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0
阅读:7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
背景技术:
2.五金模具一般指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3.五金模具冲压头处通常都会设有冲针,现有模具上的冲针通常是固定结构,裸露在外,而在冲针不需要使用时,冲针无法收缩保护,容易被其他器物损坏,冲针损坏后必须更换新的冲针才可以继续使用,这样导致成本大大增加,同时现在的五金模具通常是人工使用夹具来将材料进行夹持加工,这样在冲压过程中,可能因为操作人员误操作或者走神导致夹持不紧、操作人员被误伤等情况,从而使得安全风险大大增加。
4.为此提出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包括冲台,所述冲台顶部边缘处设置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驱动杆,所述液压驱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针仓,所述针仓上部右侧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下部右侧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前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右部啮合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右部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右部固定连接有冲针。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冲台顶端中部设置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滑槽,所述冲台右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左右两侧外周均螺纹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部固定连接有夹板。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所述夹板滑动连接在冲台上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双向螺纹杆转动连接在冲台内部。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齿条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冲台内部。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齿轮一、齿轮二与蜗轮均设置在冲台内部。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冲台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腿。
1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拧动蜗杆,蜗杆驱动蜗轮,蜗轮带动齿轮一,齿轮一驱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推动齿条上下移动,齿条移动时带动冲针上下移动,将冲针缩入针仓内进行存放,避免在冲针不需要使用时,冲针无法收缩保护,容易被其他器物损坏,冲针损坏后必须更换新的冲针才可以继续使用,导致成本大大增加。
2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驱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驱动滑杆进行滑动,滑杆带动夹板对材料进行夹持,避免人工使用夹具来将材料进行夹持加工,在冲压过程中因为操作人员误操作或者走神导致夹持不紧、操作人员被误伤等情况,从而使得安全风险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的冲台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的双向螺纹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的齿轮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的针仓结构示意图。
26.图例说明:
27.1、顶板;2、蜗杆;3、冲针;4、夹板;5、滑杆;6、冲台;7、支撑腿;8、固定座;9、液压驱动杆;10、支撑板;11、针仓;12、电机;13、滑槽;14、双向螺纹杆;15、蜗轮;16、齿轮一;17、齿轮二;18、齿条;19、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包括冲台6,冲台6顶部边缘处设置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支撑板10,支撑板10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顶板1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8,通过固定座8固定液压驱动杆9,固定座8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驱动杆9,液压驱动杆9底部固定连接有针仓11,通过针仓11来存放冲针3,针仓11上部右侧转动连接有蜗杆2,蜗杆2下部右侧啮合连接有蜗轮15,蜗轮15前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6,齿轮一16右部啮合连接有齿轮二17,齿轮二17右部啮合连接有齿条18,齿条18右部固定连接有冲针3,拧动蜗杆2,蜗杆2转动带动蜗轮15进行转动,蜗轮15带着齿轮一16进行转动,齿轮一16驱动齿轮二17转动,齿轮二17转动推动齿条18进行上下移动,通过齿条18的移动来带动冲针3进行升降,将冲针3升至针仓11内进行收纳保护。
30.冲台6顶端中部设置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滑槽13,冲台6右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2,电机12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4,双向螺纹杆14左右两侧外周均螺纹连接有滑杆5,滑杆5上部固定连接有夹板4,滑杆5滑动连接在滑槽13内部,电机12驱动双向螺纹杆14转动,
双向螺纹杆14转动推动两边的滑杆5进行移动,滑杆5带动夹板4移动,通过夹板4相互靠近来进行夹持,夹持牢固后通过液压驱动杆9对材料进行冲压,夹板4滑动连接在冲台6上部,双向螺纹杆14转动连接在冲台6内部,齿条18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9,通过限位块19对齿条18进行限位,避免齿条18错位,齿条18滑动连接在冲台6内部,齿轮一16、齿轮二17与蜗轮15均设置在冲台6内部,冲台6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腿7,通过支撑腿7对整个五金模具进行支撑。
31.工作原理:在冲针3不需要使用时,首先拧动蜗杆2,蜗杆2转动带动蜗轮15进行转动,蜗轮15带着齿轮一16进行转动,齿轮一16驱动齿轮二17转动,齿轮二17转动推动齿条18进行上下移动,通过齿条18的移动来带动冲针3进行升降,将冲针3升至针仓11内通过针仓11将冲针3进行收纳保护,在需要进行冲压时,首先通过电机12驱动双向螺纹杆14转动,双向螺纹杆14转动推动两边的滑杆5进行移动,滑杆5带动夹板4移动,通过夹板4相互靠近来进行夹持,夹持牢固后通过液压驱动杆9对材料进行冲压。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包括冲台(6),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台(6)顶部边缘处设置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所述顶板(1)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驱动杆(9),所述液压驱动杆(9)底部固定连接有针仓(11),所述针仓(11)上部右侧转动连接有蜗杆(2),所述蜗杆(2)下部右侧啮合连接有蜗轮(15),所述蜗轮(15)前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6),所述齿轮一(16)右部啮合连接有齿轮二(17),所述齿轮二(17)右部啮合连接有齿条(18),所述齿条(18)右部固定连接有冲针(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台(6)顶端中部设置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滑槽(13),所述冲台(6)右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4),所述双向螺纹杆(14)左右两侧外周均螺纹连接有滑杆(5),所述滑杆(5)上部固定连接有夹板(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滑动连接在滑槽(13)内部,所述夹板(4)滑动连接在冲台(6)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14)转动连接在冲台(6)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8)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9),所述齿条(18)滑动连接在冲台(6)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一(16)、齿轮二(17)与蜗轮(15)均设置在冲台(6)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台(6)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腿(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冲针可收缩的五金模具,包括冲台,所述冲台顶部边缘处设置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驱动杆,所述液压驱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针仓,所述针仓上部右侧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下部右侧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前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右部啮合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右部啮合连接有齿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冲针缩入针仓内进行存放,避免冲针无法收缩保护,容易被其他器物损坏,通过夹板对材料进行夹持,避免人工使用夹具来将材料进行夹持加工。料进行夹持加工。料进行夹持加工。
技术研发人员:徐祥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宏帝五金加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3/9/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