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7
阅读:86
评论:0

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智慧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2.bim是形容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物联网技术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利用bim技术对建筑进行建模后,将监测装置安装在建筑上,通过物联网将监测装置连接在互联网上,进而可以有效远程对建筑进行监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其有益效果为可以在建筑上设置监测装置来对建筑裂缝进行监测。
4.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包括bim系统、物联网系统、电源、服务器和监测装置,所述bim系统和物联网系统均通过电源供电,bim系统和物联网系统均通过互联网连接在服务器上,监测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在物联网系统上,bim系统建立建筑三维模型,在建筑上设置监测装置来对建筑裂缝进行监测。
5.所述监测装置包括三角块和圆柱,三角块的两侧均为斜面,三角块的上侧固定有圆柱。
6.所述圆柱竖向滑动连接在方板上,圆柱的上部固定有挡片,圆柱上套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三角块和方板之间,挡片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
7.支撑板上设置有长槽,圆柱穿过长槽,方板位于支撑板的下侧,方板上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l形勾,两个l形勾分别勾在支撑板的前后边缘。
附图说明
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9.图1为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图6为三角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方座和插杆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方座和插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方座和插杆的结构示意图三。
10.图中:三角块101;方板102;l形勾103;圆柱104;挡片105;紧固螺丝106;插座107;支撑板201;长槽202;支架203;挡头204;方杆205;方座301;立条302;底口303;橡胶探条304;圆筒305;摩擦轮306;槽盒307;电机i308;电机架309;弹性杆i310;插杆401;电机ii402;凸杆403;v形件404;固定杆405;弹性片ii406。
具体实施方式
11.如图1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监测装置的监测建筑的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传递给监控者的效果。
12.由于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包括bim系统、物联网系统、电源、服务器和监测装置,电源可以对bim系统和物联网系统进行供电,bim系统和物联网系统均通过互联网连接在服务器上,监测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在物联网系统上,bim系统建立建筑三维模型,在建筑上设置监测装置来对建筑裂缝进行监测,监测装置的监测建筑的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传递给监控者。
13.如图6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通过三角块101插入裂缝的深度判断裂缝的宽度的效果。
14.由于监测装置包括三角块101和圆柱104,三角块101的两侧均为斜面,三角块101的上侧焊接有圆柱104,对建筑的裂缝进行监测时,将三角块101插入裂缝处,三角块101从下至上越来越宽,进而通过三角块101插入裂缝的深度判断裂缝的宽度。
15.如图6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测定裂缝的宽度的效果。
16.由于圆柱104竖向滑动连接在方板102上,圆柱104的上部焊接有挡片105,圆柱104上套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三角块101和方板102之间,挡片105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压缩弹簧始终给三角块101向下的力,使得三角块101始终有向下移动的趋势,使得三角块101会尽量插入裂缝中,根据挡片105上的距离传感器判断挡片105和方板102之间的间距,进而测定三角块101插入裂缝中的深度,进而测定裂缝的宽度。
17.如图7-8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调整三角块101至合适位置后使得三角块101插入裂缝的效果。
18.由于支撑板201上设置有长槽202,圆柱104穿过长槽202,方板102位于支撑板201的下侧,方板102上侧的前后两端均焊接有l形勾103,两个l形勾103分别勾在支撑板201的前后边缘,方板102可以通过其上的两个l形勾103沿着支撑板201左右滑动,通过方板102限制圆柱104,使得圆柱104不会相对方板102歪斜,使得三角块101的左右位置可以调整,并且三角块101可以通过圆柱104在方板102上转动调整三角块101的方向,进而调整三角块101至合适位置后使得三角块101插入裂缝。
19.如图7-8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调整三角块101的前后位置的效果。
20.由于支撑板201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方杆205,两个方杆205均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连接在支架203的上部,两个方杆205的后端均通过螺钉连接有挡头204,支架203的下端设置有四个螺钉插孔,通过四个螺钉插孔可以将支架203固定在建筑主体上,支撑板201可以通过两个方杆205在支架203上前后滑动,进而调整三角块101的前后位置。
21.如图6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通过紧固螺丝106可以将插杆401固定在插座107上的效果。
22.由于方板102的前侧焊接有插座107,插座107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丝106,插杆401便于从插座107上拆卸,通过紧固螺丝106可以将插杆401固定在插座107上。
23.如图9-11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固定杆405可以相对插杆401转动式晃动的效果。
24.由于插杆401插在插座107上,紧固螺丝106压在插杆401上,固定杆405铰接在插杆401的前端,插杆401前部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弹性片ii406,两个弹性片ii406的前部分别焊接在固定杆405的两侧,固定杆405可以相对插杆401转动,两个弹性片ii406方便帮助固定杆405回到原来的位置,进而使得固定杆405可以相对插杆401转动式晃动。
25.如图9-11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驱动固定杆405可以相对插杆401转动式晃动的效果。
26.由于固定杆405的上侧焊接有凸杆403,插杆401的上侧通过螺钉连接有电机ii402,电机ii402的输出轴上通过螺钉连接有v形件404,v形件404能够拨动凸杆403,通过电机ii402转动驱动v形件404不断正向逆向转动,进而不断拨动凸杆403移动,进而驱动固定杆405可以相对插杆401转动式晃动。
27.如图9-11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判定裂缝的深度的效果。
28.由于固定杆405的前部焊接有方座301,橡胶探条304滑动连接在方座301上,方座301的下侧焊接有槽盒307,橡胶探条304经过槽盒307。橡胶探条304可以在方座301上滑动,使得橡胶探条304可以插入裂缝,根据橡胶探条304可插入裂缝的深度便于判定裂缝的深度,槽盒307的横截面为门形,方便对橡胶探条304的向下滑动进行导向。驱动固定杆405可以相对插杆401转动式晃动,进而驱动方座301以及其上的橡胶探条304晃动,晃动有利于橡胶探条304在插入裂缝内时不易卡住。
29.如图9-11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有利于将橡胶探条304保护起来的效果。
30.由于方座301的上侧焊接有立条302,立条302的上部焊接有圆筒305,圆筒305的下侧设置有底口303,橡胶探条304穿过底口303。当橡胶探条304向上移动时,橡胶探条304进入圆筒305内,并且沿着圆筒305的内壁弯曲后收卷,有利于将橡胶探条304保护起来。
31.电机架309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连接在槽盒307上,电机架309的左端焊接有弹性杆i310,弹性杆i310的另一端固定在槽盒307上,电机架309的右端通过螺钉连接有电机i308,电机i308的输出轴上通过螺钉连接有摩擦轮306,摩擦轮306压在橡胶探条304的右侧,电机i308上设置有霍尔传感器。
32.如图9-11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通过摩擦力驱动橡胶探条304相对方座301移动的效果。
33.弹性杆i310给电机架309向左滑动的力,使得电机i308和摩擦轮306始终有向左滑动的趋势,进而使得摩擦轮306压向橡胶探条304的左侧,这样摩擦轮306转动时可以通过摩擦力驱动橡胶探条304相对方座301移动。电机i308上设置有霍尔传感器,可以判断电机i308转动的圈数,进而判断橡胶探条304的移动距离,进而判断橡胶探条304的插入深度,进而判断裂缝的深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包括bim系统、物联网系统、电源、服务器和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im系统和物联网系统均通过电源供电,bim系统和物联网系统均通过互联网连接在服务器上,监测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在物联网系统上,bim系统建立建筑三维模型,在建筑上设置监测装置来对建筑裂缝进行监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三角块(101)和圆柱(104),三角块(101)的两侧均为斜面,三角块(101)的上侧固定有圆柱(1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104)竖向滑动连接在方板(102)上,圆柱(104)的上部固定有挡片(105),圆柱(104)上套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三角块(101)和方板(102)之间,挡片(105)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板(201)上设置有长槽(202),圆柱(104)穿过长槽(202),方板(102)位于支撑板(201)的下侧,方板(102)上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l形勾(103),两个l形勾(103)分别勾在支撑板(201)的前后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方杆(205),两个方杆(205)均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连接在支架(203)的上部,两个方杆(205)的后端均固定有挡头(204),支架(203)的下端设置有四个螺钉插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板(102)的前侧固定有插座(107),插座(107)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丝(10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401)插在插座(107)上,紧固螺丝(106)压在插杆(401)上,固定杆(405)铰接在插杆(401)的前端,插杆(401)前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弹性片ii(406),两个弹性片ii(406)的前部分别固定在固定杆(405)的两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05)的上侧固定有凸杆(403),插杆(401)的上侧固定有电机ii(402),电机ii(40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v形件(404),v形件(404)能够拨动凸杆(403)。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05)的前部固定有方座(301),橡胶探条(304)滑动连接在方座(301)上,方座(301)的下侧固定有槽盒(307),橡胶探条(304)经过槽盒(307)。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座(301)的上侧固定有立条(302),立条(302)的上部固定有圆筒(305),圆筒(305)的下侧设置有底口(303),橡胶探条(304)穿过底口(30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智慧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建筑监测系统。包括BIM系统、物联网系统、电源、服务器和监测装置,所述BIM系统和物联网系统均通过电源供电,BIM系统和物联网系统均通过互联网连接在服务器上,监测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在物联网系统上,BIM系统建立建筑三维模型,在建筑上设置监测装置来对建筑裂缝进行监测。所述监测装置包括三角块和圆柱,三角块的两侧均为斜面,三角块的上侧固定有圆柱。可以在建筑上设置监测装置来对建筑裂缝进行监测。测装置来对建筑裂缝进行监测。测装置来对建筑裂缝进行监测。
技术研发人员:郑佳伟 殷华锋 苏建森 郭鑫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佳伟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3/9/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