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19 阅读:95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聚氨酯海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聚氨酯材料是一种在大分子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的聚合物,聚氨酯材料发泡后制备的聚氨酯海绵具有良好的回弹性、透气性、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阻燃性能等。基于聚氨酯海绵的优异性能,其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如包装材料、座椅、鞋材等。
3.对于鞋材,聚氨酯海绵常用于鞋垫、鞋面材料等。基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鞋材的要求逐渐提高,要求鞋材海绵具有柔软性,回弹性和透气性等。但市面上的鞋材海绵不具备抗菌能力,不利于脚部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使鞋材海绵具有抗菌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发泡剂0.5-0.7%、甲苯二异氰酸酯14-16%、硅油0.5-0.7%、三乙烯二胺0.4-0.6%、锡催化剂0.08-0.12%、抗菌剂0.8-0.12%、分散剂3-5%;余量为聚醚多元醇;所述抗菌剂由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和端羧基超支化聚酯反应,然后与锌离子、钙离子反应制得。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抗菌剂分子中含有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单元和锌离子金属活动中心,两者均具有抗菌作用,两者结合,可以提高抗菌剂的抗菌能力。并且在抗菌剂的结构中加入超支化分子,由于超支化分子的分子结构具有较大的位阻作用,使其与锌离子、钙离子配位反应后,形成的抗菌剂的分子缺陷更多,活泼的金属活动中心反应位更多。分散剂中的海藻酸钠的分子由β-d-甘露糖醛酸(β-d-mannuronic,m)和α-l-古洛糖醛酸(α-l-guluronic,g)按(1

4)键连接而成。海藻酸钠可以在极其温和的条件下快速形成凝胶,抗菌剂中的钙离子金属中心能够与海藻酸钠g单元上的钠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g单元堆积形成交联网络的凝胶结构。微晶纤维素和纤维素钠作为分散剂能够增强抗菌剂的分散性,并且微晶纤维素、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之间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对抗菌剂可以实现锚固作用,因此,在分散剂的三个原料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可以使对抗菌剂的锚固作用增强,聚氨酯海绵的抗菌耐洗性更强。
7.作为优选:所述聚氨酯海绵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发泡剂0.6%、甲苯二异氰酸酯15%、硅油0.6%、三乙烯二胺0.5%、锡催化剂0.1%、抗菌剂1%、分散剂4%;余量为聚醚多元醇。
guluronic,g)按(1

4)键连接而成。海藻酸钠可以在极其温和的条件下快速形成凝胶,抗菌剂中的钙离子金属中心能够与海藻酸钠g单元上的钠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g单元堆积形成交联网络的凝胶结构。微晶纤维素和纤维素钠作为分散剂能够增强抗菌剂的分散性,并且微晶纤维素、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之间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对抗菌剂可以实现锚固作用,因此,在分散剂的三个原料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可以使对抗菌剂的锚固作用增强,聚氨酯海绵的抗菌耐洗性更强。
21.2、本技术制备的聚氨酯海绵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其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8.2%,可达到99.8%,并且再洗涤50次后,依然能够达到97.9%及以上;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8.6%,最大可达到99.9%,并且在洗涤50次后,依然可达到98.1%剂以上;并且,本技术的聚氨酯的抗拉强度均在132kpa及以上。说明本技术的聚氨酯海绵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的同时,其抗菌性表现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具体内容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原料本技术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中,端羧基超支化聚酯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平均分子量为220;聚醚多元醇的型号为dl-1000d;硅油的型号为l595;其余原料均为普通市售产品。
24.制备例制备例1一种抗菌剂,其制备方法如下:s1、在35g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0g的端羧基超支化聚酯和2.1g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搅拌至溶解,通过氢氧化钠进行调节ph,调节ph至9,升温至55℃,搅拌反应24h;s2、继续加入0.8g的硝酸锌和0.5g的硝酸钙,搅拌至溶解后,升温至65℃,搅拌反应20h,得抗菌剂。
25.制备例2一种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如下:将4kg的微晶纤维素、5kg的海藻酸钠和2kg的纤维素钠进行混合,得到分散剂。实施例
26.实施例1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其各原料及各原料用量如表1所示,其制备方法如下:s1、按照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将聚醚多元醇、发泡剂、硅油、三乙烯二胺锡催化剂和抗菌剂搅拌混合,搅拌混合的温度为35℃,得第一反应液;s2、将甲苯二异氰酸酯加入第一反应液内,搅拌反应后,搅拌反应的温度为40℃,将其置入模具内进行熟化和冷却,得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
27.其中,发泡剂为水;锡催化剂为辛酸亚锡;抗菌剂均来自制备例1;分散剂均来自制备例2。
28.表1实施例1-3的各原料及各原料用量(kg)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聚醚多元醇78.5279.480.28发泡剂0.50.60.7甲苯二异氰酸酯161514硅油0.50.60.7三乙烯二胺0.60.50.4锡催化剂0.080.10.12抗菌剂0.80.80.8分散剂333实施例4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分散剂的添加量为4kg,聚醚多元醇的添加量为78.4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29.实施例5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分散剂的添加量为5kg,聚醚多元醇的添加量为77.4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30.实施例6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抗菌剂的添加量为1kg,聚醚多元醇的添加量为78.2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31.实施例7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抗菌剂的添加量为1.2kg,聚醚多元醇的添加量为78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32.实施例8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原料中还包括2kg的色浆,聚醚多元醇的添加量为77.4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33.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分散剂替换为等量的聚醚多元醇,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34.对比例2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分散剂中未添加海藻酸钠,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35.对比例3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分散剂中未添加微晶纤维素,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36.对比例4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分散剂未添加纤维素钠,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37.对比例5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抗菌剂在制备时,将
添加的硝酸钙替换为等量的硝酸锌,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38.性能检测试验检测方法/试验方法按照实施例1-8和对比例1-5进行制备聚氨酯海绵,然后按照如下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39.抗拉强度:按照gb/t 6344中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抗菌率:按照gb/t 20944.3中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40.表2实施例1-8和对比例1-5的检测结果通过实施例1-7和对比例1-5,以及表2中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本技术制备的聚氨酯海绵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其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8.2%,可达到99.8%,并且再洗涤50次后,依然能够达到97.9%及以上;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8.6%,最大可达到99.9%,并且在洗涤50次后,依然可达到98.1%剂以上;并且,本技术的聚氨酯的抗拉强度均在132kpa及以上。说明本技术的聚氨酯海绵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的同时,其抗菌性表现优异。
41.通过实施例2和实施例4-5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本技术的聚氨酯海绵中,添加的抗菌剂的含量一定时,逐渐提高分散剂的含量,聚氨酯海绵的抗菌性可以得到逐渐提高,并且聚氨酯海绵的抗菌性的耐洗性能也逐渐提高。结合对比例1-5,分散剂中的海藻酸钠的分子由β-d-甘露糖醛酸(β-d-mannuronic,m)和α-l-古洛糖醛酸(α-l-guluronic,g)按(1

4)键连接而成。海藻酸钠可以在极其温和的条件下快速形成凝胶,抗菌剂中的钙离子金属中心能够与海藻酸钠g单元上的钠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g单元堆积形成交联网络的凝胶结构。微晶纤维素和纤维素钠作为分散剂能够增强抗菌剂的分散性,并且微晶纤维素、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之间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对抗菌剂可以实现锚固作用,因此,在分散剂的三
个原料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可以使对抗菌剂的锚固作用增强,聚氨酯海绵的抗菌耐洗性更强。但随着分散剂的添加量增加,对聚氨酯海绵体系的发泡反应有一定的影响,使聚氨酯海绵的抗拉强度降低。
42.通过实施例2和实施例6-7,分散剂的添加量在一定时,抗菌剂的添加量逐渐增大时,聚氨酯海绵的抗菌率增大;但聚氨酯海绵的抗拉强度降低。
43.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发泡剂0.5-0.7%、甲苯二异氰酸酯14-16%、硅油0.5-0.7%、三乙烯二胺0.4-0.6%、锡催化剂0.08-0.12%、抗菌剂0.8-0.12%、分散剂3-5%;余量为聚醚多元醇;所述抗菌剂由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和端羧基超支化聚酯反应,然后与锌离子、钙离子反应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海绵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发泡剂0.6%、甲苯二异氰酸酯15%、硅油0.6%、三乙烯二胺0.5%、锡催化剂0.1%、抗菌剂1%、分散剂4%;余量为聚醚多元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如下:s1、在30-4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8-12重量份的端羧基超支化聚酯和1.8-2.5重量份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搅拌至溶解,调节ph至9-10,升温至50-60℃,搅拌反应20-24h;s2、继续加入0.7-1.0重量份的硝酸锌和0.3-0.6重量份的硝酸钙,搅拌至溶解后,升温至60-70℃,搅拌反应16-20h,得抗菌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通过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调节p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锡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微晶纤维素3-5重量份、海藻酸钠4-6份和纤维素钠1-3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海绵还添加有≤3%的色浆。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制备步骤:s1、按照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将聚醚多元醇、发泡剂、硅油、三乙烯二胺锡催化剂和抗菌剂搅拌混合,搅拌混合的温度为20-35℃,得第一反应液;s2、将甲苯二异氰酸酯加入第一反应液内,搅拌反应后,搅拌反应的温度为20-40℃,将其置入模具内进行熟化和冷却,得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聚氨酯海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用于鞋材的聚氨酯海绵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发泡剂0.5-0.7%、甲苯二异氰酸酯14-16%、硅油0.5-0.7%、三乙烯二胺0.4-0.6%、锡催化剂0.08-0.12%、抗菌剂0.8-0.12%、分散剂3-5%;余量为聚醚多元醇;所述抗菌剂由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和端羧基超支化聚酯反应,然后与锌离子、钙离子反应制得;其具有提高聚氨酯海绵的抗菌性的优点。的抗菌性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吴孙坚 林杨帆 陈新克 龙景升 陈一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品羽海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3/9/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