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和无线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7 阅读:75 评论:0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和无线通信装置
1.本技术是申请日为2015年5月14日,申请号为201580078671.2(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5/063953),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和处理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和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3.以往,已知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等的移动通信(例如,参照下述非专利文献1~13)。此外,关于lte,正在研究与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通信网)基于无线访问的级别来进行通信的协作的聚合(例如,参照下述非专利文献14、15)。此外,还正在研究基于lte与wlan之间的无线级别的集成或互通(例如,参照下述非专利文献16)。
4.此外,已知在使用wlan的情况下将数据从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转发给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层的技术(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此外,已知使lte的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在lte和wlan中通用化的技术(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此外,还已知在wlan等中,根据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信息进行数据的传送控制的技术。
5.在先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21757号
8.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068787号
9.非专利文献
10.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300v12.5.0,2015年3月
11.非专利文献2:3gpp ts36.211v12.5.0,2015年3月
12.非专利文献3:3gpp ts36.212v12.4.0,2015年3月
13.非专利文献4:3gpp ts36.213v12.5.0,2015年3月
14.非专利文献5:3gpp ts36.321v12.5.0,2015年3月
15.非专利文献6:3gpp ts36.322v12.2.0,2015年3月
16.非专利文献7:3gpp ts36.323v12.3.0,2015年3月
17.非专利文献8:3gpp ts36.331v12.5.0,2015年3月
18.非专利文献9:3gpp ts36.413v12.5.0,2015年3月
19.非专利文献10:3gpp ts36.423v12.5.0,2015年3月
20.非专利文献11:3gpp ts36.425v12.1.0,2015年3月
21.非专利文献12:3gpp tr36.842v12.0.0,2013年12月
22.非专利文献13:3gpp tr37.834v12.0.0,2013年12月
23.非专利文献14:3gpp rws-140027,2014年6月
24.非专利文献15:3gpp rp-140237,2014年3月
25.非专利文献16:3gpp rp-150510,2015年3月


技术实现要素:

2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7.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如果同时使用lte等的第1无线通信和wlan等的第2无线通信来发送数据,则在接收侧难以进行对通过第1无线通信接收的数据和通过第2无线通信接收的数据之间的顺序控制。因此,有时无法进行同时使用第1无线通信和第2无线通信的数据传送。
28.本发明的1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同时使用第1无线通信和第2无线通信的数据传送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和处理方法。
2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30.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和处理方法,基站通过控制第1无线通信的控制部来控制与所述第1无线通信不同的第2无线通信,移动站能够使用所述第1无线通信或所述第2无线通信在与所述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送,在所述基站与所述移动站之间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传送数据时,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站中的发送侧的站的用于进行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处理部对用于进行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汇聚层的处理后的所述数据实施隧道处理并向所述基站和所述移动站中的接收侧的站传送,所述接收侧的站能够根据第1无线通信处理来进行对于从所述发送侧的站通过所述第1无线通信传送的数据和从所述发送侧的站通过所述第2无线通信传送的数据的接收。
31.发明效果
3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获得能够进行同时使用第1无线通信和第2无线通信的数据传送的效果。
附图说明
33.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
34.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例的图。
35.图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
36.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终端的一例的图。
37.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38.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基站的一例的图。
39.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40.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协议栈的一例的图。
41.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层2的一例的图。
42.图10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的ip分组的ip报头的一例的图。
43.图11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的ip分组的ip报头中包含的
tos字段的值的一例的图。
44.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于lte-a和wlan的聚合的一例的图。
45.图1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于tos字段的qos控制的一例的图。
46.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ac分类的一例的图。
47.图1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聚合的一例的图。
48.图16是表示向可用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qos级别的ac的映射的一例的图。
49.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侧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50.图18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eps承载具有同一qos级别的情况的一例的图。
51.图19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3gpp协议的外网ip层的安装的一例的图。
52.图20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3gpp协议的外网ip层的安装的另一例的图。
53.图21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3gpp协议的外网ip层的安装的又一例的图。
54.图22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新建隧道协议的外网ip层的安装的一例的图。
55.图23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新建隧道协议的外网ip层的安装的另一例的图。
56.图24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新建隧道协议的外网ip层的安装的又一例的图。
57.图25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ul的tft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58.图26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ul的tft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59.图2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tft的取得方法的一例的图。
60.图28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dl的tft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61.图29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dl的tft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62.图30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虚拟ip流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63.图31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虚拟ip流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64.图32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vlan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65.图33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vlan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66.图34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gre隧道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67.图35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gre隧道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68.图36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pdcpoip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69.图37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pdcpoip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70.图38是说明对在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wlan传送的数据进行的处理的图(之1)。
71.图39是说明对在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wlan传送的数据进行的处理的图(之2)。
72.图40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的一例的指令图。
73.图41是表示在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中通过其他的rrc消息通知mac地址的方法的指令图。
74.图42是表示在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中通过其他的rrc消息通知mac地址的方法的指令图。
75.图43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的另一例的指令图。
76.图44是表示可用于第4实施方式的arp的分组格式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7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和处理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78.(第1实施方式)
79.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基站110和移动站120。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在基站110与移动站120之间,能够进行同时使用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的数据传送。
80.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是彼此不同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方式)。第1无线通信101作为一例是lte或lte-a等的蜂窝通信。第2无线通信102作为一例是wlan。其中,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不限于此,可构成为各种方式的通信。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基站110例如是能够在与移动站120之间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的基站。
81.在同时使用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传送数据时,基站110和移动站120在基站110与移动站120之间设定用于传送第1无线通信101的数据的第1无线通信101的信道。此外,基站110和移动站120在基站110与移动站120之间设定用于传送第1无线通信101的数据的第2无线通信102的信道。并且,基站110和移动站120同时使用所设定的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的各信道来传送数据。
82.首先,对从基站110向移动站120传送数据的下行链路进行说明。基站110具有控制部111和处理部112。控制部111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控制。此外,控制部111进行第2无线通信102的控制。作为一例,控制部111是进行基站110与移动站120之间的无线控制的rrc等的处理部。其中,控制部111不限于rrc,还可以构成为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控制的各种的处理部。
83.处理部112进行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处理。例如,处理部112是对通过第1无
线通信101传送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部。作为一例,处理部112是pdcp、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mac等的数据链层的处理部。其中,处理部112不限于此,还可以构成为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各种的处理部。
84.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处理部112的处理由控制部111进行控制。处理部112在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的无线通信从基站110向移动站120传送数据时,建立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汇聚层。该汇聚层包括进行用于将在基站110与移动站120之间传送的数据分割为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的处理。
85.作为一例,汇聚层是pdcp层。其中,汇聚层不限于pdcp层,还可以构成为各种的层。汇聚层也被称作汇聚点、终端点、分支点、分割功能、路由功能,而只要是作为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的数据的调度点的意义,则不限于这些称呼。以下,作为这种代表性的称呼而使用汇聚层。
86.处理部112对于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从基站110向移动站120传送的且经过汇聚层的处理后的数据,将通过汇聚层的处理而被附加了包含序列号(sn:sequence number)等的报头的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通过隧道向移动站120传送。由此,能够通过第2无线通信102将发往移动站120的数据以包含序列号的形式传送。换言之,可通过第2无线通信102透过性地传送第1无线通信101的pdu。
87.与此相对,移动站120能够根据第1无线通信101的处理来进行通过第1无线通信101而从基站110传送的数据和通过第2无线通信102而从基站110传送的数据的接收处理。例如,移动站120能够根据该序列号来进行顺序控制。由此,可进行同时使用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的数据传送。因此,例如可实现数据的传送速度的提高。
88.接着,对从移动站120向基站110传送数据的上行链路进行说明。移动站120具有处理部121。处理部121与基站110的处理部112同样是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处理部。作为一例,处理部121是pdcp、rlc、mac等的数据链层的处理部。其中,处理部121不限于此,还可以构成为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各种的处理部。
89.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处理部121的处理由基站110的控制部111进行控制。处理部121在从移动站120向基站110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的无线通信传送数据时,建立用于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汇聚层。该汇聚层如上所述,包含进行将在基站110与移动站120之间传送的数据分割为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的处理。
90.处理部121对于从移动站120向基站110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传送的经汇聚层的处理后的数据,将通过汇聚层的处理而被附加包含序列号等的报头的pdu通过隧道向基站110传送。由此,能够通过第2无线通信102将发往基站110的数据以包含序列号的形式传送。
91.与此相对,基站110能够根据该序列号进行通过第1无线通信101而从移动站120传送的数据和通过第2无线通信102而从移动站120传送的数据的顺序控制。因此,可进行同时使用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的数据传送。
92.这样,基站110和移动站120中的发送侧的站对于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传送的数据,将被附加有包含通过汇聚层的处理而附加的序列号等的报头的pdu通过隧道传送。由此,在接收侧的站处,能够根据该序列号进行通过第1无线通信101而从移动站120传送的数据和通过第2无线通信102而从移动站120传送的数据之间的顺序控制。因此,可进行同时使用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的数据传送。
93.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例的图。在图2中,对与图1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在图1中,对基站110是能够在与移动站120之间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的基站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而如图2所示,还可以取代基站110而设置基站110a、110b。
94.基站110a是能够在与移动站120之间进行第1无线通信101的基站。基站110b是与基站110a连接的基站,并且是能够在与移动站120之间进行第2无线通信102的基站。
95.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基站110a通过基站110b来进行在与移动站120之间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的数据传送。这种情况下,图1所示的控制部111和处理部112例如被设置于基站110a。此外,控制部111进行通过基站110b而在与移动站120之间进行的第2无线通信102的控制。
96.首先,对从基站110a向移动站120传送数据的下行链路进行说明。基站110a的处理部112对于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向移动站120传送的经汇聚层的处理后的数据,将通过汇聚层的处理而被附加包含序列号等的报头的pdu通过隧道向基站110b转送。由此,能够通过基站110a、110b将该数据向移动站120传送。基站110b将从基站110a转送的数据通过第2无线通信102向移动站120传送。
97.接着,对从移动站120向基站110a传送数据的上行链路进行说明。移动站120的处理部121对于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向基站110传送的经汇聚层的处理后的数据,将通过汇聚层的处理而被附加包含序列号等的报头的pdu通过隧道向基站110b传送。基站110b将从移动站120通过第2无线通信102传送的数据向基站110a转送。由此,能够将发往基站110a的数据使用第2无线通信102向基站110a传送。
98.这样,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在基站110与移动站120之间可进行同时使用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的数据传送。因此,例如可实现数据的传送速度的提高。
99.接着,使用第2~第4实施方式对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第2~第4实施方式可作为对上述第1实施方式具体实现的实施例来理解,因此能够与第1实施方式组合起来实施。
100.(第2实施方式)
101.图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如图3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300包括ue311、enb321、322、分组核心网330。无线通信系统300例如是在3gpp中规定的lte-a等的移动通信系统,然而无线通信系统300的通信规格不限于此。
102.分组核心网330作为一例是在3gpp中规定的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的分组核心),然而不限于此。另外,在3gpp中规定的核心网有时被称作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系统架构演进)。分组核心网330包括sgw331、pgw332和mme333。
103.ue311和enb321、322通过进行无线通信而形成无线访问网。由ue311和enb321、322形成的无线访问网作为一例是在3gpp中规定的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然而不限于此。
104.ue311是归属于enb321的小区内,在与enb321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作为ue311的一例,通过经由enb321、sgw331和pgw332的路径在与其他的通信装置之间进行通信。作为与ue311进行通信的其他的通信装置的一例,是与ue311不同的通信终端或服务器
等。作为ue311与其他的通信装置间的通信的一例是数据通信或音频通信,然而不限于这些情况。作为音频通信的一例是volte(voice over lte:lte语音),然而不限于此。
105.enb321是形成小区321a,在与归属于小区321a的ue311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enb321对ue311与sgw331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enb322是形成小区322a,在与归属于小区322a的ue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enb322对归属于小区322a的ue与sgw331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
106.enb321与enb322之间例如可通过物理或逻辑的基站间接口连接起来。作为基站间接口的一例是x2接口,然而基站间接口不限于此。enb321与sgw331之间例如被物理或逻辑的接口连接起来。作为enb321与sgw331之间的接口的一例是s1-u接口,然而不限于此。
107.sgw331是收纳enb321,进行经由enb321的通信中的u-plane(user plane:用户平面)的处理的服务网关。例如,sgw331进行ue311的通信中的u-plane的处理。u-plane是进行用户数据(分组数据)的传送的功能群。此外,sgw331还可以收纳enb322,进行经由enb322的通信中的u-plane的处理。
108.pgw332是用于与外部网络连接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作为外部网络的一例是互联网,然而不限于此。pgw332例如在sgw331与外部网络之间对用户数据进行中继。此外,例如,pgw332进行对ue311分配ip地址的ip地址分配301,以使得ue311发送接收ip流。
109.sgw331与pgw332之间例如被物理或逻辑的接口连接起来。作为sgw331与pgw332之间的接口的一例是s5接口,然而不限于此。
110.mme333(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收纳enb321,进行经由enb321的通信中的c-plane(control plane)的处理。例如,mme333进行经由enb321的ue311的通信中的c-plane的处理。c-plane例如是用于在各装置间控制通话或网络的功能群。作为一例,c-plane用于分组呼叫的连接、用于传送用户数据的路径的设定、切换的控制等。此外,mme333还可以收纳enb322,进行经由enb322的通信中的c-plane的处理。
111.mme333与enb321之间例如被物理或逻辑的接口连接起来。作为mme333与enb321之间的接口的一例是s1-mme接口,然而不限于此。mme333与sgw331之间例如被物理或逻辑的接口连接起来。作为mme333与sgw331之间的接口的一例是s11接口,然而不限于此。
112.在无线通信系统300中由ue311发送或接收的ip流被分类(被分配)为eps承载341~34n,经由pgw332和sgw331而被传送。eps承载341~34n是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的分组系统)的ip流。eps承载341~34n在由ue311和enb321、322形成的无线访问网中成为无线承载351~35n(radio bearer)。eps承载341~34n的设定、安全的设定、移动性的管理等的通信整体的控制由mme333进行。
113.被分类为eps承载341~34n的ip流在lte网内例如通过在各节点间设定的gtp(gprs tunneling protocol:gprs隧道协议)隧道而被传送。eps承载341~34n分别被唯一地映射于无线承载351~35n,考虑到qos而被无线传送。
114.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300的ue311与enb321之间的通信中,进行将lte-a的通信量同时使用lte-a和wlan传送的基于lte-a和wlan的聚合。由此,将ue311与enb321之间的通信量分散给lte-a和wlan,可实现无线通信系统300的吞吐量的提高。图1所示的第1无线通信101例如可构成为基于lte-a的无线通信。图1所示的第2无线通信102例如可构成为基于wlan的无线通信。关于基于lte-a和wlan的聚合在后文叙述。
115.另外,聚合这一称呼仅为一例,大多基于使用多个通信频率(载波)的意义来用。而在不同于聚合的将不同的多个系统统合起来使用的意义中,也有时称作集成。以下,作为代表性的称呼而使用聚合。
116.图1、图2所示的基站110、110a、110b例如可通过enb321、322实现。图1、图2所示的移动站120例如可通过ue311实现。
117.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终端的一例的图。图3所示的ue311例如可通过图4所示的终端400实现。终端400具有无线通信部410、控制部420和存储部430。无线通信部410具有无线发送部411和无线接收部412。这些各结构以能够在一个方向或双方向上进行信号或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方式被连接起来。此外,无线通信部410例如可进行基于lte-a的无线通信(第1无线通信101)和基于wlan的无线通信(第2无线通信102)。
118.无线发送部411利用无线通信将用户数据或控制信号通过天线发送。在由无线发送部411发送的无线信号中,可以包含任意的用户数据或控制信息等(被进行编码或调制等)。无线接收部412利用无线通信通过天线接收用户数据或控制信号。在由无线接收部412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可包含任意的用户数据或控制信号等(被进行编码或调制等)。另外,天线可共用于发送和接收。
119.控制部420将向其他的无线局发送的用户数据或控制信号输出给无线发送部411。此外,控制部420取得由无线接收部412接收的用户数据或控制信号。控制部420在与后述的存储部430之间进行用户数据、控制信息、程序等的输入输出。此外,控制部420在与无线通信部410之间进行在与其他的通信装置等之间发送接收的用户数据或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控制部420除此以外还进行终端400的各种控制。存储部430进行用户数据、控制信息、程序等的各种信息的存储。
120.图1所示的移动站120的处理部121例如可由控制部420实现。
121.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图4所示的终端400例如可由图5所示的终端500实现。终端500例如具有天线511、rf电路512、处理器513和存储器514。这些各结构要素例如以通过总线能够进行各种信号或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方式被连接起来。
122.天线511包括发送无线信号的发送天线和接收无线信号的接收天线。此外,天线511可以是发送接收无线信号的共用天线。rf电路512进行由天线511接收的信号或由天线511发送的信号的rf(radio frequency:射频)处理。rf处理例如包含基带波段和rf波段的频率转换。
123.处理器513例如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此外,处理器513还可以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的数字电子电路实现。
124.存储器514例如可由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等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实现。存储器514例如存储用户数据、控制信息、程序等。
125.图4所示的无线通信部410例如可由天线511和rf电路512实现。图4所示的控制部420例如可由处理器513实现。图4所示的存储部430例如可由存储器514实现。
126.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基站的一例的图。图3所示的enb321、322例如分别可由图6所示的基站600实现。如图6所示,基站600例如具有无线通信部610、控制部620、存储部630和通信部640。无线通信部610具有无线发送部611和无线接收部612。这些各结构以能够在一个方向或双方向进行信号或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方式而被连接。此外,无线通信部610例如可进行基于lte-a的无线通信(第1无线通信101)和基于wlan的无线通信(第2无线通信102)。
127.无线发送部611利用无线通信将用户数据或控制信号通过天线发送。在由无线发送部611发送的无线信号中可包含任意的用户数据或控制信息等(被进行编码或调制等)。无线接收部612利用无线通信通过天线接收用户数据或控制信号。在由无线接收部612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可包含任意的用户数据或控制信号等(被进行编码或调制等)。另外,天线可共用于发送和接收。
128.控制部620将向其他的无线局发送的用户数据或控制信号输出给无线发送部611。此外,控制部620取得由无线接收部612接收的用户数据或控制信号。控制部620在与后述的存储部630之间进行用户数据、控制信息、程序等的输入输出。此外,控制部620在与后述的通信部640之间进行在与其他的通信装置等之间发送接收的用户数据或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控制部620除此以外还进行基站600的各种控制。
129.存储部630进行用户数据、控制信息、程序等的各种信息的存储。通信部640例如通过有线信号在与其他的通信装置之间发送接收用户数据或控制信号。
130.图1所示的基站110的控制部111和处理部112例如可由控制部620实现。
131.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图6所示的基站600例如可由图7所示的基站700实现。基站700具有天线711、rf电路712、处理器713、存储器714和网络if715。这些各结构要素例如以通过总线能够进行各种信号或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方式而被连接。
132.天线711包括发送无线信号的发送天线和接收无线信号的接收天线。此外,天线711可以是发送接收无线信号的共用天线。rf电路712进行由天线711接收的信号或由天线711发送的信号的rf处理。rf处理例如包含基带波段和rf波段的频率转换。
133.处理器713例如是cpu或dsp等。此外,处理器713还可以由asic、fpga、lsi等的数字电子电路实现。
134.存储器714例如可由sdram等的ram、rom、闪存实现。存储器714例如存储用户数据、控制信息、程序等。
135.网络if715例如是通过有线在与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网络if715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基站间进行有线通信的xn接口。
136.图6所示的无线通信部610例如可由天线711和rf电路712实现。图6所示的控制部620例如可由处理器713实现。图6所示的存储部630例如可由存储器714实现。图6所示的通信部640例如可由网络if715实现。
137.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协议栈的一例的图。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300例如可使用图8所示的协议栈800。协议栈800是在3gpp中规定的lte-a的协议栈。层群801~805分别是表示ue311、enb321、sgw331、pgw332和外部网络的服务器中的各处理的层群。
138.在无线通信系统300中传送ip流的情况下,为了对各个ip流实施对应于qos级别的处理而实施ip流的滤波。例如针对由ue311接收ip流的下行链路,由pgw332进行针对ip流的分组滤波而将ip流分类为eps承载341~34n。
139.对于由ue311发送ip流的上行链路,由pgw332将分组的滤波规则通知给ue311。并且,根据由pgw332通知的滤波规则,由ue311进行针对ip流的分组滤波,将ip流分类为eps承载341~34n。
140.例如,在上行链路中,pgw332通过在pgw332的层群804中的ip层(ip)中包含的滤波层811(filter)来进行ip流的滤波。此外,在下行链路中,ue311通过在ue311的层群801中的ip层(ip)中包含的滤波层812(filter)来进行ip流的滤波。
141.此外,为了通过lte网内的路由器来进行qos控制(qos管理),pgw332(下行链路的情况)或ue311(上行链路的情况)对ip分组的报头的tos(type of service:服务类型)字段设定qos值。
142.基于pgw332或ue311的分组滤波例如使用5-tuple(发送接收方ip地址、发送接收方端口编号、协议类型)而进行。分组滤波的滤波规则例如被称作tft(traffic flow template:业务流模板)。另外,在eps承载341~34n中还可以存在未被设定tft的eps承载。
143.在使用tft实施了ip流的滤波后,能够将ip流最大划分为11种类的eps承载。eps承载341~34n中的一个承载被称作预设承载(default bearer:既定承载)。预设承载在pgw332对ue311分配ip地址时而生成,并且在被分配给ue311的ip地址被释放为止始终存在。eps承载341~34n中的与预设承载不同的承载被称作个别承载(dedicated bearer)。个别承载能够根据所传送的用户数据的状况来适当生成和释放。
144.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层2的一例的图。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300作为层2的处理的一例而可以应用图9所示的处理。图9所示的处理是在3gpp中规定的lte-a的层2的处理。如图9所示,lte-a的层2包括pdcp910、rlc920和mac930。
145.pdcp910包含进行流入的ip数据报的报头压缩的rohc(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报头压缩)或与安全有关的处理。与安全有关的处理例如包含加密或完全性保护等。在通常的lte-a的通信中,用户数据被实施pdcp910的这些处理而被回送到下位层(例如层1)。
146.此外,例如在实施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的情况下,ue311最多可进行与两个基站(例如enb321、322)的同时通信。mcg承载901(master cell group bearer:主基站小曲组承载)是主基站的无线承载。
147.此外,对于mcg承载901可追随有分叉承载902(split bearer)或scg承载903(secondary cell group bearer:次基站小区组承载)。在使用分叉承载902的情况下,在从层2对下位层(例如层1)回送用户数据时,可选择仅对1个基站回送用户数据还是对2个基站回送用户数据。
148.rlc920中包含进行用户数据的无线传送前的一次处理。例如,rlc920中包含用于将用户数据调整为对应于无线品质的大小的用户数据的分割(segm.:segmentation)。此外,rlc920中还可以包含用于在下位层未能进行错误订正的用户数据的再送的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自动请求重传)等。在对下位层回送用户数据时,eps承载被映射给对应的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而被无线传送。
149.mac930中包含无线传送的控制。例如,mac930中包含进行分组调度,实施发送数据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处理。harq在载波聚合时对聚合对象的各载波进行实施。
150.发送侧在mac930对作为用户数据的mac sdu(mac service data unit:mac服务数据单元)附加lcid(logical channel identifier:逻辑信道识别符)并发送。接收侧在mac930使用被发送侧附加的lcid将无线承载转换为eps承载。
151.图10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的ip分组的ip报头的一例的图。在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300中,例如传送具有图10所示的ip报头1000的ip分组。在ip报头1000中例如包含表示发送源的资源地址1001或表示发送目的地的目的地地址1002。
152.此外,ip报头1000中包含用于进行qos的tos字段1003。上述qos控制例如根据tos字段1003的值进行。此外,在ip报头1000中包含存储有相当于上位的传输层的协议编号的协议字段1004。
153.图11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的ip分组的ip报头中包含的tos字段的值的一例的图。图11所示的表1100中的“起始3位”表示相当于图10所示的tos字段1003中的起始的3位的ip优先级,可取2^3=8种模式。在表1100中,8种模式示出越为上位模式则优先度(优先级)越高。
154.例如,在tos字段1003的ip优先度中优先度最高的“111”表示ip分组对应于网络控制,为进行路由等的控制而被预约。此外,在tos字段1003的ip优先级中优先度次高的“110”表示ip分组对应于互联网控制,为进行路由等的控制而被预约。
155.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对作为qos的优先度信息使用tos字段1003的ip优先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qos的优先度信息不限于此,例如可使用dscp(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差分服务代码点)字段。dscp是相当于tos字段1003的起始的6位的字段。
156.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lte-a和wlan的聚合的一例的图。基于lte-a和wlan的聚合的层2的处理例如考虑到了lte-a的后方互换性,上述双连接的处理是基本。
157.ip流1201是基于ue311与enb321之间的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ip流。ip流1202是基于ue311与enb321之间的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的ip流。
158.非聚合处理1211示出在不使用wlan的情况下将ip流1201、1202通过lte-a发送的情况下的处理。该非聚合处理1211对应于使用图1所示的第1无线通信101的无线通信的数据的传送。在非聚合处理1211中,对于ip流1201、1202分别按照pdcp、rlc、lte-mac、lte-phy的顺序执行处理。该pdcp、rlc、lte-mac例如分别是图9所示的pdcp910、rlc920和mac930。lte-phy是lte-a的物理层。
159.聚合处理1212表示同时使用lte-a和wlan发送ip流1201、1202的情况下的处理。该聚合处理1212对应于使用图1所示的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的无线通信的数据的传送。
160.在聚合处理1212中,ip流1201被pdcp分割为由lte-a传送的分组和由wlan传送的
分组。并且,ip流1201中的由lte-a传送的分组按照rlc、lte-mac、lte-phy的顺序来进行处理。
161.此外,ip流1201中的由wlan传送的分组在pdcp的处理之后被外网ip层附加外网ip报头而向wlan侧被转送,由此实现穿透(tunneling)。外网ip报头例如是被pdcp的上位的ip层附加的ip报头的副本,是未被pdcp加密的ip报头。ip流1201中的被附加外网ip报头而向wlan侧转送的分组按照.11x mac、.11x phy的顺序来进行处理。.11x mac、.11x phy分别是wlan(802.11x)的mac层和phy层。
162.另外,外网ip层还可以设置于次基站(例如后述的辅enb)侧。即,为了附加外网ip报头,将所关联的信息(参数等)从主基站(例如enb321)通知给次基站即可。下面描述参数的具体例。在第2无线通信系统(例如wlan)中,若假设通信服务商(操作者)构建私有ip网络,则能够独自确定ip报头的版本,因此通知不是必须进行的。报头长度是第1无线通信系统(例如lte-a)的pdu长度,因此通知并非必须进行的。对于tos而言,需要沿用第1无线通信系统的qos信息,因而优选进行通知。因此,通知在第1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qos信息、例如qci的值。在第2无线通信系统中由qci的值向tos的值进行再转换,将得到的值设定给外网ip报头的tos字段。与碎片化有关的id、ip标志、偏移字段可仅由第2无线通信系统确定,因此通知并非必须进行的。协议编号可如后所述由第2无线通信系统独自确定,因此通知并非必须进行的。报头校验和是根据该报头的内容而计算出的值,因此通知并非必须进行的。
163.这样,优选将与qos控制有关的tos值从第1无线通信系统通知给第2无线通信系统。进而,为了实施对应于qos级别的调度,还可以通知移动站所支持的最大通信率(ambr:aggregated maximum bit rate、聚合最大比特率)、控制延迟时间的ttw(time to wait:等待时间)、以及保证频段(gbr: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率)等。这样,在次基站中附加ip报头的情况下,不必一定是内网ip报头的副本。
164.此外,在聚合处理1212中,ip流1202与ip流1201同样地,被pdcp分割为由lte-a传送的分组和由wlan传送的分组。并且,ip流1202中的被lte-a传送的分组按照rlc、lte-mac、lte-phy的顺序来进行处理。
165.此外,ip流1202中的由wlan传送的分组在进行了pdcp的处理后,被外网ip层附加外网ip报头而向wlan侧被转送,由此实现穿透。外网ip报头例如是被pdcp的上位的ip层附加的ip报头的副本,是未被pdcp加密的ip报头。ip流1202中的被附加外网ip报头而向wlan侧被转送的分组按照.11x mac、.11x phy的顺序来进行处理。
166.在lte-a中,ip流被分类给承载而作为承载被管理。与此相对,例如在作为wlan之一的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的802.11x中,ip流并非作为承载而仍作为ip流被管理。因此,要求如映射管理1220那样,对任意一个承载属于任意哪一个l2层的映射进行管理,从而高速地进行非聚合处理1211和聚合处理1212。
167.映射管理1220例如由进行ue311与enb321之间的无线控制的rrc来进行。rrc对无线承载进行管理,由此通过无线承载级别来支持使用基于lte-a的无线通信的非聚合处理1211以及使用基于lte-a无线通信和基于wlan的无线通信的聚合处理1212。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http的ip流id=0的ip流1201作为承载id=0的承载而被管理,ftp的ip流id=0的ip流1202作为承载id=1的承载而被管理。
168.此外,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300对转送给wlan的分组附加外网ip报头。由此,能够在wlan中传送lte-a的通信量。此外,在wlan中,能够参照在所转送的ip流1201、1202中包含的tos字段。
169.例如,在ieee802.11e的qos中,参照ip报头的tos字段等将ip流集中为4种ac(access category:访问类别)来对qos进行管理。在无线通信系统300中,在wlan对所转送的ip流1201、1202中包含的tos字段进行参照,能够进行基于tos字段的qos处理。因此,在聚合处理1212中可进行wlan的qos的支持。
170.这样,发送侧的enb321在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时,在为了使用wlan发送而由pdcp处理后的数据中附加包含pdcp的处理前的服务品质信息的外网ip报头。
171.该服务品质信息例如是表示数据的服务级别等的传送的优先度的qos信息。作为一例,服务品质信息可以为上述tos字段,然而服务品质信息不限于此,还可以构成为表示数据的传送的优先度的各种信息。例如,在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中,在vlan标签中规定有对qos进行规定的字段。此外,更一般的情况下,qos信息是通过5元组设定的信息。5元组是发送源ip地址和端口编号、发送先ip地址和端口编号、协议类型。
172.例如,在通过lte的无线控制将lte的数据向wlan转送时,若通过pdcp等对数据的报头进行加密等的处理,则在wlan中无法参照数据中包含的qos信息。因此,在wlan中无法进行基于qos信息的数据的传送控制,有时会使得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时的通信品质降低。
173.与此相对,对向wlan转送的数据附加包含服务品质信息的外网ip报头,由此在wlan的处理中能够进行基于服务品质信息的传送控制。基于服务品质信息的传送控制例如是根据服务品质信息控制传送的优先度的qos控制。其中,基于服务品质信息的传送控制不限于此,可以构成为各种的控制。
174.另外,在聚合处理1212中,对向wlan被转送的用户数据进行wlan的加密的处理等。因此,在附加有未被加密的外网报头的用户数据向wlan被转送的情况下,可避免外网报头在未被加密的情况下在enb321与ue311之间被传送。
175.作为wlan的加密,例如可使用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tkip(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临时密钥完整性协议)、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有线等效加密)等。
176.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说明了在进行聚合处理1212时,将pdcp作为汇聚层(分支点),ip流1201、1202不通过rlc和lte-mac的情况,然而不限于这种处理。例如,在进行聚合处理1212时,也可以将作为pdcp的下位层的rlc或lte-mac作为汇聚层(分支点),ip流1201、1202不仅通过pdcp,还通过rlc和lte-mac。这样,建立进行向wlan的转送时的汇聚层(分支点)的处理部不限于pdcp的处理部,还可以是rlc或lte-mac的处理部。
177.pdcp、rlc、lte-mac等的数据链层(层2)能够把握ue311与enb321之间的无线区间的通信的混杂状况。因此,在数据链层建立汇聚层而进行向wlan的转送,由此能够根据ue311与enb321之间的无线区间的通信的混杂状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执行聚合处理1212等。
178.此外,在聚合处理1212中将外网ip报头附加给分组的外网ip层例如作为pdcp层的一部分而被设置。其中,如后所述,还可以将外网ip层设置为pdcp的下位层。
179.图1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tos字段的qos控制的一例的图。例如,对enb321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由enb321向ue311发送ip分组1301的情况进行说明。enb321根据ip分组1301的ip报头的tos字段,将ip分组1301分类为音频、视频、尽力服务、背景中的任意一个ac1311~1314。
180.并且,在无线通信系统300中,在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下,在被pdcp层进行处理且向wlan被转送的分组(pdcp分组)中附加有外网ip报头。因此,enb321在wlan的处理中也会参照在ip分组1301的外网ip报头中包含的tos字段,从而能够进行基于tos字段的ac分类。
181.以上对enb321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enb321向wlan的访问点传送ip流,由此来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下也相同。此外,以上对由enb321向ue311发送ip分组1301的情况(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然而在由ue311向enb321发送ip分组1301的情况下(上行链路)也相同。
182.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ac分类的一例的图。在图14中,对与图13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183.在图14中,对enb321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的情况进行说明。ip分组1401、1402是在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中,由enb321通过wlan进行发送的分组。ip分组1401、1402分别是http和ftp的ip分组。
184.enb321对于ip分组1401、1402,根据在ip报头中包含的tos字段的值来进行分类为ac1311~1314中的任意一个的tos值分析分类1410。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enb321将ip分组1401分类为ac1313(尽力服务),并将ip分组1402分类为ac1314(背景)。并且,enb321将进行了tos值分析分类1410后的ip分组1401、1402通过wlan向ue311发送。
185.在enb321与ue311之间的基于rrc的映射管理1420中,http的ip分组1401作为ip流id=ac=2、承载id=0而被管理。ac=2表示ac1313(尽力服务)。此外,在映射管理1420中,ftp的ip分组1402作为ip流id=ac=3、承载id=1而被管理。ac=3表示ac1314(背景)。
186.ue311进行与enb321的侧的tos值分析分类1410(分类)对应的tos值分析分类1430(解除分类),由此通过pdcp分别对ip分组1401、1402进行终结。
187.以上对由enb321向ue311发送ip分组1401、1402的情况(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然而对于由ue311向enb321发送ip分组1401、1402的情况(上行链路)而言也相同。
188.图1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聚合的一例的图。在图15中,说明针对下行链路,通过enb321为主enb而使用具备enb和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辅enb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来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
189.该聚合是同时使用图1所示的第1无线通信101和第2无线通信102的数据的传送。辅enb例如是可通过x2接口等的基站间接口与enb321进行通信,并且能够在与ue311之间进行基于wlan的通信的基站。
190.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对在enb321与ue311之间设定有n个(n例如是10)eps承载1500~150n来进行通信,将eps承载1500~150n分别分割到lte-a和wlan进行传送的情况。另外,还可以仅将eps承载1500~150n的一部分分隔给lte-a和wlan进行传送。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eps承载1500~150n是从enb321发往ue311的下行方向的承载。其中,在图15中对设定有n个eps承载1500~150n的情况进行说明,而所设定的eps承载的数量可为任意。
191.eps承载1500~150n是ebi(eps bearer id)分别为0~n的n+1个eps承载。eps承载1500~150n的发送源(src ip)都是核心网(cn)。eps承载1500~150n的发送目的地(dst ip)都是ue311(ue)。
192.enb321将eps承载1500~150n的各自向wlan的转送分组分别通过pdcp层1510~151n而向辅enb转送。即,enb321通过lte-a的层2(图15所示的例子中的pdcp)来控制eps承载1500~150n的向wlan的转送。
193.此时,enb321对eps承载1500~150n的各自的向wlan转送的分组附加外网ip报头。由此,eps承载1500~150n作为ip分组而向辅enb被转送。即,eps承载1500~150n在被附加有包含上述的tos字段(qos信息)且未被加密的外网ip报头的状态下向wlan被转送。
194.此外,外网ip报头中的协议字段(例如图10所示的协议字段1004)的值例如可以为“99”(any private encryption scheme)。其中,外网ip报头中的协议字段的值不限于“99”,还可以是“61”(any host internal protocol)、“63”(any local network)、“114”(any 0-hop protocol)等。
195.由enb321向辅enb的eps承载1500~150n的转送例如可与lte-a的切换同样进行。例如,由enb321向辅enb的eps承载1500~150n的转送可使用enb321与辅enb之间的gtp隧道1520~152n。gtp隧道1520~152n是在enb321与辅enb之间对每个eps承载设定的gtp隧道。其中,该转送不限于通过gtp隧道进行,还能够通过以太网(注册商标)等各种方法来进行。
196.此外,enb321不对于通过eps承载1500~150n的各自的lte-a传送的分组附加外网ip报头,而按照rlc、mac、phy的顺序进行处理并通过lte-a向ue311无线发送。ue311对于通过lte-a而由enb321发送的分组使用phy、mac、rlc、pdcp(pdcp层1570~157n)进行处理而接收。
197.辅enb分别接受通过gtp隧道1520~152n而由enb321转送的eps承载1500~150n。并且,辅enb对与所接收的eps承载1500~150n对应的各ip分组,进行基于在各ip分组的外网ip报头中包含的tos字段的ac分类1540。
198.ac分类1540是基于辅enb的wlan(802.11e)的功能的处理。通过ac分类1540,例如图13所示那样,使得各ip分组被分类为音频(vo)、视频(vi)、尽力服务(be)、背景(bk)中的任意一个ac。
199.辅enb将通过ac分类1540而被分类的各ip分组通过wlan1550向ue311发送。这种情况下,wlan1550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识别符)例如可以为“offload”。
200.ue311对通过wlan1550接收的各ip分组进行基于在ip分组的外网ip报头中包含的tos字段的ac解除分类1560。ac解除分类1560是基于ue311的wlan(802.11e)的功能的处理。
201.ue311根据分别被分类后的ac而将通过ac解除分类1560接收的各ip分组再分类为eps承载1500~150n。并且,ue311分别通过pdcp层1570~157n对再分类后的eps承载1500~150n进行处理并接收。
202.层群1551表示ue311通过pdcp层1570~157n接收的各ip分组的各协议。如层群1551所示,通过wlan传送的数据是通过应用层(app)、tcp/udp层、ip层(内网层)、pdcp层、外网ip层而被处理的数据。基于应用层、tcp/udp层、ip层的数据(斜线部)通过pdcp层的处理而被加密且被传送。
203.ue311将对所接收的各ip分组附加的外网ip报头除去。层群1552表示从由ue311接
收的ip分组中除去外网ip报头后的pdcp分组的各协议。从enb321使用基于外网ip层的隧道传送pdcp分组,由此如层群1552所示,ue311还可以将通过wlan传送的数据作为pdcp分组而接收。
204.层群1553表示ue311从enb321通过lte-a接收的pdcp分组的各协议。如层群1553所示,enb321不对pdcp分组附加外网ip报头,而保持pdcp分组的形式将其向ue311传送。
205.ue311根据在各pdcp分组的报头中包含的序列号来进行通过wlan接收的pdcp分组与通过lte-a接收的pdcp分组之间的顺序控制。在pdcp分组的报头中包含的序列号是在通过基于pdcp层的处理而被附加给数据的报头中包含的序列号。
206.由此,ue311将通过wlan接收的pdcp分组和通过lte-a接收的pdcp分组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由此能够接收由enb321分割到lte-a和wlan上所发送的数据。
207.这样,在无线通信系统300中将eps承载1500~150n分割到lte-a和wlan中传送的情况下,可通过外网ip对通过wlan传送的pdcp分组进行终结。由此,在接收侧,可将通过wlan传送的数据作为pdcp分组接收,并使用pdcp的序列号来进行通过lte-a接收的分组与通过wlan接收的分组之间的顺序控制。因此,可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数据传送。
208.此外,对通过wlan传送的pdcp分组附加作为内网ip报头的副本的外网ip报头并使其终结,由此在辅enb中能够参照各ip分组的外网ip报头的tos字段。因此,能够对通过wlan1550传送的数据进行基于tos字段的ac分类1540,进行对应于通信量的性质的qos控制。
209.另外,在wlan1550中,还可以参照通过ieee802.1q规定的vlan标签内的优先度值来进行ac分类。vlan标签是vlan的识别符。
210.在图15中,对enb321为主enb并通过使用具备enb和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辅enb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来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其中,聚合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通过enb321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结构来进行聚合。这种情况下,与基于wlan的ue311的通信也由enb321进行,可以不使用辅enb。
211.图16是表示向可用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qos级别的ac的映射的一例的图。wlan的发送侧(例如辅enb)例如图16的表1600所示那样,将发送对象的eps承载分类为ac。例如,eps承载的qos级别通过qci(qos class identifier:qos等级标识)而被识别。
212.各qci被分类为作为四个ac的音频(vo)、视频(vi)、尽力服务(be)和背景(bk)。wlan的接收侧(例如ue311)进行从ac向qos级别的转换。因此,enb321将向wlan转送的eps承载事先设定给ue311。与此相对,例如在下行链路中,ue311根据由enb321设定的eps承载而能够确定eps承载。此外,在上行链路中,ue311根据由enb321设定的eps承载而能够进行ac分类。
213.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侧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在图17中,对由enb321向ue311发送用户数据的下行链路的情况进行说明。
214.首先,enb321判断对于发往ue311的用户数据是否执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步骤s1701)。关于步骤s1701的判断方法将在后文描述。
215.在步骤s1701中,判断为不执行聚合的情况下(步骤s1701:no),enb321通过lte-a发送发往ue311的用户数据(步骤s1702),然后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在步骤s1702中,发送进
行了pdcp的加密或报头压缩等的用户数据。与此相对,ue311在pdcp层进行对于加密的解码或对于报头压缩的报头解压缩等的处理,由此能够接收由enb321发送的用户数据。
216.在步骤s1701中,判断为执行聚合的情况下(步骤s1701:yes),enb321设定用于对向wlan转送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外网ip层(步骤s1703)。在步骤s1703中,enb321可以将ue311控制为按照本站来设定ue311的外网ip层。
217.接着,enb321同时使用lte-a和wlan来发送发往ue311的用户数据(步骤s1704),然后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在步骤s1704中,enb321对通过wlan发送的用户数据通过由步骤s1703设定的外网ip层而附加外网ip报头,由此将其穿透发送。
218.此外,在步骤s1704中,enb321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的情况下,enb321通过本站的lte-a通信和wlan通信的功能来发送发往ue311的用户数据。另一方面,在enb321不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的情况下,enb321对于通过wlan发送的用户数据,向与本站连接的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的辅enb转送发往ue311的用户数据。
219.此外,通过由步骤s1703设定的外网ip层,在向wlan被转送的数据上附加有外网ip报头,因此在wlan中,可进行基于在外网ip报头中包含的tos字段的qos控制。
220.上述步骤s1701的判断例如可从ue311或网络侧(例如pgw332)根据对于ue311的用户数据是否指示了进行聚合来进行。或者,步骤s1701的判断例如可根据发往ue311的用户数据的量是否超过阈值来进行。用户数据的量既可以是每单位时间的量,也可以是ue311的一系列的用户数据的总量。或者,步骤s1701的判断例如可根据基于enb321与ue311之间的lte-a的通信的延迟时间或基于enb321与ue311之间的wlan的通信的延迟时间等来进行。
221.此外,在图17中,对不进行聚合的情况下仅使用lte-a发送用户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enb321也可以在不进行聚合的情况下仅使用wlan发送用户数据。在不进行聚合的情况下,是否使用lte-a和wlan中的任意一方的判断例如可根据来自ue311或网络侧(例如pgw332)的指示来进行。或者,该判断例如可根据发往ue311的用户数据的量是否超过阈值来进行。用户数据的量既可以是每单位时间的量,也可以是ue311的一系列的用户数据的总量。或者,该判断例如可根据基于enb321与ue311之间的lte-a的通信的延迟时间或基于enb321与ue311之间的wlan的通信的延迟时间等来进行。
222.此外,在图17中对由enb321向ue311发送用户数据的下行链路的情况下的基于enb321的处理进行了说明,然而在由ue311向enb321发送用户数据的上行链路的情况下的基于ue311的处理也相同。其中,步骤s1704的处理根据enb321是否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而不同。在enb321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的情况下,ue311将通过wlan发送的发往enb321的用户数据向enb321直接发送。另一方面,在enb321不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的情况下,ue311将通过wlan发送的发往enb321的用户数据向与enb321连接的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的辅enb转送。由此,能够通过辅enb发送发往enb321的用户数据。
223.图18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eps承载具备相同的qos级别的情况下的一例的图。在图18中,对与图14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例如,在ip分组1401、1402都是背景的ip分组的情况下,在tos值分析分类1410中,ip分组1401、1402都被分类为ac1314(背景)。
224.这种情况下,在ue311与enb321之间的rrc的映射管理1420中,http的ip分组1401作为ip流id=ac=3、承载id=0而被管理。此外,在映射管理1420中,ftp的ip分组1402作为
ip流id=ac=3、承载id=1而被管理。
225.这种情况下,ue311即使进行了与tos值分析分类1410对应的tos值分析分类1430,也无法根据ac来判断所接收的ip分组1401、1402分别是承载id=0、1中的哪个eps承载。
226.此外,在通过wlan发送用户数据的情况下,无法对ip数据报(pdcp sdu)附加lcid。因此,enb321无法根据lcid来判断所接收的ip分组1401、1402分别是承载id=0、1中的哪个eps承载。
227.这样,在多个eps承载具备同一qos级别的情况下,接收侧(图18所示的例子中为ue311)有时无法唯一地识别eps承载。即,接收侧有时无法将所接收的无线承载转换为eps承载。特别在上行链路中,enb321与pgw332之间的ip流是作为eps承载而被管理的,因此在enb321无法将无线承载转换为eps承载的情况下,由enb321向pgw332的ip流的传送会变得困难。
228.与此相对,在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300中,例如,对于ue311和enb321中的发送侧具备同一qos级别的eps承载不同时进行聚合。
229.例如,发送侧在将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向ue311发送的情况下,仅对该多个eps承载中的1个承载进行聚合。并且,发送侧不对剩余的eps承载进行聚合而将其通过lte-a向ue311发送。或者,发送侧在将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向ue311发送的情况下,在不进行聚合的情况下进行基于lte-a的发送。由此,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不会同时向wlan被转送,因此对于向wlan被转送的各用户数据,ue311能够根据ac来唯一地确定eps承载。
230.或者,ue311和enb321中的发送侧在将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向ue311发送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将该多个eps承载集中为1个承载的处理。在将多个eps承载集中为1个承载的处理中,例如可使用在3gpp的ts23.401中规定的“uerequested bearer resource modification procedure”。由此,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不会同时向wlan被转送,因此对于向wlan被转送的各用户数据,ue311能够根据ac唯一地确定eps承载。
231.此外,例如后述(例如参照图22~图24)那样,还可以考虑独立于外网ip层设置新建的隧道层,通过该隧道层将包含每个承载的识别信息的隧道用的报头附加给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向wlan被转送的各用户数据,ue311使用该识别信息而能够唯一地确定eps承载。
232.图19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3gpp协议的外网ip层的安装的一例的图。在图15等所示的例子中,对将外网ip层作为pdcp层的一部分设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如图19所示的协议栈那样,将外网ip层1900设置为pdcp层1901的下位层。
233.这种情况下,例如,pdcp层1901将通过进行基于pdcp的加密等的处理而附加有pdcp报头的pdcp分组以及对在进行基于pdcp的加密等的处理前的分组附加的ip报头向外网ip层1900转送。pdcp报头例如是2字节的报头。
234.外网ip层1900对由pdcp层1901转送的pdcp分组附加由pdcp层1901转送的ip报头作为外网ip报头。由此,能够将pdcp分组通过隧道并经由wlan传送。外网ip报头例如是与内网ip报头相同的20字节的报头。
235.图20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3gpp协议的外网ip层的安装的另一例的图。在图20中,对与图19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如图20所示的协议栈
那样,还可以将外网ip层1900设置为pdcp层1901和rlc层1902的下位层。
236.这种情况下,例如,pdcp层1901将进行了基于pdcp的加密等的处理的pdcp分组以及对在进行基于pdcp的加密等的处理前的分组附加的ip报头(内网ip报头)向rlc层1902转送。
237.rlc层1902对由pdcp层1901转送的pdcp分组附加rlc报头,并将附加有rlc报头的rlc分组和由pdcp层1901转送的ip报头向外网ip层1900转送。rlc报头例如是长度可变的报头。
238.外网ip层1900对由rlc层1902转送的rlc分组附加由rlc层1902转送的ip报头作为外网ip报头。由此,能够将rlc分组通过隧道并经由wlan传送。因此,对于通过隧道并经由wlan传送的数据,例如可进行基于rlc的再送控制。
239.图21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3gpp协议的外网ip层的安装的又一例的图。在图21中,对与图20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也可以如图21所示的协议栈那样,作为pdcp层1901、rlc层1902和mac层1903的下位层而设置外网ip层1900。
240.这种情况下,rlc层1902将附加有rlc报头的rlc分组和由pdcp层1901转送的ip报头向mac层1903转送。mac层1903对由rlc层1902转送的pdcp分组附加mac报头,并将附加有mac报头的mac帧和由rlc层1902转送的ip报头向外网ip层1900转送。mac报头例如是长度可变的报头。
241.外网ip层1900对由mac层1903转送的mac帧附加由mac层1903转送的ip报头作为外网ip报头。由此,能够通过隧道并经由wlan传送mac帧。因此,对于通过隧道并经由wlan传送的数据,例如可进行基于harq的再送控制。
242.图22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新建隧道协议的外网ip层的安装的一例的图。在图22中,对与图19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如图22所示,可以在pdcp层1901与外网ip层1900之间设置作为新建的隧道协议的隧道层2201(tun)。
243.隧道层2201对被pdcp层1901附加有pdcp报头的pdcp分组附加隧道用的报头。此外,隧道层2201例如还可以将包含承载的识别信息的隧道用的报头附加给pdcp分组。外网ip层1900对通过隧道层2201而被附加有隧道用的报头的分组附加外网ip报头。承载识别信息例如是承载的id。接收站通过参照该承载id而能够确定eps承载。
244.图23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新建隧道协议的外网ip层的安装的另一例的图。在图23中,对与图20或图22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如图23所示,还可以在rlc层1902与外网ip层1900之间设置隧道层2201。隧道层2201对通过rlc层1902而被附加有rlc报头的rlc分组附加隧道用的报头。
245.图24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新建隧道协议的外网ip层的安装的又一例的图。在图24中,对与图21或图23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如图24所示,可以在mac层1903与外网ip层1900之间设置隧道层2201。隧道层2201对通过mac层1903而被附加有mac报头的mac帧附加隧道用的报头。
246.如图19~图24所示,安装外网ip层1900的位置不限于pdcp层1901,例如还可以为pdcp层1901的下位的各位置处。此外,例如以上说明了独立于rlc层1902或mac层1903设置外网ip层1900的情况,然而也可以作为rlc层1902或mac层1903的一部分而设置外网ip层1900。
247.这样,根据第2实施方式,在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下,enb321和ue311中的发送侧的站能够通过外网ip对通过wlan传送的pdcp分组进行终结。由此,在接收侧,可将通过wlan传送的数据作为pdcp分组接收,并使用pdcp的序列号进行通过lte-a接收的分组与通过wlan接收的分组之间的顺序控制。因此,可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数据传送。
248.由于可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数据传送,由此可实现数据的传送速度的提高。例如,仅使用lte-a和wlan中的任意一方的情况下的最大传送速度在lte-a的使用时成为lte-a的最大传送速度,而在wlan的使用时成为wlan的最大传送速度。与此相对,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情况下的最大传送速度成为lte-a的最大传送速度与wlan的最大传送速度的总和。
249.此外,enb321和ue311中的发送侧的站能够对通过wlan传送的pdcp分组附加作为内网ip报头的副本的外网ip报头并使其穿透。由此,在wlan中,能够参照在各ip分组的外网ip报头中包含的tos字段。因此,对于通过wlan传送的数据,使用基于tos字段的ac分类,从而能够进行对应于通信量的性质的qos控制。
250.(第3实施方式)
251.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取消对具备同一qos级别的eps承载不同时聚合这样的制约,从而可实现能够聚合的用户数据量的增加的方法。另外,第3实施方式可作为将上述第1实施方式具体实施的实施例来对待,因此能够与第1实施方式组合起来实施。此外,第3实施方式还可以针对与第2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组合起来实施。
252.图25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ul的tft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25中,对与图15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253.在图25中,说明对于上行链路,通过enb321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结构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在图25所示的例子中,eps承载1500~150n是由ue311向enb321的上行方向的承载。即,eps承载1500~150n的发送源(src ip)都是ue311(ue)。eps承载1500~150n的发送目的地(dst ip)都是核心网(cn)。
254.ue311在对于eps承载1500~150n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下,使eps承载1500~150n经由pdcp层1570~157n。此时,ue311对通过wlan发送的pdcp分组附加外网ip报头,由此进行pdcp分组的穿透。由此,通过wlan发送的pdcp分组成为ip分组。
255.ue311对与经由pdcp层1570~157n的eps承载1500~150n对应的各ip分组进行基于在ip分组的外网ip报头中包含的tos字段的ac分类2510。ac分类2510是基于ue311的wlan(802.11e)的功能的处理。
256.通过ac分类2510而被分类的各ip分组通过wlan1550而向enb321被发送。enb321对通过wlan1550而接收的各ip分组进行基于在ip分组的外网ip报头中包含的tos字段的ac解除分类2520。ac解除分类2520是基于enb321的wlan(802.11e)的功能的处理。
257.此外,ue311对通过eps承载1500~150n的各自的lte-a传送的分组不附加外网ip报头,而按照rlc、mac、phy的顺序进行处理并通过lte-a向enb321无线发送。enb321通过phy、mac、rlc、pdcp(pdcp层1570~157n)对通过lte-a由ue311发送的分组进行处理,由此将其接收。
258.enb321对通过ac解除分类2520接收的各ip分组进行基于ul(上行链路)的tft的分
组滤波2530。在分组滤波2530中,根据各ip分组是否满足(match/no)与tft对应的各条件(f1~f3)而进行滤波。并且,根据该滤波的结果进行识别eps承载的eps承载分类2531。由此,对与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对应的eps承载进行识别。关于enb321的ul的tft的取得方法将在后文描述(例如参照图27)。
259.enb321根据基于eps承载分类2531的识别结果,将各ip分组向pdcp层1510~151n中的与ip分组的eps承载对应的pdcp层转送。由此,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ip流)分别被转换为所对应的eps承载而向pdcp层1510~151n被转送。
260.enb321除去对通过wlan接收的各ip分组附加的外网ip报头而得到pdcp分组。并且,enb321根据在各pdcp分组的报头中包含的序列号来进行通过wlan接收的pdcp分组与通过lte-a接收的pdcp分组之间的顺序控制。由此,enb321将通过wlan接收的pdcp分组和通过lte-a接收的pdcp分组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enb321能够接收到分割为lte-a和wlan而发送的数据。
261.这样,enb321对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进行基于ul的tft的分组滤波2530,由此能够识别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因此,无线通信系统300在不设置不同时聚合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这样的制约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聚合,可实现能够传送的用户数据量的增加。
262.图26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ul的tft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另一例的图。在图26中,对与图15或图25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263.在图26中,说明对上行链路通过enb321为主enb而使用具备enb和wlan通信的功能的辅enb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enb321与辅enb之间例如设定有每个eps承载的gtp隧道1520~152n。
264.辅enb接收由ue311通过wlan1550发送的各ip分组。并且,辅enb对所接收的各ip分组进行与图25所示的例子同样的ac解除分类2520和分组滤波2530。由此,对于各ip分组进行分组滤波2530的eps承载分类2531,对与各ip分组对应的eps承载进行识别。
265.辅enb根据基于eps承载分类2531的识别结果,将各ip分组向gtp隧道1520~152n中的与ip分组的eps承载对应的gtp隧道转送。由此,各ip分组向enb321的pdcp层1510~151n中的对应的pdcp层被转送。
266.这样,辅enb对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进行基于ul的tft的分组滤波2530,由此能够识别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并且,辅enb根据eps承载的识别结果将各ip分组通过gtp隧道1520~152n进行转送,由此enb321能够将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作为eps承载接收。
267.因此,无线通信系统300在不设置不同时聚合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这样的制约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聚合,可实现能够传送的用户数据量的增加。
268.图2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tft的取得方法的一例的图。图27所示的各步骤是在3gpp的ts23.401中规定的“dedicated bearer activation procedure”的处理。图27所示的pcrf2701(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政策和收费规则功能)是与分组核心网330连接的用于设定对应于服务的优先控制和收费规则的处理部。
269.例如,pgw332对ue311设定ul和dl的tft,将所设定的tft存储在图27所示的创建承载请求2702中并向sgw331发送。sgw331将由pgw332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2702向mme333发
送。
270.mme333将包含在由sgw331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2702中包含的tft的承载设置请求/会话管理请求2703向enb321发送。tft例如包含于承载设置请求/会话管理请求2703的会话管理请求中。由此,enb321能够取得ul和dl的tft。
271.enb321将在由mme333发送的承载设置请求/会话管理请求2703中包含的tft中的包含ul的tft的rrc连接重配置2704向ue311发送。由此,ue311能够取得ul的tft。另外,ul tft可以被规定在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然而优选被规定在该消息中所传送的nas(non 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pdu中。这在以下内容中也同样。
272.例如在图25所示的例子中,enb321能够使用从承载设置请求/会话管理请求2703取得的ul的tft来进行分组滤波2530。此外,在图26所示的例子中,enb321将从承载设置请求/会话管理请求2703取得的ul的tft向辅enb发送。并且,辅enb能够根据由enb321发送的ul的tft来进行分组滤波2530。
273.图28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dl的tft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28中,对与图15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274.在图28中,说明对于下行链路通过enb321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结构来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在图28所示的例子中,eps承载1500~150n是由enb321向ue311的下行方向的承载。
275.ue311对于由ac解除分类1560接收的各ip分组进行基于dl(下行链路)的tft的分组滤波2810。基于ue311的分组滤波2810是基于dl的tft的处理,因此例如是与图8所示的基于pgw332的滤波层811的分组滤波同样的处理。
276.在分组滤波2810中,各ip分组根据是否满足(match/no)与tft对应的各条件(f1~f3)而被进行滤波。并且,进行根据该滤波的结果来识别eps承载的eps承载分类2811。由此,识别出与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对应的eps承载。
277.例如,enb321在图27所示的向ue311的rrc连接重配置2704中除了存储ul的tft之外还存储dl的tft。由此,ue311从rrc连接重配置2704取得dl的tft,能够进行基于所取得的dl的tft的分组滤波2810。
278.ue311根据eps承载分类2811的识别结果,将各ip分组向pdcp层1570~157n中的与ip分组的eps承载对应的pdcp层转送。由此,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ip流)分别被转换为所对应的eps承载并向pdcp层1570~157n被转送。
279.这样,ue311对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进行基于dl的tft的分组滤波2810,由此能够对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进行识别。因此,无线通信系统300在不设置不同时聚合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这样的制约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聚合,可实现能够传送的用户数据量的增加。
280.图29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dl的tft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另一例的图。在图29中,对与图15或图28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281.在图29中,说明对于下行链路,通过enb321为主enb且通过使用具备enb和wlan通信的功能的辅enb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来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enb321与辅enb之间,被设定有每个eps承载的gtp隧道1520~152n。
282.辅enb从ue311接收通过wlan1550而发送的各ip分组。并且,辅enb将所接收的各ip
分组向pdcp层1570~157n转送。
283.由此,与图28所示的例子同样地,ue311对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进行基于dl的tft的分组滤波2810,由此能够对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进行识别。因此,无线通信系统300在不设置不同时聚合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这样的制约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聚合,可实现能够传送的用户数据量的增加。
284.根据图25~图29所示的使用tft的方法,例如使用vlan标签的情况那样可以在能够向wlan转送的eps承载的数不被vlan标签的位数限制的情况下识别eps承载。此外,根据图25~图29所示的使用tft的方法,在不对向wlan转送的用户数据追加vlan标签等的报头的情况下也能够识别eps承载。
285.图30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虚拟ip流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30中,对与图15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286.在图30中,说明对于下行链路,通过enb321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结构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在图30所示的例子中,eps承载1500~150n是由enb321向ue311的下行方向的承载。
287.此外,在图30所示的例子中,在enb321的pdcp层1510~151n与wlan1550之间设定有虚拟gw3010。虚拟gw3010中包含nat处理部3020~302n和mac处理部3030(802.3mac)。此外,在ue311的wlan1550与pdcp层1570~157n之间设定有虚拟gw3040。虚拟gw3040中包含mac处理部3050(802.3mac)和de-nat处理部3060~306n。
288.经由pdcp层1510~151n的eps承载1500~150n向虚拟gw3010的nat处理部3020~302n被转送。nat处理部3020~302n进行分别将eps承载1500~150n根据虚拟发送目的地ip地址而分类给虚拟ip流的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处理。虚拟ip流例如是enb321与ue311之间的局域虚拟数据流。虚拟发送目的地ip地址是虚拟ip流的发送目的地地址。nat处理部3020~302n将所分类的各虚拟ip流向mac处理部3030转送。
289.例如,nat处理部3020~302n将eps承载1500~150n与虚拟发送目的地ip地址一对一地进行映射。由nat处理部3020~302n转送的各虚拟ip流的虚拟发送源ip地址(src ip)例如可作为虚拟gw3010(vgw)。此外,由nat处理部3020~302n转送的各虚拟ip流的虚拟发送目的地ip地址(dst ip)例如分别可作为c-rnti+0~c-rnti+n。
290.另外,虚拟发送目的地ip地址例如可根据c-rnti计算出来,然而不限于此。例如,在呼叫设定时或lte-wlan聚合设定时等,可以在事先通过基于enb321(主enb)的rrc信令将eps承载识别符与ip地址的对应状况通知给ue311(移动站)。
291.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被暂时性地分配给ue311,其是在lte-a小区内ue311的唯一的识别符。例如,c-rnti具有16位的值。如图30所示的例子那样,通过将c-rnti与承载识别符(0~n)相加而生成虚拟发送源ip地址,由此可避免虚拟发送源ip地址的重复的发生。例如,在使用级别a的ip地址的情况下,能够识别出对基于wlan的传送而言充分的约24位的eps承载。这里对将c-rnti和承载识别符相加而生成虚拟发送源ip地址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生成虚拟发送源ip地址的方法不限于此。
292.mac处理部3030将由nat处理部3020~302n转送的各虚拟ip流转换为以太网或ieee 802.3等的mac帧。这种情况下,mac帧的发送源mac地址(src mac)例如可作为虚拟
gw3010、3040的任意的私有地址(any private)。例如mac帧的发送源mac地址可构成为以起始的八位位组作为“xxxxxx10”的地址(x是任意的值)。此外,mac帧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dst mac)例如可构成为ue311的mac地址(ue mac)。
293.enb321对由mac处理部3030转换后的mac帧进行ac分类1540,并将进行了ac分类1540的mac帧通过wlan1550向ue311发送。
294.ue311对通过wlan1550从enb321接收的mac帧进行ac解除分类1560。虚拟gw3040的mac处理部3050接收被进行了ac解除分类1560的mac帧作为虚拟ip流。
295.de-nat处理部3060~306n针对由mac处理部3050接收的虚拟ip流参照虚拟ip流的虚拟发送目的地ip地址(dst ip),由此将虚拟ip流转换为eps承载。此时,虚拟ip流的虚拟发送目的地ip地址通过基于de-nat处理部3060~306n的de-nat而被转换为原本的ip地址。
296.这样,对enb321和ue311分别设定虚拟gw3010、3040,并通过使用nat,由此在虚拟gw3010、3040中能够将eps承载识别为虚拟ip流。ip地址和mac地址可由私有空间的地址构成。这样在虚拟gw3010、3040之间构建虚拟ip网络,由此能够对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进行识别。因此,无线通信系统300在不设置不同时聚合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这样的制约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聚合,可实现能够传送的用户数据量的增加。
297.在图30中对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然而对上行链路也能够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识别eps承载。即,通过在对enb321和ue311设定的虚拟gw3010、3040之间构建虚拟ip网络,由此能够对在上行链路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进行识别。
298.图31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虚拟ip流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另一例的图。在图31中,对与图15或图30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299.在图31中,说明对于下行链路,通过enb321为主enb且使用具备enb和wlan通信的功能的辅enb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来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enb321与辅enb之间设定有每个eps承载的gtp隧道1520~152n。
300.图30所示的nat处理部3020~302n在图31所示的例子中被设定给辅enb。辅enb接收从ue311通过wlan1550而发送的各ip分组。此外,辅enb将所接收的各ip分组向虚拟gw3010的nat处理部3020~302n转送。
301.由此,与图30所示的例子同样地,能够在虚拟gw3010、3040中将eps承载识别为虚拟ip流。因此,无线通信系统300在不设置不同时聚合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这样的制约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聚合,可实现能够传送的用户数据量的增加。
302.在图31中对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然而对于上行链路也能够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识别eps承载。即,通过在对辅enb和ue311设定的虚拟gw3010、3040之间构建虚拟ip网络,由此在上行链路中也能够识别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
303.根据图30、图31所示的使用虚拟ip流的方法,例如使用vlan标签的情况那样在能够向wlan转送的eps承载的数量不被限制为vlan标签的位数的情况下能够识别eps承载。此外,根据图30、图31所示的使用虚拟ip流的方法,enb321与辅enb之间不限于通过gtp隧道连接,还可以通过以太网等连接。
304.此外,根据图30、图31所示的使用虚拟ip流的方法,即使不对ue311设定dl的tft,或者不对enb321设定ul的tft,也能够识别eps承载。此外,根据图30、图31所示的使用虚拟
ip流的方法,在不对向wlan被转送的用户数据追加vlan标签等的报头的情况下也能够识别eps承载。
305.图32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vlan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32中,对与图15或图30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在图30中对通过构建虚拟ip网络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进行了说明,在图32中对通过使以太网虚拟化的vlan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进行说明。
306.此外,在图32中,说明对于下行链路,通过enb321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结构来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这种情况下,eps承载1500~150n是由enb321向ue311的下行方向的承载。
307.在图32所示的例子中,与图30所示的例子同样地对enb321和ue311分别设定有虚拟gw3010、3040。其中,在图32所示的例子中,enb321的虚拟gw3010包含vlan处理部3210~321n和mac处理部3220~322n(802.3mac)。此外,ue311的虚拟gw3040包含mac处理部3230~323n(802.3mac)和de-vlan处理部3240~324n。
308.经由pdcp层1510~151n的eps承载1500~150n向虚拟gw3010的vlan处理部3210~321n被转送。vlan处理部3210~321n将eps承载1500~150n分别通过vlan分类为enb321与ue311之间的局域ip流,并将所分类的各ip流向mac处理部3220~322n转送。
309.例如,vlan处理部3210~321n将eps承载1500~150n与vlan标签一对一地映射。由vlan处理部3210~321n转送的各ip流的vlan的识别符可分别为0~n。
310.mac处理部3220~322n分别将由vlan处理部3210~321n转送的各ip流转换为以太网或ieee 802.3等的mac帧。由mac处理部3220~322n转换的各mac帧的发送源mac地址(src mac)例如可以构成为虚拟gw3010、3040的任意的私有地址(any private)。例如,mac帧的发送源mac地址可以构成为将起始的八位位组设为“xxxxxx10”的地址(x是任意的值)。此外,由mac处理部3220~322n转换的各mac帧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dst mac)例如可以构成为ue311的mac地址(ue mac)。
311.此外,由mac处理部3220~322n转换的各mac帧的vlan标签(vlan tag)例如可构成为与各个eps承载对应的0~n。这样,各mac帧被附加有每个eps承载的vlan标签。vlan标签例如是12位的标签。因此,最多能够在虚拟gw3010、3040之间构建4094个vlan。假设包含ue311的各ue承担了所有的eps承载,并将所有的eps承载向wlan转送,则大约能够将472个站的ue收纳于wlan。其中,实际情况下承担所有的eps承载进行通信的可能性较低,因此通过使用vlan就能够将充足数量的eps承载向wlan转送。
312.enb321对由mac处理部3220~322n转换的带vlan标签的mac帧进行ac分类1540。并且,enb321将进行了ac分类1540的带vlan标签的mac帧通过wlan1550向ue311发送。
313.ue311对通过wlan1550而从enb321接收的带vlan标签的mac帧进行ac解除分类1560。虚拟gw3040的mac处理部3230~323n是分别与eps承载1500~150n对应的mac处理部。mac处理部3230~323n分别对进行了ac解除分类1560的mac帧参照被附加给mac帧的vlan标签,由此将所对应的eps承载的mac帧作为ip流接收。
314.de-vlan处理部3240~324n分别将由mac处理部3230~323n接收的ip流转换为eps承载1500~150n。pdcp层1570~157n分别对由de-vlan处理部3240~324n转换的eps承载1500~150n进行处理。
315.这样,在虚拟gw3010、3040之间按照每个eps承载设定vlan,由此能够对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进行识别。因此,无线通信系统300在不设置不同时聚合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这样的制约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聚合,可实现能够传送的用户数据量的增加。
316.在图32中对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然而对上行链路也能够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识别eps承载。即,在对enb321和ue311设定的虚拟gw3010、3040之间按照每个eps承载设定vlan,由此能够在上行链路对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进行识别。
317.图33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vlan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另一例的图。在图33中,对与图15或图32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318.在图33中,说明对于下行链路,使用enb321为主enb且具备enb和wlan通信的功能的辅enb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来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enb321与辅enb之间被设定有每个eps承载的gtp隧道1520~152n。
319.图32所示的vlan处理部3210~321n在图33所示的例子中被设定给辅enb。辅enb接收由ue311通过wlan1550而发送的各ip分组。并且,辅enb将所接收的各ip分组向虚拟gw3010的vlan处理部3210~321n转送。
320.由此,与图32所示的例子同样地,在虚拟gw3010、3040之间能够将eps承载识别为虚拟ip流。因此,无线通信系统300在不设置不同时聚合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这样的制约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聚合,可实现能够传送的用户数据量的增加。
321.在图33中对于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然而对于上行链路也能够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识别eps承载。即,在对辅enb和ue311设定的虚拟gw3010、3040之间按照每个eps承载设定vlan,由此在上行链路中能够对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进行识别。
322.根据图32、图33所示的使用vlan的方法,enb321与辅enb之间不限于通过gtp隧道连接,还可以通过以太网等连接。此外,根据图32、图33所示的使用vlan的方法,在wlan中即使不进行参照ip报头的分组的处理,通过vlan标签的附加也能够识别各ip分组的eps承载。此外,根据图32、图33所示的使用vlan的方法,即使不对ue311设定dl的tft,或者不对enb321设定ul的tft也能够识别eps承载。
323.图34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gre隧道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34中,对与图15或图30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324.在图34中,说明对于下行链路,通过enb321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结构来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在图34所示的例子中,eps承载1500~150n是由enb321向ue311的下行方向的承载。
325.此外,在图34所示的例子中,在enb321的pdcp层1510~151n与wlan1550之间设定有虚拟gw3010。虚拟gw3010包含gre处理部3410~341n和mac处理部3030(802.3mac)。此外,在ue311的wlan1550与pdcp层1570~157n之间设定有虚拟gw3040。虚拟gw3040包含mac处理部3050(802.3mac)和de-gre处理部3420~342n。
326.经由pdcp层1510~151n的eps承载1500~150n向虚拟gw3010的gre处理部3410~341n被转送。gre处理部3410~341n使用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隧道分别将eps承载1500~150n分类为enb321与ue311之间的局域ip流,并将所分类的各ip流向mac处理部3030转送。
327.例如,gre处理部3410~341n对与eps承载1500~150n对应的ip分组附加gre报头,进而附加ip报头,由此作为ip流向mac处理部3030转送。由gre处理部3410~341n转送的各ip流的发送源ip地址(src ip)例如可作为虚拟gw3010(vgw)。此外,由gre处理部3410~341n转送的各ip流的发送目的地ip地址(dst ip)例如分别可构成为c-rnti+0~c-rnti+n。
328.mac处理部3030例如与图30所示的例子同样地,将由gre处理部3410~341n转送的各ip流转换为以太网(ieee 802.3)的mac帧。
329.enb321对由mac处理部3030转换后的mac帧进行ac分类1540,将进行了ac分类1540的mac帧通过wlan1550向ue311发送。由此,enb321能够通过在enb321与ue311之间设定的wlan的gre隧道(封装化隧道)传送用户数据。
330.ue311对通过wlan1550从enb321接收的mac帧进行ac解除分类1560。虚拟gw3040的mac处理部3050例如与图30所示的例子同样地,将进行了ac解除分类1560的mac帧作为ip流接收。
331.de-gre处理部3420~342n对于由mac处理部3050接收的ip流,参照在ip流的ip报头中包含的发送目的地ip地址(dst ip),由此将ip流转换为eps承载。
332.这样,对enb321和ue311分别设定虚拟gw3010、3040,使用gre隧道,由此能够在虚拟gw3010、3040中将eps承载识别为ip流。ip地址和mac地址可由私有空间的地址构成。通过这样在虚拟gw3010、3040之间构建gre隧道,由此能够对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进行识别。因此,无线通信系统300在不设置不同时聚合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这样的制约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聚合,可实现能够传送的用户数据量的增加。
333.在图34中对于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然而对于上行链路也能够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识别eps承载。即,通过在虚拟gw3010、3040之间构建gre隧道,由此在上行链路中也能够对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进行识别。
334.图35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gre隧道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另一例的图。在图35中,对与图15或图34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335.在图35中,说明对于下行链路,通过enb321为主enb且使用具备enb和wlan通信的功能的辅enb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来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enb321与辅enb之间设定有每个eps承载的gtp隧道1520~152n。
336.辅enb接收从ue311通过wlan1550而发送的各ip分组。并且,辅enb将所接收的各ip分组向gre处理部3410~341n转送。
337.由此,与图34所示的例子同样地,ue311使用gre隧道,由此能够对向wlan被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进行识别。因此,无线通信系统300在不设置不同时聚合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这样的制约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聚合,可实现能够传送的用户数据量的增加。
338.根据图34、图35所示的使用gre隧道的方法,例如使用vlan标签的情况那样能够在向wlan转送的eps承载的数量不会被限制为vlan标签的位数的情况下识别eps承载。此外,根据图34、图35所示的使用gre隧道的方法,enb321与辅enb之间不限于通过gtp隧道连接,还可以通过以太网等连接。
339.此外,根据图34、图35所示的使用gre隧道的方法,在不对ue311设定dl的tft,或者
不对enb321设定ul的tft的情况下也能够识别eps承载。此外,根据图34、图35所示的使用gre隧道的方法,即使不对向wlan转送的用户数据追加vlan标签等的报头也能够识别eps承载。
340.图36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pdcpoip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图36中,对与图15或图30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341.在图36中,说明对于下行链路,通过enb321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enb+wlan)的结构来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在图36所示的例子中,eps承载1500~150n是由enb321向ue311的下行方向的承载。
342.此外,在图36所示的例子中,在enb321的pdcp层1510~151n与wlan1550之间设定有虚拟gw3010。虚拟gw3010包含pdcpoip处理部3610~361n和mac处理部3030(802.3mac)。此外,在ue311的wlan1550与pdcp层1570~157n之间设定有虚拟gw3040。虚拟gw3040包含mac处理部3050(802.3mac)和de-pdcpoip处理部3620~362n(de-poip)。
343.经由pdcp层1510~151n的eps承载1500~150n向虚拟gw3010的pdcpoip处理部3610~361n被转送。pdcpoip处理部3610~361n分别将eps承载1500~150n的外网ip报头的地址转换为虚拟ip地址,由此进行分类为虚拟ip流的pdcpoi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on ip:基于ip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处理。虚拟ip流例如是enb321与ue311之间的局域虚拟数据流。虚拟发送目的地ip地址是虚拟ip流的发送目的地地址。pdcpoip处理部3610~361n将分类后的各虚拟ip流向mac处理部3030转送。
344.例如,pdcpoip处理部3610~361n将eps承载1500~150n与虚拟发送目的地ip地址一对一进行映射。由pdcpoip处理部3610~361n转送的各虚拟ip流的虚拟发送源ip地址(src ip)例如可作为虚拟gw3010(vgw)。此外,由pdcpoip处理部3610~361n转送的各虚拟ip流的虚拟发送目的地ip地址(dst ip)例如分别可作为c-rnti+0~c-rnti+n。
345.c-rnti是被暂时分配给ue311,且在lte-a小区内ue311的唯一的识别符。例如,c-rnti具有16位的值。如图36所示的例子那样,通过将c-rnti与承载识别符(0~n)相加而生成虚拟发送源ip地址,由此能够避免虚拟发送源ip地址的重复的发生。例如,在使用级别a的ip地址的情况下,能够识别对基于wlan的传送而言充分的约24位的eps承载。这里,对将c-rnti与承载识别符相加而生成虚拟发送源ip地址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生成虚拟发送源ip地址的方法不限于此。
346.mac处理部3030将由pdcpoip处理部3610~361n转送的各虚拟ip流转换为以太网或ieee 802.3等的mac帧。这种情况下,mac帧的发送源mac地址(src mac)例如可作为虚拟gw3010、3040的任意的私有地址(any private)。例如mac帧的发送源mac地址可作为将起始的八位位组构成为“xxxxxx10”的地址(x是任意的值)。此外,mac帧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dst mac)例如可作为ue311的mac地址(ue mac)。
347.enb321对由mac处理部3030转换的mac帧进行ac分类1540,并将进行了ac分类1540的mac帧通过wlan1550向ue311发送。
348.ue311对通过wlan1550而从enb321接收的mac帧进行ac解除分类1560。虚拟gw3040的mac处理部3050将进行了ac解除分类1560的mac帧作为虚拟ip流接收。
349.de-pdcpoip处理部3620~362n对于由mac处理部3050接收的虚拟ip流,参照虚拟ip流的虚拟发送目的地ip地址(dst ip),由此将虚拟ip流转换为eps承载。此时,虚拟ip流
的虚拟发送目的地ip地址被de-pdcpoip处理部3620~362n的de-pdcpoip转换为原本的ip地址。
350.这样,通过对enb321和ue311分别设定虚拟gw3010、3040,并使用基于pdcpoip的地址转换,从而在虚拟gw3010、3040中能够将eps承载识别为虚拟ip流。ip地址和mac地址可由私有空间的地址构成。通过这样在虚拟gw3010、3040之间构建虚拟ip网络,由此能够对向wlan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进行识别。因此,无线通信系统300在不设置不同时聚合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这样的制约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聚合,可实现能够传送的用户数据量的增加。
351.在图36中对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然而对于上行链路也能够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识别eps承载。即,在对enb321和ue311设定的虚拟gw3010、3040之间构建虚拟ip网络,由此在上行链路中也能够对向wlan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进行识别。
352.图37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pdcpoip来识别eps承载的方法的另一例的图。在图37中,对与图15或图36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353.在图37中,说明对于下行链路,通过enb321为主enb且使用具备enb和wlan通信的功能的辅enb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来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enb321与辅enb之间设定有每个eps承载的gtp隧道1520~152n。
354.图36所示的pdcpoip处理部3610~361n在图37所示的例子中被设定给辅enb。辅enb接收从ue311通过wlan1550而发送的各ip分组。此外,辅enb将所接收的各ip分组向虚拟gw3010的pdcpoip处理部3610~361n转送。
355.由此,与图36所示的例子同样地,在虚拟gw3010、3040中能够将eps承载识别为虚拟ip流。因此,无线通信系统300在不设置不同时聚合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这样的制约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聚合,可实现能够传送的用户数据量的增加。
356.在图37中对于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然而对上行链路也能够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识别eps承载。即,通过在对辅enb和ue311设定的虚拟gw3010、3040之间构建虚拟ip网络,由此在上行链路能够对向wlan转送的各ip分组的eps承载进行识别。
357.根据图36、图37所示的使用基于pdcpoip的地址转换的方法,例如使用vlan标签的情况那样能够在可向wlan转送的eps承载的数量不被限制为vlan标签的位数的情况下识别eps承载。此外,根据图36、图37所示的使用基于pdcpoip的地址转换的方法,enb321与辅enb之间不限于通过gtp隧道连接,还可以通过以太网等连接。
358.此外,根据图36、图37所示的使用基于pdcpoip的地址转换的方法,在不对ue311设定dl的tft,或者不对enb321设定ul的tft的情况下,也能够识别eps承载。此外,根据图36、图37所示的使用基于pdcpoip的地址转换的方法,即使不对向wlan转送的用户数据追加vlan标签等的报头也能够识别eps承载。
359.这样,根据第3实施方式,在不设置不同时聚合具备同一qos级别的多个eps承载这样的制约的情况下,可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因此,可实现能够传送的用户数据量的增加。
360.其中,在由enb321向ue311的下行链路中,有些情况下ue311不必将作为无线承载接收的用户数据转换为承载而直接将其回送至本站的上位层(例如应用层)即可。这种情况
下,即使多个eps承载具备同一qos级别,也能够在ue311不识别承载的情况下,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
361.(第4实施方式)
362.图38和图39是说明对在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wlan传送的数据进行的处理的图。图38所示的协议栈如第2、第3实施方式那样,示出对通过wlan传送的数据按照pdcp层3801(pdcp pdu),、外网ip层3802、wlan的mac层3803(wlan mac)的顺序进行的处理。
36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而使用外网ip这样的用语,然而外网ip在技术上仅指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同样的。
364.pdcp层3801例如对应于图12所示的聚合处理1212中的pdcp层或图19~图24所示的pdcp层1901。外网ip层3802例如对应于图12所示的聚合处理1212中的外网ip的处理或图19~图24所示的外网ip层1900。mac层3803例如对应于图12所示的聚合处理1212中的11x mac的处理。
365.在图38所示的协议栈中,在通过使用外网ip层3802来通过wlan传送数据时,例如通过ip的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决协议)可从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ip地址得到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mac地址。作为arp的一例是通过rfc826定义的arp。这种情况下,wlan节点(例如enb321或辅enb)例如可通过路由器那样的模式进行动作。
366.图39所示的协议栈示出对在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300中通过wlan传送的数据进行的处理。如图39所示的协议栈那样,在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300中,对通过wlan传送的数据进行pdcp层3801的处理、适配层3901(adaptation layer)的处理、wlan的mac层3803的处理。在图39所示的处理中,通过wlan传送的分组在进行了pdcp层3801的处理后,被适配层3901附加规定的报头而向wlan侧被转送,由此进行穿透。
367.这样,对通过wlan传送的数据,还可以取代外网ip层3802的处理而进行适配层3901的处理。这种图39所示的处理例如根据lte-wlan结构的要件或wlan的ip分组的传送中的问题而有时变得有效。
368.其中,在图39所示的处理中,无法使用ip的arp从ip地址得到mac地址。与此相对,例如在适配层3901设置基于rfc826的arp的处理,由此能够使用适配层3901的arp从ip地址得到mac地址。这种情况下,wlan节点(例如enb321或辅enb)例如通过桥接那样的模式进行动作。
369.例如,在基于rfc826的arp中,arp的上位层由以太网的“ethertype”指定。在现状的3gpp的协议中“ethertype”未被定义,然而在3gpp的协议中规定有新的“ethertype”的情况下,能够对适配层3901适用基于rfc826的arp。
370.其中,可认为对适配层3901难以适用基于rfc826的arp。与此相对,还可以不对适配层3901适用基于rfc826的arp,而使用独自的地址解决的方法。这种情况下,wlan节点(例如enb321或辅enb)例如还可以通过桥接那样的模式进行动作。以下,对该独自的地址解决的方法的结构进行说明。
371.图40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的一例的指令图。在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300中,例如通过执行图40所示的各步骤而实现地址解决。图40所示的通信装置4001是通过enb321向ue311发送数据的发送源。例如,通信装置4001是分组核心网330的pgw332等。
372.在图40中,对通过wlan而从通信装置4001向ue311传送的数据进行说明。这种情况下,通信装置4001与enb321之间的传送路径是ip网络,enb321与ue311之间的传送路径是lte或lte-a。此外,在图40所示的例子中,对enb321为主enb且使用具备enb和wlan通信的功能的辅enb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进行说明。
373.首先,enb321将包含用于进行lte-wlan聚合的设定的lte-wlan配置的rrc连接重配置向ue311发送(步骤s4001)。接着,ue311将对于rrc连接重配置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向enb321发送(步骤s4002)。此外,ue311在通过步骤s4002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中存储ue311的mac地址。
374.接着,enb321将用于进行lte-wlan聚合中的wlan的设定的wlan添加请求向作为wlan节点的辅enb发送(步骤s4003)。此外,enb321在通过步骤s4003发送的wlan添加请求中存储包含从通过步骤s4002接收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取得的ue311的mac地址的设定信息。
375.与此相对,辅enb将来自enb321的从wlan添加请求取得的ue311的mac地址与ue311的ip地址对应起来存储。
376.接着,通信装置4001将发往ue311的数据向enb321发送(步骤s4004)。数据4010是通过步骤s4004发送的数据。数据4010包含发送源ip地址4011、发送目的地ip地址4012和ip有效载荷4013。发送源ip地址4011是作为数据4010的发送源的通信装置4001的ip地址。发送目的地ip地址4012是作为数据4010的发送目的地的ue311的ip地址。ip有效载荷4013是数据4010的载荷(例如用户数据)。另外,原本该ip分组通过gtp隧道发送,因此会被附加gtp报头,然而在此予以省略。
377.接着,enb321将由步骤s4004接收的数据转换为pdcp pdu并向辅enb转送(步骤s4005)。接着,辅enb将通过步骤s4005而转换为pdcp pdu并转送的数据通过wlan(ieee mac)向ue311发送(步骤s4006)。数据4020是通过步骤s4006发送的数据。
378.数据4020是在数据4010的发送源ip地址4011、发送目的地ip地址4012和ip有效载荷4013中附加有发送目的地mac地址4021和发送源mac地址4022来作为报头的数据。在ip有效载荷中包含该pdcp pdu。发送目的地mac地址4021是在步骤s4003中存储有辅enb的ue311的mac地址。发送源mac地址4022是作为数据4020的发送源的辅enb的mac地址。
379.如图40所示,若enb321在lte-wlan聚合中将rrc连接重配置向ue311发送,则ue311在其响应信号中存储自身的mac地址。由此,enb321和辅enb在不使用ip的arp的情况下也能够取得ue311的mac地址。这样,例如可使用rrc消息来解决mac地址。
380.以上对enb321为主enb且使用具备enb和wlan通信的功能的辅enb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构成为不使用辅enb而由enb321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的结构。这种情况下,例如不需要步骤s4003,enb321将ue311的mac地址与ue311的ip地址对应起来存储。
381.并且,enb321将在从通信装置4001接收的数据4010中附加了发送目的地mac地址4021和发送源mac地址4022的数据4020向ue311发送。这种情况下的发送源mac地址4022成为作为数据4020的发送源的enb321的mac地址。
382.此外,以上对由通信装置4001向ue311传送的下行的数据进行了说明,然而对于由ue311向通信装置4001传送的上行的数据也同样可使用rrc消息来解决mac地址。例如,enb321在由通信装置4001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中存储辅enb的mac地址。关于辅enb的mac
地址,既可以在将enb321与辅enb连接时存储于enb321,也可以通过enb321向辅enb询问来取得。
383.ue311将来自enb321的从rrc连接重配置取得的辅enb的mac地址与辅enb的ip地址对应起来存储。并且,ue311在将发往通信装置4001的数据通过wlan发送时,将所存储的辅enb的mac地址用作发送目的地而将该数据向辅enb发送。这样,对于由ue311向通信装置4001传送的上行的数据也可以使用rrc消息来解决mac地址。
384.图41是表示在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中通过其他的rrc消息通知mac地址的方法的指令图。在图41中,对与图40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ue311在rrc连接建立步骤中,在步骤s4001之前将rrc连接设置向enb321发送(步骤s4101)。此外,ue311在通过步骤s4101发送的rrc连接设置中存储ue311的mac地址。这种情况下,ue311可以不在通过步骤s4002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中存储ue311的mac地址。
385.图42是表示在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中通过其他的rrc消息通知mac地址的方法的指令图。在图42中,对与图40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ue311在步骤s4002后将与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或rrc连接设置不同的rrc消息向enb321发送(步骤s4201)。此外,ue311在通过步骤s4201发送的rrc消息中存储ue311的mac地址。这种情况下,ue311可以不在通过步骤s4002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中存储ue311的mac地址。
386.如图41、图42所示,用于通知ue311的mac地址的rcc消息不限于rrc连接重配置完成,还可以构成为各种的rrc消息。
387.图43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的另一例的指令图。在图43中,对与图40所示的部分同样的部分施加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在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300中,可通过执行图43所示的各步骤来实现地址解决。
388.图43所示的步骤s4301~s4305与图40所示的步骤s4001~s4005同样。其中,在步骤s4302中,ue311可以不在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中存储ue311的mac地址。此外,在步骤s4303中,enb321可以不在wlan添加请求中存储ue311的mac地址。
389.在步骤s4305后,接着enb321通过适配层3901在与ue311之间使arp进行工作(步骤s4306)。并且,enb321将由arp取得的ue311的mac地址向辅enb通知。由此,辅enb能够取得ue311的mac地址。
390.或者,在步骤s4306中,可以在辅enb与ue311之间使arp进行工作。由此,辅enb能够取得ue311的mac地址。
391.在步骤s4306中工作的arp可以不是基于rfc826的arp,例如可以构成为在适配层3901中独自设计的arp。辅enb使用arp的分组而能够对ue311询问mac地址。关于arp的分组将在后文描述(例如参照图44)。另外,步骤s4305和步骤s4306的顺序可以互换。
392.接着,辅enb将通过步骤s4305而转换为pdcp pdu并转送的数据通过wlan(ieee mac)向ue311发送(步骤s4307)。通过步骤s4307而发送的数据例如与图40所示的数据4020同样。这种情况下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4021是通过在步骤s4306中工作的arp而由辅enb取得的ue311的mac地址。
393.如图43所示,若enb321将lte-wlan聚合设定给辅enb(wlan节点),则适配层3901使独自的arp进行工作,由此可进行ue311的mac地址的取得。这样,例如使用在适配层3901中
独自设计的arp能够解决mac地址。
394.以上对enb321为主enb且使用具备enb和wlan通信的功能的辅enb的wlan独立型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不使用辅enb而构成为enb321具备wlan通信的功能的结构。这种情况下,例如不需要步骤s4305,enb321在步骤s4306中,在本装置中使arp进行工作。由此,enb321能够取得ue311的mac地址。
395.并且,enb321将在从通信装置4001接收的数据4010中附加了发送目的地mac地址4021和发送源mac地址4022的数据4020向ue311发送。这种情况下的发送源mac地址4022成为作为数据4020的发送源的enb321的mac地址。
396.此外,以上对由通信装置4001向ue311传送的下行的数据进行了说明,然而对于由ue311向通信装置4001传送的上行的数据也同样可使用独自设计的arp来解决mac地址。例如,ue311在将发往通信装置4001的数据通过wlan发送时,在本装置中使上述独自的arp进行工作,通过对辅enb询问来取得辅enb的mac地址。
397.并且,ue311将所取得的辅enb的mac地址用作发送目的地而将上行的数据向辅enb发送。这样,对于由ue311向通信装置4001传送的上行的数据,也能够使用独自设计的arp来取得mac地址。
398.图44是表示可用于第4实施方式的arp的分组格式的一例的图。如图43所示,在适配层3901中独自设计的arp中,例如可使用图44所示的分组4400。在分组4400中,“r”是预约位(reserved)。
[0399]“d/c”是表示分组4400是数据信号(数据)和控制信号(控制)中的哪一方的信息。“d/c”中被指定了“d”(数据)或“c”(控制)。在“d/c”中被指定了“d”的情况下,从分组4400的第2行起表示pdcp pdu。在“d/c”中被指定了“c”的情况下,从分组4400的第2行起表示arp的控制信息。在图44所示的例子中,将分组4400用作arp的分组,因此在“d/c”中指定了“c”。
[0400]“类型”(type)是表示分组4400是请求信号和响应信号中的哪一方的信息。“类型”(type)在对“d/c”指定了“d”的情况下为无效。此外,“类型”(type)在对“d/c”指定了“c”的情况下被指定“请求”(request)或“响应”(response)。“lcid”表示lte中的lcid(logical channel id:逻辑信道id)。“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是ue311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识别符。
[0401]
在图44所示的例子中,将分组4400用作arp的分组,因此如上所述从分组4400的第2行起存储有arp的控制信息。例如,作为mac地址的询问方的辅enb(wlan节点)发送对“类型”指定了“请求”的分组4400。这种情况下,在分组4400的“发送源mac地址”(source mac address)中存储有辅enb的mac地址(48位)。此外,分组4400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destination mac address)中存储有广播用的mac地址(48位)。由此,对分组4400进行广播,能够对ue311进行mac地址的询问。
[0402]
ue311对于来自辅enb的分组4400(请求),根据分组4400的“c-rnti”而能够判断为发往本终端的分组并接收。并且,ue311在接收到来自辅enb的分组4400时,发送对“类型”指定了“响应”的分组4400。这种情况下,在分组4400的“发送源mac地址”中存储有ue311的mac地址(48位)。此外,在分组4400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destination mac address)中存储有辅enb的mac地址。由此,能够对辅enb通知ue311的mac地址。
[0403]
其中,在适配层3901中独自设计的arp中,不限于图44所示的分组4400,还可以使
用各种格式的分组。例如,在适配层3901中独自设计的arp中包含“c-rnti”那样的发送目的地的识别信息、“发送源mac地址”和“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即可。此外,在判断为仅凭mac地址就能够由ue进行识别的情况下,可以不具有“c-rnti”。
[0404]
这样,根据第4实施方式,例如将eps承载1500~150n分割到lte-a和wlan进行传送的情况下,能够使通过wlan传送的pdcp分组通过适配层3901穿透。由此,在接收侧,将通过wlan传送的数据作为pdcp分组接收,由此能够使用pdcp的序列号来进行通过lte-a接收的分组与通过wlan接收的分组之间的顺序控制。因此,能够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数据传送。
[0405]
此外,接收侧的站能够在向发送侧的站发送的rrc(无线资源控制)的消息中存储可在wlan(第2无线通信)中使用的接收侧的站的mac地址。由此,在使用wlan传送数据时,发送侧的站能够将从rrc的消息取得的mac地址作为发送目的地地址而将数据向接收侧的站发送。因此,相比在隧道中不使用ip(外网ip)而使用适配层3901的情况而言,可实现mac地址的解决。
[0406]
或者,在使用wlan传送数据时,发送侧的站能够将请求可在wlan中使用的接收侧的站的mac地址的第1分组向接收侧的站发送。此外,这种情况下,接收侧的站对于来自发送侧的站的第1分组,能够将包含接收侧的站的mac地址的第2分组向发送侧的站发送。由此,发送侧的站能够将从来自接收侧的站的第2分组取得的接收侧的站的mac地址作为发送目的地地址而将数据向接收侧的站发送。因此,在隧道中不使用ip(外网ip)而使用适配层3901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mac地址的解决。
[0407]
另外,第4实施方式还可以通过与上述第1至第3实施方式适当组合来实施。
[0408]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和处理方法,可进行同时使用第1无线通信和第2无线通信的数据传送。例如,由于能够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由此可实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提高。
[0409]
此外,假使在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时在wlan中无法参照tos字段的情况下,例如可将所有的通信量用作尽力服务。然而,这种情况下无法进行对应于通信量的性质的qos控制。作为一例,volte的通信量也成为尽力服务,volte的通信品质劣化。
[0410]
与此相对,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通过对向wlan转送的数据附加外网ip报头,由此能够在wlan中参照tos字段,能够进行对应于通信量的性质的qos控制。作为一例,volte的通信量分类为音频(vo)而优先通过wlan传送,由此能够提高volte的通信品质。
[0411]
此外,在3gpp的lte-a中,第五代移动通信也进入视野之中,以对于增加的移动通信量的应对和用户体验的提高作为目标,正在推进与其他的无线系统协作而能够进行蜂窝通信的系统高度化的研究。特别地,除了家庭和企业之外,与在智能手机上也广泛安装的wlan间的协作成为课题。
[0412]
在lte的release8中,通过lte-a的核心网将用户数据卸载至wlan的技术得以标准化。在lte-a的release12中,能够在考虑到wlan的无线信道使用率或用户的卸载偏向等的情况下进行卸载。此外,在lte-a的基站间对频率载波进行集中(聚合)并同时传送用户数据的二元连接(dual connectivity)也得以标准化。
[0413]
在lte-a的release13中,开始了对于作为应用无许可频率频段的无线访问方式的laa(license assisted access:辅助授权访问)的研究。laa是lte-a中的无许可频率频段
与许可频率频段的载波聚合,是通过lte-a的控制信道控制无许可频率频段的无线传送的层1的技术。
[0414]
此外,不同于laa,还即将开始通过层2将lte-a与wlan聚合,用于由双方协作以进行蜂窝通信的标准化。这被称作lte-wlan聚合。在lte-wlan聚合中,相比上述方法而言具有以下的优点。
[0415]
首先,在核心网的聚合技术中,难以进行对应于lte-a的无线品质的高速的聚合,在聚合时会发生发送给核心网的控制信号的间接费用。在lte-wlan聚合中,聚合通过lte-a的层2实施,因此能够迅速反映lte-a的无线品质,并且不需要针对核心网的控制信号。
[0416]
此外,在laa中能够进行对应于lte-a的无线品质的高速聚合,然而难以进行与lte-a的基站外的wlan协作的聚合。与此相对,在lte-wlan聚合中,若以层2级别将lte-a的基站与设置完毕的wlan的访问点连接起来就能够进行协作的聚合。
[0417]
当前,不仅设想到wlan被组入lte-a的基站中的脚本,还针对独立设置的脚本来推进标准化。这种情况下,在wlan侧识别lte-a的呼叫(承载),在考虑到lte承载的qos级别的情况下能够进行用户数据的传送的层2的结构的建立变得重要。因此,要求担保lte-a的后方互换性以及不会对wlan的规格带来影响。对此,例如,还可以考虑在层2的附近对ip流胶囊化的方法,而关于能够在wlan侧识别lte-a的承载的层2的结构还存在研究的余地。
[0418]
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通过对在lte-a侧的层2得到的pdcp分组的隧道方法进行设计,由此能够在考虑到lte承载的qos级别的情况下进行同时使用lte-a和wlan的聚合。
[0419]
标号说明
[0420]
100、300无线通信系统
[0421]
101第1无线通信
[0422]
102第2无线通信
[0423]
110、110a、110b、600、700基站
[0424]
111、420、620控制部
[0425]
112、121 处理部
[0426]
120 移动站
[0427]
301 ip地址分配
[0428]
311ue
[0429]
321、322enb
[0430]
321a、322a小区
[0431]
323辅enb
[0432]
330分组核心网
[0433]
331sgw
[0434]
332pgw
[0435]
333mme
[0436]
341~34n、1500~150n eps承载
[0437]
351~35n无线承载
[0438]
400、500 终端
[0439]
410、610 无线通信部
[0440]
411、611 无线发送部
[0441]
412、612 无线接收部
[0442]
430、630 存储部
[0443]
511、711 天线
[0444]
512、712rf电路
[0445]
513、713 处理器
[0446]
514、714 存储器
[0447]
640 通信部
[0448]
715网络if
[0449]
800协议栈
[0450]
801~805、1551~1553层群
[0451]
811、812 滤波层
[0452]
901 mcg承载
[0453]
902 分叉承载
[0454]
903 scg承载
[0455]
910pdcp
[0456]
920rlc
[0457]
930mac
[0458]
1000 ip报头
[0459]
1001 资源地址
[0460]
1002 目的地地址
[0461]
1003 tos字段
[0462]
1004 协议字段
[0463]
1100、1600 表
[0464]
1201、1202ip流
[0465]
1211 非聚合处理
[0466]
1212 聚合处理
[0467]
1220、1420映射管理
[0468]
1301、1401、1402ip分组
[0469]
1311~1314ac
[0470]
1410、1430tos值分析分类
[0471]
1520~152n gtp隧道
[0472]
1540、2510ac分类
[0473]
1550wlan
[0474]
1560、2520ac解除分类
[0475]
1900、3802外网ip层
[0476]
1901、3801pdcp层
[0477]
1902rlc层
[0478]
1903、3803mac层
[0479]
2201 隧道层
[0480]
2530、2810 分组滤波
[0481]
2531、2811eps承载分类
[0482]
2701pcrf
[0483]
2702创建承载请求
[0484]
2703承载设置请求/会话管理请求
[0485]
2704rrc连接重配置
[0486]
3010、3040虚拟gw
[0487]
3020~302n nat处理部
[0488]
3030、3050、3220~322n、3230~323n mac处理部
[0489]
3060~306n de-nat处理部
[0490]
3210~321n vlan处理部
[0491]
3240~324n de-vlan处理部
[0492]
3410~341n gre处理部
[0493]
3420~342n de-gre处理部
[0494]
3610~361n pdcpoip处理部
[0495]
3620~362n de-pdcpoip处理部
[0496]
3901 适配层
[0497]
4001 通信装置
[0498]
4010、4020 数据
[0499]
4011发送源ip地址
[0500]
4012发送目的地ip地址
[0501]
4013ip有效载荷
[0502]
4021发送目的地mac地址
[0503]
4022发送源mac地址
[0504]
4400分组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包括:第1通信装置,其被配置为控制第1无线通信和不同于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第2无线通信;第2通信装置,其被配置为执行所述第2无线通信;以及第3通信装置,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1无线通信或所述第2无线通信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进行数据通信,其中,所述第3通信装置还被配置为:接收数据和识别信息,所述识别信息能够用于识别所述数据的承载;以及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识别与所述数据对应的承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3通信装置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第2无线通信中发送控制消息,该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第3通信装置的可用地址,所述第1通信装置还被配置为向所述第2通信装置通知从所述控制消息取得的地址,所述第2通信装置还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可用地址与所述第3通信装置进行通信。3.一种移动站,其通过第1无线通信或与所述第1无线通信不同的第2无线通信与第1通信装置进行通信,该移动站包括:接收部,其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第2无线通信接收数据和识别信息,所述识别信息能够用于识别来自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不同的第2通信装置的数据的承载,所述第2通信装置与所述移动站进行通信;以及控制部,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识别与所述数据对应的承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站,其中,该移动站还包括发送部,该发送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2无线通信中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移动站的可用地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站,其中,所述接收部还被配置为从所述第1通信装置接收请求信号,所述请求信号用于请求所述可用地址;并且所述发送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请求信号发送所述控制消息。6.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包括:处理部,其被配置为控制第1无线通信和不同于所述第1无线通信的第2无线通信;以及发送部,其被配置为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数据的承载能够被识别。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部,该接收部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2无线通信中的可用地址。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部还被配置为进行控制而通过适配子层传送添加了序列号的所述数据,其中所述序列号是通过汇聚层处理添加的,以进行所述第1无线通信。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数据通过所述第2无线通信从所述第1通信装置发送到所述第2通信装置,所述第2通信装置根据能够用于识别所述承载的识别信息来识别与所述数据对应的承
载,所述识别信息由所述第2通信装置接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和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1通信装置,其被配置为控制第1无线通信和与所述第1无线通信不同的第2无线通信;第2通信装置,其被配置为执行所述第2无线通信;以及第3通信装置,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1无线通信或所述第2无线通信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进行数据通信,其中,所述第3通信装置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数据和识别信息,所述识别信息能够用于识别所述数据的承载;以及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识别与所述数据对应的承载。的承载。的承载。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好明 相川慎一郎 大出高义 须加纯一 武智龙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士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5.05.14
技术公布日:2023/9/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