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充电柜的自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1 阅读:77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充电柜的自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大城市的城市节奏较快,更换自行电动车电池的充电柜也随之普及,通过对自行电动车的电池更换,可以提高其续航力。
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113922468a)及一种高安全性的智能充电柜,此专利通过在智能充电柜设置温控探头和充电控制电路板,实时监测智能充电柜内充电器和电池的充电状态,当监测到充电器异常、电池老化、充电过载、火灾险情等问题时,智能充电柜会及时主动切断电源,大幅度避免了一些安全隐患,而且智能充电柜内设置的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能够自动消除火灾险情,解决了传统的充电柜洒水灭火安全性不高,没有很好的处理充电器异常、电池老化、充电过载、电池充满电后不断电等容易引起安全隐患的问题,然而充电柜起火主要原因还是温度过高,往往由于充电柜同一区域多个充电口同时充电,由于同时充电导致区域内电池温度同时向外产生热量,而区域内温度又难以有效散热,导致温度持续上升,最后造成部分异常电池出现燃烧的情况。
4.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充电柜的自动监测装置,采用交错充电区域的方式,有利于避免同一区域内集中充电,导致某一区域无法形成有效的散热,导致温度持续上升造成电池燃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柜的自动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充电柜的自动监测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均匀设置有充电腔,所述充电腔内置有电池,每个所述充电腔和电池之间安装有启动器,任一所述充电腔中启动器与其相邻四组所述充电腔中启动器非门连接,所述充电腔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7.进一步的:单一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对应启动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柜体左右两侧堆成开设有散热架。
8.进一步的:所述充电腔内壁右侧安装有充电接柱,所述电池右侧开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接柱和充电口相对应。
9.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底部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顶部右侧安装有单片机,所述电路板顶部左侧安装有时间继电器。
10.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腔底部安装有触发传感器,所述触发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启动器和时间继电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充电柜的自动监测装置,通过多个启动器、充电腔和温度传感器的设置,通过启动器控制何时对电池进行充电,单一的充电腔通过启动器进行高压充电作业时,其相邻的充电腔均不进行充电作业,采用交错充电区域的方式,有利于避免同一区域内集中充电,导致某一区域无法形成有效的散热,导致温度持续上升造成电池燃烧。
14.2)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充电柜的自动监测装置,通过触发传感器和时间继电器的设置,当电池进行更换充电时,触发传感器接收到电池更换信号,并根据该更换电池充电腔所处充电区域设定时间周期,通过时间继电器进行时间周期设定,对该充电腔进行延时充电,有利于保持充电柜中电池的充电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柜的柜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柜的柜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为:1、柜体;2、充电腔;3、散热架;4、充电接柱;5、电池;6、温度传感器;7、触发传感器;8、启动器;9、电路板;10、时间继电器;11、单片机;12、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充电柜的自动监测装置,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均匀设置有充电腔2,所述充电腔2内置有电池5,通过充电腔2和电池5连接进行充电作业,每个所述充电腔2和电池5之间安装有启动器8,启动器8即启动继电器,其控制启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借助电磁感应原理,当dc通过线圈时,线圈产生磁场,动铁被吸住,带动接触篷片,使静触头分离,动触头闭合,任一所述充电腔2中启动器8与其相邻四组所述充电腔2中启动器8非门连接,所述充电腔2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通过启动器8控制何时对电池5进行充电,单一的充电腔2通过启动器8进行充电作业时,其相邻的充电腔2均不进行充电作业,采用交错充电区域的方式,有利于避免同一区域内集中充电,导致某一区域无法形成有效的散热,导致温度持续上升造成电池5燃烧;
23.再另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启动器8进行高低压充电,即在单一充电腔2内启动器8进行高压充电,且相邻四组充电腔2均采用低压进行充电,并通过温度传感器6进行温度检测控制。
24.其中,单一所述温度传感器6的信号输出端与对应启动器8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当温度传感器6所检测对应充电腔2内温度大于阈值,即通过启动器8断开充电作业,所述柜体1左右两侧堆成开设有散热架3,对应散热架3的位置设置有散热结构,提高柜体1的散热
效果。
25.其中,所述充电腔2内壁右侧安装有充电接柱4,所述电池5右侧开设有充电口12,所述充电接柱4和充电口12相对应,进而充电柜内充电电路通过充电接柱4和充电口12连接,完成充电柜对电池5的充电。
26.其中,所述柜体1底部安装有电路板9,所述电路板9顶部右侧安装有单片机11,单片机11需要根据实际智能配电柜的设置进行选择,通过单片机11完成智能充电柜的程序输入和执行,所述电路板9顶部左侧安装有时间继电器10,时间继电器10可进行时间记录,设定时间周期。
27.其中,所述电池5腔底部安装有触发传感器7,所述触发传感器7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1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触发传感器7用于检测电池5更换时,是否有电池5送入充电腔2内。
28.其中,所述启动器8和时间继电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1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启动器8的启动信号和时间继电器10的时间信号均对应单片机11的信号输入相连接。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工作原理:通过打开单一充电腔2的柜门,使得将电池5进行更换,通过触发传感器7用于检测是否有电池5送入充电腔2内,通过充电腔2的充电接柱4和电池5的充电口12相对应,进而充电柜内充电电路通过充电接柱4和充电口12连接,完成充电柜对电池5的充电,单一的充电腔2通过启动器8进行充电作业时,其相邻的充电腔2均不进行充电作业,采用交错充电区域的方式,其他相邻充电腔2更换电池5后,根据同一区域正在充电电池5的情况,通过时间继电器10设定时间周期,正在充电电池5完成充电后,时间周期结束,进而完成相邻充电腔2内的电池5充电作业。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充电柜的自动监测装置,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均匀设置有充电腔(2),所述充电腔(2)内置有电池(5),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充电腔(2)和电池(5)之间安装有启动器(8),任一所述充电腔(2)中启动器(8)与其相邻四组所述充电腔(2)中启动器(8)非门连接,所述充电腔(2)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柜的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单一所述温度传感器(6)的信号输出端与对应启动器(8)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柜体(1)左右两侧堆成开设有散热架(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柜的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腔(2)内壁右侧安装有充电接柱(4),所述电池(5)右侧开设有充电口(12),所述充电接柱(4)和充电口(12)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柜的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底部安装有电路板(9),所述电路板(9)顶部右侧安装有单片机(11),所述电路板(9)顶部左侧安装有时间继电器(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柜的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5)腔底部安装有触发传感器(7),所述触发传感器(7)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1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柜的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器(8)和时间继电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1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充电柜的自动监测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均匀设置有充电腔,所述充电腔内置有电池,每个所述充电腔和电池之间安装有启动器,任一所述充电腔中启动器与其相邻四组所述充电腔中启动器非门连接,所述充电腔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器控制何时对电池进行充电,单一的充电腔通过启动器进行高压充电作业时,其相邻的充电腔均不进行充电作业,采用交错充电区域的方式,有利于避免同一区域内集中充电,导致某一区域无法形成有效的散热,导致温度持续上升造成电池燃烧。导致温度持续上升造成电池燃烧。导致温度持续上升造成电池燃烧。


技术研发人员:常建光 李永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贡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3/9/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