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133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
背景技术:
2.充电桩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促进我国交通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充电桩产业快速发展,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大多数充电桩都设置在室外,充电插头插接在充电桩的侧面,在下雨时,雨水容易渗入充电插头内,加速了充电插头金属插针的生锈,还容易造成短路,影响充电安全。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1836743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雨型充电桩,通过在充电桩本体顶部安装防雨板实现遮雨功能;授权公告号为cn21383138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雨式落地充电桩,将充电插头、插座包围在防雨罩内,从而提高防雨效果。但本技术发明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防雨板的设置尽管能够起到防雨功能,但为了避免驾驶员使用时磕碰到头部,对充电桩的高度提出了要求,进而增加了制造成本;而将充电插头放置在凸出的防雨罩内,存在着拿取不方便的问题。此外,为了减少雨水的侵蚀,室外充电桩多为密封结构,不利于充电桩的散热。对此,本技术人提出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壳体、充电模块和插口,壳体包括支撑部、连接部和控制部,支撑部竖直安装在地面上,连接部水平设置,连接部的一端与支撑部的顶端连接,控制部的顶端与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控制部的尺寸小于支撑部的尺寸,使壳体呈倒j形;充电模块安装在支撑部内,充电模块的输入端与电网连接;插口安装在支撑部靠近控制部的一侧,控制部与插口错开设置,插口上插有充电插头,充电插头通过导线与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7.进一步地,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还包括触控屏、远程控制模块、计费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触控屏安装在控制部远离支撑部的一侧;远程控制模块、计费模块、信号传输模块均安装在支撑部内,触控屏、充电模块、计费模块、信号传输模块均与远程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8.进一步地,连接部的两侧向下凸出形成两条滴水条。
9.进一步地,支撑部靠近控制部一侧安装有维护门,维护门位于插口下侧。
10.进一步地,维护门上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处安装有防水透气膜。
11.进一步地,支撑部的下侧安装有挡线板,挡线板的下侧悬空设置。
12.进一步地,连接部的下侧安装有防水接头,导线穿过防水接头与充电模块电性连接。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4.1、通过将充电插头插装在支撑部上,并利用连接部对充电插头遮挡,避免了雨水造成充电插头的腐蚀和短路,延长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无需额外增加遮雨部件,节约了生产成本;并且一体化的结构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
15.2、通过将触控屏安装在控制部上,并且触控屏与充电插头错开设置,方便了充电桩的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前侧轴侧图;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后侧轴侧图;
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右视图;
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连接部剖视图;
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22.附图中标识:1、壳体;11、支撑部;12、连接部;121、滴水条;13、控制部;131、检修门;14、维护门;141、散热孔;15、挡线板;2、插口;3、充电插头;4、导线;5、触控屏;6、指示灯;7、刷卡器;8、防水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所示的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壳体1、插口2、充电插头3、导线4和触控屏5。壳体1为铁板经钣金、焊接、涂装而成的空心结构,包括互相连通的支撑部11、连接部12和控制部13。支撑部11为成人高度的圆角矩形的筒体,支撑部11竖直固定在地面上,支撑部11内部的上侧安装有充电模块、远程控制模块、计费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充电模块、远程控制模块、计费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与支撑部11绝缘设置,充电模块的输入端与电网连接。连接部12为圆角矩形筒形结构,连接部12的后端与支撑部11的顶部焊接固定。控制部13为顶部开口的矩形箱体,控制部13的顶部与连接部12的前端焊接固定,使连接部12、控制部13在支撑部11顶部形成凸出的檐板形。
25.如图1、图2所示,控制部13的高度为支撑部11的高度的五分之一,控制部13的宽度为支撑部11的一半,控制部13靠左设置。触控屏5安装在控制部13的前侧,用于客户进行充电操作。触控屏5的下侧还安装有指示灯6和刷卡器7,指示灯6用于指示充电桩的状态,刷卡器7用于识别用户的ic卡。控制部13的后侧安装有检修门131,用于对触控屏5、指示灯6和刷
卡器7进行检修。
26.如图5所示,触控屏5、指示灯6、刷卡器7、充电模块、计费模块、信号传输模块均与远程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触控屏5、刷卡器7将充电参数及用户信息传输至远程控制模块,远程控制模块通过信号传输模块将信息上传至后台终端并进行对比,若信息符合则通过远程控制模块控制充电模块进行充电,计费模块对充电电量进行计量并计费,并将结果通过信号传输模块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对用户信息如余额等进行更新。充电桩的识别、充电及计费原理和电路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叙。
27.如图1-3所示,插口2安装在支撑部11前侧的顶部,且插口2位于支撑部11右半部的中间,一方面可以避免雨水淋湿,另一方面也方便充电插头3的插拔,避免与控制部13干涉。连接部12的左侧的下表面安装有防水接头8,导线4的一端穿过防水接头8与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导线4的另一端与充电插头3连接。充电插头3、导线4和防水接头8均位于连接部12下侧,且充电插头3、防水接头8均高于导线4,有效避免了雨水的淋湿或是雨水沿导线浸入,提高了防雨性能。
28.如图1、图4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连接部12的两侧向下凸出形成两条滴水条121,当下雨时雨水从滴水条121滴露,从而避免雨水顺连接部下表面12流到连接部12的内侧。滴水条121还可向支撑部11、控制部13延伸,从而对雨水进行导流,使雨水从壳体1的两侧流下。
29.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支撑部11的前侧安装有维护门14,维护门14位于插口下侧,用于对支撑部11内的充电模块、远程控制模块、计费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进行检修。优选的,维护门14上开设有散热孔141,散热孔141处安装有防水透气膜(未示出),从而提高充电桩的散热性能。将散热孔安装在支撑部11前侧可以避免雨水的淋湿,防水透气膜的设置可以避免湿气进入,从而在保证防水的情况下提高散热性能。
30.如图1-3所示,支撑部11的下侧焊接固定有u型的挡线板15,挡线板15的下侧与地面悬空设置,从而避免积水。当导线4较长时,可将导线4的最下端放置在挡线板15内,从而避免车辆对导线4碾压,提高导线4的使用寿命。
31.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为:
32.控制部通过连接部安装在支撑部的顶部,形成倒j型结构,插口和充电插头安装在连接部下方,从而对插口和充电插头进行遮挡,避免雨水淋湿。
33.控制部安装在左侧,触控屏安装在控制部的前侧,插口和充电插头安装在右侧,既可以方便地对触控屏进行操作,同时也便于充电插头的插拔。
34.此外,一体式的外观使得充电桩显得更加简洁、美观。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36.1、通过将充电插头插装在支撑部上,并利用连接部对充电插头遮挡,避免了雨水造成充电插头的腐蚀和短路,延长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无需额外增加遮雨部件,节约了生产成本;并且一体化的结构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
37.2、通过将触控屏安装在控制部上,并且触控屏与充电插头错开设置,方便了充电桩的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3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
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40.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支撑部、连接部和控制部,所述支撑部竖直安装在地面上,所述连接部水平设置,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的顶端连接,所述控制部的顶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部的尺寸小于所述支撑部的尺寸,使所述壳体呈倒 j 形;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安装在所述支撑部内,充电模块的输入端与电网连接;插口,所述插口安装在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控制部的一侧,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插口错开设置,所述插口上插有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通过导线与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屏、远程控制模块、计费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触控屏安装在所述控制部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侧;所述远程控制模块、所述计费模块、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均安装在所述支撑部内,所述触控屏、所述充电模块、所述计费模块、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均与所述远程控制模块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向下凸出形成两条滴水条。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控制部一侧安装有维护门,所述维护门位于所述插口下侧。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门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处安装有防水透气膜。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下侧安装有挡线板,所述挡线板的下侧悬空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示连接部的下侧安装有防水接头,所述导线穿过所述防水接头与所述充电模块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壳体、充电模块和插口,壳体包括支撑部、连接部和控制部,支撑部竖直安装在地面上,连接部水平设置,连接部的一端与支撑部的顶端连接,控制部的顶端与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控制部的尺寸小于支撑部的尺寸,使壳体呈倒J形;充电模块安装在支撑部内;插口安装在支撑部靠近控制部的一侧,控制部与插口错开设置,插口上插有充电插头,充电插头通过导线与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将充电插头插装在支撑部上,并利用连接部对充电插头遮挡,避免了雨水造成充电插头的腐蚀和短路,延长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无需额外增加遮雨部件,节约了生产成本;并且一体化的结构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并且一体化的结构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并且一体化的结构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
技术研发人员:石宇航 曾祥发 陈星 李林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三峡集团重庆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