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自粘保护膜与流程

未命名 09-29 阅读:129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自粘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粘保护膜、构成自粘保护膜的粘合层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粘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自粘保护膜。


背景技术:

2.棱镜片制作过程,为将棱镜片从模具脱落,通常会加入脱模机,脱模机的使用会将张力转移到棱镜片,造成棱镜片表面张力大,难贴合,另外,由于棱镜片的自回复性高,初粘力低的保护膜贴合后易发生浮起。因此,就需要提高保护膜的初粘力。对此,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方案以解决初粘力的问题。
3.公开号为cn103620450a、名称为《表面保护膜》的专利提出了通过添加不同酚含量的萜烯酚醛树脂,从而提高保护膜的粘结力,但是萜烯酚醛树脂的过量添加会引起棱镜片的表面污染。公开号为cn104837946a、名称为《涂敷面的保护膜用粘合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提出了一种通过涂覆方式制成pet基材保护膜的方案,详细说明了萜烯酚醛树脂的添加量对于糊残留和表面污染的影响,此发明以pet为基材挺度高,控制萜烯酚醛树脂添加量从而克服糊残留和表面污染的问题,但是同样存在初粘力不足的问题,不适应于贴合棱镜片。公开号为cn102292655a、名称为《棱镜片用表面保护膜、其制造方法以及贴合有该棱镜片用表面保护膜的棱镜片》提出了一种能够降低开卷力的方案,如此降低对于棱镜片的表面污染,同样未能显著提升初粘力,尤其是对于自回复性棱镜片,不易贴合。
4.因此,如何在提高棱镜片用自粘保护膜的初粘力的同时避免剥离时的表面污染,是本技术所针对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粘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自粘保护膜,其提高粘性树脂组合物的柔软性,改善自粘保护膜的服帖性,从而得到初粘力高且自回复性好的棱镜片用自粘保护膜,并且有效避免糊残留以及表面污染。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性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粘性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8.第一聚合物100份
9.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0~150份
10.增粘树脂0~50份;
11.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为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或者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或者为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
12.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下,所述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式为
13.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下,所述增粘树脂为氢化石油树脂或氢化萜烯树脂。
14.在一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下,所述氢化石油树脂采用的型号为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c5或者氢化芳香族石油树脂c9,所述石油树脂软化点为90~140℃,优选地,所述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为110~140℃。
15.特别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粘保护膜,包括表层、芯层以及粘合层,所述表层、芯层与粘合层通过三层共挤制得到所述自粘保护膜,所述粘合层采用的是如前所述的粘性树脂组合物。
16.特别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棱镜片,表面贴附有如钱所述的自粘保护膜,用于保护棱镜片表面的棱镜结构,所述自粘保护膜与棱镜片之间的初始粘合力为0~20g/25mm,优选地,初始粘合力为5~20g/25mm,常温5kg重压放置7d测试经时粘合力为10~25g/25mm,50℃、5kg重压放置7d测试经时粘合力为3~30g/25mm。
17.特别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所述的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步骤1:按配比将第一聚合物、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以及增粘树脂进行混合,搅拌均匀;
19.步骤2: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成型后进行造粒,得到粘性树脂组合物。
20.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下,步骤1中对所述第一聚合物、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以及增粘树脂进行搅拌的时间为30~60min。
21.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下,步骤2中造粒过程中双螺杆熔融挤出成型时的挤出温度为160~200℃。
2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专利申请的优点在于:
23.本技术的粘性树脂组合物,采用sebs或者seps与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结合增粘树脂加工制成,所制得的自粘保护膜初粘力高,而且整体柔软性更好,提高了自粘保护膜的贴合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与回弹性高的棱镜片的贴合,同时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分子量高,不易析出,对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加工性能无影响,可有效提升保护膜对于回弹性高棱镜片的初始剥离力,进而避免糊残留以及表面污染。
24.本技术的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简单,能够提高物料混合均匀性进而保证最终造粒质量,提高产品良率。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7.实施例1:
28.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粘性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粘性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29.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0份
30.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50份
31.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10份。
32.本实施例的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3.1)按上述配比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和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混合,搅拌30min后混合均匀;
34.2)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成型后进行造粒,通过水下切粒方式得到粘性树脂组合物,此步骤的双螺杆熔融挤出成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160~200℃;
35.3)表层树脂,芯层树脂与粘合树脂通过三层共挤制得自粘保护膜。
36.实施例2:
37.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粘性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粘性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38.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0份
39.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50份
40.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20份。
41.本实施例的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2.1)按上述配比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和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混合,搅拌30min后混合均匀;
43.2)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成型后进行造粒,通过水下切粒方式得到粘性树脂组合物粒子,此步骤的双螺杆熔融挤压成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160~200℃。
44.3)表层树脂,芯层树脂与粘合树脂通过三层共挤制得自粘保护膜。
45.实施例3:
46.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粘性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粘性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47.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0份
48.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50份
49.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50份。
50.本实施例的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1)按上述配比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和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混合,搅拌30min后混合均匀;
52.2)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成型后进行造粒,通过水下切粒方式得到粘性树脂组合物粒子,此步骤的双螺杆熔融挤压成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160~200℃。
53.3)表层树脂,芯层树脂与粘合树脂通过三层共挤制得自粘保护膜。
54.实施例4:
55.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粘性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粘性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56.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0份
57.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100份
58.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50份。
59.本实施例的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0.1)按上述配比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和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混合,搅拌30min后混合均匀;
61.2)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成型后进行造粒,通过水下切粒方式得到粘性树脂组合物粒子,此步骤的双螺杆熔融挤压成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160~200℃。
62.3)表层树脂,芯层树脂与粘合树脂通过三层共挤制得自粘保护膜。
63.实施例5:
64.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粘性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粘性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65.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0份
66.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150份
67.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50份。
68.本实施例的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9.1)按上述配比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和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混合,搅拌30min后混合均匀;
70.2)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成型后进行造粒,通过水下切粒方式得到粘性树脂组合物粒子,此步骤的双螺杆熔融挤压成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160~200℃。
71.3)表层树脂,芯层树脂与粘合树脂通过三层共挤制得自粘保护膜。
72.实施例6:
73.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粘性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粘性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74.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0份
75.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150份
76.氢化芳香族石油树脂50份。
77.本实施例的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8.1)按上述配比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和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混合,搅拌30min后混合均匀;
79.2)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成型后进行造粒,通过水下切粒方式得到粘性树脂组合物粒子,此步骤的双螺杆熔融挤压成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160~200℃。
80.3)表层树脂,芯层树脂与粘合树脂通过三层共挤制得自粘保护膜。
81.实施例7: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粘性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粘性树脂组合物
包括以下组分:
82.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0份
83.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50份
84.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10份。
85.本实施例的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6.1)按上述配比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和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混合,搅拌30min后混合均匀;
87.2)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成型后进行造粒,通过水下切粒方式得到粘性树脂组合物粒子,此步骤的双螺杆熔融挤压成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160~200℃。
88.3)表层树脂,芯层树脂与粘合树脂通过三层共挤制得自粘保护膜。
89.实施例8:
90.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粘性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粘性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91.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0份
92.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50份
93.氢化芳香族石油树脂20份。
94.本实施例的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5.1)按上述配比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和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混合,搅拌30min后混合均匀;
96.2)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成型后进行造粒,通过水下切粒方式得到粘性树脂组合物粒子,此步骤的双螺杆熔融挤压成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160~200℃。
97.3)表层树脂,芯层树脂与粘合树脂通过三层共挤制得自粘保护膜。
98.实施例9:
99.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粘性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粘性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100.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0份
101.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50份
102.氢化芳香族石油树脂50份。
103.本实施例的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4.1)按上述配比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和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混合,搅拌30min后混合均匀;
105.2)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成型后进行造粒,通过水下切粒方式得到粘性树脂组合物粒子,此步骤的双螺杆熔融挤压成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160~200℃。
106.3)表层树脂,芯层树脂与粘合树脂通过三层共挤制得自粘保护膜。
107.对比例1:
108.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没有添加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其
他的及制备方法跟实施例1相同。
109.对比例2:
110.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没有添加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但添加了作为软化剂的环烷油20份,其他的及制备方法跟实施例1相同。
111.对比例3:
11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没有添加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本对比例中添加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100份,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40份,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113.对于自回复性的棱镜片,因其表面胶水回弹性高,以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原料制成的自粘保护膜,服帖性与润湿性差,难贴合,或者贴合后易发生浮起,因而需加入足够量的增粘树脂,增粘树脂优选氢化石油树脂或氢化萜烯树脂,氢化增粘数值与作为的基体材料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相容性好,不易析出,其中增粘树脂更优选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脂肪族石油树脂c5,芳香族石油树脂c9),脂肪族石油树脂与基体材料sebs相容性更佳,粘性树脂组合物柔软性更好,有效提升保护膜的初始剥离力。单纯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与石油树脂组合物制得的保护膜难以满足回弹性高的棱镜片,本技术通过加入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与传统的环烷油软化剂相比,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分子量高,不易析出,对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加工性能无影响,可有效提升保护膜对于回弹性高棱镜片的初始剥离力,避免糊残留以及残留污染。
114.将实施例1-5与对比例1-3制得的粘性树脂组合物为原料,制备厚度为50μm的自粘保护膜,所述自粘保护膜包括表层、芯层以及粘合层,所述表层、芯层与粘合层通过三层共挤制得到所述自粘保护膜,粘合层的厚度为8μm。将依照不同实施例以及对比例所制得的自粘保护膜分别贴合棱镜片,测试自粘保护膜与棱镜片之间初始粘合力,常温5kg重压放置7d测试经时粘合力,50℃、5kg重压放置7d测试经时粘合力和表面污染。
115.粘合力测试方法如下:
116.将所得保护膜裁切成25mm长条状,贴合在棱镜片上并用2kg橡胶压辊以300mm/分钟的速度来回压合3遍,在室温23℃条件下放置20min,依据gb/t2792-1998、使用剥离试验机(kj-1065a,科健检测仪器)以300mm/分钟测试180度剥离强度,由此得初始粘合力。
117.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0118][0119][0120]
注:

残留最好,

残留稍差,
×
是有明显残留
[0121]
可见,由本技术实施例的粘性树脂组合物所制得的自粘保护膜,粘度大,尤其是增粘树脂等量的情况下各个实施例的自粘保护膜的初粘力明显要大于对比例的初粘力,而且常温经时粘合力、50℃经时粘合力等等都要明显优于对比例,粘合稳定性好,且在实施例的生产过程中未出现下料口堵塞、原料粉碎的问题。
[0122]
综上可知,本技术的粘性树脂组合物,采用sebs或者seps与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结合增粘树脂加工制成,所制得的自粘保护膜初粘力高,而且整体柔软性更好,提高了自粘保护膜的贴合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与回弹性高的棱镜片的贴合,同时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分子量高,不易析出,对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加工性能无影响,可有效提升保护膜对于回弹性高棱镜片的初始剥离力,进而避免糊残留以及表面污染。
[0123]
本技术的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简单,能够提高物料混合均匀性进而保证最终造粒质量,提高产品良率。
[0124]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粘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粘性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第一聚合物100份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0~150份增粘树脂0~50份;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为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者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者为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式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树脂为氢化石油树脂或氢化萜烯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化石油树脂采用的型号为氢化脂肪族石油树脂c5或者氢化芳香族石油树脂c9,所述石油树脂软化点为90~140℃,优选地,所述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为110~140℃。5.一种自粘保护膜,包括表层、芯层以及粘合层,所述表层、芯层与粘合层通过三层共挤制得到所述自粘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采用的是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性树脂组合物。6.一种棱镜片,其特征在于,表面贴附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粘保护膜,用于保护棱镜片表面的棱镜结构,所述自粘保护膜与棱镜片之间的初始粘合力为0~20g/25mm,优选地,初始粘合力为5~20g/25mm,常温5kg重压放置7d测试经时粘合力为10~25g/25mm,50℃、5kg重压放置7d测试经时粘合力为3~30g/25mm。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配比将第一聚合物、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以及增粘树脂进行混合,搅拌均匀;步骤2: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成型后进行造粒,得到粘性树脂组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所述第一聚合物、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以及增粘树脂进行搅拌的时间为30~60min。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造粒过程中双螺杆熔融挤出成型时的挤出温度为160~2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自粘保护膜,其中,粘性树脂组合物采用SEBS或者SEPS与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结合增粘树脂加工制成,所制得的自粘保护膜初粘力高,而且整体柔软性更好,提高了自粘保护膜的贴合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与回弹性高的棱镜片的贴合,同时氢化苯乙烯法尼烯嵌段共聚物分子量高,不易析出,对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加工性能无影响,可有效提升保护膜对于回弹性高棱镜片的初始剥离力,进而避免糊残留以及表面污染。另外,本申请的粘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简单,能够提高物料混合均匀性进而保证最终造粒质量,提高产品良率。提高产品良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威 邵雪 任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3/9/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