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压缩机以及电动压缩机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9
阅读:13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电动压缩机以及电动压缩机的壳体。
背景技术:
2.电动压缩机具备压缩部、电动马达、逆变器以及壳体。压缩部压缩流体。电动马达驱动压缩部。逆变器驱动电动马达。壳体收容压缩部、电动马达以及逆变器。壳体具有收容逆变器的逆变器收容部以及封堵逆变器收容部的开口部的盖体。
3.例如,日本特开2014-034960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动压缩机具备电力线用连接器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电力线用连接器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设置于盖体。电力线用连接器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电连接于逆变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压缩机。电动压缩机具备:压缩部,其压缩流体;电动马达,其驱动所述压缩部;以及逆变器,其驱动所述电动马达。电动压缩机还具备收容所述压缩部、所述电动马达以及所述逆变器的壳体。电动压缩机还具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电力线用连接器。通过电力线用连接器连接于车辆侧第一连接器,从而向所述逆变器供给电力。电动压缩机还具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通信线用连接器。通过通信线用连接器连接于车辆侧第二连接器,从而向所述逆变器输入用于驱动所述压缩部的控制信号。
5.电动压缩机还具备横跨在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以及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上布设的联锁用通信线。通过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连接于所述车辆侧第一连接器并且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连接于所述车辆侧第二连接器,从而联锁用通信线连接于车辆侧联锁配线。联锁用通信线具有作为一端的第一端子以及作为另一端的第二端子。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以及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联锁用通信线的第一端子位于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所述联锁用通信线的第二端子位于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所述联锁用通信线从所述第一端子到所述第二端子为止布设于所述外表面上。
6.根据上述结构,在根据电动压缩机的用户的要求而变更联锁用通信线的配置的情况下,无需进行逆变器的设计变更。即,例如,与在构成逆变器的基板上布设有联锁用通信线的情况相比较,上述结构能够提高逆变器的设计的自由度。
7.另外,能够在通信线用连接器设置联锁用通信线。联锁用通信线例如是为了确认电力线用连接器的连接而使用的通信线。联锁用通信线通常布设于构成逆变器的基板上。在根据电动压缩机的用户的要求而变更联锁用通信线的配置的情况下,与联锁用通信线电连接的逆变器的设计也可能需要变更。因而,在需要考虑联锁用通信线的配置的情况下,逆变器的设计的自由度有可能下降。上述结构减小这样的可能性。
8.在上述的电动压缩机中,也可以是,电动压缩机还具备将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与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一体地连结的连结部。也可以是,所述联锁用通信线配置于所述连结部的内部。也可以是,联锁用通信线连接于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以及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
9.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与电力线用连接器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向电动压缩机的配置同时,完成联锁用通信线向电动压缩机的布设。因而,能够削减电动压缩机的制造工序。
10.在上述的电动压缩机中,也可以是,所述壳体具有:收容凹部,其收容所述逆变器;以及逆变器罩,其封堵所述收容凹部。也可以是,壳体的所述外表面是所述逆变器罩的外表面。
11.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将逆变器罩从电动压缩机取下的状态下,将联锁用通信线布设于逆变器罩。因而,联锁用通信线的布设能够容易地实施。
12.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逆变器的设计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13.图1是电动压缩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要图。
14.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联锁配线的布设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本说明书中的表述“a以及b中的至少一个”希望理解为是指“仅a”或“仅b”或“a和b这两方”。
16.以下,按照图1以及图2来说明将电动压缩机具体化了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压缩机例如用于车辆空调装置。
17.《电动压缩机》
18.如图1所示那样,电动压缩机10具备壳体20、压缩部30、电动马达40以及逆变器50。壳体20为筒状。壳体20为金属制。壳体20例如为铝制。需要说明的是,壳体20由多个壳体结构体构成,多个壳体结构体能够将壳体20沿该壳体20的轴向分割。
19.压缩部30压缩作为流体的冷媒。电动马达40驱动压缩部30。逆变器50驱动电动马达40。壳体20收容压缩部30、电动马达40以及逆变器50。压缩部30、电动马达40以及逆变器50以该顺序沿壳体20的轴向排列。
20.电动马达40通过被从逆变器50供给电力而驱动。压缩部30是由未图示的定涡盘以及动涡盘构成的涡旋式。压缩部30伴随着电动马达40的驱动,而压缩吸入到壳体20内的冷媒。
21.壳体20具有逆变器收容部21。逆变器收容部21具有收容逆变器50的收容凹部21a。即,壳体20具有收容逆变器50的收容凹部21a。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凹部21a具有朝向壳体20的轴向的外侧开口的开口部21c。逆变器收容部21具有逆变器罩21b。逆变器罩21b封堵开口部21c。即,壳体20具有堵塞收容凹部21a的逆变器罩21b。逆变器罩21b具有露出面21d。露出面21d是逆变器罩21b中的位于与收容凹部21a相反的一侧的面。露出面21d是逆变器罩21b中的在外部露出的面。即,露出面21d是逆变器罩21b的外表面。逆变器收容部21具有在外部露出的露出面21d。即,露出面21d是壳体20的外表面。
22.《电力线用连接器、通信线用连接器、连结部、联锁用通信线》
23.电动压缩机10具备电力线用连接器60、通信线用连接器70、连结部80以及联锁用通信线90。
24.电力线用连接器60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70设置于逆变器收容部21。即,电力线用
连接器60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70设置于壳体20。电力线用连接器60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70设置于露出面21d。即,电力线用连接器60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70设置于壳体20的外表面。
25.电力线用连接器60具有第一电力端子61以及第一外壳62。第一外壳62由树脂构件形成。第一外壳62设置于露出面21d。第一外壳62的一部分将逆变器罩21b贯通。第一外壳62为有底的筒状。在第一外壳62设置有第一连接口62a。第一电力端子61将逆变器罩21b以及第一外壳62的底贯通。第一电力端子61电连接于逆变器50。第一电力端子61的第一端(在图1中为左端)电连接于逆变器50所具有的未图示的开关元件、电容器等。第一电力端子61的第二端(在图1中为右端)位于第一连接口62a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利用一根双点划线中的一部分示意性地记载第一电力端子61,但实际上具有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
26.通信线用连接器70具有第二电力端子72、控制端子73以及第二外壳74。第二外壳74由树脂构件形成。第二外壳74设置于露出面21d。第二外壳74的一部分将逆变器罩21b贯通。第二外壳74为有底的筒状。在第二外壳74设置有第二连接口74a。第二电力端子72以及控制端子73将逆变器罩21b以及第二外壳74的底贯通。第二电力端子72以及控制端子73电连接于逆变器50。第二电力端子72以及控制端子73各自的第一端(在图1中为左端)电连接于逆变器50所具有的控制部。控制部例如是具备cpu的控制电路。第二电力端子72以及控制端子73各自的第二端(在图1中为右端)位于第二连接口74a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利用一根双点划线中的一部分示意性地记载第二电力端子72,但实际上具有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即,第二电力端子72是用于将用于使逆变器50的控制部动作的电力赋予逆变器50的端子。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利用一根双点划线中的一部分示意性地记载控制端子73,但实际上存在多个端子。控制端子73的数量以向逆变器50的控制部输入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存在即可。向控制端子73导通有用于驱动压缩部30的控制信号。
27.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连结部80将电力线用连接器60的第一外壳62与通信线用连接器70的第二外壳74连结。连结部80分别一体形成在第一外壳62以及第二外壳74。即,连结部80将电力线用连接器60与通信线用连接器70一体地连结。连结部80由树脂构件形成。连结部80沿着露出面21d设置。
28.联锁用通信线90例如为板状的母线。联锁用通信线90横跨在电力线用连接器60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70上布设。详细而言,联锁用通信线90的作为一端的第一端子91配置于第一外壳62的第一连接口62a的内侧。即,联锁用通信线90的第一端子91位于电力线用连接器60。联锁用通信线90的作为另一端的第二端子92配置于第二外壳74的第二连接口74a的内侧。即,联锁用通信线90的第二端子92位于通信线用连接器70。联锁用通信线90在第一外壳62的内部、连结部80的内部以及第二外壳74的内部横跨配置。联锁用通信线90中的位于第一连接口62a以及第二连接口74a的内侧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成为被树脂构件覆盖的状态。联锁用通信线90中的通过连结部80的内部的部分沿着露出面21d延伸。因此,联锁用通信线90不将逆变器罩21b贯通地布设于露出面21d上。即,联锁用通信线90从第一端子91到第二端子92布设于壳体20的外表面上。联锁用通信线90与电力线用连接器60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70一体形成。另外,联锁用通信线90未布设于构成逆变器50的基板上。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第一电力端子61、第二电力端子72以及控制端子73特意未图示。
29.《电动压缩机与车辆的关系》
30.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压缩机10适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冷媒压缩机。电动压缩机10搭载于车辆100。车辆100具备第一蓄电池101、第二蓄电池102、车辆控制装置103、车辆侧第一连接器104以及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车辆100具备第一电力线l1、第二电力线l2、通常通信线l3、第一车辆侧联锁配线l4以及第二车辆侧联锁配线l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蓄电池101的电压比第二蓄电池102的电压高。另外,第一车辆侧联锁配线l4以及第二车辆侧联锁配线l5是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车辆侧联锁配线。车辆控制装置103在无法确认车辆侧第一连接器104以及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向电动压缩机10的连接的情况下,执行联锁功能。该确认动作以及联锁功能在后叙述。
31.第一电力线l1将第一蓄电池101与车辆侧第一连接器104电连接。第二电力线l2将第二蓄电池102与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电连接。通常通信线l3将车辆控制装置103与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电连接。
32.车辆侧第一连接器104连接于电力线用连接器60的第一连接口62a。蓄积于第一蓄电池101的电力经由第一电力线l1、车辆侧第一连接器104以及电力线用连接器60的第一电力端子61而向逆变器50供给。即,通过电力线用连接器60连接于车辆侧第一连接器104,从而向逆变器50供给电力。
33.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连接于通信线用连接器70的第二连接口74a。蓄积于第二蓄电池102的电力经由第二电力线l2、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70的第二电力端子72而向逆变器50供给。即,通过通信线用连接器70连接于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从而向逆变器50供给电力。
34.车辆控制装置103输出用于控制电动压缩机10的驱动的控制信号。从车辆控制装置103输出的控制信号经由通常通信线l3、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70的控制端子73而向逆变器50供给。即,通过通信线用连接器70连接于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从而向逆变器50输入用于驱动压缩部30的控制信号。
35.第一车辆侧联锁配线l4的第一端经由车辆侧第一连接器104而电连接于联锁用通信线90的第一端子91。第一车辆侧联锁配线l4的第二端电连接于车辆控制装置103。
36.第二车辆侧联锁配线l5的第一端经由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而电连接于联锁用通信线90的第二端子92。第二车辆侧联锁配线l5的第二端电连接于车辆控制装置103。即,通过电力线用连接器60连接于车辆侧第一连接器104并且通信线用连接器70连接于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从而联锁用通信线90连接于车辆侧联锁配线(l4、l5)。
37.设想车辆侧第一连接器104连接于电力线用连接器60并且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连接于通信线用连接器70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车辆控制装置103所输出的电信号经由第一车辆侧联锁配线l4以及第二车辆侧联锁配线l5中的任意一方向联锁用通信线90输入。电信号经由第一车辆侧联锁配线l4以及第二车辆侧联锁配线l5中的任意另一方而返回车辆控制装置103。车辆控制装置103在向第一车辆侧联锁配线l4以及第二车辆侧联锁配线l5中的任一个输出了的电信号返回到车辆控制装置103时,判定为车辆侧第一连接器104以及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适当地连接于电动压缩机10。
38.设想车辆侧第一连接器104未连接于电力线用连接器60或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未连接于通信线用连接器70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即使车辆控制装置103向第一车辆侧联锁配线l4以及第二车辆侧联锁配线l5的任一方输出电信号,该电信号也不会返回车辆控制装
置103。此时,车辆控制装置103判定为车辆侧第一连接器104或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未适当地连接于电动压缩机10。
39.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压缩机10的联锁用通信线90为了车辆控制装置103判定车辆侧第一连接器104以及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是否连接于电动压缩机10而使用。需要说明的是,车辆控制装置103在无法确认车辆侧第一连接器104以及车辆侧第二连接器105向电动压缩机10的连接的情况下,例如使停止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动作这样的联锁功能工作。
40.[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0041]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0042]
(1)联锁用通信线90布设于逆变器罩21b的露出面21d侧。因此,在根据电动压缩机10的用户的要求而变更联锁用通信线90的配置的情况下,由于无需将联锁用通信线90布设于逆变器50的基板上,因此无需进行逆变器50的设计变更。即,例如与在构成逆变器50的基板上布设联锁用通信线90的情况相比较,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压缩机10能够提高逆变器的设计的自由度。
[0043]
(2)电动压缩机10具备将电力线用连接器60与通信线用连接器70一体地连结的连结部80。并且,联锁用通信线90配置于连结部80的内部并且连接于电力线用连接器60与通信线用连接器70。因此,能够与电力线用连接器60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70向电动压缩机10的配置同时,完成联锁用通信线90向电动压缩机10的布设。因而,能够削减电动压缩机10的制造工序。
[0044]
(3)沿着逆变器罩21b的露出面21d布设有联锁用通信线90。因此,能够在将逆变器罩21b从电动压缩机10取下的状态下,将联锁用通信线90布设于逆变器罩21b。因而,联锁用通信线90的布设能够容易地实施。
[0045]
(4)联锁用通信线90未布设于逆变器50的基板上。因此,在逆变器50的设计时,无需考虑联锁用通信线90的布设。因而,能够抑制逆变器50的设计进度由于电动压缩机10的用户的要求而停滞的情况。
[0046]
[变更例]
[0047]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而实施。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而实施。
[0048]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逆变器罩21b的露出面21d设置有电力线用连接器60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70,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对逆变器收容部21的收容凹部21a进行划分的周壁中的在外部露出的面设置电力线用连接器60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70。在该情况下,联锁用通信线90布设于对逆变器收容部21的收容凹部21a进行划分的周壁中的在外部露出的面上。即,也可以将对逆变器收容部21的收容凹部21a进行划分的周壁中的在外部露出的面作为布设联锁用通信线90的壳体20的外表面。
[0049]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以收容凹部21a的开口部21c沿相对于壳体20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开口的方式形成有逆变器收容部21。
[0050]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连结部80。在该情况下,联锁用通信线90中的电力线用连接器60与通信线用连接器70之间的部分优选从逆变器罩21b的露出面21d分离一些。
[0051]
在本实施方式中,联锁用通信线90为板状的母线,但也可以是具有柔软性的配线。
[0052]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控制装置103在无法确认车辆侧第一连接器104以及车辆侧
第二连接器105向电动压缩机10的连接的情况下,执行了联锁功能。车辆控制装置103所执行的联锁功能也可以适当变更。
[0053]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压缩部30并不限于涡旋式,例如也可以是活塞式、叶片式等。
[0054]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电动压缩机10通过搭载于燃料电池车,从而利用压缩部30压缩作为向燃料电池供给的流体的空气。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压缩机,其中,所述电动压缩机具备:压缩部,其压缩流体;电动马达,其驱动所述压缩部;逆变器,其驱动所述电动马达;壳体,其收容所述压缩部、所述电动马达以及所述逆变器;电力线用连接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且通过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连接于车辆侧第一连接器,从而向所述逆变器供给电力;通信线用连接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且通过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连接于车辆侧第二连接器,从而向所述逆变器输入用于驱动所述压缩部的控制信号;以及联锁用通信线,其横跨在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以及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上布设,且通过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连接于所述车辆侧第一连接器并且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连接于所述车辆侧第二连接器,从而所述联锁用通信线连接于车辆侧联锁配线,所述联锁用通信线具有作为一端的第一端子以及作为另一端的第二端子,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以及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联锁用通信线的所述第一端子位于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所述联锁用通信线的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所述联锁用通信线从所述第一端子到所述第二端子为止布设于所述外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中,所述电动压缩机还具备将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与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一体地连结的连结部,所述联锁用通信线配置于所述连结部的内部,并且所述联锁用通信线连接于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以及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中,所述壳体具有:收容凹部,其收容所述逆变器;以及逆变器罩,其封堵所述收容凹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是所述逆变器罩的外表面。4.一种电动压缩机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备:外表面;电力线用连接器,其设置于所述外表面;通信线用连接器,其设置于所述外表面;以及联锁用通信线,其通过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连接于车辆侧第一连接器并且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连接于车辆侧第二连接器,从而连接于车辆侧联锁配线,且所述联锁用通信线具有位于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的第一端子以及位于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的第二端子,所述联锁用通信线从所述第一端子到所述第二端子为止在所述外表面上横跨在所述电力线用连接器以及所述通信线用连接器上布设。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逆变器的设计的自由度的电动压缩机以及电动压缩机的壳体。电力线用连接器以及通信线用连接器设置于壳体的外表面。联锁用通信线的第一端子位于电力线用连接器。联锁用通信线的第二端子位于通信线用连接器。联锁用通信线从第一端子到第二端子为止布设于外表面上。布设于外表面上。布设于外表面上。
技术研发人员:山荫骏平 矢野顺也 木下雄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3/9/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罗茨泵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印刷布线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印刷布线板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