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分离的装配式墙体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81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管线分离的装配式墙体。
背景技术:
2.在设备管线布设方面,传统做法需要现场破坏墙面(开槽),将管道和电路暗装后再进行墙面修复。传统做法工序复杂,施工现场环境恶劣,施工粉尘对人危害严重,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工程费用和时间的浪费。且传统做法各线路在墙体内部混杂布置,维护检修困难,不利于后期改造调整。
3.对此,装配式建筑领域提出了管线分离做法:管线分离是指电器、给排水和采暖管线裸露于室内空间以及敷设在地面架空层、非承重墙体空腔和吊顶内的做法,具有提升施工透明度、降低管线维修/更换难度、不破坏结构钢筋保护层、保证结构安全稳定等优势。在《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7)中,管线分离属于装配式建筑评分的加分项。
4.对于建筑内墙的管线分离,现有做法大多是利用墙体和装饰板之间的空间(即龙骨/连接件安装位置)来进行管线布设。但此种做法要求龙骨/连接件宽度大于管线直径,以目前内装常用的用6分电线管为例,要求龙骨/连接件宽度大于25mm才能实现管线分离,这使得装饰层厚度增加,由此对室内净宽造成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线分离的装配式墙体,该墙体完全满足装配式评价标准中提出的管线分离要求:管线敷设在非承重墙体空腔内,并且可以在非承重墙体空腔内灵活拆卸。
6.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线分离的装配式墙体,包括轻质墙板,所述轻质墙板前侧和/或后侧开设有管槽,所述管槽内可拆卸安装有线管,所述轻质墙板前侧和/或后侧连接有盖板。
8.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槽深度不小于所述线管外径,所述轻质墙板与所述盖板之间通过螺钉、粘接剂、龙骨、连接件中的一种或几种连接。
9.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槽深度不大于所述线管外径,所述轻质墙板与所述盖板之间通过龙骨和/或连接件连接。
10.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龙骨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所述连接件设有方向向下的凸起,所述凸起卡接在所述凹槽内。
11.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管通过管卡或粘接剂安装在所述管槽中。
12.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盖板为纤维水泥板、水泥刨花板、硅酸钙板、石膏板、玻镁板、竹木纤维板中的一种或几种。
13.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盖板外侧设有涂料层或壁纸层。
14.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轻质墙板开设有线盒安装盲孔,所述盖板开设有线盒安装通孔,所述线盒安装盲孔与所述管槽连通,所述线盒安装盲孔与所述线盒安装通孔贯通。
15.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管布满所述管槽。
16.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槽包括安装管槽及预留管槽,所述线管安装在所述安装管槽内,所述预留管槽内不设置所述线管。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通过在轻质墙板侧面设置管槽,在管槽内安放线管,在轻质墙板外侧加装盖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线分离墙体无需在施工现场进行开槽作业,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并保障施工环境,且便于后期进行管线检修、更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墙体预制率高,盖板可以充当装饰层,符合装配式建筑所倡导的“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质墙板的立体示意图一;
21.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质墙板的立体示意图二;
22.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质墙板的立体示意图三;
23.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轻质墙板的立体示意图四;
24.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墙体的立体示意图;
25.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26.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墙体的侧视图一;
27.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墙体的侧视图二;
28.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墙体的侧视图三;
29.图10是图9中b处的放大图;
30.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墙体的俯视图一;
31.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墙体的俯视图二;
32.图中:1、轻质墙板;11、管槽;111、安装管槽;112、预留管槽;12、线盒安装盲孔;2、线管;3、盖板;31、线盒安装通孔;41、龙骨;411、凹槽;42、连接件;42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具体制作时:
35.如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式墙体,包括轻质墙板1,所述轻质墙
板1前侧和/或后侧开设有管槽11,所述管槽11内可拆卸安装有线管2,所述轻质墙板1前侧和/或后侧连接有盖板3;所述线管2通过管卡或粘接剂安装在所述管槽11中,粘接剂具体可选择结构胶、ms胶、云石胶、聚氨酯胶等;所述盖板3为纤维水泥板、水泥刨花板、硅酸钙板、石膏板、玻镁板、竹木纤维板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以选用其他快装板,更进一步的,所述盖板3外侧可以设置涂料层或壁纸层。
36.如图7、9~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管槽11深度不小于所述线管2外径,所述轻质墙板1与所述盖板3之间通过螺钉、粘接剂、龙骨41、连接件42中的一种或几种连接;更具体的,连接件可以是点挂式墙板安装所采用的连接件,也可以是次龙骨、土字条。
37.如图8~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管槽11深度不大于所述线管2外径,所述轻质墙板1与所述盖板3之间通过龙骨41和/或连接件42连接。
38.如图9~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龙骨41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411,所述连接件42设有方向向下的凸起421,所述凸起421卡接在所述凹槽411内。采用此种方法,能够更进一步的降低后期管线维护及更换的难度。
39.如图11所示,管槽11的宽度可以设定为只能够安装一个线管2;如图12所示,管槽11的宽度也可以设定为能够安装多个线管2。
40.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轻质墙板1开设有线盒安装盲孔12,所述盖板3开设有线盒安装通孔31,所述线盒安装盲孔12与所述管槽11连通,所述线盒安装盲孔12与所述线盒安装通孔31贯通。
41.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管槽11根据建筑设计深化图纸定制化加工,使得管槽11完全符合线管2的设计敷设路径,所述线管2布满所述管槽11。
42.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管槽11包括安装管槽111及预留管槽112,所述线管2安装在所述安装管槽111内,所述预留管槽112内不设置所述线管2;这种设计方式更便于工厂批量化生产,也适用于后期改造变更布线格局,预留管槽112可以为用户提供线路变更的空间;更进一步的,轻质墙板的上方可以预留横向的分线空间(用于进户/室主线与分线衔接),轻质墙板的下方也可以预留横向线槽。
43.具体制造时,管槽11并不局限于安装线管,也可以用于安装线盒、接线盒、分线盒。轻质墙板1(含管槽11)可以采用模具(浇筑)成型,也可以在墙板大体成型后再采用机械加工设备(如铣床)铣出管槽11。
4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线分离墙体,无需在施工现场进行开槽作业,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并保障施工环境,且便于后期进行管线检修、更换,符合装配式建筑所倡导的“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横”、“纵”、“顶”、“中”、“底”、“内”、“外”、“周”、“水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有”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滑动连接、可
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7.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管线分离的装配式墙体,包括轻质墙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墙板(1)前侧和/或后侧开设有管槽(11),所述管槽(11)内可拆卸安装有线管(2),所述轻质墙板(1)前侧和/或后侧连接有盖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11)深度不小于所述线管(2)外径,所述轻质墙板(1)与所述盖板(3)之间通过螺钉、粘接剂、龙骨(41)、连接件(42)中的一种或几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11)深度不大于所述线管(2)外径,所述轻质墙板(1)与所述盖板(3)之间通过龙骨(41)和/或连接件(4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41)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411),所述连接件(42)设有方向向下的凸起(421),所述凸起(421)卡接在所述凹槽(411)内。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管(2)通过管卡或粘接剂安装在所述管槽(11)中。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为纤维水泥板、水泥刨花板、硅酸钙板、石膏板、玻镁板、竹木纤维板中的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外侧设有涂料层或壁纸层。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墙板(1)开设有线盒安装盲孔(12),所述盖板(3)开设有线盒安装通孔(31),所述线盒安装盲孔(12)与所述管槽(11)连通,所述线盒安装盲孔(12)与所述线盒安装通孔(31)贯通。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管(2)布满所述管槽(11)。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11)包括安装管槽(111)及预留管槽(112),所述线管(2)安装在所述安装管槽(111)内,所述预留管槽(112)内不设置所述线管(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线分离的装配式墙体,包括轻质墙板,所述轻质墙板前侧和/或后侧开设有管槽,所述管槽内可拆卸安装有线管,所述轻质墙板前侧和/或后侧连接有盖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线分离墙体,无需在施工现场进行开槽作业,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并保障施工环境,且便于后期进行管线检修、更换,符合装配式建筑所倡导的“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展趋势。展趋势。
技术研发人员:凌浩然 刘双吉 李怀阳 王旭 邵巧珍 郭喜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达诺筑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