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肽合成仪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57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多肽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肽合成仪。


背景技术:

2.多肽是一种与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都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它的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是由多种氨基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通过肽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多肽是涉及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总称,常常被应用于功能分析、抗体研究、尤其是药物研发等领域。相较于液相合成方法,固相合成方法由于其合成方便,迅速,成为多肽合成的首选方法。
3.在多肽合成仪中通常会设置搅拌棒对反应原料进行搅拌,但是搅拌棒无法直接接触到反应罐的过滤板,在最底层的反应原料会由于其自身粘稠的性质粘黏在过滤板上,需要搅拌棒持续地进行搅拌,才能使得最底层的反应原料进行充分反应,所需要的搅拌时长较长,导致反应速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公开一种多肽合成仪,提高反应速率,减少搅拌时长。
5.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肽合成仪,包括反应罐、反应罐顶端的上盖、反应罐底端的下盖以及围在反应罐一侧的箱体,所述箱体内侧水平固定设置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盖和下盖分别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上盖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上方设置有电机箱,电机箱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的一端延伸至反应罐内下部,另一端贯穿上盖并延伸至电机箱内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传动,所述搅拌棒与上盖转动连接,搅拌棒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搅拌棒固定连接的搅拌桨,所述下盖中部设置有过滤板;
7.所述下盖下方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通过传动轴与箱体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蜗轮右侧啮合设置有蜗杆,所述箱体下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箱体后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蜗杆一端延伸至固定座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贯穿箱体后侧与第二电机连接传动,所述下盖中部开设有出液口。
8.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方设置堵头,进料管与所述上盖之间设有密封环;所述传动轴为空心结构,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一端与下盖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贯穿传动轴中部并连接有出液阀。
9.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和下盖与反应罐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10.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围绕反应罐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
11.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为透明材质。
12.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下方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分别固定有可制动脚
轮,所述可制动脚轮的内侧设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的下方连接制动地脚,所述制动地脚的外侧设置有移动脚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拌棒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使反应罐本体和搅拌桨分别往两个不同的方向作旋转运动,使反应原料快速充分地进行合成反应,提高反应速率,减少搅拌时长;还设置有堵头、密封圈和密封环,确保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罐各处不会出现漏液情况;同时设置有透明防护板,既可以使用户更好地观察反应罐内的合成反应完成情况,也可以保护设备在工作时不会受到外物的干涉;另外设置有可制动脚轮,使用户更便捷地移动和固定设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肽合成仪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肽合成仪防护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肽合成仪反应罐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肽合成仪出液口处的剖面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肽合成仪进料口处的剖面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肽合成仪的可制动脚轮结构示意图;
21.其中,附图标记为:
22.1、反应罐;2、上盖;3、下盖;4、箱体;5、上固定板;6、下固定板;7、电机箱;8、搅拌棒;9、搅拌桨;10、过滤板;11、蜗轮;12、传动轴;13、蜗杆;14、固定座;15、进料管;16、堵头;17、密封环;18、出液管;19、密封圈;20、防护板;21、支撑腿;22、可制动脚轮;23、调节齿轮;24、制动地脚;25、移动脚轮;26、转动件;27、第一连接件;28、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5.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肽合成仪,包括反应罐1、反应罐1顶端的上盖2、反应罐1底端的下盖3以及围在反应罐1一侧的箱体4,所述箱体4内侧水平固定设置有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上盖2和下盖3通过转动件26分别与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转动连接,箱体4上方设置有电机箱7,电机箱7内设置有第一电机,反应罐1内设置有搅拌棒8,搅拌棒8的一端延伸至反应罐1内下部,另一端贯穿上盖2并延伸至电机箱7内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传动,搅拌棒8通过第一连接件27与上盖2转动连接,搅拌棒8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搅拌棒8固定连接的搅拌桨9;当第一电机开始工作时,搅拌棒8会随着第一电机输出轴作旋转运动带动搅拌桨9旋转。上盖2开设有进料口,下盖3中部开设有出液口,下盖3中部设置有过滤板10,下盖3下方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蜗轮11,蜗轮11通过传动轴12与箱体4底端转动连接,蜗轮11右侧啮合设置有蜗杆13,下侧箱体4设置有固定座14,对应箱体4后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蜗杆13一端延伸至固定座14与固定座14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贯穿箱体4后侧与第二电机连接传动;当第二电机开始工作时,蜗杆13随着第二电机输出轴转动,由于蜗杆13上的螺纹与蜗轮11上的锯齿相互啮合,故蜗杆13转动带动蜗轮11作旋转运动,又由于蜗轮11通过螺丝与下盖3固定连接,故蜗轮11旋转带动下盖3以及反应罐1罐体开始旋转,反应罐1罐体的旋转方向与搅拌棒8的旋转方向相反。当用户往进料口中投放反应原料后,反应原料会由于其粘稠的性质而堆积在过滤板10上,此时开启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使搅拌桨9和反应罐1罐体往不同的方向作旋转运动,进而使底层的反应原料快速地脱离过滤板10,充分地与反应溶液进行合成反应,提高反应速率,减少搅拌时长。
28.所述上盖2的进料口处固定设有进料管15,进料管15的上方设置堵头16,进料管15与上盖2之间设有密封环17;所述传动轴12为空心结构,下盖3的出液口处设置有出液管18,出液管18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28与下盖3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贯穿传动轴12中部并连接有出液阀;上盖2和下盖3在与反应罐1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圈19。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工作时需要确保设备的密封性,通过设置堵头16、密封环17以及密封圈19,可以确保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罐1各处不会出现漏液情况。
29.所述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20,所述防护板20为透明材质,既可以使用户更好地观察反应罐1内合成反应的完成情况,也可以保护设备在工作时不会受到外物的干涉。
30.所述箱体4下方设置有支撑腿21,所述支撑腿21的四个底部分别固定有可制动脚轮22,所述可制动脚轮22的内侧设有调节齿轮23,所述调节齿轮23的下方连接有制动地脚24,所述制动地脚24的外侧设置有移动脚轮25;用户通过旋转调节齿轮23可以改变制动地脚24的高度,当需要移动设备时,用户向上旋转调节齿轮23,直至制动地脚24高于移动脚轮25时可以移动设备,改变设备放置的位置,当需要固定设备准备工作时,用户向下旋转调节齿轮23,直至制动地角24低于移动脚轮25时可以将设备固定在当前位置。
3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拌棒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使反应罐本体和搅拌桨分别往两个不同的方向作旋转运动,使反应原料快速充分地进行合成反应,提高反应速率,减少搅拌时长;还设置有堵头、密封圈和密封环,确保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罐各处不会出现漏液情况;同时设置有透明防护板,既可以使用户更好地观察反应罐内的合成反应完成情况,也可以保护设备在工作时不会受到外物的干涉;另外设置有可制动脚轮,使用户更便捷地移动和固定设备。
32.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肽合成仪,包括反应罐(1)、反应罐(1)顶端的上盖(2)、反应罐(1)底端的下盖(3)以及围在反应罐(1)一侧的箱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内侧水平固定设置有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所述上盖(2)和下盖(3)分别与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转动连接,所述上盖(2)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4)上方设置有电机箱(7),电机箱(7)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反应罐(1)内设置有搅拌棒(8),所述搅拌棒(8)的一端延伸至反应罐(1)内下部,另一端贯穿上盖(2)并延伸至电机箱(7)内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传动,所述搅拌棒(8)与上盖(2)转动连接,搅拌棒(8)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搅拌棒(8)固定连接的搅拌桨(9),所述下盖(3)中部设置有过滤板(10);所述下盖(3)下方固定连接有蜗轮(11),所述蜗轮(11)通过传动轴(12)与箱体(4)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蜗轮(11)右侧啮合设置有蜗杆(13),所述箱体(4)下侧设置有固定座(14),所述箱体(4)后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蜗杆(13)一端延伸至固定座(14)与固定座(14)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贯穿箱体(4)后侧与第二电机连接传动,所述下盖(3)中部开设有出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合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管(15),所述进料管(15)上方设置堵头(16),进料管(15)与所述上盖(2)之间设有密封环(17);所述传动轴(12)为空心结构,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出液管(18),所述出液管(18)一端与下盖(3)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贯穿传动轴(12)中部并连接有出液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合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和下盖(3)与反应罐(1)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圈(1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合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之间围绕反应罐(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肽合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20)为透明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合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下方设置有支撑腿(21),所述支撑腿(21)的底部分别固定有可制动脚轮(22),所述可制动脚轮(22)的内侧设有调节齿轮(23),所述调节齿轮(23)的下方连接制动地脚(24),所述制动地脚(24)的外侧设置有移动脚轮(2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肽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肽合成仪,包括反应罐、上盖、下盖和箱体,所述箱体内侧水平固定设置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盖和下盖分别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箱体上方设置有电机箱,电机箱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棒,搅拌棒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搅拌棒固定连接的搅拌桨,所述下盖中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下盖下方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右侧啮合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一端延伸至固定座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本申请可以使反应罐本体和搅拌桨分别往两个不同的方向作旋转运动,使反应原料快速充分地进行合成反应,提高反应速率,减少搅拌时长。减少搅拌时长。减少搅拌时长。


技术研发人员:杨顶建 李永纲 陈国康 陈民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建邦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