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锤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0 阅读:87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锤。


背景技术:

2.锤子是用于建筑、制造或家庭任务中常用的击打工具。锤子或类似的击打工具通常包括锤头以及与锤头相连的锤柄,锤柄用于挥动锤子,锤头上设有敲击部用于对物体进行敲击。
3.为了减轻锤子的重量并延长锤子的使用寿命,锤头一般由坚韧的硬化材料(例如钢)制成,锤柄则是由轻质材料制成(例如木材、纤维复合材料、各种轻金属或轻合金等)。锤子在击打物体的瞬间会产生反冲震动,冲击握持锤柄的人体手部,对手部的关节、皮肤等都会有一定的损伤,传统的解决方法是使用较柔性的锤柄来进行缓冲,但锤柄太软时减震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锤,可以有效地减少击打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锤,包括锤头和锤柄,所述锤头设置在所述锤柄的一端,所述锤头包括主体部、敲击部和减震部,所述敲击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并可相对所述主体部移动,所述减震部夹设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敲击部之间;所述主体部具有靠近所述敲击部的端部,所述端部设有装配槽,所述敲击部包括敲击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敲击主体上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插设在所述装配槽内,所述减震部套设在所述安装柱上。
6.进一步地,所述减震锤还包括销轴,所述安装柱上设有第一销轴孔,所述主体部上设有第二销轴孔,所述销轴穿设在所述第一销轴孔和所述第二销轴孔内。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销轴孔为腰形孔,所述第二销轴孔为圆孔。
8.进一步地,所述敲击主体上设有多个导向柱,所述主体部上设有与多个所述导向柱配合的多个导向槽,所述减震部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导向柱一对一穿过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并插设在多个所述导向槽内。
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柱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圈滚花,所述滚花与所述装配槽过盈配合。
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柱上套设一卡簧,所述卡簧的外壁突出所述安装柱的外壁,并与所述装配槽过盈配合。
11.进一步地,所述减震部为橡胶圈。
12.进一步地,所述敲击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留有间隙。
13.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还包括头部和腰部,所述头部与所述锤柄连接,所述腰部连接在所述头部与所述端部之间;所述减震锤上还设有钉预置槽,所述钉预置槽包括设置在所述头部的第一卡槽、设置在所述端部的第二卡槽、设置在所述减震部的第三卡槽和设置
在所述敲击主体上的第四卡槽。
14.进一步地,所述敲击主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端部的外径。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震锤将敲击部设置在主体部上并可相对主体部移动,将减震部夹设在主体部与敲击部之间,当敲击部在击打物体时,来自物体的反冲击力传递至减震部时,通过减震部的弹性压缩卸力,可以有效地减少击打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
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锤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锤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锤的锤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锤的锤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图4中的部分结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图5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减震锤的锤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图7中的部分结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减震锤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减震锤的锤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7.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减震锤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减震锤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9.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30.[第一实施例]
[0031]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其中,图中所示为爪锤,但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锤子。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减震锤包括锤头1和锤柄2,锤头1设置在锤柄2的一端。其中,锤头1包括主体部11、敲击部12和减震部13,敲击部12设置在主体部11上并可相对主体部11移动,减震部13夹设在主体部11与敲击部12之间。
[0032]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锤的敲击部12在击打物体时,来自物体的反冲击力传递至减震部13时,通过减震部13的弹性压缩卸力,可以有效地减少击打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敲击部12与主体部11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使敲击部12可相对主体部11移动靠近,从而确保震动的能量都通过减震部13来吸收。
[0033]
具体地,主体部11具有靠近敲击部12的端部11a,端部11a大致呈圆柱形。端部11a
设有装配槽111。装配槽111为圆柱形盲孔,与端部11a同轴设置。敲击部12包括敲击主体120和设置在敲击主体120上的安装柱121。安装柱121插设在装配槽111内。安装柱121的轴向与端部11a的轴向一致。
[0034]
减震部13套设在安装柱121上。减震部13大致呈圆环状,减震部13上设有第一通孔131,安装柱121穿过第一通孔131插设在装配槽111内。减震部13由弹性材料或弹性件制成,受力可压缩变形,以卸载来自敲击部12的冲击力。本实施例中,减震部13为橡胶圈。
[0035]
为了确保主体部11和敲击部12的牢固连接,减震锤还包括销轴14,销轴14用于连接主体部11和敲击部12。具体地,安装柱121上设有第一销轴孔1211,主体部11上设有第二销轴孔112,第一销轴孔1211和第二销轴孔112相互贯通且延伸方向垂直于安装柱121的轴向,销轴14穿设在第一销轴孔1211和第二销轴孔112内,从而固定主体部11和敲击部12。
[0036]
本实施例中,第一销轴孔1211为腰形孔,即截面类似跑道形的直边椭圆形。第一销轴孔1211的截面的长度延伸方向与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销轴孔112为圆孔。销轴14的两端固定在第二销轴孔112上,销轴14可在第一销轴孔1211的截面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来回移动,使得敲击部12可相对主体部11来回移动,而主体部11保持相对固定。
[0037]
进一步地,敲击主体12上设有多个导向柱122,主体部11上设有与多个导向柱122配合的多个导向槽113,减震部13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32,多个导向柱122一对一穿过多个第二通孔132并插设在多个导向槽113内。多个导向柱122的位置周向设置在敲击主体12的一侧,导向柱122与第二通孔132和导向槽113配合可防止安装时放错位置,属于防呆结构。
[0038]
可以理解,敲击部12与主体部11之间留有间隙以供敲击部12相对主体部11移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柱121靠近主体部11的表面与装配槽111的槽底之间留有间隙,同样,在导向柱122靠近主体部11的表面与导向槽113的槽底之间也留有间隙。
[0039]
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1还包括头部11b和腰部11c,头部11b与锤柄2连接,腰部11c连接在头部11b与端部11a之间。腰部11c为两端大中间小的变径结构,可使敲击部12的冲击力集中。
[0040]
进一步地,减震锤上还设有钉预置槽15,钉预置槽15包括设置在头部11b的第一卡槽151、设置在端部11a的第二卡槽152、设置在减震部13的第三卡槽153和设置在敲击主体120上的第四卡槽154。钉预置槽15的形状与钉子的形状契合。钉预置槽15可用于放置钉子进行第一次击打安装,无需手扶或用其它工具固定,钉预置槽15也可用于拔取钉子。
[0041]
本实施例中,敲击部12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部11上,取下销轴14,即可将敲击部12与主体部11分离,通过更换不同形状、尺寸的敲击部12,使减震锤的具有不同的敲击面,以适应各种工况。同时还可以更换老化的减震部13。优选地,敲击主体120的外径大于端部11a的外径。
[0042]
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1远离敲击部12的一端设有卡爪11d。锤柄2远离锤头1的一端设有缓冲套21。
[0043]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锤将敲击部12设置在主体部11上并可相对主体部11移动,将减震部13夹设在主体部11与敲击部12之间,当敲击部12在击打物体时,来自物体的反冲击力传递至减震部13时,通过减震部13的弹性压缩卸力,可以有效地减少击打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
[0044]
【第二实施例】
[0045]
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9,本实施例的减震锤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安装柱121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圈滚花1212,滚花121与装配槽111过盈配合。滚花1212可防止敲击部12在击打移动过程中的轴心偏移。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46]
【第三实施例】
[0047]
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1,本实施例的减震锤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安装柱121上还套设一卡簧1213,卡簧1213套设于设置在安装柱121的环槽1214上,卡簧1213的外壁突出安装柱121的外壁,并与装配槽111过盈配合。卡簧1213可防止敲击部12在击打移动过程中的轴心偏移。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所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震锤,包括锤头(1)和锤柄(2),所述锤头(1)设置在所述锤柄(2)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1)包括主体部(11)、敲击部(12)和减震部(13),所述敲击部(12)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1)上并可相对所述主体部(11)移动,所述减震部(13)夹设在所述主体部(11)与所述敲击部(12)之间;所述主体部(11)具有靠近所述敲击部(12)的端部(11a),所述端部(11a)设有装配槽(111),所述敲击部(12)包括敲击主体(120)和设置在所述敲击主体(120)上的安装柱(121),所述安装柱(121)插设在所述装配槽(111)内,所述减震部(13)套设在所述安装柱(12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锤还包括销轴(14),所述安装柱(121)上设有第一销轴孔(1211),所述主体部(11)上设有第二销轴孔(112),所述销轴(14)穿设在所述第一销轴孔(1211)和所述第二销轴孔(112)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轴孔(1211)为腰形孔,所述第二销轴孔(112)为圆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主体(120)上设有多个导向柱(122),所述主体部(11)上设有与多个所述导向柱(122)配合的多个导向槽(113),所述减震部(13)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32),多个所述导向柱(122)一对一穿过多个所述第二通孔(132)并插设在多个所述导向槽(113)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121)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圈滚花(1212),所述滚花(1212)与所述装配槽(111)过盈配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121)上套设一卡簧(1213),所述卡簧(1213)的外壁突出所述安装柱(121)的外壁,并与所述装配槽(111)过盈配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部(13)为橡胶圈。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部(12)与所述主体部(11)之间留有间隙。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还包括头部(11b)和腰部(11c),所述头部(11b)与所述锤柄(2)连接,所述腰部(11c)连接在所述头部(11b)与所述端部(11a)之间;所述减震锤上还设有钉预置槽(15),所述钉预置槽(15)包括设置在所述头部(11b)的第一卡槽(151)、设置在所述端部(11a)的第二卡槽(152)、设置在所述减震部(13)的第三卡槽(153)和设置在所述敲击主体(120)上的第四卡槽(154)。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主体(120)的外径大于所述端部(11a)的外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锤,包括锤头和锤柄,所述锤头设置在所述锤柄的一端,所述锤头包括主体部、敲击部和减震部,所述敲击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并可相对所述主体部移动,所述减震部夹设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敲击部之间;所述主体部具有靠近所述敲击部的端部,所述端部设有装配槽,所述敲击部包括敲击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敲击主体上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插设在所述装配槽内,所述减震部套设在所述安装柱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锤,可以有效地减少击打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击打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击打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


技术研发人员:桂耀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美瑞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3/9/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