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DF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与流程

未命名 10-09 阅读:87 评论:0

一种pvdf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pvdf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浆料主要由活性物质和导电剂颗粒、溶剂、粘结剂等组分构成,涂布于集流体铝箔之后,在烘干的过程电极表面和内部温度会形成微小的温度梯度,表面温度会高于内部温度。干燥过程中表面先干燥,物质浓度高于内部浓度,在这样的驱动力下,极片中的粘结剂会随着溶剂挥发逐渐向表面富集迁移,在活性物质、导电剂的表面析出,造成极片面电阻较大,严重影响电池性能,并且,粘结剂在极片中的分布不均匀,与铝箔接触的一面粘结剂较少,极片剥离强度明显降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粘结剂的上浮,通过降低烘箱的烘干温度和涂布的速率,减少粘结剂的上浮,但是降低温度和涂布速率并不能完全解决粘结剂的上浮问题,而且还会造成产品生产效率降低,增加生产成本。因此,需要从粘结剂本身的性能改善上解决上述问题。
3.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粘结剂在极片中的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由交替的软段和硬段组成的多嵌段共聚物的聚氨作为新的极片用粘结剂,但是该技术并未解决pvdf粘结剂存在的析出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的极片面电阻较大和片剥离强度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pvdf粘结剂存在的析出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的极片面电阻较大和片剥离强度降低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pvdf共聚物,通过氨基乙烯基类单体改变pvdf粘结剂的空间结构,阻止粘结剂的上浮现象,提高极片剥离强度同时,降低极片的面电阻,提升电池性能。
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pvdf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6.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pvdf共聚物f在制备锂离子电池浆料中的应用。
7.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保护一种锂离子电池浆料。
8.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保护一种锂离子电池。
9.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0.一种pvdf共聚物,pvdf共聚物由1,1-偏二氟乙烯单体(vdf单体)与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共聚合而成,
11.所述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具有如下结构式:
[0012][0013]
其中r1、r2、r3独立地选自氢、c
1-c6烷基或卤代c
1-c6烷基;r4独立地选自c
1-c6烷基、羰基、c
1-c6烷基酰胺或c
1-c6烷基酯,
[0014]
所述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1,1-偏二氟乙烯单体质量的0.05-10%。
[0015]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
[0016]
本发明通过选用氨基乙烯基类单体,该单体侧链具有一定的正电荷排斥效应,能够降低pvdf链段中该单体的嵌段聚合,实现该单体在pvdf链段上的均匀分布,在作为极片粘结剂的时候,能够在高温烘烤过程中,氨基与pvdf分子链中的碳氢键反应,使得分子链快速交联,使得粘结剂形成网络状结构,阻止粘结剂的上浮现象,提高极片剥离强度同时,降低极片的面电阻,提升电池性能。
[0017]
其中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必须严格控制,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用量过低不能起到交联的效果,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用量过高,体系交联程度过高,制备的正极浆料容易凝胶,无法使用。
[0018]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r1、r2、r3均为氢。当r1、r2、r3均为氢时,与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偏氟乙烯单体具有更好的聚合效果,更有利于形成网络状结构。
[0019]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氨基乙烯基类单体为烯丙基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和n-2(氨基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
优选地,所述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1,1-偏二氟乙烯单体质量的0.5-2%。例如可以为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1,1-偏二氟乙烯单体质量的0.1%;或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1,1-偏二氟乙烯单体质量的1%;或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1,1-偏二氟乙烯单体质量的2%。
[0021]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共聚合单体还包括其他含氟单体,例如氟乙烯、三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五氟丙烯、六氟丙烯、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全氟丙基乙烯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含氟单体的加入能够降低pvdf结晶度,提高极片的柔韧性。
[0022]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具体保护一种pvdf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pvdf共聚物可以采用乳液聚合或悬浮聚合法制备得到。
[0023]
本发明的pvdf共聚物采用乳液聚合或悬浮聚合法制备得到具体操作可以参考如下:
[0024]
在氧含量小于10ppm的反应条件下,密闭搅拌升温下加入部分vdf单体,然后加入引发剂和链转移剂,同时加入共聚单体,聚合反应开始,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补加vdf单体保持反应压力不变。反应一段时间后,补加一定量的引发剂和链转移剂。当vdf单体量反应至3kg时,停止反应,收集乳液,破乳,反复洗涤直至滤液电导率降到0.1以下。最后干燥24h,得到pvdf共聚物。
[0025]
本发明的乳液聚合或悬浮聚合法中聚合引发剂可以选用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如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基酯、过氧化二异丁酰、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过氧化新戊酸叔戊酯等中的一种。乳液聚合体系还可以采用过硫酸酸盐或过硫酸盐/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优选用过硫酸铵引发体系。
[0026]
聚合体系中可以加入链转移剂,用于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用于链转移的化学物有: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丙酮、乙醇、正丙醇等。
[0027]
优选地,链转移剂占聚合单体质量的0.01~1%。链转移剂的用量与聚合产物的分子量相关,过多,分子量小,过小,分子量大。
[0028]
另一方面,本发明也具体保护pvdf共聚物在制备锂离子电池浆料中的应用。
[0029]
本发明还具体保护一种锂离子电池浆料,包括活性物质、导电剂颗、溶剂和粘结剂,所述粘结剂为所述pvdf共聚物。
[0030]
本发明还具体保护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浆料为所锂离子电池浆料。
[0031]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浆料中含有特定的粘结剂pvdf共聚物,涂布于集流体铝箔之后能够在烘烤高温过程中形成网络状结构,极片中的粘结剂不会随着溶剂挥发逐渐向表面富集迁移,也不会在活性物质、导电剂的表面析出,极片面电阻小,电池性能优异,并且,粘结剂在极片中的分布均匀,极片剥离强度好,可以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00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3]
本发明的pvdf共聚物通过氨基乙烯基类单体侧链的正电荷排斥效应,能够降低pvdf链段中该单体的嵌段聚合,实现该单体在pvdf链段上的均匀分布,在作为极片粘结剂的时候,能够在高温烘烤过程中形成网络状结构,阻止粘结剂的上浮现象,提高极片剥离强度同时,降低极片的面电阻,提升电池性能。
[0034]
本发明的pvdf共聚物制备得到的正极电极的粘结强度可达18.5~25.0n/m,面电阻可降低至1.2~1.8/ω,具有更高的粘接力和更低的面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原料试剂为常规购买的原料试剂。
[0036]
实施例1
[0037]
一种pvdf共聚物,pvdf共聚物由vdf单体与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共聚合而成,氨基乙烯基类单体为烯丙基胺,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vdf单体质量的0.5%。
[0038]
上述实施例1pvdf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9]
在一个20l的立式聚合釜中,加入11.5kg去离子水。合上反应釜,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数次,直至反应釜内的氧含量小于10ppm。将反应釜升温至85℃,开启反应釜搅拌,转速为400r/min。打入一定量的vdf单体至反应釜压力为4.1mpa。将30g共聚单体烯丙基胺溶解在500g去离子水中,通过助剂泵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速率为150g/小时。同时加入0.64g过硫酸铵及3.48g丙二酸二乙酯,聚合反应开始,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补加vdf单体保持反应压力不变。反应1h后,补加0.28g过硫酸铵,反应2h后再补加0.28g过硫酸铵及0.93g丙二酸二乙酯。当vdf单体反应量为3kg时,停止反应,反应时间4.7h。反应釜泄压,收集乳液,破乳,反复洗涤直至滤液电导率降到0.1以下。最后在95℃烘箱中干燥24h,得到pvdf共聚物。
[0040]
实施例2
[0041]
一种pvdf共聚物,pvdf共聚物由vdf单体与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共聚合而成,氨基乙烯基类单体为烯丙基胺,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vdf单体质量的1.0%。
[0042]
上述实施例2的pvdf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43]
在一个20l的立式聚合釜中,加入11.5kg去离子水。合上反应釜,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数次,直至反应釜内的氧含量小于10ppm。将反应釜升温至85℃,开启反应釜搅拌,转速为400r/min。打入一定量的vdf单体至反应釜压力为4.1mpa。将60g共聚单体烯丙基胺溶解在500g去离子水中,通过助剂泵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速率为150g/小时。同时加入0.64g过硫
酸铵及3.48g丙二酸二乙酯,聚合反应开始,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补加vdf单体保持反应压力不变。反应1h后,补加0.28g过硫酸铵,反应2h后再补加0.28g过硫酸铵及0.93g丙二酸二乙酯。当vdf单体反应量为3kg时,停止反应,反应时间4.7h。反应釜泄压,收集乳液,破乳,反复洗涤直至滤液电导率降到0.1以下。最后在95℃烘箱中干燥24h,得到pvdf共聚物。
[0044]
实施例3
[0045]
一种pvdf共聚物,pvdf共聚物由vdf单体与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共聚合而成,氨基乙烯基类单体为烯丙基胺,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vdf单体质量的2.0%。
[0046]
上述实施例3的pvdf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47]
在一个20l的立式聚合釜中,加入11.5kg去离子水。合上反应釜,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数次,直至反应釜内的氧含量小于10ppm。将反应釜升温至85℃,开启反应釜搅拌,转速为400r/min。打入一定量的vdf单体至反应釜压力为4.1mpa。将120g共聚单体烯丙基胺溶解在500g去离子水中,通过助剂泵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速率为150g/小时。同时加入0.64g过硫酸铵及3.48g丙二酸二乙酯,聚合反应开始,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补加vdf单体保持反应压力不变。反应1h后,补加0.28g过硫酸铵,反应2h后再补加0.28g过硫酸铵及0.93g丙二酸二乙酯。当vdf单体反应量为3kg时,停止反应,反应时间4.7h。反应釜泄压,收集乳液,破乳,反复洗涤直至滤液电导率降到0.1以下。最后在95℃烘箱中干燥24h,得到pvdf共聚物。
[0048]
实施例4
[0049]
一种pvdf共聚物,pvdf共聚物由vdf单体与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共聚合而成,氨基乙烯基类单体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vdf/六氟丙烯单体质量的2.0%。
[0050]
上述实施例4的pvdf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51]
在一个20l的立式聚合釜中,加入11.5kg去离子水。合上反应釜,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数次,直至反应釜内的氧含量小于10ppm。将反应釜升温至85℃,开启反应釜搅拌,转速为400r/min。打入一定量的vdf/六氟丙烯混合单体至反应釜压力为4.1mpa。将120g共聚单体烯丙基胺溶解在500g去离子水中,通过助剂泵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速率为150g/小时。同时加入0.64g过硫酸铵及3.48g丙二酸二乙酯,聚合反应开始,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补加vdf/六氟丙烯单体保持反应压力不变。反应1h后,补加0.28g过硫酸铵,反应2h后再补加0.28g过硫酸铵及0.93g丙二酸二乙酯。当vdf单体反应量为3kg时,停止反应,反应时间4.7h。反应釜泄压,收集乳液,破乳,反复洗涤直至滤液电导率降到0.1以下。最后在95℃烘箱中干燥24h,得到pvdf共聚物。
[0052]
实施例5
[0053]
一种pvdf共聚物,pvdf共聚物由vdf单体与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共聚合而成,氨基乙烯基类单体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vdf单体质量的5.0%。
[0054]
上述实施例5的pvdf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55]
在一个20l的立式聚合釜中,加入11.5kg去离子水。合上反应釜,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数次,直至反应釜内的氧含量小于10ppm。将反应釜升温至85℃,开启反应釜搅拌,转速为400r/min。打入一定量的vdf单体至反应釜压力为4.1mpa。将300g共聚单体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溶解在500g去离子水中,通过助剂泵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速率为150g/小时。同时加入0.64g过硫酸铵及3.48g丙二酸二乙酯,聚合反应开始,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补加vdf单体
保持反应压力不变。反应1h后,补加0.28g过硫酸铵,反应2h后再补加0.28g过硫酸铵及0.93g丙二酸二乙酯。当vdf单体反应量为3kg时,停止反应,反应时间4.7h。反应釜泄压,收集乳液,破乳,反复洗涤直至滤液电导率降到0.1以下。最后在95℃烘箱中干燥24h,得到pvdf共聚物。
[0056]
实施例6
[0057]
一种pvdf共聚物,pvdf共聚物由vdf单体与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共聚合而成,氨基乙烯基类单体为n-2(氨基乙基)丙烯酰胺,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vdf单体质量的2.0%。
[0058]
上述实施例6的pvdf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59]
在一个20l的立式聚合釜中,加入11.5kg去离子水。合上反应釜,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数次,直至反应釜内的氧含量小于10ppm。将反应釜升温至85℃,开启反应釜搅拌,转速为400r/min。打入一定量的vdf单体至反应釜压力为4.1mpa。将120g共聚单体n-2(氨基乙基)丙烯酰胺溶解在500g去离子水中,通过助剂泵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速率为150g/小时。同时加入0.64g过硫酸铵及3.48g丙二酸二乙酯,聚合反应开始,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补加vdf单体保持反应压力不变。反应1h后,补加0.28g过硫酸铵,反应2h后再补加0.28g过硫酸铵及0.93g丙二酸二乙酯。当vdf单体反应量为3kg时,停止反应,反应时间4.7h。反应釜泄压,收集乳液,破乳,反复洗涤直至滤液电导率降到0.1以下。最后在95℃烘箱中干燥24h,得到pvdf共聚物。
[0060]
对比例1
[0061]
一种pvdf共聚物,pvdf共聚物由vdf单体聚合而成。
[0062]
上述实施例1pvdf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63]
在一个20l的立式聚合釜中,加入11.5kg去离子水。合上反应釜,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数次,直至反应釜内的氧含量小于10ppm。将反应釜升温至85℃,开启反应釜搅拌,转速为400r/min。打入一定量的vdf单体至反应釜压力为4.1mpa。加入0.64g过硫酸铵及3.48g丙二酸二乙酯,聚合反应开始,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补加vdf单体保持反应压力不变。反应1h后,补加0.28g过硫酸铵,反应2h后再补加0.28g过硫酸铵及0.93g丙二酸二乙酯。当vdf单体反应量为3kg时,停止反应,反应时间4.7h。反应釜泄压,收集乳液,破乳,反复洗涤直至滤液电导率降到0.1以下。最后在95℃烘箱中干燥24h,得到pvdf共聚物。
[0064]
对比例2
[0065]
一种pvdf共聚物,pvdf共聚物由vdf单体与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共聚合而成,氨基乙烯基类单体为烯丙基胺,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vdf单体质量的0.03%。
[0066]
上述对比例2的pvdf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67]
在一个20l的立式聚合釜中,加入11.5kg去离子水。合上反应釜,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数次,直至反应釜内的氧含量小于10ppm。将反应釜升温至85℃,开启反应釜搅拌,转速为400r/min。打入一定量的vdf单体至反应釜压力为4.1mpa。将10g共聚单体烯丙基胺溶解在500g去离子水中,通过助剂泵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速率为150g/小时。同时加入0.64g过硫酸铵及3.48g丙二酸二乙酯,聚合反应开始,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补加vdf单体保持反应压力不变。反应1h后,补加0.28g过硫酸铵,反应2h后再补加0.28g过硫酸铵及0.93g丙二酸二乙酯。当vdf单体反应量为3kg时,停止反应,反应时间4.7h。反应釜泄压,收集乳液,破乳,反复洗涤直至滤液电导率降到0.1以下。最后在95℃烘箱中干燥24h,得到pvdf共聚物。
[0068]
对比例3
[0069]
一种pvdf共聚物,pvdf共聚物由vdf单体与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共聚合而成,氨基乙烯基类单体为烯丙基胺,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vdf单体质量的12%。
[0070]
上述对比例2的pvdf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71]
在一个20l的立式聚合釜中,加入11.5kg去离子水。合上反应釜,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数次,直至反应釜内的氧含量小于10ppm。将反应釜升温至85℃,开启反应釜搅拌,转速为400r/min。打入一定量的vdf单体至反应釜压力为4.1mpa。将720g共聚单体烯丙基胺溶解在500g去离子水中,通过助剂泵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速率为150g/小时。同时加入0.64g过硫酸铵及3.48g丙二酸二乙酯,聚合反应开始,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补加vdf单体保持反应压力不变。反应1h后,补加0.28g过硫酸铵,反应2h后再补加0.28g过硫酸铵及0.93g丙二酸二乙酯。当vdf单体反应量为3kg时,停止反应,反应时间4.7h。反应釜泄压,收集乳液,破乳,反复洗涤直至滤液电导率降到0.1以下。最后在95℃烘箱中干燥24h,得到pvdf共聚物。
[0072]
结果检测
[0073]
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pvdf共聚物按照如下电极制备方法制备正极电极。
[0074]
电极制备过程:将2gpvdf溶于100gnmp溶液中,搅拌充分溶解。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2.8g导电剂炭黑和56.2g磷酸铁锂,再超声搅拌2h,以制得均匀的浆料。将浆料通过涂布机涂布在12μm后电极铝箔上。再将铝箔置于100℃真空烘箱中干燥12h。得到正极电极。
[0075]
粘接强度测试按照国家标准gb/t2790-1995《胶粘剂180
°
剥离强度实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中的测试方法,进行粘接强度测试。
[0076]
面电阻的测定方法为:
[0077]
测试仪器:极片电阻仪,型号ber2500(iest元能科技),电极直径14mm,可施加压强5~60mpa
[0078]
四探针法:测试时四根探针置于样品表面,通过输入直流信号,采集探针间的电压信号,通过换算关系得到样品电阻率。
[0079]
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1:
[0080]
表1
[0081][0082][0083]
熔点越低,氨基乙烯基单体共聚比例越高。从上述表1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pvdf共聚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共聚效果,且得到的pvdf共聚物在作为极片粘结剂的时候,能够在高温烘烤过程中形成网络状结构,阻止粘结剂的上浮现象,提高极片剥离强度,粘结强度可以达到18.5n/m以上,最高可达25.0n/m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极片的面电阻,面电阻在1.8ω及以下,最低可降低至1.2ω,有效提升了电池性能。
[0084]
其中,对比例1为未加入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共聚效果不佳,熔点较高,且作为粘结剂的粘结强度较低,电阻率也较高,无法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0085]
对比例2中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过低,不具有很好的交联效果,共聚效果不佳,熔点变高,且作为粘结剂的粘结强度较低,电阻率也较高,无法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0086]
对比例3中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过高,体系交联程度过高,制备的正极浆料容易凝胶,粘结强度显著降低。
[0087]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pvdf共聚物,其特征在于,pvdf共聚物由1,1-偏二氟乙烯单体与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共聚合而成,所述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r1、r2、r3独立地选自氢、c
1-c6烷基或卤代c
1-c6烷基;r4独立地选自c
1-c6烷基、羰基、c
1-c6烷基酰胺或c
1-c6烷基酯,所述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1,1-偏二氟乙烯单体质量的0.05-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pvdf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r3均为氢。3.如权利要求1所述pvdf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乙烯基类单体为烯丙基胺、丙烯酸-2-氨基乙基酯和n-2(氨基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pvdf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1,1-偏二氟乙烯单体质量的0.5-2%。5.如权利要求1所述pvdf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合单体还包括氟乙烯、三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五氟丙烯、六氟丙烯、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全氟丙基乙烯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6.一种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pvdf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乳液聚合或悬浮聚合法制备得到。7.如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体合体中加入链转移剂,链转移剂的加入量为聚合单体质量的0.01~1%。8.一种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pvdf共聚物在制备锂离子电池浆料中的应用。9.一种锂离子电池浆料,包括活性物质、导电剂颗、溶剂和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pvdf共聚物。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浆料为权利要求9所锂离子电池浆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DF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PVDF共聚物由1,1-偏二氟乙烯单体与氨基乙烯基类单体共聚合而成,所述氨基乙烯基类单体的用量为1,1-偏二氟乙烯单体质量的0.05-10%。本发明的PVDF共聚物通过氨基乙烯基类单体侧链的正电荷排斥效应,能够降低PVDF链段中该单体的嵌段聚合,实现该单体在PVDF链段上的均匀分布,在作为极片粘结剂的时候,能够在高温烘烤过程中形成网络状结构,阻止粘结剂的上浮现象,提高极片剥离强度同时,降低极片的面电阻,提升电池性能。提升电池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程堂剑 杨华军 郑炳发 戴静闻 陈琼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乳源东阳光氟树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3/10/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