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

未命名 09-20 阅读:81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外科手术后的切口一般采用医用缝线缝合,切口愈合后需要拆线。临床中常用类似订书机的装置将伤口两侧皮肤订合在一起,这种方法较缝线使用更方便,节省手术时间,但对伤口的愈合质量,尤其是残留疤痕与传统缝线无显著差异,依然需要拆除金属缝合钉。现有常见的伤口缝合器一般使用可以单向锁紧的棘条和锁扣构成的锁紧装置作为伤口缝合力的调节装置,该锁紧装置对伤口的缝合力的调节只能单向阶梯递增不能减小,对于临时性地伤口闭合,需要再次开启伤口的情况无法满足,且一旦收紧过度,缝合器不可再次调节,同时无法实现对伤口缝合力的连续微调以满足临床对最佳缝合力的个体需求。另外,目前临床上对于伤口细菌感染的识别主要通过伤口拭子培养的方法,但此方法不能及时通过提供的测试结果对伤口变化及时提供精准干预,从而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
3.因此,现有的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说明书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
5.本发明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包括伤口缝合保持器、扫描检测仪和服务器,伤口缝合保持器包括柔性底板和敷料贴;柔性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通过若干固定条与第二底板进行力度可调式粘贴,敷料贴的一端与第一底板连接,敷料贴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板连接,敷料贴包括智能检测层,智能检测层与扫描检测仪连接,扫描检测仪与服务器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检测层包括若干检测层,若干检测层包括蓝牙芯片传输层、集成传感器层以及点位传感层,点位传感层包括电路接口以及若干传感器检测点,若干个传感器检测点处分别设有用于检测伤口参数数据的传感器,点位传感层与集成传感器层连接;集成传感器层包括贴合加压组件,贴合加压组件为抗菌供电集成器件,抗菌供电集成器件包括抗菌工作电极;集成传感器层与蓝牙芯片传输层连接,蓝牙芯片传输层与扫描检测仪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底板上设有固定板,若干固定条的一端与固定板连接,若干固定条之间相互平行且相隔预设距离,若干固定条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刺毛端魔术贴块,第二底板设有若干圆毛端魔术贴块,刺毛端魔术贴块与圆毛端魔术贴块相互贴合;圆毛端魔术贴块设有若干个大小一致的力度格,力度格用于调整伤口缝合力度,并且当刺毛端魔术贴块与圆毛端魔术贴块贴合时通过保持格数统一以示拉力一致。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底板以及第二底板均设有圆毛端魔术贴条,敷料贴的一端设有第一刺毛端魔术贴条,敷料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刺毛端魔术贴条,敷料贴的一端通过第一刺毛端魔术贴条与第一底板的圆毛端魔术贴条贴合,敷料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刺毛端魔术贴条与第二底板的圆毛端魔术贴条贴合。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敷料贴还包括纱布层和无纺布层,纱布层为敷料贴中靠近伤口的一侧,无纺布层为敷料贴中远离伤口的一侧,智能检测层位于纱布层和无纺布层之间。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底板或第二底板设有温度感应条.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感应条包括液晶显示器,温度感应条用于显示伤口近切缘处皮肤温度,温度感应条的表面为可视化液晶感温变色。
13.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固定条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扫描检测仪设有若干个按钮,若干个按钮包括启动传感器按钮、检测敷料数据按钮和获取传感器数据按钮。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底板由高分子柔性材料制成,且柔性底板贴近伤口侧有柔性底板胶贴;温度感应条由高柔韧度材料pet制成,固定板由高分子柔性材料制成,固定条由透气亲肤透明tpu材料制成,纱布层由医用纱布制成,无纺布层由透气亲肤无纺布制成。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本发明设置有伤口缝合保持器,伤口缝合保持器包括柔性底板和敷料贴;柔性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本发明通过第一底板通过若干固定条与第二底板进行力度可调式粘贴,其中敷料贴的一端与第一底板连接,敷料贴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板连接,敷料贴包括智能检测层,智能检测层与扫描检测仪连接,智能检测层能够根据扫描检测仪发送的检测指令检测伤口参数数据,并将伤口参数数据发送至扫描检测仪,扫描检测仪能够对智能检测层发送检测指令,并将接收到的伤口参数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能够对伤口参数数据进行记录,并根据伤口参数数据得到伤口愈合状况。本发明能精确调节保持器上的缝合力度达到个体化伤口缝合治疗;同时,及时检测伤口微环境,帮助患者伤口尽早愈合。
18.进一步地,本发明能够辅助医护人员判断伤口愈合情况并及尽早发现感染、尽早精准干预;同时准确控制保持伤口局部缝合力度统一,辅助伤口愈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另外,本发明采用高分子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底板胶贴,底面具有自粘性,柔性底板与皮肤粘贴稳定可靠,且粘贴舒适性好;敷料的使用使得伤口不受病原体感染并加速伤口愈合,而且在敷料始终处于使用状态下本发明能够根据实时检测的数据变化值进行伤口感染预测,更为快速的实现伤口的内环境变化的识别。
1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逻辑框图;
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伤口缝合保持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伤口缝合保持器无敷料贴状态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伤口缝合保持器无敷料贴使用示意图;
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敷料贴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描检测仪整体示意图;
2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检测层整体示意图;
28.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29.1、伤口缝合保持器,2、扫描检测仪,3、服务器,4、柔性底板,41、第一底板,42、第二底板,5、敷料贴,6、固定条,7、刺毛端魔术贴条,8、温度感应条,9、刺毛端魔术贴块,10、圆毛端魔术贴块,11、固定板,12、圆毛端魔术贴条,13、纱布层,14、智能检测层,15、无纺布层,16、启动传感器按钮,17、检测敷料数据按钮,18、获取传感器数据按钮,19、封边,20、蓝牙芯片传输层,21、集成传感器层,22、点位传感层,23、透气孔,24、力度格,401、处理器,402、存储器,403、电源,404、输入模块,405、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手术切口保持器缺少对伤口部位皮肤整体固定,伤口部位皮肤易受患者活动挤压变形,引起压迫出血,影响伤口皮缘平整,从而影响伤口愈合速度。另外,临床上常规更换伤口敷料将敷料覆盖在伤口表面,保护伤口不受病原体感染,但不便直接观察伤口状况,不能及时的监测伤口状态,易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而且,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传统伤口拭子培养方法识别感染细菌种类,不能及时通过提供的测试结果对伤口内环境的变化精准干预,从而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再来,现有的手术切口保持器对伤口缝合力不能进行精确调节,缝合力太小或缝合力过大均易导致切口皮缘愈合延迟。进一步地,如何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成为了本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32.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
33.第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涉及医疗器具技术的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包括伤口缝合保持器1、扫描检测仪2和服务器3。如图2所示,伤口缝合保持器1包括柔性底板4和敷料贴5。其中,柔性底板4可以由高分子柔性材料制成,且贴近伤口侧有柔性底板4胶贴,其材料柔软亲肤,透气性好,胶贴具有自粘性。柔性底板4与皮肤粘贴稳定可靠,且粘贴舒适性好。柔性底板4包括第一底板41和第二底板42,第一底板41通过若干固定条6与第二底板42进行力度可调式粘贴。敷料贴5的一端与第一底板41连接,敷料贴5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板42连接。若干固定条6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23,使用时可保持伤口敷料处透气。扫描检测仪2与服务器3之间可以有线连接,也可以无线连接。
34.另外,第一底板41或第二底板42设有温度感应条8,温度感应条8可以呈长条状,温度感应条8可以由高柔韧度材料pet制成,该材料具有弹性表面光滑,能贴合皮肤不易断裂,温度感应条8包括液晶显示器,温度感应条8用于显示伤口近切缘处皮肤温度,温度感应条8
的表面为可视化液晶感温变色。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温度感应条8的检测皮肤温度可以为36℃至4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柔性底板4上设置温度感应条8,贴合皮肤时即刻可直观显示伤口近切缘处皮肤温度,尽早提示切口感染情况。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敷料贴5包括纱布层13、智能检测层14、无纺布层15。其中纱布层13可以由医用纱布制成,同时纱布层13为可撕拉替换层,在伤口渗出液液体量较多将该层浸润时,可撕拉取下该层及时替换。无纺布层15可以由透气亲肤无纺布制成。智能检测层14与扫描检测仪2连接,智能检测层14用于根据扫描检测仪2发送的检测指令检测伤口参数数据,并将伤口参数数据发送至扫描检测仪2,扫描检测仪2用于对智能检测层14发送检测指令,并将接收到的伤口参数数据上传至服务器3,服务器3用于对伤口参数数据进行记录,并根据伤口参数数据得到伤口愈合状况。纱布层13为敷料贴5中靠近伤口的一侧,无纺布层15为敷料贴5中远离伤口的一侧,智能检测层14位于纱布层13和无纺布层15之间。本技术实施例中,伤口参数数据可以为伤口温度、ph值、湿度等参数。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智能检测层14包括若干检测层,若干检测层包括蓝牙芯片传输层20、集成传感器层21以及点位传感层22,点位传感层22包括电路接口以及若干传感器检测点,若干个传感器检测点处分别设有用于检测伤口参数数据的传感器,比如湿度传感器、ph传感器等等。点位传感层22与集成传感器层21连接,点位传感层22用于对纱布层13进行多点位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伤口参数数据发送至集成传感器层21;集成传感器层21包括贴合加压组件,贴合加压组件为抗菌供电集成器件,抗菌供电集成器件包括抗菌工作电极,集成传感器层21与蓝牙芯片传输层20连接;集成传感器层21将伤口参数数据发送至蓝牙芯片传输层20。蓝牙芯片传输层20与扫描检测仪2之间可以蓝牙连接。蓝牙芯片传输层20用于接收集成传感器层21发送的伤口参数数据,并将伤口参数数据发送至扫描检测仪2。
3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底板41上设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可以由高分子柔性材料制成。若干固定条6的一端与固定板11连接,若干固定条6之间相互平行且相隔预设距离。
38.如图4所示,若干固定条6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刺毛端魔术贴块9,第二底板42设有若干圆毛端魔术贴块10,刺毛端魔术贴块9与圆毛端魔术贴块10相互贴合。如图3及图4所示,圆毛端魔术贴块10设有若干个大小一致的力度格24,力度格24用于调整伤口缝合力度,并且当刺毛端魔术贴块9与圆毛端魔术贴块10贴合时通过保持格数统一以示拉力一致。本技术实施例中,魔术贴是由一面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和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相互贴合组成。
39.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板11上设有若干固定条6,固定条6之间留有间隔,固定条6可以由透气亲肤透明tpu条制成,固定条6上中间部位设有若干个透气孔23,固定条6的材质无弹力,可保持缝合拉力一致。固定条6另一端设有的刺毛端魔术贴块9与第二底板42上设有的圆毛端魔术贴块10贴合。圆毛端魔术贴块10设为长条状,圆毛端魔术贴块10的表面设有大小一致的力度格24,力度格24可在刺毛端魔术贴块9在与圆毛端魔术贴块10贴合时保持格数统一以示拉力一致。操作者可根据患者伤口愈合情况通过刺毛端魔术贴块9在圆毛端魔术贴块10的粘贴位置,即力度格24的格数调整缝合松紧度。
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底板41以及第二底板42均设有圆毛端魔术贴条12,敷料贴5设有刺毛端魔术贴条7,敷料贴5的一端设有第一刺毛端魔术贴条,敷料贴5的另一端设有第
二刺毛端魔术贴条,敷料贴5的一端通过第一刺毛端魔术贴条与第一底板41的圆毛端魔术贴条12贴合,敷料贴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刺毛端魔术贴条与第二底板42的圆毛端魔术贴条12贴合。
41.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扫描检测仪2设有若干个按钮,若干个按钮包括启动传感器按钮16、检测敷料数据按钮17和获取传感器数据按钮18。
4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43.将柔性底板4中的第一底板41和第二底板42分别平行粘贴在皮肤伤口切缘的左右两侧,然后将敷料贴5两端的刺毛端魔术贴条7(第一刺毛端魔术贴条和第二刺毛端魔术贴条)分别与第一底板41和第二底板42上的圆毛端魔术贴条12贴合,并覆盖在在伤口处。本技术实施例中敷料贴5为三层设计,敷料贴5为柔性电子敷料,能与手术切口更好的贴合;敷料贴5由内至外分别为纱布层13、智能检测层14、无纺布层15共三层。第一层的纱布层13由医用纱布制成,纱布层13的底面两侧设有刺毛端魔术贴条7,并且能够与第一底板41和第二底板42两侧近伤口切缘处的圆毛端魔术贴条12贴合。同时纱布层13为可撕拉替换层,在伤口渗出量较多将纱布层13浸润时,可及时替换。第二层的智能检测层14包括:封边19、蓝牙芯片传输层20、集成传感器层21、点位传感层22,其中,点位传感层22由封边装的多个ph传感器监测点、湿度感应监测点和电路接口组成;传感器监测点位置均匀分布在点位传感层22上。
44.本技术实施例可以提拉固定板11的固定条6向对侧即第二底板42方向拉动,将固定条6另一端内侧设置的刺毛端魔术贴块9根据伤口敞开情况粘贴固定在第二底板42的圆毛端魔术贴块10上。本技术实施例可根据伤口愈合情况调整固定条6粘贴位置,保持松紧度,同时通过设置固定条6增加伤口缝合保持器1的稳定性。
45.获取伤口参数数据时,将扫描检测仪2靠近敷料贴5,选择点击检测敷料数据按钮17,敷料贴5中位于中层的智能检测层14通过对下层近伤口处的纱布层13进行多点位检测获取伤口实时ph值、湿度等伤口参数数据,并将所得伤口参数数据传输至集成传感器层21,集成传感器层21设有外侧贴合边的封边及贴合加压组件,贴合加压组件为抗菌供电集成,为聚苯胺工作电极。再由蓝牙芯片传输层20传输至服务器3。敷料贴5第三层为无纺布层15,该层由透气亲肤无纺布制成。
4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扫描检测仪2具有蓝牙传输功能。敷料贴5中层的智能检测层14的蓝牙芯片能与扫描检测仪2相匹配。首次操作时,可以将扫描检测仪2靠近敷料贴5并选择点击启动传感器按钮16进行匹配。当获取伤口参数数据时,将扫描检测仪2靠近敷料贴5,选择点击检测敷料数据按钮17,敷料贴5的中层智能检测层14通过对下层近伤口处纱布层13进行多点位检测,获取伤口实时数据的同时,扫描检测仪2讲数据通过选择点击获取传感器数据按钮18同步至服务器3,以此记录并辅助判断伤口的愈合情况。
4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术切口保持方法,应用于伤口缝合保持器1,包括:通过扫描检测仪2发送的启动传感器指令与扫描检测仪2进行匹配;检测到与扫描检测仪2匹配成功后,根据扫描检测仪2发送的检测指令进行多点位检测,得到伤口参数数据;将伤口参数数据发送至扫描检测仪2,扫描检测仪2用于将伤口参数数据发送至服务器3,并通过服务器3进行记录,服务器3用于根据伤口参数数据得到伤口愈合状况。
48.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术切口保持方法,应用于扫描检测仪
2,包括:发送启动传感器指令至伤口缝合保持器1,伤口缝合保持器1用于根据启动传感器指令与扫描检测仪2进行匹配;检测到与伤口缝合保持器1匹配成功后,发送检测指令至伤口缝合保持器1,伤口缝合保持器1用于根据检测指令进行多点位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伤口参数数据发送至扫描检测仪2;接收伤口缝合保持器1发送的伤口参数数据,并发送获取传感器数据指令至服务器3,服务器3用于根据传感器数据指令接收伤口参数数据,并根据伤口参数数据得到伤口愈合状况。
49.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术切口保持方法,应用于服务器3,包括:接收扫描检测仪2发送的获取传感器数据指令,根据获取传感器数据指令接收伤口参数数据,并根据伤口参数数据得到伤口愈合状况。
50.本技术实施例中,扫描检测仪或服务器均可以获取伤口参数数据,并根据伤口参数数据得到实时检测的数据变化值,然后根据实时检测的数据变化值进行伤口感染预测,从而更为快速的实现伤口的内环境变化的识别。
51.本发明设置有伤口缝合保持器1,伤口缝合保持器1包括柔性底板4和敷料贴5;柔性底板4包括第一底板41和第二底板42,本发明通过第一底板41通过若干固定条6与第二底板42进行力度可调式粘贴,其中敷料贴5的一端与第一底板41连接,敷料贴5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板42连接,敷料贴5包括智能检测层14,智能检测层14与扫描检测仪2连接,智能检测层14能够根据扫描检测仪2发送的检测指令检测伤口参数数据,并将伤口参数数据发送至扫描检测仪2,扫描检测仪2能够对智能检测层14发送检测指令,并将接收到的伤口参数数据上传至服务器3,服务器3能够对伤口参数数据进行记录,并根据伤口参数数据得到伤口愈合状况。本发明能精确调节保持器上的缝合力度达到个体化伤口缝合治疗;同时,及时检测伤口微环境,帮助患者伤口尽早愈合。
52.进一步地,本发明能够辅助医护人员判断伤口愈合情况并及尽早发现感染、尽早精准干预;同时准确控制保持伤口局部缝合力度统一,辅助伤口愈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另外,本发明采用高分子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底板胶贴,底面具有自粘性,柔性底板与皮肤粘贴稳定可靠,且粘贴舒适性好;敷料的使用使得伤口不受病原体感染并加速伤口愈合,而且在敷料始终处于使用状态下本发明能够根据实时检测的数据变化值进行伤口感染预测,更为快速的实现伤口的内环境变化的识别。
5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为云端服务器,可以是单一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还可以以终端的形式来实现。
54.如图8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
55.该服务器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401、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402、电源403、输入模块404以及通信模块405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服务器结构并不构成对服务器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56.处理器401是该服务器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服务器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服务器进行整体监控。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
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401中。
57.存储器4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4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服务器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4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401对存储器402的访问。
58.服务器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40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403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4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403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59.该服务器还可包括输入模块404,该输入模块40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60.该服务器还可包括通信模块405,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模块405可以包括无线模块,服务器可以通过该通信模块405的无线模块进行短距离无线传输,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比如,该通信模块405可以用于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61.尽管未示出,服务器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中的处理器401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402中,并由处理器4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中的各种功能。
6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63.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该指令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智能手术切口保持方法中的步骤。例如,该指令可以执行如下步骤:接收扫描检测仪发送的获取传感器数据指令,根据获取传感器数据指令接收伤口参数数据,并根据伤口参数数据得到伤口愈合状况等。
64.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6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手术切口保持的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66.由于该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智能手
术切口保持装置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67.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术切口保持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伤口缝合保持器、扫描检测仪和服务器,所述伤口缝合保持器包括柔性底板和敷料贴;所述柔性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通过若干固定条与所述第二底板进行力度可调式粘贴,所述敷料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所述敷料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所述敷料贴包括智能检测层,所述智能检测层与所述扫描检测仪连接,所述扫描检测仪与所述服务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检测层包括若干检测层,所述若干检测层包括蓝牙芯片传输层、集成传感器层以及点位传感层,所述点位传感层包括电路接口以及若干传感器检测点,所述若干个传感器检测点处分别设有用于检测伤口参数数据的传感器,所述点位传感层与所述集成传感器层连接;所述集成传感器层包括贴合加压组件,所述贴合加压组件为抗菌供电集成器件,所述抗菌供电集成器件包括抗菌工作电极;所述集成传感器层与所述蓝牙芯片传输层连接,所述蓝牙芯片传输层与所述扫描检测仪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固定板,所述若干固定条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若干固定条之间相互平行且相隔预设距离,所述若干固定条的另一端设有若干刺毛端魔术贴块,所述第二底板设有若干圆毛端魔术贴块,所述刺毛端魔术贴块与所述圆毛端魔术贴块相互贴合;所述圆毛端魔术贴块设有若干个大小一致的力度格,所述力度格用于调整伤口缝合力度,并且当所述刺毛端魔术贴块与所述圆毛端魔术贴块贴合时通过保持格数统一以示拉力一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以及所述第二底板均设有圆毛端魔术贴条,所述敷料贴的一端设有第一刺毛端魔术贴条,所述敷料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刺毛端魔术贴条,所述敷料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刺毛端魔术贴条与所述第一底板的圆毛端魔术贴条贴合,所述敷料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刺毛端魔术贴条与所述第二底板的圆毛端魔术贴条贴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贴还包括纱布层和无纺布层,所述纱布层为所述敷料贴中靠近伤口的一侧,所述无纺布层为所述敷料贴中远离伤口的一侧,所述智能检测层位于所述纱布层和所述无纺布层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或所述第二底板设有温度感应条。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条包括液晶显示器,所述温度感应条用于显示伤口近切缘处皮肤温度,所述温度感应条的表面为可视化液晶感温变色。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底板贴近伤口侧设有柔性底板胶贴。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固定条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检测仪设有若干个按钮,所述若干个按钮包括启动传感器按钮、检测敷料数据按钮和获取传感器数据按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手术切口保持装置,本申请包括伤口缝合保持器、扫描检测仪和服务器,伤口缝合保持器包括柔性底板和敷料贴;柔性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通过若干固定条与第二底板进行力度可调式粘贴,敷料贴的一端与第一底板连接,敷料贴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板连接,敷料贴包括智能检测层,智能检测层与扫描检测仪连接,扫描检测仪与服务器连接。本申请能够辅助医护人员判断伤口愈合情况并及尽早发现感染、尽早精准干预;同时准确控制保持伤口局部缝合力度统一,不仅辅助伤口愈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还能够根据实时检测的数据变化值进行伤口感染预测,更为快速的实现伤口的内环境变化的识别。快速的实现伤口的内环境变化的识别。快速的实现伤口的内环境变化的识别。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3/9/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