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0
阅读:79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头组件。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内窥镜在使用过后需要清洗,烘干,再灭菌,然后保存在专业环境的内窥镜贮存柜子里面,这一系列流程处理麻烦,交叉污染机会比较大,给临床使用造成很多的困惑。临床使用的时候医护人员需要及时清洗消毒,工作量大,风险系数高。且光学镜头在冲洗清洗时容易造成损害。因此如何减少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简化内窥镜消毒清洗工序,降低使用风险系数,避免污染光学镜头,减少患者医护人员交叉感染的发生概率成为了当下难题。
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内窥镜头组件,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头组件,使用后,可轻松拽落旧的护套管体,换取新的护套管体即可,被免污染光学镜头,这样避免冲洗清洗对光学镜头的损害,也减少患者医护人员交叉感染的发生概率,减少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使用风险系数极大降低,实用性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内窥镜头组件,其包括外接接头、护套管体、内窥管体与光学镜头,所述护套管体贴合套设于所述内窥管体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外表面,所述护套管体可从所述内窥管体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外表面取下,所述光学镜头设置于所述内窥管体的一端,所述外接接头设置于所述内窥管体的另一端,所述光学镜头包括弧形部与直线部,所述直线部的一端与所述内窥管体相连接,所述直线部的一端与所述弧形部相连接,所述护套管体采用可形变的tpu覆膜材料制成。
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窥管体上且靠近外接接头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内窥管体上且靠近光学镜头一端的直径。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窥管体上且靠近外接接头一端的直径沿光学镜头一端逐渐变小从而形成渐变部。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渐变部的长度为37
±
3mm。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窥管体上且靠近外接接头一端的直径为8.0
±
0.15mm。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窥管体上且靠近光学镜头一端的直径为4.8
±
0.05mm。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接接头、所述内窥管体与所述光学镜头拼接的长度为289
±
5mm。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学镜头的长度均为5mm。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窥管体上且靠近外接接头的一侧设置有卡接部,所述
外接接头通过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内窥管体的一端。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接接头采用单牙两圈的连接方式与外部设备相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新颖,通过采用护套管体对外接接头、护套管体、内窥管体与光学镜头进行保护,采用tpu覆膜材料作为护套管体的制备材料,比重轻,管壁不透水,不会轻易折弯,外接头采用单牙两圈这样保证窥镜组件与设备连接快速简单牢固,不轻易脱落,同时候又可以轻松拽落护套管体,被免污染光学镜头,这样被免冲洗清洗对镜子的损害,也减少患者医护人员交叉感染的发生概率。减少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使用风险系数极大降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头组件,如图1-2所示,其包括外接接头1、护套管体2、内窥管体3与光学镜头4,所述护套管体2贴合套设于所述内窥管体3与所述光学镜头4的外表面,所述护套管体2可从所述内窥管体3与所述光学镜头4的外表面取下,所述光学镜头4设置于所述内窥管体3的一端,所述外接接头1设置于所述内窥管体3的另一端,所述光学镜头4包括弧形部41与直线部42,所述直线部42的一端与所述内窥管体3相连接,所述直线部42的一端与所述弧形部41相连接,所述护套管体2采用可形变的tpu覆膜材料制成。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窥管体3上且靠近外接接头1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内窥管体3上且靠近光学镜头4一端的直径。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窥管体3上且靠近外接接头1一端的直径沿光学镜头4一端逐渐变小从而形成渐变部。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渐变部的长度为37
±
3mm。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窥管体3上且靠近外接接头1一端的直径为8.0
±
0.15mm.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窥管体3上且靠近光学镜头4一端的直径为4.8
±
0.05mm.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接接头1、所述内窥管体3与所述光学镜头4拼接的长度为289
±
5mm。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学镜头4的长度均为5mm。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窥管体3上且靠近外接接头1的一侧设置有卡接部11,所述外接接头1通过卡接部11卡接于所述内窥管体3的一端。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接接头1采用单牙两圈的连接方式与外部设备相连接。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
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3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窥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接接头、护套管体、内窥管体与光学镜头,所述护套管体贴合套设于所述内窥管体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外表面,所述护套管体可从所述内窥管体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外表面取下,所述光学镜头设置于所述内窥管体的一端,所述外接接头设置于所述内窥管体的另一端,所述光学镜头包括弧形部与直线部,所述直线部的一端与所述内窥管体相连接,所述直线部的一端与所述弧形部相连接,所述护套管体采用可形变的tpu覆膜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管体上且靠近外接接头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内窥管体上且靠近光学镜头一端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管体上且靠近外接接头一端的直径沿光学镜头一端逐渐变小从而形成渐变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部的长度为37
±
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管体上且靠近外接接头一端的直径为8.0
±
0.1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管体上且靠近光学镜头一端的直径为4.8
±
0.0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接头、所述内窥管体与所述光学镜头拼接的长度为289
±
5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长度均为5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管体上且靠近外接接头的一侧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外接接头通过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内窥管体的一端。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接头采用单牙两圈的连接方式与外部设备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头组件,其包括外接接头、护套管体、内窥管体与光学镜头,所述护套管体贴合套设于所述内窥管体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外表面,所述护套管体可从所述内窥管体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外表面取下,所述光学镜头设置于所述内窥管体的一端,所述外接接头设置于所述内窥管体的另一端,所述光学镜头包括弧形部与直线部,所述直线部的一端与所述内窥管体相连接,所述直线部的一端与所述弧形部相连接,所述护套管采用可形变的TPU覆膜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使用后,可轻松拽落旧的护套管体,换取新的护套管体即可,被免污染光学镜头,这样避免冲洗清洗对光学镜头的损害,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梁小辉 邱宏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九易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6
技术公布日:2023/9/1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