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1
阅读:99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以植物为原料的饮用奶制品,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奶已变成人类营养中的重要食品。如今,全世界的奶产量接近6500亿吨。牛奶占该产量的85%。奶是含有绝非无关紧要的高生物质量蛋白质来源的食物。蛋白质是我们的饮食中位于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之后的第三类主要能源。它们对于我们的生存来说是必需的,并通过动物来源的产品(肉、鱼、蛋、乳制品)和植物食品(谷物、豆类等)两者提供。长期以来,动物蛋白在其出色的营养品质方面已被证明是极为成功的,因为它们含有足够比例的所有必需氨基酸。
3.但是,某些动物蛋白可能引起过敏症,导致在日常生活中非常讨厌或甚至危险的反应。食物过敏症正稳定地增加。它们已经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1%的人口增加到现在的6%至8%的人口。这种类型的过敏症更容易牵连到年幼儿童,因此涉及的儿童为7%至8%,而成年人的百分率为3%至4%。此外,严重过敏症的病例数也趋于增加。因此,与消费致敏性食品直接相关的是过敏性休克的不断增加的病例数。
4.食叶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蓼科酸模属。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营养、高产量、高效益的“营养体植物”,具备营养性、食用性、应用性、适应性、产量能等综合性价值的“营养体农业”,可在粮食、食品、保健、药用、养殖、饲料、肥料、改良土壤、环境保护等多元化领域开发与发展。食叶草含蛋白质36%~48.7%,十八种氨基酸总量35.40%、维生素e40.0mg/100g、抗坏血酸47.3mg/100g;富含β-胡罗卜素、叶绿素、大黄素、异黄酮、sod、硒、钾、钙、铁、锌、磷、镁等微量元素和有益矿物质,具备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含量居植物最高,元素居植物最全。为此,食叶草具有新的定位——“植物金矿”、“植物钻石”。
5.可见,利用食叶草制备蛋白饮品具有更好的饮用效果,本技术人于2016.02.25申请了名称为食叶草植物奶及其制备工艺的发明专利申请,其中公开了融合食叶草制备蛋白植物奶的成分和工艺,但是在实际推广中,仍需与之相匹配的制备生产线,以满足生产制造需求。
6.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包括:食叶草制浆模块、辅料制浆模块和奶原料制浆模块;还包括第一混配釜、第二混配釜和总控制器;
10.所述辅料制浆模块和所述奶原料制浆模块用于将辅料和奶原料在第一混配釜中进行混合,生成半成品奶制品;
11.所述食叶草制浆模块用于提供食叶草浆液,并将食叶草浆液和半成品奶制品在第二混配釜中进行混合,生成食叶草全营养植物奶;
12.所述总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模块的智能生产。
13.具体的:所述辅料制浆模块和所述奶原料制浆模块的浆液存储罐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混配釜的进口连通,且通过流量计组计量注入所述第一混配釜内的液体容量;
14.所述食叶草制浆模块的浆液存储罐和所述第二混配釜的进口连通,且通过第一流量计计量注入所述第二混配釜内的液体容量;所述第一混配釜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混配釜的进口连通,且通过第七流量计计量所述第一混配釜注入所述第二混配釜内的液体容量;
15.所述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流量计组、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七流量计,以及所述第一混配釜和第二混配釜进出口的电磁阀电性连接。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食叶草生产植物奶的工艺系统,通过各流量计和电磁阀的配合控制,精量确定进入第一混配釜和第二混配釜内的各原料比例,使得配比更均匀,配比精度更高,生产出的植物奶从功能性、营养价值、原料保障均优越于大豆、芝麻、花生、向日葵、椰子、核桃等植物,用食叶草制作蛋白饮料来代替动物奶,是人类的贡献,是奶业和饮料业的一场革命。
1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中,所述食叶草制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离心甩干机、粉粹机、研磨机、第一过滤器和食叶草储罐。通过对洗净的食叶草进行离心甩干、粉碎和注水研磨工序进行制浆,制出的浆液经过滤器过滤进入储罐存储备用,工艺简单,制备高效。
18.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中,所述粉粹机的出口通过螺旋输送机与所述研磨机的进口连通,所述定量注水口上安装有第二流量计和第二电磁阀;所述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流量计、第二电磁阀,以及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转数编码器电性连接。通过控制螺旋输送机的转速控制进料,进而相应控制进水量,使得配比更精准。
1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中,所述辅料制浆模块包括琼脂/海藻酸钠制浆单元、甜味剂制浆单元和保鲜剂制浆单元。通过增加琼脂/海藻酸钠、甜味剂和保鲜剂满足植物奶的加工和保存需求。
20.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中,所述琼脂/海藻酸钠制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破碎浸泡容器、第一加热器、第二过滤器、第一杀菌装置和琼脂/海藻酸钠储罐琼脂/海藻酸钠经破碎浸泡、加热、过滤、杀菌等工序,进入储罐存储备用,工艺简单,制备高效。
21.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中,所述甜味剂制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溶解容器、第三过滤器、第二杀菌装置和甜味剂储罐。甜味剂经溶解、过滤、杀菌等工序,进入储罐存储备用,工艺简单,制备高效。
22.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中,所述保鲜剂制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溶解容器、第四过滤器、第三杀菌装置和保鲜剂储罐。保鲜剂经溶解、过滤、杀菌等工序,进入储罐存储备用,工艺简单,制备高效。
2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中,所述奶原料制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加热器、第五过滤器、第四杀菌装置和奶原料储罐。奶原料经加热过滤、杀菌等工序,进入储罐存储备用,工艺简单,制备高效。
24.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经过食叶草制浆模块、辅料制浆模块和奶原料制浆模块的浆液混合,生产出的植物奶从功能性、营养价值、原料保障均优越于大豆、芝麻、花生、向日葵、椰子、核桃等植物,用食叶草制作蛋白饮料来代替动物奶,是人类的贡献,是奶业和饮料业的一场革命。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总示意方框图;
27.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的系统方框图;
28.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叶草制浆模块的方框图;
29.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琼脂/海藻酸钠制浆单元的方框图;
30.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甜味剂制浆单元的方框图;
31.图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鲜剂制浆单元的方框图;
32.图7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奶原料制浆模块的方框图。
33.其中:
34.1-食叶草制浆模块;
35.11-第一流量计;12-离心甩干机;13-粉粹机;14-研磨机;141-定量注水口;142-第二流量计;143-第二电磁阀;15-第一过滤器;16-食叶草储罐;17-第一电磁阀;18-螺旋输送机;
36.2-辅料制浆模块;
37.21-琼脂/海藻酸钠制浆单元;211-破碎浸泡容器;212-第一加热器;213-第二过滤器;214-第一杀菌装置;215琼脂/海藻酸钠储罐;216-第三流量计;217-第三电磁阀;22-甜味剂制浆单元;221-第一溶解容器;222-第三过滤器;223-第二杀菌装置;224-甜味剂储罐;225-第四流量计;226-第四电磁阀;23-保鲜剂制浆单元;231-第二溶解容器;232-第四过滤器;233-第三杀菌装置;234-保鲜剂储罐;235-第五流量计;236-第五电磁阀;
38.3-奶原料制浆模块;
39.31-第二加热器;32-第五过滤器;33-第四杀菌装置;34-奶原料储罐;35-第六流量计;36-第六电磁阀;
40.4-第一混配釜;
41.41-第七流量计;42-第七电磁阀;
42.5-第二混配釜;
43.51-第八电磁阀;
44.6-总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6.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包括:食叶草制浆模块1、辅料制浆模块2和奶原料制浆模块3;还包括第一混配釜4、第二混配釜5和总控制器;
47.辅料制浆模块2和奶原料制浆模块3的浆液存储罐的出口分别与第一混配釜4的进口连通,且通过流量计组计量注入第一混配釜4内的液体容量;
48.食叶草制浆模块1的浆液存储罐和第二混配釜5的进口连通,且通过第一流量计11计量注入第二混配釜5内的液体容量;第一混配釜4的出口与第二混配釜5的进口连通,且通过第七流量计41计量第一混配釜4注入第二混配釜5内的液体容量;
49.总控制器分别与流量计组、第一流量计11、第七流量计41,以及第一混配釜4和第二混配釜5进出口的电磁阀电性连接。
50.参见附图2,食叶草制浆模块1包括依次连接的离心甩干机12、粉粹机13、研磨机14、第一过滤器15和食叶草储罐16;研磨机14具有定量注水口141,食叶草储罐16的出口与第二混配釜5的进口连通,食叶草储罐16和第二混配釜5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流量计11和第一电磁阀17。
51.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粉粹机13的出口通过螺旋输送机18与研磨机的进口连通,定量注水口141上安装有第二流量计142和第二电磁阀143;总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流量计142、第二电磁阀143,以及螺旋输送机18的转数编码器电性连接。
52.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辅料制浆模块2包括琼脂/海藻酸钠制浆单元21、甜味剂制浆单元22和保鲜剂制浆单元23。
53.参见附图3,琼脂/海藻酸钠制浆单元21包括依次连接的破碎浸泡容器211、第一加热器212、第二过滤器213、第一杀菌装置214和琼脂/海藻酸钠储罐215,琼脂/海藻酸钠储罐215的出口与第一混配釜4的进口连通,琼脂/海藻酸钠储罐215和第一混配釜4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流量计216和第三电磁阀217;总控制器分别与第三流量计216和第三电磁阀217电性连接。
54.参见附图4,甜味剂制浆单元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溶解容器221、第三过滤器222、第二杀菌装置223和甜味剂储罐224;甜味剂储罐224与第一混配釜4的进口连通,甜味剂储罐224和第一混配釜4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四流量计225和第四电磁阀226;总控制器分别与第四流量计225和第四电磁阀226电性连接。
55.参见附图5,保鲜剂制浆单元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溶解容器231、第四过滤器232、第三杀菌装置233和保鲜剂储罐234;保鲜剂储罐234与第一混配釜4的进口连通,保鲜剂储罐234和第一混配釜4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五流量计235和第五电磁阀236;总控制器
分别与第五流量计235和第五电磁阀236电性连接。
56.参见附图6,奶原料制浆模块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加热器31、第五过滤器32、第四杀菌装置33和奶原料储罐34,奶原料储罐34的出口与第一混配釜4的进口连通,奶原料储罐34和第一混配釜4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六流量计35和第六电磁阀36;总控制器分别与第六流量计35和第六电磁阀36电性连接。
57.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杀菌装置214至第四杀菌装置33均为流量式紫外灯消毒结构。
58.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混配釜4和第二混配釜5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七流量计41和第七电磁阀42,第二混配釜5的出口通过第八电磁阀51连接有总储罐6;总控制器分别与第七流量计41、第七电磁阀42和第八电磁阀51电性连接。
59.实施例1:
60.1.1配方组成:
61.成分用量(重量)食叶草浆液280琼脂0.09甜宝0.2芒果精0.4山梨醇钾0.08水719.23
62.1.2步骤:
63.step1:食叶草浆液的制备:食叶草分拣整理后,依次经过清洗、离心甩干去掉浮水、使用粉碎榨浆机粉碎达到60目、使用浆体过滤机去掉杂质、使用浆体胶体磨研磨至180目以上、使用180目的浆体过滤杀菌机过滤,得到食叶草浆液;
64.step2:琼脂溶液的配制:将琼脂粉碎至80目以上、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加热至95℃溶解、降温至90℃条件下状态保持15~20分钟、降温至50~60℃时过滤、杀菌、储罐,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9%的琼脂溶液;
65.step3:甜宝溶液的配制:甜宝经过溶解-过滤-杀菌-储罐,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3%的甜宝溶液;
66.step4:山梨醇钾溶液的配制:山梨醇钾经过溶解-过滤-杀菌-储罐,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9%的山梨醇钾溶液;
67.step5:食叶草植物奶的配制:琼脂溶液在65~90℃的温度和搅拌的条件下,同时加入甜宝溶液、山梨醇钾溶液以及芒果精,当温度降至65℃时添加到食叶草浆液中,并快速搅拌15分钟后降温至55℃,即可得到食叶草植物奶。
68.实施例2:
69.2.1配方组成:
70.成分用量(重量)食叶草浆液100琼脂0.5蔗糖3
芒果精0.5山梨醇钾0.12奶粉55水840.88
71.2.2步骤
72.step1:食叶草浆液的制备:食叶草分拣整理后,依次经过清洗、离心甩干去掉浮水、使用粉碎榨浆机粉碎达到60目、使用浆体过滤机去掉杂质、使用浆体胶体磨研磨至180目以上、使用180目的浆体过滤杀菌机过滤,得到食叶草浆液;
73.step2:琼脂溶液的配制:将琼脂粉碎至80目以上、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加热至95℃溶解、降温至90℃条件下状态保持15~20分钟、降温至50~60℃时过滤、杀菌、储罐,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5%的琼脂溶液;
74.step3:蔗糖溶液的配制:蔗糖经过溶解-过滤-杀菌-储罐,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5%的蔗糖溶液;
75.step4:山梨醇钾溶液的配制:山梨醇钾经过溶解-过滤-杀菌-储罐,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9%的山梨醇钾溶液;
76.step5:奶制品溶液的配制:奶液经过加热溶解-过滤-杀菌-储罐,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奶制品溶液;
77.step6:食叶草植物奶的配制:先将琼脂溶液和奶溶液混合,再在65~90℃的温度和搅拌的条件下,同时加入蔗糖溶液、山梨醇钾溶液以及芒果精,当温度降至65℃时添加到食叶草浆液中,并快速搅拌15分钟后降温至55℃,即可得到食叶草植物奶。
78.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7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包括:食叶草制浆模块(1)、辅料制浆模块(2)和奶原料制浆模块(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混配釜(4)、第二混配釜(5)和总控制器;所述辅料制浆模块(2)和所述奶原料制浆模块(3)用于将辅料和奶原料在第一混配釜(4)中进行混合,生成半成品奶制品;所述食叶草制浆模块(1)用于提供食叶草浆液,并将食叶草浆液和半成品奶制品在第二混配釜(5)中进行混合,生成食叶草全营养植物奶;所述总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模块的智能生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叶草制浆模块(1)包括依次连接的离心甩干机(12)、粉粹机(13)、研磨机(14)、第一过滤器(15)和食叶草储罐(16),用于将食叶草原料加工成食叶草浆液并存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制浆模块(2)包括琼脂/海藻酸钠制浆单元(21)、甜味剂制浆单元(22)和保鲜剂制浆单元(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琼脂/海藻酸钠制浆单元(21)包括依次连接的破碎浸泡容器(211)、第一加热器(212)、第二过滤器(213)、第一杀菌装置(214)和琼脂/海藻酸钠储罐(21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制浆单元(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溶解容器(221)、第三过滤器(222)、第二杀菌装置(223)和甜味剂储罐(224)。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剂制浆单元(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溶解容器(231)、第四过滤器(232)、第三杀菌装置(233)和保鲜剂储罐(23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奶原料制浆模块(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加热器(31)、第五过滤器(32)、第四杀菌装置(33)和奶原料储罐(3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包括:食叶草制浆模块、辅料制浆模块和奶原料制浆模块;还包括第一混配釜、第二混配釜和总控制器;辅料制浆模块和奶原料制浆模块用于将辅料和奶原料在第一混配釜中进行混合,生成半成品奶制品;食叶草制浆模块用于提供食叶草浆液,并将食叶草浆液和半成品奶制品在第二混配釜中进行混合,生成食叶草全营养植物奶;总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模块的智能生产。本实用新型通过用食叶草生产全营养植物奶的工艺系统生产出的植物奶从功能性、营养价值、原料保障均优越于大豆、芝麻、花生、向日葵、椰子、核桃等植物,用食叶草制作蛋白饮料来代替动物奶,是人类的贡献,是奶业和饮料业的一场革命。一场革命。一场革命。
技术研发人员:柏绿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军信泉盛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3/9/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大米碎米多级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用于制造水泵轮毂的模具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