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112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热解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2.印制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简称印制板,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是用于电子元件连接为主的互连件。pcb油墨是指pcb制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油墨,该油墨由树脂基料、着色颜料、有机溶剂、添加剂等多种成分组成,pcb油墨是制作pcb板中重要的一环。pcb板先采用油墨印制或喷涂、曝光显影处理后,再经碱液清除残留油墨而形成碱性高含有机/无机废水,最后经离心/压滤等工艺操作将其中的固体成分分离出来后而成为油墨渣。
3.由于油墨渣具有很高的毒性和污染性,若不加处理,则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会影响人体健康。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对油墨渣进行处理:
4.(1)将油墨渣经干燥破碎等处理后,通过加入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压铸成型,制成木塑建筑模板产品;
5.(2)油墨渣经干化、高频振动、最后通过筛网过滤筛选为粉末状,进行回收利用;
6.(3)通过焚烧对油墨渣进行减量和无害化处理。
7.对于第一种方法,虽然能够回收利用部分油墨渣,但是由于油墨渣压板产能较低,无法与油墨渣的产量相匹配,同时由于油墨渣板的市场销路与市场定价等原因,导致此类处理方法无法得到普遍应用。对于第二种方法,虽然能够回收部分油墨渣,但由于处理工艺等原因,无法有效回收大量油墨渣,而且所筛选的粉末状油墨,是否能够达到回收使用的条件还存在疑问。对于第三种方法,能够实现油墨渣减量化,同时由于油墨渣的高热值属性,在焚烧时也能够实现部分能量的回收利用,但油墨渣在焚烧时,会产生二噁英等高毒物质,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热解反应装置,能够保证物料的连续热解,提高热解反应充分程度。
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热解反应装置,对被反应料进行热解反应,包括:
10.进料机构,用于对所述被反应料进行进料;
11.干燥机构,与所述进料机构连通,对所述被反应料进行干燥;
12.反应机构,与所述干燥机构连通,过热蒸汽以逆流直接接触的方式对所述被反应料进行热解处理,热解产生的热解气逆流通过所述干燥机构,对所述干燥机构的所述被反应料进行干燥;
13.出料机构,与所述反应机构连通,对反应后的所述被反应料进行出料。
1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热解反应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保证物料的连续热解,提高热解反应充分程度。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机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反应机构通过连通件连通。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螺旋进料件和进料通道,所述被反应料通过所述进料斗进入所述螺旋进料件,且所述被反应料的进料方向与所述螺旋进料件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被反应料通过所述进料通道进入所述干燥机构。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进料件和所述进料通道之间设置有滑动密封件,所述滑动密封件包括固定部和滑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进料通道,所述滑动部的一端抵接所述固定部,另一端抵接所述螺旋进料件的外壁,所述滑动部沿所述螺旋进料件的长度方向滑动。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干燥器和与所述干燥器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膨胀件;
19.所述干燥器内形成有干燥腔室,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干燥腔室连通;
20.所述干燥腔室内设置有螺旋转轴和绕所述螺旋转轴旋转的螺旋叶片,将所述被反应料从所述干燥器的连通所述进料通道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机构包括反应器和与所述反应器的一端连通的第二膨胀件;
22.所述反应器内形成有反应腔室,所述反应腔室与所述干燥腔室通过连通件进行连通;
23.所述反应腔室内设置有所述螺旋转轴和绕所述螺旋转轴旋转的所述螺旋叶片,将所述被反应料从所述反应器的连通有所述连通件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膨胀件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氮气经由所述第一进气口通入所述干燥器和所述反应器;
25.所述反应器的靠近所述第二膨胀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过热蒸汽通过所述第二进气口通入所述反应腔室;
26.所述干燥器设置有第一出气口,热解气通过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
2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套设于所述螺旋转轴,所述螺旋转轴为内部中空结构,且所述螺旋转轴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口,所述过热蒸汽通过所述旋转接头通入所述螺旋转轴的内部,经由所述第二出气口排出至所述干燥腔室内或所述反应腔室内。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干燥腔室内壁或所述反应腔室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5mm,且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干燥腔室的内壁或所述反应腔室的内壁之间不接触。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通道、控制阀、螺旋出料件,所述控制阀连接所述出料通道和所述螺旋出料件,对废渣的流出速度进行控制;所述螺旋出料件上设置有冷却件,所述冷却件套设于所述螺旋出料件,所述冷却件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循环水经由进水口和出水口对所述螺旋出料件以及所述废渣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热解反应装置的主视图。
31.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32.图3是热解反应装置的侧视图。
33.图4是热解反应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34.附图标记:
35.100、进料机构;101、进料斗;102、螺旋进料件;103、进料通道;110、滑动密封件;111、固定部;112、滑动部;200、干燥机构;210、干燥器;211、干燥腔室;212、螺旋转轴;213、螺旋叶片;214、第一出气口;215、第二出气口;216、旋转接头;220、第一膨胀件;221、第一进气口;230、第一驱动件;240、第二驱动件;300、反应机构;310、反应器;311、反应腔室;312、第二进气口;313、连通件;320、第二膨胀件;400、出料机构;410、出料通道;420、控制阀;430、螺旋出料件;431、冷却件;432、进水口;433、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9.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热解反应装置,对被反应料进行热解反应,包括进料机构100、干燥机构200、反应机构300以及出料机构400。进料机构100用于对被反应料进行进料。干燥机构200与进料机构100连通,对由进料机构100进入的被反应料进行干燥。反应机构300与干燥机构200连通,过热蒸汽以逆流直接接触的方式对被反应料进行热解处理,热解产生的热解气逆流通过干燥机构200,对干燥机构200的被反应料进行干燥。出料机构400与反应机构300连通,对反应后的被反应料进行出料。
4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热解反应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保证物料的连续热解,提高热解反应充分程度。
42.具体来说,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油墨渣的处理通常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将油墨渣经过干燥破碎等处理后通过加入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压铸成型,制成木板等建筑模板产品,但此方法虽然能够回收利用部分油墨渣,但是由于油墨渣压板产能较低,无法与油墨渣的产量相匹配,同时由于油墨渣制成的木板的市场销路与市场定价等原因,导致此种处理方法无法得到普遍应用。第二种方法是,将油墨渣经过干化、高频振动,最后通过筛网将处理后的油墨渣过滤筛选为粉末状,对粉末状油墨渣进行回收利用,但此方法由于处理工艺
较复杂,无法有效回收大量油墨渣,且所筛选的粉末状油墨,在现阶段还无法确定是否能够达到回收利用的条件。第三种方式是将油墨渣通过焚烧,从而实现对油墨渣的减量和无害化处理,且由于油墨渣的高热值属性,在焚烧时能够实现部分能量的回收利用,但采用此种方式对油墨渣进行处理,在油墨渣进行焚烧时,会产生二噁英等高毒物质,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巨大危害。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油墨渣进行充分反应、批量处理,且不产生有害气体的方式。
43.在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对油墨渣(被反应料)进行热解处理的热解反应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料机构100、干燥机构200、反应机构300以及出料机构400,油墨渣经由进料机构100进入干燥机构200,干燥机构200对油墨渣进行干燥处理,再进入反应机构300。油墨渣在反应机构300内与逆流通入的过热蒸汽直接接触,进行无氧热解反应。油墨渣经过反应后形成热解气和废渣,热解气逆流至干燥机构200,与干燥机构200内的油墨渣进行逆流直接接触,对油墨渣进行干燥。反应后形成的油墨渣通过出料机构400排出装置。经过上述热解反应装置对油墨渣的干燥和热解反应,使油墨渣在装置内进行连续、充分的热解反应,油墨渣得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应机构300设置有多个,多个反应机构300通过连通件313连通。具体来说,反应机构300可以设置有多个,可以根据所需处理的油墨渣的热解难度和处理量具体选择反应机构300的数量,例如可以设置为两个、三个或更多。当设置有多个反应机构300时,多个反应机构300可以上下分层设置,各反应机构300通过连通件313互相连通。需要注意的是,连通件313设置的位置是远离上一个机构(干燥机构200或反应机构300)的进料位置(后述的进料通道103或连通件313)的一端。例如,参照图1,若油墨渣经由干燥机构200的左端进入,则连通件313设置在干燥机构200的右端与反应机构300连通,保证油墨渣能够在干燥机构200内一端输送至另一端,并进行充分干燥。同理,当设置有多个反应机构300时,多个反应机构300之间的相邻的连通件313设置在不同侧。
45.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料机构100包括进料斗101、螺旋进料件102和进料通道103,被反应料通过进料斗101进入螺旋进料件102,且被反应料的进料方向与螺旋进料件102的长度方向垂直,被反应料通过进料通道103进入干燥机构200。具体来说,未经过处理的油墨渣由进料斗101进入,通过螺旋进料件102对油墨渣进行旋转输送,螺旋进料件102能够避免油墨渣堵住进料斗101,更均匀地将油墨渣输送至进料通道103,再经由进料通道103进入到干燥机构200。
46.此外,油墨渣通过进料斗101进入螺旋进料件102,且油墨渣的进料方向与螺旋进料件102的长度方向垂直,螺旋进料件102的一端连接进料通道103。料斗101的一端连接原料出口,用于对为处理的油墨渣进行上料,进料斗101的另一端连接螺旋进料件102,且油墨渣从进料斗101流出至螺旋进料件102的流出方向为,与螺旋进料件102的长度方向垂直,即与螺旋进料件102的螺旋叶片213的旋转方向垂直,以便更均匀地将进料斗101的油墨渣输送至进料通道103,同时能够控制油墨渣进入进料通道103的速度和进料量,保证装置稳定、持续运行。
47.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进料件102和进料通道103之间设置有滑动密封件110,滑动密封件110包括固定部111和滑动部112,固定部111固定于进料通道103,滑动部112的一端抵接固定部111,另一端抵接螺旋进料件102的外壁,滑动部112沿螺旋进料件102的长度方
向滑动。具体来说,在螺旋进料件102和进料通道103之间设置有滑动密封件110,一方面能够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另一方面能够消除干燥段的热膨胀效应。滑动密封件110包括固定部111和滑动部112两部分,固定部111与进料通道103固定连接。滑动部112的一端抵接固定部111,另一端抵接螺旋进料件102的外壁,滑动部112在固定部111与螺旋进料件102的外壁之间可沿螺旋进料件102的长度方向滑动。当油墨渣在干燥器210内进行干燥而发生热膨胀效应时,滑动部112能够沿螺旋进料件102的长度方向向外滑动,以消除干燥段的热膨胀效应,同时,设置滑动密封件110能够保证热解反应的无氧氛围,避免有害气体的外泄导致二次污染。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干燥机构200包括干燥器210和与干燥器210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膨胀件220。干燥器210内形成有干燥腔室211,进料通道103与干燥腔室211连通。干燥腔室211内设置有螺旋转轴212和绕螺旋转轴212旋转的螺旋叶片213,将被反应料从干燥器210的连通进料通道103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具体来说,干燥机构200可以设置在进料机构100的下方,且进料机构100设置在干燥机构200的一端,油墨渣通过进料通道103进入干燥机构200。
49.干燥机构200包括干燥器210,干燥器210内形成有干燥腔室211,油墨渣在干燥腔室211内进行干燥处理。为了便于油墨渣的充分干燥,干燥腔室211内还设置有螺旋转轴212和螺旋叶片213,螺旋叶片213套设在螺旋转轴212,并绕螺旋转轴212旋转。螺旋叶片213一方面能将油墨渣从干燥腔室211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实现对油墨渣的推料、扬料,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油墨渣在干燥腔室211底部沉积,保证油墨渣充分干燥,提高油墨渣的干燥效率。
50.此外,在干燥器210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一膨胀件220,第一膨胀件220与干燥器210连接。具体来说,第一膨胀件220为柔性结构,可沿干燥器210的长度方向伸缩,且第一膨胀件220内形成有膨胀空间。干燥器210的干燥腔室211连通膨胀空间,当干燥腔室211内发生热膨胀效应时,第一膨胀件220产生形变,沿干燥器210的长度方向延伸,膨胀空间增大,吸收干燥腔室211内的热膨胀效应。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应机构300包括反应器310和与反应器310的一端连通的第二膨胀件320。反应器310内形成有反应腔室311,反应腔室311与干燥腔室211通过连通件313进行连通。反应腔室311内设置有螺旋转轴212和绕螺旋转轴212旋转的螺旋叶片213,将被反应料从反应器310的连通有连通件313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具体来说,反应机构300可以设置在干燥机构200下方,通过连通件313将反应机构300的反应器310与干燥器210连接,以使反应腔室311与干燥腔室211连通。反应腔室311内设置有螺旋转轴212和绕螺旋转轴212旋转的螺旋叶片213,螺旋叶片213对油墨渣进行推料、扬料,使油墨渣能够与过热蒸汽充分反应。同时螺旋叶片213能够防止油墨渣在反应腔室311底部沉积,并将反应后的废渣输送至反应器310的另一端,经由与反应器310连通的出料机构400排出。其中,反应器3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膨胀件320,第二膨胀件320用于吸收反应腔室311内产生的热膨胀效应,第一膨胀件220与干燥器210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二膨胀件320与反应器310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法兰连接等。
52.另外,连通件313的作用除将反应腔室311与干燥腔室211连通,以使物料从干燥腔室211内进入反应腔室311外,另一方面,反应段的热解气能够通过连通件313进入干燥段,
为干燥段提供干燥所需的热量,干燥段的油墨渣与反应段产生的热解气采用逆流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预热干燥。
53.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热解反应装置,使油墨渣经由进料、干燥、反应以及出料四个阶段,能够保证油墨渣的连续热解,同时由于干燥器210和反应器310内均设置有螺旋叶片213,对油墨渣进行搅拌,同时在反应腔室311和螺旋转轴212内部均通入过热蒸汽,增大了过热蒸汽与油墨渣的接触面积,能够保证油墨渣的充分热解反应。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膨胀件220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221,氮气经由第一进气口221通入干燥器210和反应器310。反应器310的靠近第二膨胀件3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312,过热蒸汽通过第二进气口312通入反应腔室311。干燥器210设置有第一出气口214,热解气通过第一出气口214排出。具体来说,为了保证热解反应装置的密封性,确保热解反应装置处于无氧条件下,第一膨胀件220上还设置有第一进气口221,通过第一进气口221将氮气充入干燥器210和反应器310,使油墨渣在无氧条件下发生热解反应,提高热解气产率,同时也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第一进气口221的过热蒸汽的温度控制在400℃至800℃之间。
55.为了使油墨渣在反应器310内发生热解反应,在反应器310的靠近第二膨胀件3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312,将过热蒸汽通过第二进气口312通入反应腔室311,为油墨渣提供热解环境。过热蒸汽由第二进气口312通入反应腔室311,与油墨渣的流出方向相对,过热蒸汽与油墨渣之间采用逆流直接接触的方式,对油墨渣进行热解。
56.在干燥器210的靠近第一膨胀件22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气口214,过热蒸汽经由第二进气口312通入反应腔室311,与反应腔室311内的油墨渣进行反应,反应后产生热解气经由连通件313通入干燥腔室211,与干燥腔室211内的油墨渣逆流接触,并对油墨渣进行预热。第一出气口214的热解气的温度控制在200℃至400℃之间。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干燥机构200还包括第一驱动件230,设置在干燥器210的远离第一膨胀件220的一端;反应机构300还包括第二驱动件240,设置在反应器310的远离第二膨胀件320的一端;第一驱动件230和第二驱动件240的转速范围为5rpm至50rpm。具体来说,第一驱动件230和第二驱动件240可以为带水冷式驱动装置,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转速过快而导致温度过高。第一驱动件230和第二驱动件240采用变频调节,转速范围为5rpm至50rpm,可根据热解过程中进料的需求调整第一驱动件230和第二驱动件240的转速,以及油墨渣在干燥器210内或反应器310内的停留时间,保证油墨渣在热解完全的情况下,同时节省能耗。
58.此外,干燥器210和反应器310可以为筒状结构,螺旋转轴212与干燥器210或反应器310的中心轴同轴安装,螺旋转轴212的一端贯穿至第一膨胀节或第二膨胀节,螺旋转轴212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驱动件230或第二驱动件240连接。
5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旋转接头216,旋转接头216套设于螺旋转轴212,螺旋转轴212为内部中空结构,且螺旋转轴21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口215,过热蒸汽通过旋转接头216通入螺旋转轴212的内部,经由第二出气口215排出至干燥腔室211内或反应腔室311内。具体来说,为了进一步增加过热蒸汽与油墨渣的接触面积,使油墨渣发生充分热解反应。本实施方式的热解反应装置还设置有旋转接头216,旋转接头216可以为轴套式螺旋蒸汽接头。旋转接头216套设于螺旋转轴212,螺旋转轴212为耐高温不锈钢材质,螺旋转轴21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螺旋转轴21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口215。过热蒸汽可经由旋转接头
216通入螺旋转轴212的内部,再经过第二出气口215排出至干燥腔室211内或反应腔室311内。由于螺旋转轴212产生旋转,过热蒸汽能够均匀地由第二出气口215喷出,扰动待热解的油墨渣,增大了过热蒸汽与油墨渣的接触面积,使油墨渣产生充分热解反应。
60.另外,第二出气口215可根据螺旋转轴212的直径,沿螺旋转轴212的周向设置一个或多个。同时,第二出气口215沿螺旋转轴212的轴向间隔设置多个,相邻第二出气口215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套设在螺旋转轴212上的螺旋叶片213的形式设置。为了保证第二出气口215的过热蒸汽的出气量以及过热蒸汽对油墨渣的扰动效果,第二出气口215的直径设置为2mm至10mm之间。
61.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叶片213与干燥腔室211的内壁或反应腔室31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5mm,且螺旋叶片213与干燥腔室211内壁或反应腔室311内壁之间不接触。具体来说,为了保证螺旋叶片213对油墨渣的推料、扬料效果,同时防止油墨渣在干燥腔室211底部或反应腔室311底部沉积,保证油墨渣的充分热解,螺旋叶片213与干燥腔室211的内壁或反应腔室31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5mm。若距离过大,则会导致油墨渣沉积在干燥腔室211底部或反应腔室311底部,螺旋叶片213无法对沉积的油墨渣进行推料和扬料,导致反应不充分。同时,螺旋叶片213与干燥腔室211内壁或反应腔室311内壁之间不发生接触,避免螺旋叶片213与干燥腔室211内壁或反应腔室311内壁之间产生剐蹭,造成装置损坏。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料机构400包括出料通道410、控制阀420、螺旋出料件430,控制阀420连接出料通道410和螺旋出料件430,对废渣的流出速度进行控制。螺旋出料件430上设置有冷却件431,冷却件431套设于螺旋出料件430,冷却件431设置有进水口432和出水口433,循环水经由进水口432和出水口433对螺旋出料件430以及废渣进行冷却。具体来说,下料机构与反应机构300通过出料通道410连接,控制阀420与出料通道410的一端连接,控制阀420的入口与出料通道410的出口连通,下料阀的出口与螺旋出料件430的入口连通,通过螺旋出料件430的出口将废渣排出。设置控制阀420能够保证废渣的出料速度以及出料量,便于在螺旋出料件430对油墨渣进行降温处理。
63.为了保证排出的废渣温度在400℃至600℃之间,螺旋出料件430上设置有冷却件431。冷却件431套设在螺旋出料件430,对螺旋出料件430内的废渣进行冷却降温。冷却件431设置有进水口432和出水口433,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更好的冷却效果,通常将进水口432设置在下方,将进水口432设置在上方,采用逆流的方式,使循环冷却水由下方的进水口432进入上方的出水口433,实现对螺旋进料件102的充分冷却,同时增加了冷却水的利用率,避免浪费。
64.在本实施方式中,油墨渣的反应流程如下:
65.经过破碎烘干处理过后的油墨渣经进料斗101进入螺旋进料件102,经螺旋进料件102输送进入干燥器210。在螺旋叶片213螺旋和第二出气口215喷出的过热蒸汽的推料、扬料下,油墨渣经由逆流而来的200℃至400℃的热解气直接接触而干燥预热。此处逆流而来的热解气为反应器310内油墨渣热解产生的热解气,热解气经由连通件313进入干燥器210,热解气与干燥器210内的油墨渣逆流接触,对油墨渣进行预热后,经第一出气口214排出。干燥后的油墨渣经由连通件313进入反应器310,油墨渣在螺旋叶片213的推动下,与通过第二进气口312进入的400℃至800℃的过热蒸汽逆流直接接触而发生热解。经热解过后产生的废渣的温度为400℃至600℃,废渣经出料通道410、螺旋出料件430进入设置有冷却件431的
螺旋出料件430。废渣经螺旋出料件430的输送和冷却件431的冷却降温后,从螺旋出料件430的出口排出。
6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热解反应装置,对被反应料进行热解反应,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用于对所述被反应料进行进料;干燥机构,与所述进料机构连通,对所述被反应料进行干燥;反应机构,与所述干燥机构连通,过热蒸汽以逆流直接接触的方式对所述被反应料进行热解处理,热解产生的热解气逆流通过所述干燥机构,对所述干燥机构的所述被反应料进行干燥;出料机构,与所述反应机构连通,对反应后的所述被反应料进行出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机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反应机构通过连通件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螺旋进料件和进料通道,所述被反应料通过所述进料斗进入所述螺旋进料件,且所述被反应料的进料方向与所述螺旋进料件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被反应料通过所述进料通道进入所述干燥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进料件和所述进料通道之间设置有滑动密封件,所述滑动密封件包括固定部和滑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进料通道,所述滑动部的一端抵接所述固定部,另一端抵接所述螺旋进料件的外壁,所述滑动部沿所述螺旋进料件的长度方向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干燥器和与所述干燥器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膨胀件;所述干燥器内形成有干燥腔室,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干燥腔室连通;所述干燥腔室内设置有螺旋转轴和绕所述螺旋转轴旋转的螺旋叶片,将所述被反应料从所述干燥器的连通所述进料通道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机构包括反应器和与所述反应器的一端连通的第二膨胀件;所述反应器内形成有反应腔室,所述反应腔室与所述干燥腔室通过连通件进行连通;所述反应腔室内设置有所述螺旋转轴和绕所述螺旋转轴旋转的所述螺旋叶片,将所述被反应料从所述反应器的连通有所述连通件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件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氮气经由所述第一进气口通入所述干燥器和所述反应器;所述反应器的靠近所述第二膨胀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过热蒸汽通过所述第二进气口通入所述反应腔室;所述干燥器设置有第一出气口,热解气通过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套设于所述螺旋转轴,所述螺旋转轴为内部中空结构,且所述螺旋转轴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口,所述过热蒸汽通过所述旋转接头通入所述螺旋转轴的内部,经由所述第二出气口排出至所述干燥腔室内或所述反应腔室内。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干燥腔室内壁或所述反应腔室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5mm,且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干燥腔室的内壁或所述反应腔室的内壁之间不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通道、控制阀、螺旋出料件,所述控制阀连接所述出料通道和所述螺旋出料件,对废渣的流出速度进行控制;所述螺旋出料件上设置有冷却件,所述冷却件套设于所述螺旋出料件,所述冷却件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循环水经由进水口和出水口对所述螺旋出料件以及所述废渣进行冷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热解反应装置,对被反应料进行热解反应,该热解反应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干燥机构、反应机构以及出料机构。进料机构用于对所述被反应料进行进料。干燥机构与所述进料机构连通,对所述被反应料进行干燥。反应机构与所述干燥机构连通,过热蒸汽以逆流直接接触的方式对所述被反应料进行热解处理,热解产生的热解气逆流通过所述干燥机构,对所述干燥机构的所述被反应料进行干燥。出料机构与所述反应机构连通,对反应后的所述被反应料进行出料。本实用新型的热解反应装置,能够保证物料的连续热解,提高热解反应充分程度。提高热解反应充分程度。提高热解反应充分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平 代超 廖蔚峰 夏云龙 叶翔 李嘉豪 孙宇 王彬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捷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