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折叠电子装置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69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可枢转支撑件和铰链结构,铰链结构用于沿枢转轴线将支撑件连接到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较大的可折叠电子装置,如膝上型计算机、平板电脑和键盘的组合面临稳定性问题,因为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电脑的显示部分通常比相应的键盘重。当打开或展开装置时,为了使显示器或平板电脑相对于键盘处于合适的视角时,装置容易翻转,落到显示器或平板电脑的背面。
3.为了解决这种稳定性问题,一种方案是增加键盘的重量,但是目前电子装置发展趋向于轻量型,因此这个方案与此背道而驰。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将装置放在单独的支架中,将装置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为了避免使用单独的附加部件,可以使显示器或平板电脑远离键盘边缘而朝向键盘中心,导致实际上地减少了键盘的有用面积。
4.可选地,该装置可以设置有支撑件,优选地,该支撑件可以在显示器或平板电脑的背面进行折叠,并在放置装置的表面上找到支撑点。现有的支撑件是手动折叠,需要用户分别进行打开、关闭和调整支撑件位置的操作,这对用户来说是一件麻烦事。
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轻量型支撑装置并且不需要用户进行任何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6.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特别是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改进的支撑装置。上述和其它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其它实现形式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是显而易见的。
7.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可枢转支撑件和铰链结构,该铰链结构用于沿着枢转轴线将支撑件连接到电子装置。铰链结构包括沿枢转轴线延伸的第一轴元件和第二轴元件,第一轴元件可旋转地连接到电子装置,第二轴元件固定连接到支撑件。同步机构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轴元件和第二轴元件,并用于沿枢转轴线移动。同步机构用于当其处于沿着枢转轴线的第一位置时,与第一轴元件啮合,使得当旋转第一轴元件时,第二轴元件随第一轴元件一起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使得支撑件相对于电子装置枢转。此外,同步机构用于当其位于沿枢转轴线的第二位置时,与第一轴元件脱离并将第二轴元件与电子装置互锁,从而防止第二轴元件随第一轴元件一起旋转,以便相对于电子装置锁定支撑件。
8.本技术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这种配置提供了一种支撑件,该支撑件不需要用户进行任何单独的操作。该支撑件在电子装置关闭时基本不占用额外的空间,但在电子装置打开时仍然提供完全稳定的支撑。
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同步机构通过至少一个凸出部和相应的凹部与电子装置的表面啮合,凸出部和凹部中的一个设置在同步机构的表面上,凸出部和凹
部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电子装置的表面上,使啮合不浪费空间、可靠且经济高效。
10.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同步机构包括中空元件,中空元件用于当其处于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地包围第一轴元件,当其处于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地包围第一轴元件和第二轴元件,从而避免对同步机构的运动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同时为与第一轴元件和第二轴元件的啮合提供额外的稳定性。
11.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中空元件通过至少一个脊和相应的凹槽与第二轴元件啮合,脊和凹槽中的一个沿着第二轴元件的外围表面延伸,脊和凹槽中的另一个沿着中空元件的内表面延伸,使啮合不浪费空间、可靠且经济高效。
12.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中空元件通过至少一个脊和相应的凹槽与第一轴元件啮合,脊和凹槽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轴元件的外围表面上,脊和凹槽中的另一个设置在中空元件的内表面上,使啮合不浪费空间、可靠且经济高效。
13.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脊和凹槽和/或凸出部和凹部平行于枢转轴线延伸,从而没有对同步机构的运动造成负面影响。
14.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同步机构还包括滑动元件,滑动元件用于沿着枢转轴线在第一方向将中空元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产生中空元件的运动,同时没有对第一构件的运动造成负面影响。
15.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同步机构还包括返回元件,返回元件用于沿着枢转轴线在第二方向将中空元件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从而提供了将中空元件返回到第一位置的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16.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第一轴元件包括摩擦元件,摩擦元件用于与电子装置的表面啮合,从而为使第一轴元件旋转,需要高于摩擦元件的摩擦系数的力,以为电子装置的第一构件提供足够的阻力,使其保持在与第二构件之间的稳定角度位置。
17.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滑动元件用于通过凸轮机构移动中空元件,为移动中空元件提供简单可靠的解决方案。
18.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滑动元件设置在中空元件和摩擦元件之间,从而提供功能良好和空间有效的配置。
19.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返回元件是弹簧元件或凸轮元件,允许通过自动、简单和可靠的解决方案返回中空元件。
20.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第二轴元件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可操作地连接到同步机构,第二轴固定连接到支撑件,允许第二轴元件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转。
21.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第二轴元件还包括将第一轴和第二轴互连的齿轮装置,使得第二轴与第一轴同时旋转,且第二轴的角速度高于第一轴的角速度,从而使支撑件和第一构件同时旋转而不影响彼此。
22.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上述的支撑装置。第一构件通过支撑装置沿着支撑装置的枢转轴线至少部分地枢转连接到第二构件,支撑装置的第一轴元件固定连接到第一构件并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构件。
23.这种配置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支撑件,用户不需要对所述支撑件进行任何单独的操作。该支撑件在电子装置关闭时基本不占用额外的空间,但在电子装置打开时仍
然提供完全稳定的支撑。
24.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第一构件包括显示器,第二构件包括键盘,电子装置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膝上型计算机或二合一设备。
25.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第二构件包括用于容纳铰链结构的中空圆柱段,中空圆柱段的中心轴线与枢转轴线同轴,支撑装置的同步机构用于与中空圆柱段的内表面啮合,从而为铰链结构和电子装置提供额外的稳定性。
26.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只要同步机构处于第一位置,支撑装置的可枢转支撑件与第一构件同时围绕枢转轴线枢转,且可枢转支撑件的角速度高于第一构件的角速度,使支撑件和第一构件同时旋转而不影响彼此。
27.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当第一构件相对于第二构件达到预设视角时,同步机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允许支撑件与第一构件同时自动地朝向第二构件向内折叠。
28.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预设视角相对于第二构件在45
°
至110
°
之间,优选小于90
°
,更优选小于100
°
,从而允许支撑件向外折叠,并以开阔的和有用的视角范围向电子装置提供支撑。
29.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当第一构件相对于第二构件达到小于100
°
的角度,优选小于90
°
时,同步机构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从而当第一构件的角度位置阻碍用户舒适地观看第一构件时,允许支撑件开始朝第二构件向内折叠。
30.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当电子装置关闭时,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支撑件相互叠加,即基本上以0
°
延伸,使电子装置尽可能的薄。
31.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当电子装置打开时,第一构件以90
°
至179
°
之间的角度延伸到第二构件,支撑件以180
°
至200
°
之间的角度延伸到第二构件,使得电子装置在视角范围内获得良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32.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第一构件用于至少部分地通过铰链结构可释放地连接到第二构件,使得该电子装置成为二合一设备。
33.这些和其它方面将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中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34.在本发明的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附图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各个方面、各个实施例和各种实现方式,在附图中:
35.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的用于电子装置或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支撑装置的透视图,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和电子装置的部件已经处于第一位置,并且支撑装置的支撑件相对于电子装置可枢转;
36.图1b是图1a所示的支撑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37.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的用于电子装置的支撑装置的透视图,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和电子装置的部件已经处于第二位置,并且支撑装置的支撑件相对于电子装置固定;
38.图2b是图2a所示的支撑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39.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的用于电子装置的支撑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40.图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的电子装置的透视图,其中支撑装置和电子装置处于关闭和完全打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41.图4b示出了当处于图4a所示的中间位置时支撑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42.图5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的电子装置的透视图,其中支撑装置和电子装置处于完全打开位置;
43.图5b示出了当处于图5a所示的完全打开位置时支撑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图4a和5a示出了包括第一构件17、第二构件18和下文详述的支撑装置1的电子装置2。第一构件17可以包括显示器,第二构件18可以包括键盘。第一构件17可以是平板电脑,第二构件18可以是可释放地连接到第一构件17的键盘。电子装置2可以是二合一设备,例如具有可拆卸显示器的膝上型计算机,即第一构件17是显示器,第二构件18是可释放地连接到第一构件17的键盘。此外,电子装置2可以是膝上型计算机,其中第一构件17是显示器,第二构件18是固定连接到第一构件17的键盘。
45.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件3和铰链结构4。第一构件17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铰链结构4沿着枢转轴线a枢转连接到第二构件18。支撑装置1的枢转轴线a平行于电子装置2的枢转轴线,并可以与电子装置2的枢转轴线共线。
46.电子装置2的第二构件18可以包括用于接受铰链结构4的中空圆柱段19,中空圆柱段19的中心轴线与枢转轴线a同轴。支撑装置1可以用于与中空圆柱段19的内表面啮合。中空圆柱段19可以相反地设置在第一构件17中。
47.当电子装置2关闭时,支撑装置1的第一构件17、第二构件18和支撑件3可以相互叠加,即基本上以0
°
延伸(未示出)。支撑件3可以是沿着一个边缘连接到铰链结构4的板状元件。如图4a所示,当所述电子装置2打开或关闭时,支撑件3可以与第一构件17同时围绕枢转轴线a枢转,且支撑件3的角速度高于第一构件17的角速度。如图5a所示,当电子装置2打开时,第一构件17可以以90
°
和179
°
之间的角度延伸到第二构件18,即所谓的视角,并且支撑件3可以同时以180
°
和200
°
之间的角度延伸到第二构件18。
48.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装置2的支撑装置1,支撑装置1包括可枢转支撑件3和铰链结构4,铰链结构4用于沿着枢转轴线a将支撑件3连接到电子装置2。铰链结构4包括沿着枢转轴线a延伸的第一轴元件5和第二轴元件6,第一轴元件5可旋转地连接到电子装置2,第二轴元件6固定地连接到支撑件3,同步机构7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轴元件5和第二轴元件6,并用于沿着枢转轴线a移动。同步机构7用于当其沿着枢转轴线a处于第一位置p1时,与第一轴元件5啮合,使得当旋转第一轴元件5时,第二轴元件6随第一轴元件5一起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从而支撑件3相对于电子装置2枢转。同步机构7还用于当其沿着枢转轴线a处于第二位置p2时,与第一轴元件5脱离,并将第二轴元件6与电子装置2互锁,从而防止第二轴元件6随第一轴元件5一起旋转,以便相对于电子装置2锁定支撑件3。
49.更具体地,如图4a和5a所示,支撑装置1包括可枢转支撑件3和铰链结构4。如图1a至2b所示,铰链结构4用于沿着上述枢转轴线a将支撑件3连接到电子装置2。铰链结构4包括沿着枢转轴线a同轴延伸的第一轴元件5和第二轴元件6。第一轴元件5连接到电子装置2,优选地固定连接到第一构件17并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构件18。第二轴元件6固定连接到支撑
件3。
50.同步机构7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轴元件5和第二轴元件6,并用于沿着枢转轴线a移动,优选滑动,如图1a和2a、1b和2b以及4b和5b所示。
51.同步机构7用于当其沿着枢转轴线a处于第一位置p1时与第一轴元件5啮合,如图1a、1b和4b所示。因此当旋转第一轴元件5时,第二轴元件6随第一轴元件5一起旋转。第二轴元件6随第一轴元件5一起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即在打开和关闭电子装置2时旋转。这种啮合允许连接到第二轴元件6的支撑件3相对于电子装置2枢转,更具体地,是相对于第二构件18枢转。
52.同步机构7还用于当其沿着枢转轴线a处于第二位置p2时与第一轴元件5脱离,如图2a、2b和5b所示。在第二位置p2,同步机构7反而将第二轴元件6与电子装置2互锁,从而防止第二轴元件6随第一轴元件5一起旋转。这种互锁防止连接到第二轴元件6的支撑件3进一步枢转,使得支撑件3反而可以作为电子装置2的支撑件发挥作用。
53.同步机构7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凸出部8a和相应的凹部8b与电子装置2的表面啮合,如图2a和2b所示。凸出部8a和凹部8b中的一个可以设置在同步机构7的表面上,例如中空元件9的短端,凸出部8a和凹部8b中的另一个可以设置在电子装置2的一个表面上,例如固定到第二构件18上的另一个元件的表面或中空圆柱段19的内表面。凸出部8a和凹部8b可以均具有锯齿状轮廓,或者可以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互补形状。锯齿状轮廓允许同步机构7随第一构件17沿枢转轴线a滑动,因此第一轴元件5旋转,使得同步机构7在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
54.如上所述,同步机构7可以包括中空元件9。中空元件9优选地与第一轴元件5同轴,并用于当其处于第一位置p1时,至少部分地包围第一轴元件5,如图1a和1b所示。中空元件9用于当其处于第二位置p2时,至少部分地包围第一轴元件5和第二轴元件6,如图2a和2b所示。通过包围第一轴元件5和第二轴元件6,中空元件9提供第一轴元件5和第二轴元件6的额外互锁。
55.中空元件9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脊11a和相应的凹槽11b与第二轴元件6啮合。脊11a和凹槽11b中的一个可以沿着第二轴元件6的外围表面纵向延伸,如图3所示,并且脊11a和凹槽11b中的另一个可以沿着中空元件9的内表面延伸(未示出)。随着中空元件9沿枢转轴线a滑动,脊11a用于滑入或滑出凹槽11b。
56.相应地,中空元件9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脊12a和相应的凹槽12b与第一轴元件5啮合。如图1b和2b所示,脊12a和凹槽12b中的一个可以设置在第一轴元件5的外围表面上,脊12a和凹槽12b中的另一个可以设置在中空元件9的内表面上。
57.脊11a和12a、凹槽11b和12b、凸出部8a和/或凹部8b可以平行于枢转轴线a纵向延伸。
58.此外,第一轴元件5还可以包括摩擦元件15,摩擦元件15用于与接电子装置2的表面啮合,从而为使第一轴元件5旋转,需要高于摩擦元件15的摩擦系数的力。摩擦元件15可以枢转地固定到第一轴元件5上,并用于与连接到第二构件18的中空圆柱段19的内表面啮合。
59.摩擦元件15可以固定连接到中空圆柱段19,并用于与第一构件17的表面啮合。
60.同步机构7还可以包括滑动元件13,在电子装置2打开并且第一构件17枢转远离了
第二构件18时,滑动元件13用于沿着枢转轴线a在第一方向d1将中空元件9从第一位置p1移动到第二位置p2。滑动元件13可以用于通过凸轮机构移动中空元件9,如图2b所示。滑动元件13可以形成凸轮机构的第一部分,而凸轮机构的第二部分20可以由第一轴元件5的一段形成。滑动元件13可以设置在中空元件9和摩擦元件15之间,可选地设置在凸轮机构的第二部分20和中空元件9之间。
61.同步机构7还可以包括返回元件14,在电子装置2关闭并且第一构件17朝向第二构件18枢转时,返回元件14用于沿着枢转轴线a在第二方向d2将中空元件9从第二位置p2移动到第一位置p1。返回元件14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弹簧元件或凸轮元件(未示出)。
62.第二轴元件6可以包括第一轴6a和第二轴6b,第一轴6a可操作地连接到同步机构7,第二轴6b固定连接到支撑件3。
63.第二轴元件6还可以包括将第一轴6a和第二轴6b互连的齿轮装置16,使得第二轴6b与第一轴6a同时旋转,且第二轴6b的角速度高于第一轴6a的角速度。
64.只要同步机构7处于第一位置p1并且第一轴元件5与第二轴元件6互连,支撑装置1的可枢转支撑件3可以与第一构件17同时围绕枢转轴线a枢转,且可枢转支撑件3的角速度高于第一构件17的角速度。
65.当第一构件17相对于第二构件18达到预设视角α时,同步机构7可以从第一位置p1移动到第二位置p2。相反,当第一构件17达到相对于第二构件18小于100
°
的角度β时,同步机构7可以从第二位置p2移动到第一位置p1,其中角度β优选小于90
°
。预设视角α可以相对于第二构件18在45
°
和110
°
之间,优选小于90
°
,如图5a所示,更优选小于100
°
。只要同步机构7处于第二位置p2,用户可以在不移动支撑件3的情况下调节第一构件17的视角。然而,一旦第一构件17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小于预设视角α的角度,同步机构7就移动到第一位置p1,并将第一轴元件5与第二轴元件6互连,使得支撑件3随第一构件17一起朝电子装置2关闭的位置枢转,优选地,支撑件3、第一构件17和第二构件18相互堆叠。换句话说,支撑件3完全移动,而无需用户进行任何单独的操作。
66.本文已经结合各种实施例描述了各个方面和实现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践所请求保护的主题时,通过研究附图、公开内容和所附权利要求书,能够理解和实现所公开实施例的其它变型。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列举一些措施并不表示这些措施的结合不能被用于获取优势。
67.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附图标记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范围。除非另有说明,否则附图(例如,交叉阴影、部件设置、比例、度数等)应结合说明书一起阅读,并应被视为本发明的整个书面描述的一部分。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水平”、“垂直”、“左”、“右”、“上”和“下”以及其形容词和状语衍生词(例如,“水平地”、“向右”、“向上”等)在特定附图面向读者时,只是指所示结构的方向。类似地,术语“向内”和“向外”通常是指表面相对于其伸长轴线或旋转轴线(视情况而定)的方向。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子装置(2)的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可枢转支撑件(3);-铰链结构(4),用于沿着枢转轴线(a)将所述支撑件(3)连接到所述电子装置(2);其中,所述铰链结构(4)包括:沿着所述枢转轴线(a)延伸的第一轴元件(5)和第二轴元件(6),所述第一轴元件(5)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电子装置(2),所述第二轴元件(6)固定连接到所述支撑件(3);同步机构(7),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轴元件(5)和所述第二轴元件(6),并用于沿着所述枢转轴线(a)移动;当沿着所述枢转轴线(a)处于第一位置(p1)时,所述同步机构(7)用于与所述第一轴元件(5)啮合,使得当旋转所述第一轴元件(5)时,所述第二轴元件(6)随所述第一轴元件(5)一起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使得所述支撑件(3)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2)枢转;当沿着所述枢转轴线(a)处于第二位置(p2)时,所述同步机构(7)用于与所述第一轴元件(5)脱离,并将所述第二轴元件(6)与所述电子装置(2)互锁,从而防止所述第二轴元件(6)随所述第一轴元件(5)一起旋转,以便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2)锁定所述支撑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7)通过至少一个凸出部(8a)和相应的凹部(8b)与所述电子装置(2)的表面啮合,所述凸出部(8a)和所述凹部(8b)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同步机构(7)的表面上,所述凸出部(8a)和所述凹部(8b)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2)的所述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7)包括中空元件(9),所述中空元件(9)用于当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p1)时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轴元件(5);当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p2)时,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轴元件(5)和所述第二轴元件(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元件(9)通过至少一个脊(11a)和相应的凹槽(11b)与所述第二轴元件(6)啮合,所述脊(11a)和所述凹槽(11b)中的一个沿着所述第二轴元件(6)的外围表面延伸,所述脊(11a)和所述凹槽(11b)中的另一个沿着所述中空元件(9)的内表面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元件(9)通过至少一个脊(12a)和相应的凹槽(12b)与所述第一轴元件(5)啮合,所述脊(12a)和所述凹槽(12b)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元件(5)的外围表面上,所述脊(12a)和所述凹槽(12b)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中空元件(9)的内表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7)还包括滑动元件(13),所述滑动元件(13)用于将所述中空元件(9)沿着所述枢转轴线(a)在第一方向(d1)从所述第一位置(p1)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p2)。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7)还包括返回元件(14),所述返回元件(14)用于将所述中空元件(9)沿着所述枢转轴线(a)在第二方向(d2)从所述第二位置(p2)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p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元件(5)
包括摩擦元件(15),所述摩擦元件(15)用于与所述电子装置(2)的表面啮合,从而为使所述第一轴元件(5)旋转,需要高于所述摩擦元件(15)的摩擦系数的力。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元件(6)包括第一轴(6a)和第二轴(6b),所述第一轴(6a)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同步机构(7),所述第二轴(6b)固定连接到所述支撑件(3)。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元件(6)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轴(6a)和所述第二轴(6b)互连的齿轮装置(16),使得所述第二轴(6b)与所述第一轴(6a)同时旋转,且所述第二轴(6b)的角速度高于所述第一轴(6a)的角速度。11.一种电子装置(2),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构件(17)、第二构件(18)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1);所述第一构件(17)至少部分地通过所述支撑装置(1)沿所述支撑装置(1)的枢转轴线(a)枢转连接到所述第二构件(18);所述支撑装置(1)的第一轴元件(5)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构件(17)并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构件(18)。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18)包括用于容纳铰链结构(4)的中空圆柱段(19),所述中空圆柱段(19)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枢转轴线(a)同轴,所述支撑装置(1)的同步机构(7)用于与所述中空圆柱段(19)的内表面啮合。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子装置(2),其特征在于,只要所述同步机构(7)处于第一位置(p1),所述支撑装置(1)的可枢转支撑件(3)与所述第一构件(17)同时围绕所述枢转轴线(a)枢转,且所述可枢转支撑件(3)的角速度高于所述第一构件(17)的角速度。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2),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构件(17)达到相对于所述第二构件(18)的预设视角(α)时,所述同步机构(7)从所述第一位置(p1)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p2)。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17)用于至少部分通过所述铰链结构(4)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构件(18)。
技术总结
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装置(2)的支撑装置(1),包括可枢转支撑件(3)和铰链结构(4),所述铰链结构(4)包括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电子装置(2)的第一轴元件(5)和固定连接到所述支撑件(3)的第二轴元件(6)。同步机构(7)用于与第一轴元件(5)啮合,使得当旋转第一轴元件(5)时,第二轴元件(6)随第一轴元件(5)一起旋转,使得支撑件(3)相对于电子装置(2)枢转,或与第一轴元件(5)脱离并将第二轴元件(6)与电子装置(2)互锁,从而防止第二轴元件(6)随第一轴元件(5)一起旋转,以便相对于电子装置(2)锁定支撑件(3)。(3)。(3)。
技术研发人员:奥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3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试块养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安防栅栏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