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模折弯剪切模具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7 阅读:100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刀模折弯剪切模具。


背景技术:

2.通常纸箱、纸盒、塑胶及各种工艺品的复杂图形生产,需要使用相应刀模,通过刀模对原料进行模切,压痕等工艺即可实现大批量高效生产。而生产此类刀模就需要使用专用的刀模加工机器对长条形的钢刀进行裁切成型加工。
3.刀模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弯刀机根据需求进行折弯和剪断操作,现有的弯刀机为确保剪切的准确性,将折弯和剪切集成于一体,即一套模具实现既能折弯又能剪切的效果。
4.如申请人申请的中国授权专利,cn202122140934.3(一种刀具),其包括内模和外模,其中外模的顶部用于折弯刀材,底部用于和内模配合实现刀材的剪切,在使用时只需要升降整套模具即可实现折弯或是剪切,剪切位置精准;但在实际的使用中,发明人发现因内模的刀缝不能过宽,宽了会导致在折弯时刀材的折弯位置不够精准,因此刀缝通常会只大于刀材厚度0.1毫米的宽度,此时由于刀材在生产过程中刀材的厚度会有误差,此时若在该位置进行折弯,因刀材的底端和顶端的宽度不同,导致受力不均以致在折弯后会出现刀材在高度方向上的弯曲,弯曲的出现会影响刀模整体平整性,模切性能下降,影响产品的质量;现有的解决办法通常是通过锉刀,对刀缝的顶端或底端进行磨削,使其的宽度增加,以确保刀材的顶端和底端受力均匀,但是此种方法容易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因为在磨削一定次数后刀缝的宽度会较宽了,此时即会出现上述的折弯不精准,模具无法在使用,需要更换,且使用锉刀磨削很考究工作人员的经验,需要控制磨削的火候,否则容易直接损坏模具。
5.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刀模折弯剪切模具来克服上述一种或多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刀模折弯剪切模具,包括:内模、外模;所述外模套设在所述内模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开设有至少一个供刀材走料的刀缝,每个所述刀缝内开设有至少一组避空位,所述外模活动设置在所述内模的外侧,所述内模可相对所述外模旋转和/或滑动。
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避空位呈凹陷状,每组所述避空位皆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刀缝的两侧且相对设置。
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避空位设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刀缝的两端。
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刀缝皆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避空斜槽,所述入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引斜坡。
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刀缝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刀缝在同竖直线上,两个所述刀缝的宽度不相等,两个所述刀缝连通设置。
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刀缝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应力孔。
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刀缝的底部皆设有剪切区。
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模的顶部开设有折弯口,所述折弯口的上端和下端等宽,所述折弯口的下方设有剪切口,所述剪切口的上端宽度大于下端宽度,所述剪切口的下端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刀缝的宽度。
1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模上还设有与所述折弯口和所述剪切口相对应的避让口,所述避让口的宽度大于所述折弯口的宽度。
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模的底部呈扁平状。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刀缝内设置避空位,实现刀材折弯后整体的平整性,提升刀材的模切性能,确保模切效果,且无需对内模进行打磨,提升模具的使用寿命,省去人工打磨的程序,使用更便利;内模和外模滑动设置,确保刀材的折弯或剪切之间不会冲突。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图i;
19.图3为本发明的分解图ii;
20.图4为本发明的分解图iii;
21.图5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图;
22.图6为本发明内模的截面图;
23.图7为本发明图1中a-a处剪切位置下内模和外模的配合截面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图1中b-b处折弯位置下内模和外模的配合截面示意图。
25.图中:
26.10、内模;11、刀缝;12、避空位;13、入口;14、出口;15、避空斜槽;16、导引斜坡;17、应力孔;18、剪切区;
27.20、外模;21、折弯口;22、剪切口;23、避让口。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9.刀材在生产时因误差的存在会出现顶部或底部或中部出现厚度与其他位置不一的情况,若底部较厚在折弯时因底部受力还多出刀缝11的挤压力会大于顶部的受力,此时刀材就会出现向上弯曲,若顶部较厚则会出现向下弯曲,且中部厚和整片区域都厚,都会出现弯曲的情况,为解决该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刀模折弯剪切模具,如图1-图8所示,包括:内模10、外模20;所述外模20套设在所述内模10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10开设有至少一个供刀材走料的刀缝11,每个所述刀缝11内开设有至少一组避空位12,所述外模20活动设置在所述内模10的外侧,所述内模10可相对所述外模20旋转和/或滑动;
30.具体的,刀缝11内设有至少一组避空位12,该避空位12起到扩大刀缝11宽度的效果,当刀材的部分位置厚度超出预定值时,为防止折弯时因刀材厚度较大的位置与其他位置受力不均匀,此时可升降内模10,使避空位12与刀材超出预定值厚度的部分相对应,使其处于避空位12内,因避空位12的设置扩大了刀缝11的宽度,刀缝11的侧壁即不会挤在刀材的侧壁上,从而减少了刀材的受力,进而保证该处的受力与其他位置的受力在预定范围内,此时旋转外模20折弯时,既不会出现刀材沿高度方向进行弯曲,其中因外模20集成了折弯和剪切的功能,为内模10需要改变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以使较厚的位置与避空位12相对应,内模10和外模20为活动连接,即内膜可根据需求相对外模20在竖向上滑动,而外模20可根据需求相对内模10旋转和竖向滑动,以实现折弯和剪切的效果,传统的剪切刀模是内模10与外模20同步移动的,即内模10升降则外模20亦随之升降,该结构在本技术中不适用,因其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升降才不会影响折弯和剪切效果,若升降高度大了,因刀材本身不会升降,则会出现需要折弯时出现剪切的效果,造成使用冲突的情况。
31.需要指出的是,当刀材整个区域都较厚时,因避空位12无法设置成与刀材等大的程度,故此时不采用移动内模10的措施,避免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可直接进行折弯;因外模20和内模10是能够相对运动的,故外模20和内模10皆需分别连接驱动装置,以实现独立运动。
32.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避空位12呈凹陷状,每组所述避空位12皆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刀缝11的两侧且相对设置;
33.具体的,每组避空位12皆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刀缝11的两侧上,且两个避空位12相对应,同时避空位12呈凹陷状,使得相对的两个避空位12之间的距离大于刀缝11的宽度,从而实现适配厚度变化的刀材,减少刀缝11作用于刀材上的力。
34.需要指出的是,避空位12的凹陷值需根据刀材的误差值而定,如刀材厚度误差在正负0.03毫米,则避空位12的凹陷值需大于0.03毫米。
35.进一步的,所述避空位12设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刀缝11的两端;
36.具体的,为避免需要内模10移动较大的距离,如避空位12设置在刀缝11的顶端,而刀材较厚的位置位于底部,则需要内模10向下滑动较大的距离,使避空位12对应,此时因内模10的行程过大,需要预留较大的空位,不便于设备的结构设计及紧凑化,因此本技术中避空位12设有两组,分别位于刀缝11的两端,从而减少内模10的移动行程,提升设备的紧凑化。
37.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刀缝11皆包括:入口13和出口14,所述出口14的两侧分别设有避空斜槽15,所述入口13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引斜坡16;
38.具体的,刀缝11在刀材进入的一端为入口13,出来的一侧为出口14,入口13为使刀材能够顺利进入刀缝11,入口13的两端皆设有导引斜坡16,两个导引斜坡16在截面呈喇叭状,即外大内小,使刀材即使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左右晃动,亦能确保刀材能够顺利进入刀缝11;在出口14上设有避空斜槽15,该避空斜槽15的作用在于使内模10该处的外壁与外模20的内壁相间隔,使得外模20在旋转时,因内模10和外模20的间隔设置,使外模20相对内模10旋转时产生的剪切力变小,避免在折弯时出现剪切的效果;同时因刀材会根据模切形状的需求而进行折弯,折弯的角度会不同,该避空斜槽15还用于提升折弯角度,因避空斜槽15的存在,刀材折弯时有足够的空间变形,避免需要大角度折弯时因内模10外壁的限制而
无法进行折弯,出现爆模、断刀的情况。
39.进一步的,所述刀缝1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刀缝11在同竖直线上,两个所述刀缝11的宽度不相等,两个所述刀缝11连通设置;
40.具体的,因刀材的厚度会根据使用需求而有所变化,为使一套模具适配两种不同厚度的刀材,在内模10上刀缝11设有两条,两条刀缝11于内模10上位于同一竖直线中,两条刀缝11的宽度不相等,一条大一条小,从而在更换了型号的刀材后,只需要升降内模10即可匹配,其中两条刀缝11相邻的一端相连通,便于刀材位于刀缝11内时亦可进行升降改变刀缝11的选择。
41.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刀缝1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应力孔17;
42.具体的,因内模10采用钢材支撑,而刀缝11是需要在钢材中开槽孔的,由于槽孔的存在,钢材的截面形状发生了改变,导致应力分布不均匀。在槽孔周围,应力会集中在槽孔边缘,因为这个地方的截面积变小了,而应力是由力和截面积共同决定的。应力集中会导致槽孔周围的钢材发生塑性变形或者破裂,从而影响钢材的强度和使用寿命,为避免该情况的发生,于刀缝1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刀缝11连通的应力孔17,通过应力孔17减少应力集中,放置内模10断裂,其中由于本技术采用的两条刀缝11,且两条刀缝11是连通的,故应力孔17是设置在两条刀缝11组合形成的连通刀缝11的两端。
43.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刀缝11的底部皆设有剪切区18;
44.具体的,因刀缝11的出口14设有避空斜槽15,外模20的内壁因避空斜槽15的存在会与内模10的外壁相间隔,此时因间隔的原因会导致外模20在旋转时剪切力不足,容易出现无法顺利剪切的情况,为避免该情况在每个刀缝11的底部皆设有剪切区18,该剪切区18为避空斜槽15未覆盖的区域,使内模10的外壁与外模20的内壁相切,在需要剪切时可升降内模10使刀材需要剪切的部分位于剪切区18内,此时外模20在旋转时与内模10形成剪切力,进而实现刀材的剪切;其中剪切区18的高度需等于或大于刀材的高度,使刀材能够顺利的被剪切,避免形成撕扯。
45.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模20的顶部开设有折弯口21,所述折弯口21的上端和下端等宽,所述折弯口21的下方设有剪切口22,所述剪切口22的上端宽度大于下端宽度,所述剪切口22的下端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刀缝11的宽度;
46.具体的,在外模20上设有用于折弯的折弯口21和用于剪切的剪切口22,当需要折弯刀材时,通过升降外模20使刀材处于折弯口21内,此时旋转外模20,即可折弯刀材,其中,折弯口21的上端和下端等宽,使得在折弯时,折弯口21直接作用在刀材的整体上,同步施力,能够保证刀材折弯的准确性及平整性;当需要剪切时,通过升降外模20使刀材处于剪切口22内,此时旋转外模20,即可实现刀材的剪切,其中为便于实现剪切,且提升剪切效果,剪切口22的上端宽度需小于下端宽度,以使外模20旋转时,自下向上剪切,同时上宽下小的结构设计,更便于外模20的滑动;为确保外模20的滑动不受刀材的厚度影响,剪切口22的下端宽度需与最小的刀缝11相等或大于。
47.进一步的,所述外模20上还设有与所述折弯口21和所述剪切口22相对应的避让口23,所述避让口23的宽度大于所述折弯口21的宽度;
48.具体的,因刀材会穿过外模20,故外模20的前后两侧皆需开口,其中折弯口21和剪切口22位于前侧,由于外模20会旋转,为避免外模20在旋转时后侧的开口因预留位置不够
而与刀材相抵,造成折弯不到位或是剪切不到位的情况,外模20的后侧需设有避让口23,且该避让口23的宽度需大于折弯口21的宽度,使得在外模20旋转至需要折弯的最大角度时,因避让口23的存在,外模20的后侧亦不会与刀材接触,剪切亦是同理。
49.进一步的,所述外模20的底部呈扁平状,为便于外模20与外界的驱动装置连接,被外界驱动装置带动旋转,外模20的底部呈扁平状,当外模20的底部插入驱动装置内时,在结构的设计下,无需其他紧固件即可实现带动外模20旋转。
50.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刀缝内设置避空位,实现刀材折弯后整体的平整性,提升刀材的模切性能,确保模切效果,且无需对内模进行打磨,提升模具的使用寿命,省去人工打磨的程序,使用更便利;内模和外模滑动设置,确保刀材的折弯或剪切之间不会冲突。
51.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刀模折弯剪切模具,包括:内模、外模;所述外模套设在所述内模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开设有至少一个供刀材走料的刀缝,每个所述刀缝内开设有至少一组避空位,所述外模活动设置在所述内模的外侧,所述内模可相对所述外模旋转和/或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模折弯剪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空位呈凹陷状,每组所述避空位皆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刀缝的两侧且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模折弯剪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空位设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刀缝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模折弯剪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刀缝皆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避空斜槽,所述入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引斜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模折弯剪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缝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刀缝在同竖直线上,两个所述刀缝的宽度不相等,两个所述刀缝连通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模折弯剪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刀缝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应力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模折弯剪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刀缝的底部皆设有剪切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模折弯剪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的顶部开设有折弯口,所述折弯口的上端和下端等宽,所述折弯口的下方设有剪切口,所述剪切口的上端宽度大于下端宽度,所述剪切口的下端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刀缝的宽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刀模折弯剪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上还设有与所述折弯口和所述剪切口相对应的避让口,所述避让口的宽度大于所述折弯口的宽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刀模折弯剪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的底部呈扁平状。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刀模折弯剪切模具,包括:内模、外模;所述外模套设在所述内模的外侧,所述内模开设有至少一个供刀材走料的刀缝,每个所述刀缝内开设有至少一组避空位,所述外模活动设置在所述内模的外侧,所述内模可相对所述外模旋转或滑动,采用以上设计,通过在刀缝内设置避空位,实现刀材折弯后整体的平整性,提升刀材的模切性能,确保模切效果,且无需对内模进行打磨,提升模具的使用寿命,省去人工打磨的程序,使用更便利;内模和外模滑动设置,确保刀材的折弯或剪切之间不会冲突。保刀材的折弯或剪切之间不会冲突。保刀材的折弯或剪切之间不会冲突。


技术研发人员:杨树东 张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阿德沃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