌圈直径。
58.(2)将含有1.5%琼脂的改良mrs肉汤培养基冷却至55℃左右,与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菌悬液按一定比例混匀,使指示菌的活菌数在106cfu/ml数量级,然后迅速倾注于预先放置牛津杯的平板中,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取出牛津杯,于每孔注入200μl菌株发酵液(活菌数为108cfu/ml数量级),37℃过夜培养后,测量抑菌圈直径。
59.表2. 干酪乳酪杆菌lc15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60.结果如表2所示,干酪乳酪杆菌lc1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61.实验例5、干酪乳酪杆菌lc15对raw264.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raw264.7细胞以1
×
105个/ml密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100μl),培养24小时,细胞贴壁后加入有菌的dmem细胞培养液替换原培养液。实验设空白组(dmem培养液)、益生菌组(活菌好的菌液用pbs洗两次后,用dmem重悬),每组设5个重复。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24h。培养结束后,吸去旧的培养基,每孔加入100μl含10%cck-8的dmem培养基,避光,放入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h;在450nm下检测各孔od值,按下面的公式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
62.细胞相对增殖率% = 实验组od值/空白组od值
×
100%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干酪乳酪杆菌lc15能够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其效果优于对照菌株lgg。
63.实验例6、干酪乳酪杆菌lc15对raw264.7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raw264.7细胞以1
×
105个/ml密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100μl),细胞贴壁后,弃掉原培养基,加入含有药品的dmem细胞培养液。实验分组同实验例5,每组设5个重复。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24h;弃去孔内的上清培养液,然后避光条件下,加入0.1%的中性红-pbs溶液,置于37℃,5% co2培养箱中孵育1h;孵育结束后,弃去上清液,室温下pbs洗三遍。然后向各孔中加入裂解液(乙酸:无水乙醇=1:1)避光静置,待细胞完全裂解之后,使用酶标仪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值。
64.细胞吞噬指数 = 实验组od值/空白组od表3. 干酪乳酪杆菌lc15对raw264.7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菌株编号细胞吞噬指数干酪乳酪杆菌lc152.0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吞噬作用检测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和凋亡细胞,吞噬作用在先天免疫和炎症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表3所示,干酪乳酪杆菌lc15可以通过触发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来刺激免疫细胞的活化。
65.实验例7、干酪乳酪杆菌lc15对raw264.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nf-α、il-10)的影响将raw264.7细胞浓度调整为1
×
106cell/ml ,每孔0.5ml接种于24孔板,培养24h。实验分为空白组和益生菌组,空白组:吸出上清,用pbs洗2次,在板孔中只加入0.5ml dmem
培养基,不做其他任何处理,放置于 37℃和 5% co2培养箱中培养24h;益生菌组:吸出上清,用pbs洗2次,在孔板中加入0.5ml菌悬液(二代培养好的干酪乳酪杆菌用pbs洗两次后,用dmem重悬,按照菌量:细胞量10:1的比例进行稀释),培养24h。培养结束后,取出上清液,然后1000rpm,离心5min,用试剂盒测定上清中tnf-α、il-10的含量。
66.表4. 免疫调节因子检测实验结果
67.评估干酪乳酪杆菌lc15对raw264.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nf-α、il-10)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干酪乳酪杆菌lc15能够促进细胞因子tnf-α(促炎因子)、il-10(抗炎因子)的产生。促炎因子、抗炎因子作为免疫应答参数,在控制宿主的炎症状态和免疫反应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68.实验例8、干酪乳酪杆菌lc15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将干酪乳酪杆菌lc15在mrs固体平板上划线活化后,挑取菌苔至生理盐水中制备菌悬液,调整菌悬液浓度为108cfu/ml,取100μl菌悬液,用无菌棉签均匀涂布于mrs固体平板上,将抗生素药敏试纸片有序置于平板表面,置于厌氧条件下,37℃培养24-36h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标准协会clsi的评价标准,判断抗生素对干酪乳酪杆菌lc15的耐药性,结果见表5。
69.表5. 干酪乳酪杆菌lc15对15种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70.注:s,敏感;i,中介;r,耐药结果显示,干酪乳酪杆菌lc15对上述15种抗生素均敏感,说明该菌株是具有开发应用潜力的安全益生菌。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菌株lc15,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2.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在制备免疫调节药物和/或制备抗菌剂和/或体外抑菌方面的用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在制备免疫调节药物和/或制备抗菌剂和/或体外抑菌方面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调节药物以干酪乳酪杆菌lc15为药效活性成分;和/或,所述抗菌剂的抗菌谱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或,所述体外抑菌指:将干酪乳酪杆菌lc15与病原菌进行体外共培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在制备免疫调节药物和/或制备抗菌剂和/或体外抑菌方面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菌选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或,所述免疫调节选自: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提升raw264.7细胞吞噬指数、促进raw264.7细胞因子产生;和/或,所述细胞因子包括:tnf-α、il-10。5.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包括药效活性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效活性成分包括: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7.一种抗菌剂,包括活性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包括: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菌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料;和/或,所述抗菌剂的抗菌谱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9.一种体外抑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31115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抑菌。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体外抑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干酪乳酪杆菌lc15与病原菌进行体外共培养;和/或,所述病原菌选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干酪乳酪杆菌及其用途、产品与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菌株LC15,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1115。基于该菌株LC15,本发明还提供其在制备免疫调节药物和/或制备抗菌剂和/或体外抑菌方面的用途、其免疫调节药物、抗菌剂、体外抑菌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干酪乳酪杆菌LC15,其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能力,并能够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缓症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多种病原菌,同时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曙光 陈雪芹 朱明明 陈绮 孔素芬 朱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3/9/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