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泰国肠球菌及其应用

未命名 09-21 阅读:106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高产辛酸的泰国肠球菌(enterococcus thailandicus)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在白酒酿造过程中,酸类是形成酯类的前体物质,同时也可以构成其他香味物质。适量的有机酸可使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辛酸在浓度低时,呈现水果清香,并是形成辛酸乙酯的前体物质。
3.李志斌等人研究发现(李志斌,李净.浓香型白酒中辛酸乙酯含量及其风味贡献分析[j].酿酒科技,2013(4):3.)辛酸乙酯是浓香型白酒中的重要物质,其香气强度值(oav)在酯类中仅次于己酸乙酯。优质窖泥是生产高品质浓香型白酒的基本条件之一。传统的优质窖泥是需要通过长年不断,周而复始的生产,对酿酒有益微生物进行驯化,从而自然老熟,但这一过程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可通过复合菌种培养液和老窖泥搭配使用的人工窖泥培养技术,缩短窖泥老熟时间。
[0004]
但需要筛选挖掘优质的相关菌种,这是决定效果好坏的关键。但目前窖泥培养技术的菌种选择以产高己酸的菌株为主,往往忽略了复合菌系中产辛酸的能力。现有文献中,菌株产辛酸含量为0.066-4.277g/l,而从白酒优质老窖泥中筛选挖掘出适应白酒酿造环境,不破坏酿酒微生态平衡,且能高产辛酸的菌株,对促进酿酒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提供的泰国肠球菌菌株筛选于浓香型优质老窖泥,已于2022年6月21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cgmcc no.25135,名称为:泰国肠球菌zqw21(enterococcus thailandicus)。
[0006]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高产辛酸的泰国肠球菌的应用,将所述泰国肠球菌作为增强菌剂应用于白酒酿造领域中,如应用于人工窖泥培养或强化大曲制备,以提高辛酸含量,为辛酸乙酯的形成提供前体物质。将所述泰国肠球菌作为增强菌剂对酿酒微生物进行生物强化工作,开发白酒新产品。
[0007]
优选的,所述增强菌剂的形式包括是液体、冻干制剂或粉末。
[0008]
优选的,所述增强菌剂包括辅料。所述辅料包括菌的培养基物质;所述菌的培养物质包括但不限于:酵母浸粉、葡萄糖、蛋白胨、水。
[0009]
本发明由此也提供一种用于白酒酿造的增强剂,其由于所述的泰国肠球菌zqw21制备而成。具体地,所述增强菌剂的形式选自是由所述的泰国肠球菌zqw21培养后制备成的液体、冻干制剂或粉末。任选地,所述增强菌剂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包括菌的培养基物质;所述菌的培养物质包括但不限于:酵母浸粉、葡萄糖、蛋白胨、水。
[0010]
本发明提供的泰国肠球菌筛选于优质窖泥中,适应白酒酿造的环境,该发明菌株37℃发酵72h时,辛酸产量达5.45g/l,高于现有文献中的菌株辛酸的产量,例如
cn201310587108.中公开了一株可产辛酸和癸酸及其对应乙酯的酵母,其辛酸产量为4277.56mg/l。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泰国肠球菌zqw21产辛酸gc-ms图。
[0012]
图2为泰国肠球菌zqw21所产的辛酸gc-ms分子碎片质谱图。
[0013]
图3为辛酸标准品gc-ms分子碎片质谱图。
[0014]
菌株保藏信息:
[0015]
本发明的泰国肠球菌zqw21已于2022年6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单位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135,其分类命名为泰国肠球菌enterococcus thailandicus。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以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7]
实施例中涉及的培养基配方:
[0018]
mrs液体培养基:葡萄糖20g/l,蛋白胨10g/l,酵母粉4g/l,牛肉浸粉5g/l,吐温80 1g/l,柠檬酸三铵2g/l,醋酸钠5g/l,硫酸镁0.2g/l,硫酸锰0.05g/l,磷酸氢二钾1g/l,ph7.0,115℃下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
[0019]
mrs固体培养基:在mrs液体培养基基础上添加15g/l的琼脂,115℃下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
[0020]
实施例1:泰国肠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0021]
1)分离方法:取20g泸州老窖窖泥样品,放入装有180ml无菌蒸馏水的锥形瓶中,恒温摇床振荡10min将样品充分打散、混匀。取1ml样品悬液,采用倍比稀释法,稀释至10-2
~10-7
,从每个梯度的稀释液中吸取100μl,均匀涂布于含有1%caco3的mrs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平行制备两块平板,倒置,放于37℃厌氧下培养36-48h,并及时观察。
[0022]
2)划线纯化:将长出菌落的平板取出,挑取不同菌落形态且有明显透明圈的单菌落,进行二次划线,直至纯化出所有单菌落。
[0023]
3)菌种保藏:将纯化完成后的每种菌株的单菌落挑入5mlmrs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7℃厌氧下静置培养20-24h,吸取1ml菌液至保菌管中,加入0.5ml60%的无菌甘油溶液,重悬,置于-80℃保存。
[0024]
4)16srdna序列扩增:吸取1ml菌液10000rpm离心5min,去上清,得菌泥,加入ctab溶液及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萃取核酸dna,12500rpm离心5min取上清,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混匀后12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乙醇溶液漂洗两次,12000rpm离心5min去上清,沉淀吹干,加入50μl无菌水重悬,即得菌株dna模板。引物为27f:5
′‑
agagtttgatcctggctcag-3

和1492r:5
′‑
ggttaccttgttacgactt-3

。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16s rdna片段的基因序列,通过ncbi的blast比对,确定菌株种属信息。
[0025]
最终本发明筛选得到4株产酸能力明显的菌株,经鉴定其分别为泰国肠球菌
zqw21、意大利肠球菌rsj24、类肠膜魏斯氏菌rsj26、泰国肠球菌rsj28。其中泰国肠球菌zqw21的16s rdna片段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26]
tagggacggcctggctccaaaaaggttacctcaccgacttcgggtgttacaaactttcgtggtgtgacgg
[0027]
gcggtgtgtacaaggcccgggaacgtattcaccgcggcgtgctgatccgcgattactagcgattccggct
[0028]
tcatgtaggcgagttgcagcctacaatccgaactgagagaagctttaagagattagcttagcctcgcgac
[0029]
ttcgcgactcgttgtacttcccattgtagcacgtgtgtagcccaggtcataaggggcatgatgatttgac
[0030]
gtcatccccaccttcctccggtttgtcaccggcagtcttgctagagtgcccaactaaatgatggcaacta
[0031]
acaataagggttgcgctcgttgcgggacttaacccaacatctcacgacacgagctgacgacaaccatgca
[0032]
ccacctgtcactttgcccccgaaggggaagctctatctctagagtggtcaaaggatgtcaagacctggta
[0033]
aggttcttcgcgttgcttcgaattaaaccacatgctccaccgcttgtgcgggcccccgtcaattcctttg
[0034]
agtttcaaccttgcggtcgtactccccaggcggagtgcttaatgcgttagctgcagcactgaagggcgga
[0035]
aaccctccaacacttagcactcatcgtttacggcgtggactaccagggtatctaatcctgtttgctcccc
[0036]
acgctttcgagcctcagcgtcagttacagaccagagagtcgccttcgccactggtgttcctccatatatc
[0037]
tacgcatttcaccgctacacatggaattccactctcctcttctgcactcaagtctcccagtttccaatga
[0038]
ccctccccggttgagccgggggctttcacatcagacttaagaaaccgcctgcgctcgctttacgcccaat
[0039]
aaatccggacaacgcttgccacctacgtattaccgcggctgctggcacgtagttagccgtggctttctgg
[0040]
ttagataccgtcaagggatgaacagttactctcatccttgttcttctctaacaacagagttttacgatcc
[0041]
gaaaaccttcttcactcacgcggcgttgctcggtcagactttcgtccattgccgaagattccctactgct
[0042]
gcctcccgtaggagtttgggccgtgtctcagtcccaatgtggccgatcaccctctcaggtcggctatgca
[0043]
tcgtggccttggtgagccgttacctcaccaactagctaatgcaccgcgggtccatccatcagcgacaccc
[0044]
gaaagcgcctttcaaatcaaaaccatgcggtttcgattgttatacggtattagcacctgtttccaagt
gt
[0045]
tatccccttctgatgggcaggttacccacgtgttactcacccgttcgccactccttttctttcggtggagcaagctccggtgaaagaaaaagcgtacgacttgcattttttaagggc。
[0046]
实施例2:泰国肠球菌zqw21的相关特性
[0047]
经实验表明,泰国肠球菌zqw21的培养特性: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值为7,兼性厌氧,有氧、无氧或微氧条件下均可生长。在温度耐受性方面:该菌在42℃条件下长势良好,45℃条件下生长缓慢,48℃条件下无法生长。
[0048]
泰国肠球菌zqw21的生化特性如下:
[0049]
1.该菌在37℃厌氧条件下,培养48小时,可分别利用d-半乳糖,d-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d-核糖,甲基-αd-吡喃甘露糖苷,n-乙酰葡萄糖胺,苦杏仁苷,熊果苷,水杨苷,d-纤维二糖,d-麦芽糖,d-龙胆二糖,甘露醇,七叶灵柠檬酸铁,d-乳糖,d-海藻糖,葡萄糖酸钾,丙三醇(甘油),5酮基葡萄糖酸钾等20种单一碳源产酸。其利用能力由强到弱:d-半乳糖,d-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d-核糖,甲基-αd-吡喃甘露糖苷,n-乙酰葡萄糖胺,苦杏仁苷,熊果苷,水杨苷,d-纤维二糖,d-麦芽糖,d-龙胆二糖强于甘露醇,七叶灵柠檬酸铁,d-乳糖,d-海藻糖,葡萄糖酸钾强于丙三醇(甘油),5酮基葡萄糖酸钾。
[0050]
2.该菌在37℃微好氧条件下,静置培养48小时,可利用mrs培养基,代谢生产乳酸11.7g/l,以及种类繁多的41种挥发性代谢产物,其中包括33.6mg/l的辛酸,13.09mg/l的醋酸,7.27mg/l的壬酸,2.29mg/l的己酸,1.33mg/l的正庚醇,1.33mg/l的1-十六烯,1.19mg/l的2,3-二氢-2,2,6-三甲基苯甲醛,1.07mg/l的正癸酸,1.06mg/l的苯乙醛,1.06mg/l的磷酸三异丁酯,0.71mg/l的苯乙醇,0.62mg/l的2,6-二甲基吡嗪,0.56mg/l的庚酸,0.54mg/l的异辛酸,0.5mg/l的苯甲醛;以及其他产量低于0.5mg/l的异戊酸0.49mg/l,乙酸乙烯酯0.48mg/l,丁酸0.42mg/l,香叶基丙酮0.39mg/l,亚油酸乙酯0.36mg/l,棕榈酸乙酯0.35mg/l,2-乙基己醇0.33mg/l,二乙二醇乙醚0.31mg/l,3,4-二甲基苯甲醛0.3mg/l,十一烷0.28mg/l,正丁醇0.27mg/l,1-壬醇0.27mg/l,十五醇0.27mg/l,2-乙基吡嗪0.26mg/l,2,5-二甲基吡嗪0.24mg/l,油酸乙酯0.22mg/l,正辛醇0.12mg/l,苯并噻唑0.11mg/l,苯乙酮0.1mg/l,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0.1mg/l,苯酚0.1mg/l;还有产量低于0.1mg/l的微量的3-羟基-2,2,4-三甲基戊基异丁酸酯0.09mg/l,2-甲基吡嗪0.04mg/l,磷酸三丁酯0.03mg/l,2-甲基-6-乙烯基吡嗪0.02mg/l,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0.02mg/l。
[0051]
实施例3:泰国肠球菌zqw21产辛酸能力检测
[0052]
1)检测样品制备:将筛选得到的4株产酸能力明显的菌株,即泰国肠球菌zqw21、意大利肠球菌rsj24、类肠膜魏斯氏菌rsj26、泰国肠球菌rsj28,分别将其甘油保存管溶解后接种于10mlmrs液体培养基中,并于37℃静置培养12-20h,活化三代后按2%(体积比)接种量接入400mlmr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72h。发酵结束后得到发酵菌液,10000rpm离心5min后取上清。
[0053]
2)挥发性酸类测定方法:
[005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取上清液,加入顶空瓶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以0.822mg/ml的2-辛醇为内标物,将制备好的样品于60℃保温平衡5min后,用50/30μmdvb/car/pdms萃取头在60℃萃取50min,萃取结束后在gc进样口250℃解吸5min。化合物检索结果与nist标准谱库进行匹配,相似度达到80%以上确认为目的化合物。以未添加菌发酵的
培养液为空白对照组,计算各挥发性物质的含量。
[0055]
gc-ms检测色谱条件:
[0056]
气相色谱条件:hp-innowax色谱柱(60m
×
0.25mm
×
0.25μm);升温程序:起始温度40℃,保持5min,以4℃/min升到100℃,再以6℃/min升至230℃,
[0057]
保持10min,载气为高纯氦气(1.0ml/min);进样口温度250℃,不分流。
[0058]
质谱条件:电子电离源,电子能量70ev;电子倍增器电压350v;离子源温度230℃;传输线温度250℃;质量范围40~450m/z。
[0059]
通过hs-spme/gc-ms对本发明筛选出的4株菌株进行发酵产物的挥发性物质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辛酸组分gc-ms检测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其中图1为泰国肠球菌zqw21产辛酸gc-ms图;图2为泰国肠球菌zqw21所产的辛酸gc-ms分子碎片质谱图;图3为辛酸标准品gc-ms分子碎片质谱图。
[0060]
表1.不同菌株发酵液的挥发性酸类检测结果
[0061][0062]
从上表可知,泰国肠球菌zqw21发酵72h产辛酸为5.45g/l,相对于其他三株菌株,在产辛酸方面差异显著(p<0.01)。本发明对泰国肠球菌zqw21进行了保藏,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135。

技术特征:
1.一种泰国肠球菌(enterococcus thailandicus)zqw21,其保藏号为cgmcc no.2513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泰国肠球菌zqw21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泰国肠球菌zqw21作为增强菌剂应用于白酒酿造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泰国肠球菌zqw21应用于人工窖泥培养或强化大曲制备,以提高辛酸含量,为辛酸乙酯的形成提供前体物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泰国肠球菌zqw21作为增强菌剂对酿酒微生物进行生物强化,用于开发白酒产品。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菌剂的形式选自是液体、冻干制剂或粉末。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菌剂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包括菌的培养基物质;所述菌的培养物质包括但不限于:酵母浸粉、葡萄糖、蛋白胨、水。8.一种用于白酒酿造的增强剂,其由于所述的泰国肠球菌zqw21制备而成。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菌剂的形式选自是由所述的泰国肠球菌zqw21培养后制备成的液体、冻干制剂或粉末。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菌剂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包括菌的培养基物质;所述菌的培养物质包括但不限于:酵母浸粉、葡萄糖、蛋白胨、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高产辛酸的泰国肠球菌及其应用。所述泰国肠球菌保藏号:CGMCC No.25135,其筛选于优质窖泥中,适应白酒酿造的环境,在实验中表明该菌株37℃发酵72h时,辛酸产量达5.45g/L,高于现有的菌株的辛酸产量,因而可作为增强菌剂应用于白酒酿造。造。


技术研发人员:赵秋伟 李寅 杨粟平 李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3/9/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