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操作永磁保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94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高压开关的操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操作永磁保持机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出现的真空高压开关,以其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可靠性高,精度灵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成功的应用于电力系统,目前真空高压开关结构正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众多的专利技术公开促进了真空高压开关技术的不断提高。这些专利技术虽然比较先进,但在制造工艺和装配时比较复杂,尤其是原有煤矿使用的真空高压开关配套的机构,机械结构复杂、故障率高、设计体积大,易产生火源导致事故的危险,极易造成生产事故又繁琐浪费人工。现国内主要采取单独单元安装煤矿使用真空开关,这种方法需要过多的二次控制线缆的馈出回路,导致线缆过长过多,保护起来浪费较大,在出现损坏后容易产生极大危险,不利于小型化、安全运行,而且一旦出现故障损坏就需要更换总成导致停电时间延长导致不可靠问题发生,造成设备人员的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气动操作永磁保持机构,包括气缸、分位保持磁体、合位保持磁体、输出轴、保持铁芯、永磁机构、气动活塞,气动活塞包括气动活塞杆和气动活塞堵头,气动活塞杆与气动活塞堵头固定连接,用于在气缸中上下移动的气动活塞堵头活动设置在气缸中,气动活塞通过输出轴与永磁机构相连,永磁机构包括封闭外磁轭、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上密封盖设置在封闭外磁轭上端,下密封盖设置在封闭外磁轭下端,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中心设置有用于输出轴通过的穿孔,永磁机构的腔体底部设置用于保持分闸位置的分位保持磁体,永磁机构的腔体顶端设置用于保持合闸位置的合位保持磁体,所述分位保持磁体、合位保持磁体之间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保持铁芯。
4.进一步地,所述气缸被气动活塞堵头分割成上进气装置和下进气装置。
5.进一步地,所述上进气装置的侧壁设置分闸进气口,下进气装置的侧壁设置合闸进气口。
6.进一步地,所述上密封盖通过第一密封圈与封闭外磁轭的上端相连。
7.进一步地,所述下密封盖通过第二密封圈与封闭外磁轭的下端相连。
8.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与永磁机构活动连接。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0.本发明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节约材料,可靠性及精度高,可免维护操作简单的具有无源二次控制真空开关的一种气动操作永磁保持机构,本发明解决了原有煤矿使用的真空开关配套的机构,机械复杂、故障率高,易产生火源导致事故的危险,本发明永磁机构没有线圈,不靠电磁力操作控制输出轴运动,而是采用气动作为动力传输达到永磁机构合分闸,运动时没有任何电气元器件配合,做到了无火源操作,使矿井更安全,增加人员设备
的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发明的气动操作永磁保持机构分闸位置图;
12.图2是本发明的气动操作永磁保持机构合闸位置图。
13.其中,附图标记为:1、气缸,2、分位保持磁体,3、合位保持磁体,4、输出轴,5、保持铁芯,61、下进气装置,6、合闸进气口,71、上进气装置,7、分闸进气口,8、封闭外磁轭,81、上密封盖,82、下密封盖,9、第一密封圈,91、第二密封圈。11、永磁机构,12、气动活塞,121、气动活塞杆,122、气动活塞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14.一种气动操作永磁保持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气缸1、分位保持磁体2、合位保持磁体3、输出轴4、保持铁芯5、永磁机构11、气动活塞12,所述气动活塞12包括气动活塞杆121和气动活塞堵头122,气动活塞杆121与气动活塞堵头122固定连接,用于在气缸1中上下移动的气动活塞堵头122活动设置在气缸1中,所述气动活塞12通过输出轴4与永磁机构11相连,永磁机构11包括封闭外磁轭8、上密封盖81和下密封盖82,上密封盖81设置在封闭外磁轭8上端,下密封盖82设置在封闭外磁轭8下端,上密封盖81和下密封盖82中心设置有用于输出轴4通过的穿孔,永磁机构11的腔体底部设置用于保持分闸位置的分位保持磁体2,永磁机构11的腔体顶端设置用于保持合闸位置的合位保持磁体3,所述分位保持磁体2、合位保持磁体3之间的输出轴4上固定设置保持铁芯5。
15.其中,所述气缸1被气动活塞堵头122分割成上进气装置71和下进气装置61。
16.其中,所述上进气装置71的侧壁设置分闸进气口7,下进气装置61的侧壁设置合闸进气口6。
17.其中,所述上密封盖81通过第一密封圈9与封闭外磁轭8的上端相连。
18.其中,所述下密封盖82通过第二密封圈91与封闭外磁轭8的下端相连。
19.其中,所述输出轴4与永磁机构11活动连接。
20.本发明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21.合闸进气口6向气缸1内的下进气装置61中输入气体,推动气缸活塞12向上运动,带动输出轴4推动保持铁芯5向上运动,到达合位保持磁铁3处靠磁铁保持合位位置,至此合闸完成;
22.分闸进气口7向气缸1内的上进气装置71中输入气体,推动气缸活塞12向下运动,带动输出轴4推动保持铁芯5向下运动,到达分位保持磁铁2处靠磁铁保持分位位置,至此分闸完成;
23.永磁机构11的上密封盖81与封闭外磁轭8的中间设有第一密封圈9,永磁机构11的下密封盖82与封闭外磁轭8的中间设有第二密封圈91,封闭外磁轭8是闭环圆筒,能够确保不会有漏气现象发生;输出轴一端连接气缸一端连接真空断路器。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操作永磁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分位保持磁体(2)、合位保持磁体(3)、输出轴(4)、保持铁芯(5)、永磁机构(11)、气动活塞(12),所述气动活塞(12)包括气动活塞杆(121)和气动活塞堵头(122),气动活塞杆(121)与气动活塞堵头(122)固定连接,用于在气缸(1)中上下移动的气动活塞堵头(122)活动设置在气缸(1)中,所述气动活塞(12)通过输出轴(4)与永磁机构(11)相连,永磁机构(11)包括封闭外磁轭(8)、上密封盖(81)和下密封盖(82),上密封盖(81)设置在封闭外磁轭(8)上端,下密封盖(82)设置在封闭外磁轭(8)下端,上密封盖(81)和下密封盖(82)中心设置有用于输出轴(4)通过的穿孔,永磁机构(11)的腔体底部设置用于保持分闸位置的分位保持磁体(2),永磁机构(11)的腔体顶端设置用于保持合闸位置的合位保持磁体(3),所述分位保持磁体(2)、合位保持磁体(3)之间的输出轴(4)上固定设置保持铁芯(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操作永磁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被气动活塞堵头(122)分割成上进气装置(71)和下进气装置(6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操作永磁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气装置(71)的侧壁设置分闸进气口(7),下进气装置(61)的侧壁设置合闸进气口(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操作永磁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盖(81)通过第一密封圈(9)与封闭外磁轭(8)的上端相连。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操作永磁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盖(82)通过第二密封圈(91)与封闭外磁轭(8)的下端相连。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操作永磁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4)与永磁机构(11)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气动操作永磁保持机构,属于高压开关的操动机构技术领域,包括气缸、分位保持磁体、合位保持磁体、输出轴、保持铁芯、永磁机构、气动活塞,气动活塞包括气动活塞杆和气动活塞堵头,气动活塞杆与气动活塞堵头固定连接,用于在气缸中上下移动的气动活塞堵头活动设置在气缸中,气动活塞通过输出轴与永磁机构相连,永磁机构的腔体底部设置用于保持分闸位置的分位保持磁体,永磁机构的腔体顶端设置用于保持合闸位置的合位保持磁体,输出轴上固定设置保持铁芯。本发明永磁机构没有线圈,不靠电磁力操作控制输出轴运动,而是采用气动作为动力传输达到永磁机构合分闸,运动时没有任何电气元器件配合,做到了无火源操作,增加人员设备的稳定工作。的稳定工作。的稳定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孙威 张永起 陆振东 刘红 赫鑫兰 姚昀辰 于波 柳作满 王树章 刘巧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北方真空开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调料瓶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切割装置及线切割设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