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胚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0
阅读:136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轧胚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轧胚机。
背景技术:
2.轧胚机是世界所有油脂压榨工厂“核心设备”,适用于压榨不同类型油料作物,对软化破碎后大豆、葵花籽、油菜籽、花生等油脂及种子物料进行压胚,改变其油脂细胞组织结构,根据油料特性压榨不同厚度胚片,更有利于后续浸出出油。大豆籽仁由无数细胞组成,大豆细胞的表面是一层由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组成的比较坚韧的细胞壁,油脂和其他物质包含在细胞壁中,要提取细胞内的油脂,就必须破坏其表面的细胞壁,破坏大豆的细胞组织。轧胚时可以利用机械外力的作用破坏大豆的细胞组织,破坏部分细胞的细胞壁。大豆碾轧的愈薄,细胞组织破坏的也愈多。轧胚使大豆由粒状变成片状,在溶剂浸出取油时料胚与溶剂的接触表面增大,油脂的扩散路程缩短,有利于提高浸出速度和深度。
3.根据浸出工艺要求,胚片厚度在0.25~0.35mm时,浸出效果最好,若压力过大,胚片过薄,会使物料的粉末度增大,反而会影响浸出效果,胚片厚度过厚,则会导致粕中含有偏高,导致出油率降低,同时也会增加后续加工的能耗。因此胚片厚度的精准控制,是轧胚工段的核心指标要求,而胚片厚度与轧辊间隙呈正相关,因此轧辊间隙精准在线调节,是轧胚工段的关键控制工艺参数。
4.传统轧胚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驱动系统体积庞大,占用较大空间,传动链条环节多,系统效率较低,系统效率70%-80%,能耗偏高;不符合国家绿色节能的发展趋势;(2)稳定性不足,运营成本高:皮带传动存在比较大的径向力,对主轴要求较高,且皮带易磨损、老化增加了故障点和维护工作量,维护成本比较高;同时由于径向力的存在,设备运行易产生振动,噪音大。
5.公开号cn104300732a、公开日2014年11月11日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开一种内置式双边驱动轧胚机轧胚结构。该专利存在采用两台永磁电机驱动一个轧辊,两台电机的同步性上存在差异,对设备的运行稳定型存在隐患,且价格较高。另外轧辊与转子直接连接,加工过程产生的热量将会直接传递到永磁体上,存在永磁材料衰减,降低传动效率的风险。
6.公开号cn106273622a、公开日2017年1月4日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开一种永磁电机驱动轧胚机,该专利主要是采用蜗轮蜗杆方式调整辊间距,通过位移传感器的信号与实际检测的压片厚度对比,并通过控制系统的差值调整,控制出片厚度,该专利不能做到在线实时调整,不符合油脂加工企业对智能化的发展需求。
7.公开号cn 211079078 u、公开日2020年7月24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一种内置永磁电机两端驱动的轧胚机辊筒,该专利同样存在与专利专利cn104300732a一样的技术风向,存在采用两台永磁电机驱动一个轧辊,两台电机的同步性上存在差异,对设备的运行稳定型存在隐患,且价格较高。另外轧辊与转子直接连接,加工过程产生的热量将会直接传递到永磁体上,存在永磁材料衰减,降低传动效率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胚机,用以解决现有轧胚机轧辊与转子直接连接,加工过程产生的热量将会直接传递到永磁体上,存在永磁材料衰减,降低传动效率的技术问题。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轧胚机,包括轧胚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轧胚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固定永磁辊筒、活动永磁辊筒;所述固定永磁辊筒、所述活动永磁辊筒均包括:定子组件,包括定子、以及套装在所述定子上的永磁体;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套筒,所述转子套筒转动安装在所述定子组件上,并位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外周;轧辊组件,包括轧辊辊筒,所述辊筒位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外周,所述辊筒经由端面传动法兰与所述转子辊筒相连接;所述永磁体驱动所述转子套筒转动,所述转子套筒通过所述端面传动法兰带动所述辊筒转动。
10.轧胚机的轧辊传动方式,采用了单独永磁直驱的传动方式,不仅可以解决皮带传动的种种问题,更能实现节约电能10-20%,维护成本降低10%,操作便利性提升15%,还可以减小设备的占用面积,节省空间,尤其是变频控制可以调整轧辊的线速度,使轧胚机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11.为解决轧辊散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辊筒与所述转子套筒之间形成环形密闭空间,所述环形密闭空间内充冷却液。利用环形密闭空间内的冷却液,将轧辊的温度进行均匀的分布,提高胚片质量的一致性。
12.固定轧辊与活动轧辊之间间隙控制不精准,影响胚片质量:传动轧胚机辊间距采用液压缸调节,微调时需要人工调整,靠操作人员感官判断调整量,胚片厚度和均匀性差异较大,影响后续的制油效果及产品质量,不符合油脂精准适度加工的发展趋势。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永磁辊筒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安装座上,所述活动安装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轧胚机还包括辊筒间隙调整机构,与所述活动安装座相连接,所述辊筒间隙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固定永磁辊筒与所述活动永磁辊筒之间的间隙。
14.轧胚机构实时对照设定间隙与实际间隙的数值,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胚片的厚度精准控制,响应油脂精准适度加工的发展趋势。
15.为解决辊筒间隙调整机构如何实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辊筒间隙调整机构包括:活塞组件,经由传动组件与所述活动安装座相连接;活塞驱动组件,所述活塞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活塞组件,所述活塞驱动组件带动组件前进与后退,调整所述活动永磁辊筒与所述固定永磁辊筒的间隙。
16.为解决传动组件如何实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推杆支架件、碟簧组件、止推座;所述活动安装座与所述推杆支架件相连接连接,所述推杆支架件通过碟簧组件与所述止推座连接,所述止推座与所述活塞组件相连接。
17.为解决活塞组件如何实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液压缸、活塞杆,所述活塞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活塞杆相连接。
18.为解决固定永磁辊筒与活动永磁辊筒之前间隙在线实时调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杆末端设置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伺服电机均与控制器连接。利用控制器获取位移传感器的信息,并对伺服电机,实时对照设定间隙与实际间隙的数值,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胚片的厚度精准控制,响应油脂精准适度加工的发展趋势。
19.为解决轧胚机喂料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轧胚机还包括喂料机构,包括:喂料腔,所述喂料腔内转动设置喂料转子、翻板;喂料转子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喂料转子;翻板驱动组件,经由翻板连杆组件与翻板相连接,利用翻板驱动组件、翻板连杆组件调整翻板的开度。
20.轧胚机喂料机构通过喂料转子的转速调整、以及翻板开度的大小的在线实时调节,实现轧胚机能够满负荷的运行,进而提到工作效率。
21.为解决辊筒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局部磨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轧胚机还包括辅助磨辊机构。辅助磨辊机构可根据需要调整磨削辊筒的线速度,使其达到最佳的磨削效果。
22.为解决机架侧板与固定永磁辊筒/活动永磁辊筒轧的辊辊筒之间的积料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轧胚机还包括清扫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清理所述机架侧板与所述轧辊辊筒之间的积料,所述清扫机构包括气包,所述气包上并联设置喷嘴组件,所述气包上设置电磁阀,所述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固定永磁辊筒、活动永磁辊筒为解决固定永磁辊筒、活动永磁辊筒之间进料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轧胚机还包括均料机构,位于所述喂料机构的下方,用于将喂料机构传输的物料导向所述固定永磁辊筒、活动永磁辊筒之间;所述均料机构包括所述机架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均料板、第二均料板。第一均料板、第二均料板转动连接在机架上。
23.为解决物料含有铁杂影响导致轧胚出料纯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轧胚机还包括除铁机构,包括机架上设置的支架、以及支架上设置的磁铁。
24.为解决固定永磁辊筒、活动永磁辊筒上物料沉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轧胚机还包括:第一刮刀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固定永磁辊筒的轧辊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刮刀机构与所述固定永磁辊筒的的轧辊组件之间外切设置,所述刮刀机构用于刮除所述固定永磁辊筒的的轧辊组件上的积料;第二刮刀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活动永磁辊筒的轧辊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刮刀机构与所述活动永磁辊筒的轧辊组件之间外切设置,所述刮刀机构用于刮除所述固定永磁辊筒的轧辊组件上的积料。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轧胚机的立体图一;图2为本发明轧胚机的立体图二;图3为本发明轧胚机的主视图;图4为本发明轧胚机的侧视图;图5为本发明轧胚机的剖视图一;图6为图5中a的放大图;图7为本发明轧胚机的剖视图二;图8为本发明液压系统与控制系统的主视图;图9为本发明液压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后视图;附图标记:10轧胚机;100机架;101固定安装座;102活动安装座;200轧胚机构;201定子;202转子套筒;203轧辊辊筒;204永磁体;205端面传动法兰;206轴承定位端盖;207轴承座;208轴承;210 辊筒间隙调整机构;211推杆支架;212碟簧组件;213止推座;214活塞杆;215液压缸;216活塞驱动组件;217液压缸支撑座;218位移传感器;220环形密闭空间;230固定永磁辊筒;240活动永磁辊筒;300喂料机构;301驱动组件;302喂料转子;303翻板驱动组件;304翻板连杆组件;305翻板;310均料机构;311第一均料板;312第二均料板;400辅助磨辊机构;500清理机构,501气包;502喷嘴;503电磁阀;600除铁机构;601支架;602磁体;710第一刮刀机构;720第二刮刀机构;800液压系统;900智能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26.如图1-9所示,轧胚机,包括机架100、轧胚机构200。轧胚机构200包括固定永磁辊筒230、活动永磁辊筒240。
27.机架100上设置固定安装座110,固定安装座110上安装固定永磁辊筒230。固定永磁辊筒230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轧辊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定子201,定子201上套装永磁体204。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套筒202、轴承座207、轴承208、轴承定位端盖206。转子套筒202转动安装在定子组件上,并位于定子组件的外周。定子两端支撑在机架上,定子两端安装轴承208,转子套筒两端分别安装轴承座207,轴承座207内侧轴承定位端盖206,安装轴承208对应设置在轴承座207上。轧辊组件包括轧辊辊筒203。轧辊辊筒203位于转子组件的外周,
轧辊辊筒203经由端面传动法兰205与转子辊筒202相连接,形成传动系统。
28.轧胚机的轧辊传动方式,采用了单独永磁直驱的传动方式,套装在定子201上的永磁体204,驱动转子套筒202转动,转子套筒202通过端面传动法兰205带动固定永磁辊筒230的轧辊辊筒203转动,实现了动力的传递。
29.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永磁辊筒230的轧辊辊筒203与转子套筒202之间形成环形密闭空间220,环形密闭空间220内充冷却液。
30.活动永磁辊筒240两端通过活动安装座102安装于轧胚机架100两侧机架滑槽上。活动永磁辊筒240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轧辊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定子201、以及套装在定子上的永磁体204。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套筒202、轴承座207、轴承208、轴承定位端盖206,转子套筒202转动安装在定子组件上,并位于定子组件的外周。定子两端支撑在机架上,定子两端安装轴承208,转子套筒两端分别安装轴承座207,轴承座207内侧轴承定位端盖206,安装轴承208对应设置在轴承座207上。轧辊组件,包括轧辊辊筒203,轧辊辊筒203位于转子组件的外周,轧辊辊筒203经由端面传动法兰205与转子辊筒202相连接。动永磁辊筒的永磁体驱动转子套筒转动,转子套筒通过端面传动法兰带动辊筒转动。
31.轧胚机的轧辊传动方式,采用了单独永磁直驱的传动方式,套装在定子201上的永磁体204,驱动转子套筒202转动,转子套筒202通过端面传动法兰205带动活动永磁辊筒240的轧辊辊筒203转动,实现了动力的传递。
32.在一个实施例中,活动永磁辊筒240的轧辊辊筒203与转子套筒202之间形成环形密闭空间220,环形密闭220空间内充冷却液。轧辊辊筒203与转子套筒202间形成220的密封空间,空间内充冷却液(譬如油等),可以将轧辊的温度进行均匀的分布,提高胚片质量的一致性。
33.永磁直驱与传动的皮带驱动相比,皮带驱动系统体积庞大,占用较大空间,传动链条环节多,系统效率较低,系统效率70%-80%,能耗偏高;不符合国家绿色节能的发展趋势,将传统的皮带传动改为永磁辊筒传动,配备变频控制,不仅可以解决皮带传动的种种问题,更能实现节约电能10-20%,。皮带传动存在比较大的径向力,对主轴要求较高,且皮带易磨损、老化增加了故障点和维护工作量,维护成本比较高;同时由于径向力的存在,设备运行易产生振动,噪音大,采用永磁直驱传动稳定得以提升,维护成本降低10%,操作便利性提升15%,还可以减小设备的占用面积,节省空间,尤其是变频控制可以调整轧辊的线速度,使轧胚机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34.控制不精准,影响胚片质量:传动轧胚机辊间距采用液压缸调节,微调时需要人工调整,靠操作人员感官判断调整量,胚片厚度和均匀性差异较大,影响后续的制油效果及产品质量,不符合油脂精准适度加工的发展趋势。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架上滑动设置活动安装座120,活动永磁辊筒240转动设置在活动安装座1上。
35.在一个实施例中,轧胚机还包括辊筒间隙调整机构210,与活动安装座102相连接,辊筒间隙调整机构210用于调整固定永磁辊筒230与活动永磁辊筒240之间的间隙。
36.在一个实施例中,辊筒间隙调整机构210包括活塞组件、活塞驱动组件216。
37.活塞组件,经由传动组件与活动安装座相连接。
38.活塞驱动组件,活塞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活塞组件,活塞驱动组件带动组件前进与后退,调整活动永磁辊筒与固定永磁辊筒的间隙。
39.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包括推杆支架件211、碟簧组件212、止推座213。活动安装座102与推杆支架件211相连接,推杆支架件211通过碟簧组件212与止推座213连接,止推座213与活塞组件相连接。
40.在一个实施例中,活塞组件包括液压缸215、活塞杆214。活塞驱动组件216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活塞杆214相连接。
41.在一个实施例中,活塞杆末端设置位移传感器218。
42.活动安装座102与推杆支架件211连接,推杆支架件211通过碟簧组件212与止推座213连接,止推座213与液压缸215的活塞杆214连接,液压缸215通过液压缸支撑座217与轧胚机架100连接。液压缸215的活塞杆214可以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同时液压缸215的活塞杆214末端设有位移传感器218。通过液压缸215的活塞杆214的前进和后退,实现活动永磁辊筒240与固定永磁辊筒230的间隙调整,同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液压缸215的活塞杆214,实现间隙的精准调整,同时通过位移传感器218在线实时显示轧辊间的距离,利用智能控制系统900,实时对照设定间隙与实际间隙的数值,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胚片的厚度精准控制,响应油脂精准适度加工的发展趋势。通过轧辊间隙的在线精准控制,胚片厚度和均匀性趋于一致性,提升后续的制油效果及产品质量。
43.在一个实施例中,轧胚机还包括喂料机构300,包括喂料腔、喂料转子302、翻板305、喂料转子驱动组件301、翻板驱动组件303、翻板连杆组件304。喂料腔内转动设置喂料转子302、翻板。 机架100上安装喂料转子驱动组件303,喂料转子驱动组件303驱动连接喂料转子302。翻板驱动组件303,经由翻板连杆组件304与翻板305相连接,用于调整翻板305与喂料转子302之间的间距,调整进料量大小。
44.轧辊磨损后修复时,由于传统轧胚机的轧辊转速偏高,影响轧辊的修复质量,对修复后续产品质量影响较大,不能满足精准加工的要求。在一个实施例中,轧胚机还包括辅助磨辊机构400。辅助磨辊装置400安装在机架100上,所述辅助磨辊装置400可设定磨削量自动进行磨削作业。辊筒使用过程中产生局部磨损,需要辅助磨辊装置定期对辊筒进行磨削。固定永磁辊筒230和活动永磁辊筒240为变频启动,可根据需要调整磨削辊筒的线速度,使其达到最佳的磨削效果。
45.在一个实施例中,轧胚机还包括清扫机构500,设置在机架100上,用于清理机架侧板与轧辊辊筒之间的积料。清扫机构500包括气包501、喷嘴组件502、电磁阀503,气包501上并联设置若干个喷嘴组件502。气包501上还安装有电磁阀503,电磁阀503与控制器相连接。
46.在一个实施例中,轧胚机还包括均料机构310,位于喂料机构300的下方,用于将喂料机构传输的物料导向固定永磁辊筒230、活动永磁辊筒240之间。均料机构包括机架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均料板311、第二均料板312。第一均料板311、第二均料板312均转动连接在机架100上,二者之间夹角可调。
47.在一个实施例中,轧胚机还包括除铁机构600,包括磁铁支架602、磁铁601。机架100上安装磁铁支架602,磁铁支架602上安装磁铁601。机架100上安装清理门,磁铁吸附后,定期收集清理,磁铁支架602可旋转,旋转对准清理门后清理。
48.在一个实施例中,轧胚机还包括第一刮刀机构710、第二刮刀机构720。第一刮刀机构710用于刮除固定永磁辊筒的的轧辊组件上的积料。第一刮刀机构710安装在机架内。第一刮刀机构710位于固定永磁辊筒230的轧辊组件的下方,第一刮刀机构710与固定永磁辊
筒的的轧辊组件之间外切设置。第二刮刀机构720用于刮除固定永磁辊筒的轧辊组件上的积料。第二刮刀机构720设置在机架内。第二刮刀机构720位于活动永磁辊筒240的轧辊组件的下方,第二刮刀机构720与活动永磁辊筒240的轧辊组件之间外切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轧胚机还包括液压系统800。
49.在一个实施例中,轧胚机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900,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连接清理机构的电磁阀503。电磁阀503通过智能控制系统900控制,设定喷吹的时间和喷吹的间隔,通过脉冲控制,间断性进气,实现自动喷吹,将机架100侧板与轧辊之间的积料清理干净。
50.控制器控制连接清理机构的辊筒间隙调整机构的位移传感器218与伺服电机216。通过位移传感器218在线实时显示轧辊间的距离。利用智能控制系统900,实时对照设定间隙与实际间隙的数值,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胚片的厚度精准控制,响应油脂精准适度加工的发展趋势。
51.喂料机构通过智能控制系统900控制,智能控制系统900将主机负载率与喂料量联动控制,通过负载率的高低自动调整喂料量大小,其中喂料量的大小通过喂料转子驱动组件301的转速调整以及翻板驱动组件303开度的大小的在线实时调节,实现轧胚机能够满负荷的运行,进而提到工作效率。
52.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轧胚机存在的难题,不仅提高传动效率10%-20%,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实现节能增效,而且可以实现大宗油料的精准适度加工,提高大宗油料的综合利用价值。
技术特征:
1.轧胚机,包括轧胚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轧胚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固定永磁辊筒、活动永磁辊筒;所述固定永磁辊筒、所述活动永磁辊筒均包括:定子组件,包括定子、以及套装在所述定子上的永磁体;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套筒,所述转子套筒转动安装在所述定子组件上,并位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外周;轧辊组件,包括轧辊辊筒,所述辊筒位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外周,所述辊筒经由端面传动法兰与所述转子辊筒相连接;所述永磁体驱动所述转子套筒转动,所述转子套筒通过所述端面传动法兰带动所述辊筒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胚机,其特征是,所述辊筒与所述转子套筒之间形成环形密闭空间,所述环形密闭空间内充冷却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轧胚机,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永磁辊筒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安装座上,所述活动安装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轧胚机还包括辊筒间隙调整机构,与所述活动安装座相连接,所述辊筒间隙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固定永磁辊筒与所述活动永磁辊筒之间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胚机,其特征是,所述辊筒间隙调整机构包括:活塞组件,经由传动组件与所述活动安装座相连接;活塞驱动组件,所述活塞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活塞组件,所述活塞驱动组件带动组件前进与后退,调整所述活动永磁辊筒与所述固定永磁辊筒的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胚机,其特征是,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推杆支架件、碟簧组件、止推座;所述活动安装座与所述推杆支架件相连接连接,所述推杆支架件通过碟簧组件与所述止推座连接,所述止推座与所述活塞组件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胚机,其特征是,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液压缸、活塞杆,所述活塞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活塞杆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胚机,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杆末端设置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伺服电机均与控制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胚机,其特征是,所述轧胚机还包括喂料机构,包括:喂料腔,所述喂料腔内转动设置喂料转子、翻板;喂料转子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喂料转子;翻板驱动组件,经由翻板连杆组件与所述翻板相连接,利用所述翻板驱动组件、所述翻板连杆组件调整所述翻板的开度。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胚机,其特征是,所述轧胚机还包括辅助磨辊机构。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胚机,其特征是,所述轧胚机还包括清扫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清理所述机架侧板与所述轧辊辊筒之间的积料,所述清扫机构包括气包,所述气包上并联设置喷嘴组件,所述气包上设置电磁阀,所述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胚机,其特征是,所述轧胚机还包括均料机构,位于所述喂料机构的下方,用于将喂料机构传输的物料导向所述固定永磁辊筒、活动永磁辊筒之间;所述均料机构包括所述机架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均料板、第二均料板。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胚机,其特征是,所述轧胚机还包括除铁机构,包括机架上设置的支架、以及支架上设置的磁铁。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胚机,其特征是,所述轧胚机还包括:第一刮刀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固定永磁辊筒的轧辊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刮刀机构与所述固定永磁辊筒的的轧辊组件之间外切设置,所述刮刀机构用于刮除所述固定永磁辊筒的的轧辊组件上的积料;第二刮刀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活动永磁辊筒的轧辊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刮刀机构与所述活动永磁辊筒的轧辊组件之间外切设置,所述刮刀机构用于刮除所述固定永磁辊筒的轧辊组件上的积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轧胚机技术领域。轧胚机,包括轧胚机构,轧胚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固定永磁辊筒、活动永磁辊筒,均包括:定子组件,包括定子、以及套装在所述定子上的永磁体;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套筒,所述转子套筒转动安装在所述定子组件上,并位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外周;轧辊组件,包括轧辊辊筒,所述辊筒位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外周,所述辊筒经由端面传动法兰与所述转子辊筒相连接;所述永磁体驱动所述转子套筒转动,所述转子套筒通过所述端面传动法兰带动所述辊筒转动。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轧胚机轧辊与转子直接连接,加工过程产生的热量将会直接传递到永磁体上,存在永磁材料衰减,降低传动效率的技术问题。低传动效率的技术问题。低传动效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彭君建 钱胜峰 闾宏先 陈凯 叶展 李秋 许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丰尚油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3/9/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编织袋用扁丝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凸轮轴包装展示盒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