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战伤员体温复温袋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1
阅读:83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战伤员体温复温袋。
背景技术:
2.在高寒地区、冰冷水域以及野外,由于周围的环境温度比较低,在因战伤或意外事故受伤的情况下,人体可能会冻伤,生理活动能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此时需要对伤员快速恢复体温。
3.专利号为cn202121602205.9的一种带有复温装置的担架,在低温环境下进行伤员转运过程中,可将复温袋垫设在伤员的身下或者需要保温的位置处,之后将电热风扇与复温袋连接,再将电热风扇与把手内的电源连接,这是电热风扇将热风吹入复温袋内,进而实现复温袋对伤员进行保温的功能。但是此种复温方法,伤员置于复温袋上,仅靠袋内热风传热复温,热损失较大,复温速度慢,导致复温效率低,伤残率高等显著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野战伤员体温复温袋,采用热风和石墨烯加热膜同时进行复温,有效提高复温及保温效果,大大缩短了复温时间,最大限度保障伤员身体机能。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野战伤员体温复温袋,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控制器、通风管道、锂电池和复温袋,所述箱体一侧开口,所述箱体的开口处铰接侧面板,所述侧面板与箱体通过锁扣锁紧,所述复温袋通过袋固定粘带捆扎收纳,所述复温袋通过拉链打开,在复温袋内表面设有石墨烯加热膜,所述通风管道外端与室外空气连通,内端伸入复温袋底部,所述通风管道内设有电热风扇,电热风扇和石墨烯加热膜均与锂电池电连接。
7.优选的,在通风管道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所述单向进气阀靠近通风管道的出口处。
8.优选的,所述复温袋内配有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9.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将电性按钮集中安装在箱体的一侧外表面,控制器的电性按钮包括启动按钮、电源插座、复温袋加热开关、温度显示器和温度调节器。
10.优选的,控制器位于箱体的后半部分,箱体的前半部分预留复温袋收纳空间。
11.优选的,所述复温袋头部设有透视窗、氧气接入口和排气口。
12.优选的,展开后的复温袋左右两侧设有备用搬运提手。
13.优选的,所述箱体外还设有箱体提手,所述箱体提手与电性按钮设置在箱体的同一侧面。
14.优选的,所述复温袋上还设有液路或设备导线出入口,所述液路或设备导线出入口配有孔盖。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将伤员安置于复温袋内,采用热风和石墨烯加热膜同时进行复温,有
效提高复温及保温效果,大大缩短了复温时间,最大限度保障伤员身体机能;
17.结构紧凑,将电性开关集中安装在箱体的后半部分,箱体的前半部分预留复温袋收纳空间,复温袋的展开和收纳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复温袋处于展开状态)。
19.图2为本使用新型未使用状态示意图(复温袋处于收纳状态)。
20.其中:箱体1;通风管道2;锂电池3;复温袋4;侧面板5;锁扣6;袋固定粘带7;拉链8;电热风扇9;单向进气阀10;温度探测器11;启动按钮12;电源插座13;复温袋加热开关14;温度显示器15;温度调节器16;透视窗17;氧气接入口18;排气口19;备用搬运提手20;箱体提手21;液路或设备导线出入口22。
实施方式
21.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战伤员体温复温袋,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控制器、通风管道2、锂电池3和复温袋4,所述箱体1一侧开口,所述箱体1的开口处铰接侧面板5,所述侧面板5与箱体1通过锁扣6锁紧,所述复温袋4与箱体1紧密连接,所述复温袋4的底部固定在侧面板5内侧,顶部通过袋固定粘带7捆扎固定,松开袋固定粘带7后复温袋4头部向外伸展,所述复温袋4通过拉链8双向打开或闭合,在复温袋4内表面设有石墨烯加热膜,所述通风管道2外端与室外空气连通,内端伸入复温袋4底部,所述通风管道2内设有电热风扇9,电热风扇9和石墨烯加热膜均与锂电池3电连接,在通风管道2上设有单向进气阀10,所述单向进气阀10靠近通风管道2的出口处,电热风扇9将热风吹入复温袋4底部,由于复温袋4呈封闭式,热风在复温袋4内实现热循环,提高了复温效果,降低了热损耗,石墨烯加热膜有助于复温袋温度保持。
22.所述复温袋4内配有温度探测器11,所述温度探测器11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将电性按钮集中安装在箱体的一侧外表面,方便急救人员操作。控制器位于箱体的后半部分,箱体的前半部分预留复温袋收纳空间。
23.控制器的电性按钮包括启动按钮12、电源插座13、复温袋加热开关14、温度显示器15和温度调节器16,所述气动按钮12用于电热风扇9的启动,所述电源插座13用于充电,复温袋加热开关14用于石墨烯加热膜的加热,加强保温效果,控制器控制石墨烯加热膜的工作温度,将温度由温度显示器15显示,并在控制器上设有温度调节器16,对温度进行调节,以提供合适的温度。
24.所述复温袋4头部设有透视窗17、氧气接入口18和排气口19,为伤员提供舒适的复温内环境。
25.展开后的复温袋4左右两侧设有备用搬运提手20,便于复温袋4及伤员移动抬至担架上。
26.所述箱体1外还设有箱体提手21,所述箱体提手21与电性按钮设置在箱体的同一侧面。
27.所述复温袋4上还设有液路或设备导线出入口22,预留液路或设备导线出入口22使伤员在转运过程中方便输液等救治液路或仪器设备导线进出,所述液路或设备导线出入
口22配有孔盖,在不需要使用时将孔盖盖住液路或设备导线出入口22。
28.使用方法:
29.箱体置于空地,箱体提手朝上,打开侧面板,松开袋固定粘带,复温袋平铺展开,将伤员安置于复温袋内,电热风扇将热风传导至复温袋内,同时石墨烯加热膜对复温袋进行加热,大大缩短了复温时间,最大限度保障伤员身体机能。
30.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野战伤员体温复温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控制器、通风管道、锂电池和复温袋,所述箱体一侧开口,所述箱体的开口处铰接侧面板,所述侧面板与箱体通过锁扣锁紧,所述复温袋通过袋固定粘带捆扎收纳,所述复温袋通过拉链双向打开或闭合,在复温袋内表面设有石墨烯加热膜,所述通风管道外端与室外空气连通,内端伸入复温袋底部,所述通风管道内设有电热风扇,电热风扇和石墨烯加热膜均与锂电池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战伤员体温复温袋,其特征在于:在通风管道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所述单向进气阀靠近通风管道的出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战伤员体温复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温袋内配有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野战伤员体温复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将电性按钮集中安装在箱体的一侧外表面,控制器的电性按钮包括启动按钮、电源插座、复温袋加热开关、温度显示器和温度调节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野战伤员体温复温袋,其特征在于:控制器位于箱体的后半部分,箱体的前半部分预留复温袋收纳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战伤员体温复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温袋头部设有透视窗、氧气接入口和排气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战伤员体温复温袋,其特征在于:展开后的复温袋左右两侧设有备用搬运提手。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野战伤员体温复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还设有箱体提手,所述箱体提手与电性按钮设置在箱体的同一侧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战伤员体温复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温袋上还设有液路或设备导线出入口,所述液路或设备导线出入口配有孔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战伤员体温复温袋,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控制器、通风管道、锂电池和复温袋,所述箱体一侧开口,所述箱体的开口处铰接侧面板,所述侧面板与箱体通过锁扣锁紧,所述复温袋通过袋固定粘带捆扎收纳,所述复温袋通过拉链打开,在复温袋内表面设有石墨烯加热膜,所述通风管道外端与室外空气连通,内端伸入复温袋底部,所述通风管道内设有电热风扇,电热风扇和石墨烯加热膜均与锂电池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热风和石墨烯加热膜同时进行复温,有效提高复温及保温效果,大大缩短了复温时间,最大限度保障伤员身体机能。最大限度保障伤员身体机能。最大限度保障伤员身体机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更银 史恩祥 曹浩庆 陈芳芳 王布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力博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3/9/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绿化种植机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墙面防裂加热网及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