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7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2.涡流纺纱是在喷气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固定不动的涡流纺纱管,来代替高速回转的纺纱杯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具有毛羽少,密度高、爽感性好,耐洗涤性好、保湿性和膨松性好的特点。
3.现有技术中,涡流纺纱工艺流程为:棉条-喇叭口-给棉罗拉-分梳辊-输送管-涡流管-纱线-引纱罗拉-筒子。
4.纤维条由给棉罗拉喂入,经过刺辊开松成单纤维,再借助气流的作用,从输棉管道高速喂入涡流管内;涡流管由芯管和外管两部分组成,外管上开有三只切向的进风口,下端与风机连接,风机不断的从管中抽取空气,外面的空气沿进风口进入涡流管内,产生旋涡状的气流,当旋转向上的气流到达芯管时,与输棉管道进入的纤维汇集,沿涡流管内壁形成纤维环,稳定的围绕涡流管轴线高速回转,将纤维加捻成纱;由于特殊的包缠成纱性质,使一些较粗或较硬的纤维包缠不紧致、成纱效果不理想、可纺性差等,在应用上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包括涡流管,所述涡流管周侧延其轴向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进气口,还包括套设在涡流管周侧的套管,所述套管为双层管体内部中空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进气口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所述套管上还设置有与加热腔连通的气孔,所述加热腔中设置有加热装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涡流管上设置套管,使进入空气率先进入套管中的加热腔,并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被加热,从而使进入涡流管中的气体为热空气,纺织纤维在热空气中会比在冷空气中稍加柔软,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8.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采用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装置在加热腔中设置有若干。
9.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阵列设置有三组,所述气孔沿涡流管轴向设置,所述气孔与进气口错位设置。
10.作为优选,所述涡流管内设置有锭子,所述锭子上设置有出纱通道;所述锭子上设置有用于柔化纱线的加热丝。
11.作为优选,所述锭子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加热丝绕设在凹槽内。
12.作为优选,所述涡流管内设置有纤维引导器,所述纤维引导器上设置有加热环。
13.作为优选,所述纤维引导器上还设置有雾化加湿环。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在涡流管上设置套管,使进入空气率先进入套管中的加热腔,并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被加热,从而使进入涡流管中的气体为热空气,纺织纤维在热空气中会比在冷空气中稍加柔软,即具有良好的柔化效果,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16.2、在纤维引导器上设置加热环和雾化加湿环,当纱线在通过时,依次被加湿气加热,加热加湿可以起到有效软化纱线的作用效果,从而进一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17.3、设置在锭子上的加热丝对经过涡流纺的纱线进行加热干燥,避免纱线潮湿就被卷绕导致发霉等现象的产生。
附图说明
18.图1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剖视图。
19.图中,1、涡流管;11、进气口;12、锭子;121、出纱通道;122、加热丝;123、凹槽;13、纤维引导器;131、加热环;132、雾化加湿环;2、套管;21、加热腔;22、开口;23、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22.实施例:
23.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涡流管1,所述涡流管1周侧延其轴向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进气口11,还包括套设在涡流管1周侧的套管2,所述套管2为双层管体内部中空形成加热腔21,所述加热腔21与进气口1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22,所述套管2上还设置有与加热腔21连通的气孔23,所述加热腔21中设置有加热装置。
24.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装置采用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装置在加热腔21中设置有若干。
25.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口11阵列设置有三组,所述气孔23沿涡流管1轴向设置,所述气孔23与进气口11错位设置,错位设置尽可能的使进入的气体都经过加热再进入涡流管内。
26.如图1所示,所述涡流管1内设置有锭子12,所述锭子12上设置有出纱通道121;所述锭子12上设置有用于柔化纱线的加热丝122。
27.如图1所示,所述锭子12上设置有凹槽123,所述加热丝122绕设在凹槽123内,这种设置可以避免加热丝122在锭子上移位,同时可以减少锭子12的厚度,使导热效果更好,加热丝122可采用电阻丝。
28.如图1所示,所述涡流管1内设置有纤维引导器13,所述纤维引导器13上设置有加热环131,加热环131可为中空金属环,内部设置有升温机构,如电阻丝等,纱线抵接在加热环131上从而起到良好的加热效果。
29.如图1所示,所述纤维引导器13上还设置有雾化加湿环132,雾化加湿环132是在中空的环体上设置有雾化喷嘴,再将柔性水管与中空环体连接输送源源不断的水体,雾化喷
嘴为现有技术,故而在此不做赘述。
30.工作原理:
31.通过在涡流管上设置套管,使进入空气率先进入套管中的加热腔,并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被加热,从而使进入涡流管中的气体为热空气,纺织纤维在热空气中会比在冷空气中稍加柔软,即具有良好的柔化效果,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在纤维引导器上设置加热环和雾化加湿环,当纱线在通过时,依次被加湿气加热,加热加湿可以起到有效软化纱线的作用效果,从而进一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设置在锭子上的加热丝对经过涡流纺的纱线进行加热干燥,避免纱线潮湿就被卷绕导致发霉等现象的产生。


技术特征:
1.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包括涡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管(1)周侧延其轴向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进气口(11),还包括套设在涡流管(1)周侧的套管(2),所述套管(2)为双层管体内部中空形成加热腔(21),所述加热腔(21)与进气口(1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22),所述套管(2)上还设置有与加热腔(21)连通的气孔(23),所述加热腔(21)中设置有加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采用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装置在加热腔(21)中设置有若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阵列设置有三组,所述气孔(23)沿涡流管(1)轴向设置,所述气孔(23)与进气口(11)错位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管(1)内设置有锭子(12),所述锭子(12)上设置有出纱通道(121);所述锭子(12)上设置有用于柔化纱线的加热丝(1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12)上设置有凹槽(123),所述加热丝(122)绕设在凹槽(123)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管(1)内设置有纤维引导器(13),所述纤维引导器(13)上设置有加热环(13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引导器(13)上还设置有雾化加湿环(13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涡流纺纱进气装置,包括涡流管,所述涡流管周侧延其轴向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进气口,还包括套设在涡流管周侧的套管,所述套管为双层管体内部中空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进气口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所述套管上还设置有与加热腔连通的气孔,所述加热腔中设置有加热装置;通过在涡流管上设置套管,使进入空气率先进入套管中的加热腔,并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被加热,从而使进入涡流管中的气体为热空气,纺织纤维在热空气中会比在冷空气中稍加柔软,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上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上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永纺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