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化学混合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0 阅读:72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化学混合反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污染的高效化学混合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在进行化学反应的开始阶段或者反应的过程中,需要向溶液内添加其它的固体物质或催化剂等粉末状物质,通常的做法是预先将粉状物料放入反应腔内,在反应的过程中打开盖体或加料管向其中添加物料。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15963212u,公开了一种化学反应用物料混合装置,该装置在工作中,通过设置的电机带动转轴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叶轮转动,继而使得连通腔内部对搅拌筒内部底端的化工原料形成负压,从而使得搅拌筒内部底端的化工原料能够从连通腔回到上层进行往复搅拌,提高化工原料的混料均匀性。
4.该装置将化工原料从进料管处通入搅拌筒内部,在投料的过程中,化工原料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进料管溢出外部,对外部工作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化学混合反应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化学混合反应装置,包括混合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进料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混合罐的下表面与出料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混合罐上表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外表面的下侧设置有反应组件,所述投料管内壁上侧卡接轴承内安装有加料罐,所述加料罐的内壁与罐盖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7.所述加料罐的外表面与固定架的内壁固接,所述固定架的下表面与混合罐的上表面固接,且两个所述投料管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固接有四个搅拌叶,且四个所述搅拌叶两两相互对应,所述反应组件包括与投料管外表面下侧固接的散料罐,所述散料罐的外表面对称开设有若干散料孔,所述投料管正面的上侧安装有翻板阀。
8.优选的,所述混合组件包括安装在混合罐上表面左右两侧轴承内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与投料管的外表面固接,所述固定套的上表面与齿轮a的下表面固接,所述齿轮a的外表面与齿轮b的外表面啮合,所述齿轮b的上表面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混合罐的上表面。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关闭翻板阀,将需要投放的物料放置进加料罐内,关闭罐盖,开启翻板阀,投放的物料通过投放管进入散料罐内,进而避免在投料的过程中,封闭投料管,避免化工原料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投料管溢出外部,解决了现有装置在投料的过程中,化工原料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投料管溢出外部,对外部工作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11.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伺服电机带动两个齿轮b旋转,齿轮b旋转带动齿轮a旋转,齿轮a旋转带动固定套和投料管旋转,两个投料管旋转均带动四个搅拌叶进行旋转,两个投料管旋转方向相反,使得混合罐内产生两个相反的搅拌旋涡,两个相反的搅拌旋涡相互碰撞,提升混合罐内物料的反应速度。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投料管和刮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混合罐;2、进料管;3、出料管;
17.混合组件:41、固定套;42、齿轮a;43、齿轮b;44、伺服电机;45、搅拌叶;46、投料管;5、翻板阀;
18.反应组件:61、散料罐;62、散料孔;
19.7、加料罐;8、罐盖;9、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化学混合反应装置,包括混合罐1,所述混合罐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进料管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混合罐1的下表面与出料管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混合罐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外表面的下侧设置有反应组件,所述投料管46内壁上侧卡接轴承内安装有加料罐7,所述加料罐7的内壁与罐盖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加料罐7的外表面与固定架9的内壁固接,所述固定架9的下表面与混合罐1的上表面固接,且两个所述投料管46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固接有四个搅拌叶45,且四个所述搅拌叶45两两相互对应。
23.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混合组件包括安装在混合罐1上表面左右两侧轴承内的固定套41,所述固定套41的内壁与投料管46的外表面固接,所述固定套41的上表面与齿轮a42的下表面固接,所述齿轮a42的外表面与齿轮b43的外表面啮合,所述齿轮b43的上表面与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固接,所述伺服电机44安装在混合罐1的上表面,所述投料管46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固接有四个搅拌叶45;
24.具体的,通过设置且两个所述投料管46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固接有四个搅拌叶45,且四个所述搅拌叶45两两相互对应;
25.两个伺服电机44带动两个齿轮b43旋转,齿轮b43旋转带动齿轮a42旋转,齿轮a42旋转带动固定套41和投料管46旋转,两个投料管46旋转均带动四个搅拌叶45进行旋转,两
个投料管46旋转方向相反,使得混合罐1内产生两个相反的搅拌旋涡,两个相反的搅拌旋涡相互碰撞,提升混合罐1内物料的反应速度。
26.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投料管46内壁上侧卡接轴承内安装有加料罐7,所述加料罐7的内壁与罐盖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加料罐7的外表面与固定架9的内壁固接,所述固定架9的下表面与混合罐1的上表面固接;
27.固定架9对加料罐7进行固定,避免投料罐随着投料管46旋转而产生位移。
28.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反应组件包括与投料管46外表面下侧固接的散料罐61,所述散料罐61的外表面对称开设有若干散料孔62;
29.通过投料管46投放的物料掉落至散料罐61内,散料罐61随着投料管46旋转而同向旋转,进而投放的物料通过散料孔62与混合罐1内的物料进行化学反应,避免投放的物料沉淀。
30.具体的,通过设置所述投料管46正面的上侧安装有翻板阀5;
31.转动翻板阀5,将需要投放的物料放置进加料罐7内,关闭罐盖8,打开翻板阀5,投放的物料通过投放管进入散料罐61内,进而避免在投料的过程中,化工原料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投料管46溢出外部。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3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34.两个伺服电机44带动两个齿轮b43旋转,齿轮b43旋转带动齿轮a42旋转,齿轮a42旋转带动固定套41和投料管46旋转,两个投料管46旋转均带动四个搅拌叶45进行旋转,两个投料管46旋转方向相反,使得混合罐1内产生两个相反的搅拌旋涡,两个相反的搅拌旋涡相互碰撞,提升混合罐1内物料的反应速度,转动翻板阀5,将需要投放的物料放置进加料罐7内,关闭罐盖8,打开翻板阀5,投放的物料通过投放管进入散料罐61内,进而避免在投料的过程中,化工原料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投料管46溢出外部,投料管46投放的物料掉落至散料罐61内,散料罐61随着投料管46旋转而同向旋转,进而投放的物料通过散料孔62与混合罐1内的物料进行化学反应,避免投放的物料沉淀。
35.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化学混合反应装置,包括混合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进料管(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混合罐(1)的下表面与出料管(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混合罐(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外表面的下侧设置有反应组件,投料管(46)内壁上侧卡接轴承内安装有加料罐(7),所述加料罐(7)的内壁与罐盖(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加料罐(7)的外表面与固定架(9)的内壁固接,所述固定架(9)的下表面与混合罐(1)的上表面固接,且两个所述投料管(46)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固接有四个搅拌叶(45),且四个所述搅拌叶(45)两两相互对应,所述反应组件包括与投料管(46)外表面下侧固接的散料罐(61),所述散料罐(61)的外表面对称开设有若干散料孔(62),所述投料管(46)正面的上侧安装有翻板阀(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化学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包括安装在混合罐(1)上表面左右两侧轴承内的固定套(41),所述固定套(41)的内壁与投料管(46)的外表面固接,所述固定套(41)的上表面与齿轮a(42)的下表面固接,所述齿轮a(42)的外表面与齿轮b(43)的外表面啮合,所述齿轮b(43)的上表面与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固接,所述伺服电机(44)安装在混合罐(1)的上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污染的高效化学混合反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化学混合反应装置,包括混合罐,所述混合罐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两个进料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混合罐的下表面与出料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混合罐上表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外表面的下侧设置有反应组件,通过关闭翻板阀,将需要投放的物料放置进加料罐内,关闭罐盖,开启翻板阀,投放的物料通过投放管进入散料罐内,进而避免在投料的过程中,封闭投料管,避免化工原料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投料管溢出外部,解决了现有装置在投料的过程中,化工原料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投料管溢出外部,对外部工作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造成污染的问题。造成污染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语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语轩
技术研发日:2022.12.10
技术公布日:2023/9/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