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未命名 09-17 阅读:70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镇痛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2.疼痛,包括炎症性疼痛(简称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等,广泛存在于各种疾病进程中,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其治疗也是世界医学难题之一。现在临床各类治疗疼痛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虽有一定疗效,但均因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限制了其对疼痛的有效治疗,适用人群也有所受限。因此,寻求更为普适、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3.临床上,吗啡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经典药物,吗啡的镇痛作用虽强,但持续时间较短。为了有效控制疼痛,往往需要持续大剂量给药,但是持续大剂量给药往往会伴有成瘾、耐受、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4.内吗啡肽(endomorphins,ems),又称为内啡肽、脑内啡,是人脑内合成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其能够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而内吗啡肽(ems)与阿片受体,尤其是在脊髓与镇痛最相关的μ阿片受体的结合效率是吗啡的数倍。因此,em作为镇痛药物研发靶点,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其在镇痛作用中的劣势同样明显,由于ems的分子量小,仅由4个氨基酸组成,如endomorphin-1(内吗啡肽1,em-1,tyr-pro-trp-phe-nh2),endomorphin-2(内吗啡肽2,em-2,tyr-pro-phe-phe-nh2),因此在体内会被迅速代谢掉,因此内吗啡肽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内吗啡肽镇痛作用持续时间较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且二者的使用量在药剂学上可接受的有效剂量范围内。
8.进一步,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5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15~30μg/kg。
9.进一步优选的,以鼠为模型时,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5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15~30μg/kg。
10.进一步优选的,以鼠为模型时,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15~30μg/kg。
11.进一步优选的,以鼠为模型时,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30μg/kg。
12.更进一步优选的,以鼠为模型时,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μg/kg,所述
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30μg/kg。
13.更进一步,所述内吗啡肽为内吗啡肽2(em-2)。
14.本发明还提供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镇痛药物中的用途。
15.进一步,所述原花青素能够延长所述内吗啡肽的镇痛时间。
16.进一步,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中的用途。
17.进一步,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炎症性疼痛药物中的用途。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通过原花青素(pacs)和内吗啡肽联合使用,不仅能够降低内吗啡肽的使用剂量,而且能够延长内吗啡肽镇痛作用的持续时间。
20.2、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且长期用药不易产生耐受性与成瘾性,提高了用药安全性。
附图说明
21.图1是单独使用不同剂量em-2以及联合使用原花青素和不同剂量em-2采用鞘内注射给药方式对完全弗氏佐剂(cfa)炎性痛的机械痛敏感性检测的量效曲线及镇痛时间柱形图。其中,dose-effect curve为剂量效应曲线;pwmt(g)为机械性缩足阈值/g;pacs为原花青素;time curve为时间曲线;duration time为镇痛持续时间。
22.图2是单独使用不同剂量em-2以及联合使用原花青素和不同剂量em-2采用鞘内注射给药方式对cfa炎性痛的热痛敏感性检测的量效曲线及镇痛时间柱形图。其中,dose-effect curve为剂量效应曲线;pwmtl(s)为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s;pacs为原花青素;time curve为时间曲线;duration time为镇痛持续时间。
23.图3是单独使用不同剂量em-2以及联合使用原花青素和不同剂量em-2采用鞘内注射给药方式对sni神经病理性痛的机械痛敏感性检测的量效曲线及镇痛时间柱形图。其中,dose-effect curve为剂量效应曲线;pwmt(g)为机械性缩足阈值/g;pacs为原花青素;time curve为时间曲线;duration time为镇痛持续时间。
24.图4是单独使用不同剂量em-2以及联合使用原花青素和不同剂量em-2采用鞘内注射给药方式对sni神经病理性痛的热痛敏感性检测的量效曲线及镇痛时间柱形图。其中,dose-effect curve为剂量效应曲线;pwmtl(s)为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s;pacs为原花青素;time curve为时间曲线;duration time为镇痛持续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6.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由于em-1与em-2均因分子量小,且仅由4个氨基酸组成,在体内会被迅速代谢掉,因此em-1与em-2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较短。原花青素具有易溶于水、可通过血脑屏障的特
性,保证了在体内的高转化率。
28.我们对原花青素和em-2(tyr-pro-phe-phe-nh2,endomorphin-2,内吗啡肽2)进行了镇痛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原花青素镇痛效果不佳,但是持续时间长;而em2镇痛效果好,却持续时间短。但将两者联合使用,一方面能降低em2的使用剂量,避免大剂量给药导致的成瘾、耐受、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另一方面能延长em2镇痛作用的持续时间。
29.我们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在小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中,脊髓鞘内注射em-2的剂量在超过25μg/kg体重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将从0.16g增加到0.4g,持续约30分钟,并且即使增加em-2的剂量,其镇痛效果将不再增长,也不会对镇痛持续时间有太大影响。但是在联合使用20μg/kg体重的原花青素和em-2后,小鼠机械痛阈值从0.16g增加到0.4g的最小em-2剂量为15μg/kg体重小鼠,并且时间延长为2h左右,并在未来4h内,痛阈逐渐恢复到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水平。
30.为了验证内吗啡肽与原花青素联合使用的效果,本发明的下述各实施例中,以em-2为例,说明原花青素和em-2联合使用,不仅能够降低em-2的使用剂量,而且能够延长em-2镇痛作用的持续时间。
31.原花青素(天然提取物,cas号:4852-22-6,分子式:c30h26o13,分子量:594.52)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2.endomorphin-2tfa(synonyms:内吗啡肽2三氟乙酸盐,em-2)购自medchemexpress公司,货号hy-p0186a。
33.下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34.实施例1
35.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15μg/kg。
36.实施例2
37.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μg/kg。
38.实施例3
39.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5μg/kg。
40.实施例4
41.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30μg/kg。
42.实施例5
43.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和所述内吗啡肽的重量比为50μg/kg:15μg/kg。
44.实施例6
45.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5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μg/kg。
46.实施例7
47.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5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5μg/kg。
48.实施例8
49.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5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30μg/kg。
50.实施例9
51.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和所述内吗啡肽的重量比为30μg/kg:15μg/kg。
52.实施例10
53.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3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μg/kg。
54.实施例11
55.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3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5μg/kg。
56.实施例12
57.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3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30μg/kg。
58.对比例1
59.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和所述内吗啡肽的重量比为20μg/kg:1μg/kg。
60.对比例2
61.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和所述内吗啡肽的重量比为20μg/kg:5μg/kg。
62.对比例3
63.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和所述内吗啡肽的重量比为20μg/kg:10μg/kg。
64.将上述实施例制备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炎症性疼痛的镇痛效应试验,并与不同剂量em-2(1,5,10,15,20,25,30μg/kg)鞘内注射给药进行对比,试验方法和测试结果如下。
65.一、炎症性疼痛的镇痛效应
66.1.1、cfa炎症性疼痛模型的建立
67.在动物模型建立前,小鼠完全适应环境,并提前1天进行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检测。用1.5%异氟醚、100%o2,1.5l/min麻醉小鼠后,用微注射器将10μl的cfa(弗氏完全佐剂,取自sigma,f5881-10
×
10ml)注射于小鼠的左后肢,注射后留置针10s,防止cfa溢出。注射后30min至1h,小鼠后脚出现红肿。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也即盐水组。盐水组小鼠后脚无明显变化。3天后进行机械痛敏感性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表明,小鼠的机械痛和热痛阈值较注射cfa前明显降低,说明cfa炎症性疼痛模型建立成功。
68.1.2、动物分组和试验设计
69.实验动物均为成年雄性c57bl/6小鼠,8-12周龄,体重18-30g。共150只小鼠用于行
为学检测,分15组,每组10只。全部动物左侧足底注射cfa,之后进行机械痛域和热痛阈检测。所有小鼠均在无病原体环境中饲养,环境温度为23℃,湿度为50
±
10%,光/暗循环12h,食物和水充足。
70.将上述实施例1~4及对比例1~3制备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炎症性疼痛的镇痛效应试验,并与不同剂量em-2(1,5,10,15,20,25,30μg/kg)和原花青素(20μg/kg)鞘内注射给药进行对比,具体鞘内给药比例见表1和表2。
71.1.3、试验结果及分析
72.给药后进行机械痛和热痛敏感性检测,结果见表1和表2,图1和图2。
73.表1机械痛敏感性检测及镇痛时间对比结果
74.[0075][0076]
注:
“‑”
表示未检测或未检出。
[0077]
表2热痛敏感性检测及镇痛时间对比结果
[0078]
[0079][0080]
注:
“‑”
表示未检测或未检出。
[0081]
根据表1和表2结果表明,单独小鼠鞘内注射20μg/kg原花青素不能升高cfa模型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
[0082]
单独使用em-2在15~30μg/kg剂量能够升高cfa模型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在联合使用20μg/kg原花青素和15~30μg/kg em-2后,能够表现出具有升高cfa模型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的作用。且与相同剂量的em-2相比,联合使用20μg/kg原花青素和15~30μg/kg em-2的cfa模型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明显高于单独使用em-2在15~30μg/kg剂量的cfa模型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
[0083]
单独使用em-2,em-2达到平台期剂量为25μg/kg;联合使用20μg/kg原花青素和em-2后,em-2达到平台期剂量为20μg/kg。可见,联合使用20μg/kg原花青素和em-2能够明显降低em-2达到平台期的剂量。
[0084]
联合使用20μg/kg原花青素和em-2后,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单独使用em-2所达到的镇痛时间。
[0085]
表1中,单独使用em-2在30μg/kg剂量时的机械痛阈值为0.432
±
0.051g,且镇痛时间为44
±
2.098min;在联合使用20μg/kg原花青素和em-2后,em-2在20μg/kg剂量时的机械痛阈值为0.540
±
0.056g,且镇痛时间为116
±
5.329min。
[0086]
表2中,单独使用em-2在30μg/kg剂量时的热痛阈值为7.278
±
0.311s,且镇痛时间为42
±
2.366min;在联合使用20μg/kg原花青素和em-2后,em-2在15μg/kg剂量时的热痛阈值为7.196
±
0.390s,且镇痛时间为94
±
5.329min。
[0087]
由此说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联合使用,在达到相同镇痛阈值时,能够明显降低内吗啡肽的使用剂量,且能够明显延长内吗啡肽镇痛作用的持续时间。
[0088]
1.4、炎症性疼痛的镇痛效应的药物耐受性
[0089]
将实施例2的药物组合物(20μg/kg原花青素,20μg/kg em-2)、原花青素(20μg/kg)和em-2(20μg/kg)通过鞘内给药的方式检测炎性痛cfa模型小鼠的机械痛(von frey test)和热痛(hargreaves test)的阈值。
[0090]
持续给药持续7天,观察到原花青素组和实施例2的药物组合物组并不存在药物耐受现象。且观察到原花青素(20μg/kg)能够通过鞘内给药的方式提高炎性痛cfa模型小鼠机械痛和热痛的阈值。
[0091]
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应
[0092]
2.1、sn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建立
[0093]
在动物模型建立前,小鼠完全适应环境,并提前1天进行机械痛阈值检测。使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小鼠,在小鼠大腿外侧皮肤上做一个小切口,露出坐骨神经及其三个分支:腓肠神经、腓总神经和胫骨神经。小心地结扎和横切胫骨和腓总神经,保存完整的腓肠神经。当结扎这些神经时,同侧后肢出现快速收缩和震颤,说明sni模型建立成功。假手术组同上,不结扎、不横断。
[0094]
2.2、动物分组和试验设计
[0095]
实验动物均为成年雄性c57bl/6小鼠,8-12周龄,体重18-30g。共150只小鼠用于行为学检测,分15组,每组10只。全部动物左侧进行腓总神经结扎,之后进行机械痛域和热痛阈检测。所有小鼠均在无病原体环境中饲养,环境温度为23℃,湿度为50
±
10%,光/暗循环12h,食物和水充足。
[0096]
将上述实施例1~4及对比例1~3制备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应试验,并与不同剂量em-2(1,5,10,15,20,25,30μg/kg)和原花青素(20μg/kg)鞘内注射给药进行对比,具体鞘内给药比例见表3和表4。
[0097]
2.3、试验结果及分析
[0098]
给药后进行机械痛和热痛敏感性检测,结果见表3和表4,图3和图4。
[0099]
表3机械痛敏感性检测及镇痛时间对比结果
[0100][0101][0102]
注:
“‑”
表示未检测或未检出。
[0103]
表4热痛敏感性检测及镇痛时间对比结果
[0104]
[0105][0106]
注:
“‑”
表示未检测或未检出。
[0107]
根据表3和表4结果表明,单独小鼠鞘内注射20μg/kg原花青素不能升高sni模型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
[0108]
单独使用em-2在20~30μg/kg剂量能够升高sni模型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在联合使用20μg/kg原花青素和15~30μg/kg em-2后,能够表现出具有升高sni模型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的作用。且与相同剂量的em-2相比,联合使用20μg/kg原花青素和15~30μg/kg em-2的sni模型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明显高于单独使用em-2在20~30μg/kg剂量的sni模型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
[0109]
单独使用em2,em-2达到平台期剂量为25μg/kg,联合使用20μg/kg原花青素和em-2后,em2达到平台期剂量为20μg/kg。可见,联合使用20μg/kg原花青素和em-2能够明显降低em-2达到平台期的剂量。
[0110]
联合使用20μg/kg原花青素和em-2后,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单独使用em-2所达到的镇痛时间。
[0111]
表3中,单独使用em-2在30μg/kg剂量时的机械痛阈值为0.412
±
0.048g,且镇痛时间为31
±
2.627s;在联合使用20μg/kg原花青素和em-2后,em-2在20μg/kg剂量时的机械痛阈值为0.516
±
0.067g,且镇痛时间为100
±
2.449s。
[0112]
表4中,单独使用em-2在30μg/kg剂量时的热痛阈值为6.764
±
0.341s,且镇痛时间为32
±
1.897s;在联合使用20μg/kg原花青素和em-2后,em-2在20μg/kg剂量时的热痛阈值为10.518
±
0.511s,且镇痛时间为92
±
2.366s。
[0113]
由此说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联合使用,在达到相同镇痛阈
值时,能够明显降低内吗啡肽的使用剂量,且能够明显延长内吗啡肽镇痛作用的持续时间。
[0114]
2.4、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应的药物耐受性
[0115]
将实施例2的药物组合物(20μg/kg原花青素20μg/kg em-2)、原花青素(20μg/kg)和em-2(20μg/kg)通过鞘内给药的方式检测神经病理性疼痛sni模型小鼠的机械痛(von frey test)和热痛(hargreaves test)的阈值。
[0116]
持续给药持续7天,观察到原花青素组和实施例2的药物组合物组并不存在药物耐受现象。且观察到原花青素(20μg/kg)能够提高sni模型小鼠机械痛阈值,但是对热痛没有影响。
[0117]
三、不同剂量原花青素的炎症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应
[0118]
按照“一、炎症性疼痛的镇痛效应”和“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应”的方法,将上述实施例5~11制备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炎症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应试验,并与不同剂量em-2(15,20,25,30μg/kg)和原花青素(30μg/kg,50μg/kg)鞘内注射给药进行对比。
[0119]
经试验发现,联合使用20μg/kg原花青素和20μg/kg em-2后,已经进入镇痛效果的平台期,更高剂量的原花青素和em-2对镇痛作用的效果影响不大。
[012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动物的镇痛试验中,后续我们将利用该药物组合物对其他动物的镇痛效应进行模拟实验,为该药物组合物的拓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
[0121]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且二者的使用量在药剂学上可接受的有效剂量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5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15~30μg/kg。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鼠为模型时,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5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15~30μg/kg。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鼠为模型时,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15~30μg/kg。5.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镇痛药物中的用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花青素能够延长所述内吗啡肽的镇痛时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中的用途。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炎症性疼痛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所述原花青素的有效剂量范围为20~50μg/kg,所述内吗啡肽的有效剂量范围为15~30μg/kg。本发明还提供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延长镇痛时间的镇痛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原花青素和内吗啡肽联合使用,不仅能够降低内吗啡肽的使用剂量,而且能够延长内吗啡肽镇痛作用的持续时间。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且长期用药不易产生耐受性与成瘾性,提高了用药安全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宇 陈涛 李辉 陈晶 张婷 张栋梁 王晓东 李云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3/9/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