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藻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98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池净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藻设备。
背景技术:
2.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考虑到颗粒沉淀过程中的絮凝因素,假设颗粒的沉速以等加速改变,并设起始沉速为零。结合考虑管内的流速分布,上述三种方法,各有不足之处。沉淀池一般是在生化前或生化后泥水分离的构筑物,多为分离颗粒较细的污泥。在生化之前的称为初沉池,沉淀的污泥无机成分较多,污泥含水率相对于二沉池污泥低些。位于生化之后的沉淀池一般称为二沉池,多为有机污泥,污泥含水率较高。近年设计成的新型的斜板或斜管沉淀池。主要就是在池中加设斜板或斜管,可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小沉淀池体积。但有斜板、斜管易结垢,长生物膜,产生浮渣,维修工作量大,管材、板材寿命低等缺点。同时,在斜板和斜管上极容易生长藻类,目前对于沉淀池中的藻类多用高压力水冲洗,高压力水只能冲掉生长在表层的藻类,对于里层的藻类,很难冲洗掉,冲洗效果不佳。藻类爆发,造成滤池堵塞,慢池等严重后果,甚至造成停水,影响市民生活。人工除藻,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无法处理干净。
3.公告号为20683757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沉淀池除藻设备,包括沉淀池、限位档板、行走轮和驱动电机,所述沉淀池两侧上方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两端有所述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行走轮连接,所述行走轮安装在主机箱上,所述主机箱上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主机箱下方与横向支撑板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板上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组振板。该除藻设备,利用超声波除藻,结构复杂,除藻效果不乐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沉淀池的除藻设备,通过电机带动斜面履带滤网,将水中藻类提出水面,通过喷嘴将藻类喷射到收集箱,喷出得水回流水池,藻类装进编织袋。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除藻设备,包括有机架和手摇提升轮,所述的机架外侧安装有电机和控制器箱体,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箱体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与设置在机架内侧的传动机构连接以进行传动,所述的传动机构上设置有履带,所述的履带上设置有用于过滤藻类的滤网,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分水器和喷嘴,所述的分水器与水泵连接,所述喷嘴安装在分水器上;所述的手摇提升轮设置在支撑架上以获得支撑,所述的支撑架通过拉绳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机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收集过滤出来的藻类的收集箱。
7.具体的,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主动轴,所述的主动轴与电机的输
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主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链轮;还包括设置在主动轴一侧的从动轴,所述的从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二链轮,所述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且其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设置有与之适配的履带,
8.所述的支撑架通过拉绳与从动轴连接以支撑从动轴。
9.具体的,所述的主动轴上还设置多个尼龙轮。
10.具体的,所述的从动轴上设置多个尼龙轮。
11.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架侧面呈梯形,包括第一支撑横杆和第二支撑横杆,所述的第一支撑横杆与第二支撑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横杆与斜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横杆与竖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竖支撑杆与斜支撑杆通过底部水平支撑杆固定连接。
12.具体的,所述的喷嘴设置在履带与滤网之间,朝外设置从内往外喷淋。
13.具体的,所述的从动轴与主动轴分别位于不同的水平面。
14.优选的,上述除藻设备还包括有张紧器,所述的张紧器包括张紧轮及张紧轮轴,所述的张紧轮设置在张紧轮轴上,所述的张紧轮轴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张紧轮连接,同时张紧轮通过第二链条与第二链轮连接进行传动。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除藻设备包括有机架和手摇提升轮,机架上设置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主动轴、在主动轴一侧的从动轴,主动轴、从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链轮,通过电机旋转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链轮、第二链轮旋转,履带、滤网也旋转对进入过滤池的水进行过滤藻类,在机架的出口处设置有藻类收集箱,收集的藻类回收至收集箱进行集中处理,这里收集箱为筛网制作。履带滤网,将水中藻类提出水面,通过喷嘴将藻类喷射到收集箱,喷出得水回流水池,藻类装进编织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除藻完全,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除藻设备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支撑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1机架、2收集箱、3第一链轮、4控制器箱体、5张紧轮、6第一链条、7第二链轮、8第二链条、9拉绳、10支撑架、11手摇提升轮、12第一支撑横杆、13滤网、14尼龙轮、15从动轴、16主动轴、17第二支撑横杆、18履带、19竖支撑杆、20斜支撑杆、21底部水平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21.实施例1
22.如图1所示为一种除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有机架1和手摇提升轮11,所述的机架1外侧安装有电机和控制器箱体4,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箱体4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与设置在机架1内侧的传动机构连接以进行传动,所述的传动机构上设置有履带18,所述的履带上设置有用于过滤藻类的滤网13,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分水器,所述的分水器与水泵连接,所述分水器上安装有喷嘴,所述的喷嘴设置在履带18与滤网13之
间,朝外设置从内往外喷淋。所述控制装置可以设置间歇时间和运行时间;所述的手摇提升轮11设置在支撑架10上以获得支撑,所述的支撑架10通过拉绳9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机架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收集过滤出来的藻类的收集箱2。
23.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主动轴16,如图2所示所述的主动轴16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主动轴16上还设置多个尼龙轮14,设置多个尼龙轮14利于履带的转动更加顺。
24.所述的主动轴1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链轮3;还包括设置在主动轴16一侧的从动轴15,所述的从动轴15与主动轴16分别位于不同的水平面,此种设置是为了形成倾斜的履带及滤网,便于对藻类进行过滤,所述的从动轴15上也设置多个尼龙轮14,所述的从动轴15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二链轮7,还包括有张紧器,所述的张紧器包括张紧轮5及张紧轮轴,所述的张紧轮设置在张紧轮轴上,所述的张紧轮轴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的第一链轮3通过第一链条6与张紧轮5连接,同时张紧轮5通过第二链条8与第二链轮7连接进行传动,所述的第一链轮3、张紧轮5、第二链轮7上环设有履带18,张紧轮5以增加履带18之间的空隙;所述的支撑架10通过拉绳9与从动轴15连接以支撑从动轴15。
25.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除藻设备时,首先将该设备放置在过滤池上方或者过滤池入口处有藻类的水池中,有从动轴15的一侧入水,通过电机旋转带动主动轴16转动,主动轴16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链轮3、张紧轮、第二链轮7旋转,从而带动斜面履带18、滤网转动,将水中藻类提出水面,通过喷嘴将藻类喷射到收集箱,收集箱由筛网制作,喷出的水回流水池,藻类装进编织袋。本实施例提供的除藻设备整机转动,在没有藻类的时候,从水中将滤网提到水面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净水处理中藻类的清除,防止滤料板结。
26.实施例2
27.本实施提供所述的支撑架10的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的支撑架10侧面呈梯形,包括第一支撑横杆12和第二支撑横杆17,所述的第一支撑横杆12与第二支撑横杆17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横杆12与斜支撑杆20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横杆17与竖支撑杆19固定连接,所述的竖支撑杆19与斜支撑杆20通过底部水平支撑杆21固定连接。
2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除藻设备,包括有机架(1)和手摇提升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外侧安装有电机和控制器箱体(4),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箱体(4)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与设置在机架(1)内侧的传动机构连接以进行传动,所述的传动机构上设置有履带(18),所述的履带上设置有用于过滤藻类的滤网(13),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分水器和喷嘴,所述的分水器与水泵连接,所述喷嘴安装在分水器上;所述的手摇提升轮(11)设置在支撑架(10)上以获得支撑,所述的支撑架(10)通过拉绳(9)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机架(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收集过滤出来的藻类的收集箱(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主动轴(16),所述的主动轴(16)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主动轴(1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链轮(3);还包括设置在主动轴(16)一侧的从动轴(15),所述的从动轴(15)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二链轮(7),所述的第一链轮(3)和第二链轮(7)通过链条连接,且其第一链轮(3)和第二链轮(7)上设置有与之适配的履带(18),所述的支撑架(10)通过拉绳(9)与从动轴(15)连接以支撑从动轴(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除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轴(16)上设置多个尼龙轮(1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除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轴(15)上设置多个尼龙轮(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0)侧面呈梯形,包括第一支撑横杆(12)和第二支撑横杆(17),所述的第一支撑横杆(12)与第二支撑横杆(17)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横杆(12)与斜支撑杆(20)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横杆(17)与竖支撑杆(19)固定连接,所述的竖支撑杆(19)与斜支撑杆(20)通过底部水平支撑杆(21)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除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设置在履带(18)与滤网(13)之间,朝外设置从内往外喷淋。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除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轴(15)与主动轴(16)分别位于不同的水平面。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除藻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张紧器,所述的张紧器包括张紧轮(5)及张紧轮轴,所述的张紧轮设置在张紧轮轴上,所述的张紧轮轴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的第一链轮(3)通过第一链条(6)与张紧轮(5)连接,同时张紧轮(5)通过第二链条(8)与第二链轮(7)连接进行传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池净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藻设备,包括有机架和手摇提升轮,机架外侧安装有电机和控制器箱体,电机与控制器箱体内的控制器电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设置在机架内侧的传动机构连接以进行传动,传动机构上设置有履带,履带上设置有用于过滤藻类的滤网,机架上设置有分水器和喷嘴,分水器与水泵连接,喷嘴安装在分水器上;手摇提升轮设置在支撑架上以获得支撑,支撑架通过拉绳与传动机构连接;机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收集过滤出来的藻类的收集箱,通过电机带动斜面履带滤网,将水中藻类提出水面,通过喷嘴将藻类喷射到收集箱,喷出得水回流水池,藻类装进编织袋。藻类装进编织袋。藻类装进编织袋。
技术研发人员:郭跃广 郭会申 韩孟光 范鑫 孔令娟 韩宗胜 李洋 韩旭 张乾圣 黄治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濮艺文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