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及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09 阅读:6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植物耐盐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及方法。


背景技术:

2.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3.盐碱地绿化技术是土壤含盐量在0.5%以下的盐土和盐化土壤的改良及绿化技巧,主要分为五个方面:测土测水问题、施用园艺盐碱土改良肥、施用生根粉与抗蒸剂、选用耐盐树种问题以及盐土园林栽培的其他辅助措施。
4.盐碱地绿化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可用的植物资源的缺少,尤其是在中高盐区域,高大林木更是稀缺。如果能够通过在特定的基质中进行耐盐性适应锻炼,先行提高植物幼苗对盐碱的适应能力,则可以大幅度提高盐碱地植物适应性,进而促进植物幼苗在沿海滩涂上的移栽成活率。
5.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采用该组合物对植物幼苗进行适盐性锻炼,可以提高植物幼苗对盐碱的适应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采用该组合物对植物幼苗进行适盐性锻炼,可以提高植物幼苗对盐碱的适应能力,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提高植物幼苗对盐碱的适应能力,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方法,其设计巧妙,操作简便,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9.为达到以上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其特点是,包括基质原料和碳纳米材料溶液,其中:
10.所述基质原料通过以下方法一制备而成:将基础原料灭菌后接种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发酵后获得发酵料,自然散去所述发酵料内的水分;
11.所述基础原料通过以下方法二制备而成:将玉米芯粉碎颗粒、麸皮、石膏粉、石灰粉和水混合均匀后发酵;
12.所述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通过以下方法三制备而成:将麸皮、玉米粉、石膏粉、石灰粉和海水晶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灭菌后接种黄假单胞菌菌液和嗜盐菌qm菌液,先静置培养,再摇瓶培养;
13.所述碳纳米材料溶液通过以下方法四制备而成:将碳纳米材料悬浮在超纯水中获得碳纳米材料悬浮液,将所述碳纳米材料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进行分散。
14.较佳地,在所述方法三中,所述麸皮800g,所述玉米粉120g,所述石膏粉25g,所述石灰粉25g,所述海水晶30g;所述灭菌的温度为121℃~135℃,所述灭菌的时间为120分钟;所述黄假单胞菌菌液和所述嗜盐菌qm菌液分别通过在副黄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副黄假单胞菌以及在嗜盐菌qm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嗜盐菌qm后进行扩大培养获得,所述黄假单胞菌菌液和所述嗜盐菌qm菌液等体积接种,所述混合物的体积与所述黄假单胞菌菌液和所述嗜盐菌qm菌液的总接种体积的比例为100:1;所述静置培养的时间为24h,所述摇瓶培养的振幅5分钟/次/2h。
15.较佳地,在所述方法二中,所述玉米芯粉碎颗粒80重量份,所述麸皮16重量份,所述石膏粉2重量份,所述石灰粉2重量份,所述玉米芯粉碎颗粒、所述麸皮、所述石膏粉和所述石灰粉的总重量与所述水的重量的比例为1:0.65~0.8;或者,所述发酵的温度是65℃,所述发酵的时间为3天。
16.较佳地,在所述方法一中,所述基础原料和所述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的重量比为100:12~16;所述发酵的温度控制在38℃以下,所述发酵的时间为7天~12天;或者,所述发酵料的含水量为20%重量~24%重量。
17.较佳地,在所述方法四中,所述碳纳米材料是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材料悬浮液的浓度为300ppm~500ppm;或者,所述超声处理的频率为40khz~50khz,所述超声处理的时间为半小时。
18.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方法,其特点是,采用上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所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1)将植物幼苗根部清洗干净,放入所述碳纳米材料溶液中超声波震荡;
20.(2)将培根土混入所述基质原料中,形成适盐性锻炼土,将所述植物幼苗根部植入所述适盐性锻炼土进行适盐性锻炼。
21.较佳地,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植物幼苗根部是林木幼苗根部。
22.较佳地,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超声波震荡的温度为28℃,所述超声波震荡的频率为45khz,所述超声波震荡的时间为15分钟。
23.较佳地,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基质原料和所述培根土的重量比为1:1~5。
24.较佳地,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适盐性锻炼的时间为20d以上。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26.1、本发明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包括基质原料和碳纳米材料溶液,基质原料通过以下方法一制备而成:将基础原料灭菌后接种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发酵后获得发酵料,自然散去发酵料内的水分;基础原料通过以下方法二制备而成:将玉米芯粉碎颗粒、麸皮、石膏粉、石灰粉和水混合均匀后发酵;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通过以下方法三制备而成:将麸皮、玉米粉、石膏粉、石灰粉和海水晶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灭菌后接种黄假单胞菌菌液和嗜盐菌qm菌液,先静置培养,再摇瓶培养;碳纳米材料溶液通过以下方法四制备而成:将碳纳米材料悬浮在超纯水中获得碳纳米材料悬浮液,将碳纳米材料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进行分散,采用该组合物对植物幼苗进行适盐性锻
炼,可以提高植物幼苗对盐碱的适应能力,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7.2、本发明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方法采用上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包括以下步骤:(1)将植物幼苗根部清洗干净,放入碳纳米材料溶液中超声波震荡;(2)将培根土混入基质原料中,形成适盐性锻炼土,将植物幼苗根部植入适盐性锻炼土进行适盐性锻炼,采用该方法可以提高植物幼苗对盐碱的适应能力,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8.3、本发明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方法采用上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包括以下步骤:(1)将植物幼苗根部清洗干净,放入碳纳米材料溶液中超声波震荡;(2)将培根土混入基质原料中,形成适盐性锻炼土,将植物幼苗根部植入适盐性锻炼土进行适盐性锻炼,其设计巧妙,操作简便,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9.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产品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能够通过在特定的基质中进行耐盐性适应锻炼,先行提高植物幼苗对盐碱的适应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盐碱地植物适应性,进而促进植物幼苗在沿海滩涂上的移栽成活率,本发明人在从事耐盐植物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试验研究,得到了一种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包括基质原料和碳纳米材料溶液,其中:
31.所述基质原料通过以下方法一制备而成:将基础原料灭菌后接种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发酵后获得发酵料,自然散去所述发酵料内的水分;
32.所述基础原料通过以下方法二制备而成:将玉米芯粉碎颗粒、麸皮、石膏粉、石灰粉和水混合均匀后发酵;
33.所述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通过以下方法三制备而成:将麸皮、玉米粉、石膏粉、石灰粉和海水晶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灭菌后接种黄假单胞菌菌液和嗜盐菌qm菌液,先静置培养,再摇瓶培养;
34.所述碳纳米材料溶液通过以下方法四制备而成:将碳纳米材料悬浮在超纯水中获得碳纳米材料悬浮液,将所述碳纳米材料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进行分散。
35.在所述方法三中,所述麸皮的重量、所述玉米粉的重量、所述石膏粉的重量、所述石灰粉的重量和所述海水晶的重量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在所述方法三中,所述麸皮800g,所述玉米粉120g,所述石膏粉25g,所述石灰粉25g,所述海水晶30g。
36.在所述方法三中,所述灭菌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在所述方法三中,所述灭菌的温度为121℃~135℃,所述灭菌的时间为120分钟。
37.在所述方法三中,所述黄假单胞菌菌液和所述嗜盐菌qm菌液的制备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方法,所述黄假单胞菌菌液和所述嗜盐菌qm菌液的接种体积比,以及所述混合物的体积与所述黄假单胞菌菌液和所述嗜盐菌qm菌液的总接种体积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在所述方法三中,所述黄假单胞菌菌液和所述嗜盐菌qm菌液分别通过在副黄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副黄假单胞菌以及在嗜盐菌qm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嗜盐菌qm后进行扩大培养获得,所述黄假单胞菌菌液和所述嗜盐菌qm菌液等体积接种,所述混合物的体积与所述黄假单胞菌菌液和所述嗜盐菌qm菌液的总接种体积的比例为100:1。
38.所述扩大培养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方法,更佳地,所述扩大培养包括静置培养方式和摇瓶培养方式,例如,静置培养方式的时间为12h,摇瓶培养方式的速度:10转/min~15转/min,培养温度18℃~38℃,培养时间:48h~96h。
39.在所述方法三中,所述静置培养的时间和所述摇瓶培养的振幅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在所述方法三中,所述静置培养的时间为24h,所述摇瓶培养的振幅5分钟/次/2h。
40.在所述方法二中,所述玉米芯粉碎颗粒的重量份、所述麸皮的重量份、所述石膏粉的重量份和所述石灰粉的重量份,以及所述玉米芯粉碎颗粒、所述麸皮、所述石膏粉和所述石灰粉的总重量与所述水的重量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在所述方法二中,所述玉米芯粉碎颗粒80重量份,所述麸皮16重量份,所述石膏粉2重量份,所述石灰粉2重量份,所述玉米芯粉碎颗粒、所述麸皮、所述石膏粉和所述石灰粉的总重量与所述水的重量的比例为1:0.65~0.8。
41.在所述方法二中,所述发酵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在所述方法二中,所述发酵的温度是65℃,所述发酵的时间为3天。
42.在所述方法一中,所述基础原料和所述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的重量比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在所述方法一中,所述基础原料和所述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的重量比为100:12~16。
43.在所述方法一中,所述发酵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在所述方法一中,所述发酵的温度控制在38℃以下,所述发酵的时间为7天~12天。
44.在所述方法一中,所述发酵料的含水量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在所述方法一中,所述发酵料的含水量为20%重量~24%重量。
45.在所述方法四中,所述碳纳米材料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碳纳米材料,较佳地,在所述方法四中,所述碳纳米材料是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
46.在所述方法四中,所述碳纳米材料悬浮液的浓度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在所述方法四中,所述碳纳米材料悬浮液的浓度为300ppm~500ppm。
47.在所述方法四中,所述超声处理的频率和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在所述方法四中,所述超声处理的频率为40khz~50khz,所述超声处理的时间为半小时。
48.还提供一种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方法,采用上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所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9.(1)将植物幼苗根部清洗干净,放入所述碳纳米材料溶液中超声波震荡;
50.(2)将培根土混入所述基质原料中,形成适盐性锻炼土,将所述植物幼苗根部植入所述适盐性锻炼土进行适盐性锻炼。
51.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植物幼苗根部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植物幼苗根部,较佳地,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植物幼苗根部是林木幼苗根部。
52.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超声波震荡的温度、频率和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超声波震荡的温度为28℃,所述超声波震荡的频率为45khz,所述超声波震荡的时间为15分钟。
53.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基质原料和所述培根土的重量比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基质原料和所述培根土的重量比为1:1~5。
54.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适盐性锻炼的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适盐性锻炼的时间为20天以上。
5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56.实施例1
57.1、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的生产,包括复合菌培养基的制备、复合菌接种、复合菌扩大培养和固化菌种制作。
58.(1)复合菌培养基的制备,包括副黄假单胞菌培养基制备与嗜盐菌qm培养基制备。
59.副黄假单胞菌培养基制备(按1l量时):水中加入海水晶110g、黄豆粉35g、精解蛋白胨20g、牛肉浸膏30g、玉米粉16g,等充分溶解后定容至1l,121℃灭菌30min,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60.嗜盐菌qm培养基制备(按1l量时):1%重量盐水中加入去皮马铃薯100g,煮沸后静置10min过滤,滤清液中加入牛肉浸膏6g,精解蛋白胨6g,黄豆粉15g,加水定容至1l,125℃灭菌25min,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61.(2)复合菌接种:无菌操作分别在复合菌培养基中接种副黄假单胞菌与嗜盐菌qm。
62.(3)扩大培养:接种静置培养12h后,摇瓶培养,速度:15转/min,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60h。
63.(4)固化菌种制作:麸皮800g、玉米粉120g、石膏粉25g、石灰粉25g、海水晶30g,将材料充分搅拌均匀,装入容器,121℃灭菌120分钟,冷却至自然温度后,以100:1的体积比接种(副黄假单胞菌菌液与嗜盐菌qm菌液等体积)。静置培养24h后摇瓶,振幅5分钟/次/2h。
64.2、基质原料的生产,包括基础原料的生产和加强原料的生产。
65.(1)基础原料的生产
66.以发酵法生产基础原料,按重量比玉米芯粉碎颗粒80、麸皮16、石膏粉2、石灰粉2,料和水按照重量比1:0.8充分混合均匀,发酵到65℃后,维持3天,连续翻堆4次。
67.(2)加强原料的生产
68.发酵完成的料,装入容器,灭菌。按料和菌重量比100:14接入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发酵温度控制在32℃,培养10天完成,发散、翻动,自然散去菌料内的水分,降低含水量至24%重量,保存备用。
69.3、碳纳米材料溶液制备,包括碳纳米材料悬浮液制备和碳纳米材料溶液制备。
70.(1)碳纳米材料悬浮液制备:将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悬浮在超纯水中,按质量浓度500ppm配制。
71.(2)碳纳米材料溶液制备:将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悬浮液在超声波清洗机中以50khz的频率超声处理半小时以进行分散。
72.4、紫薇适盐性锻炼方法,包括紫薇幼苗超声波处理和紫薇幼苗适盐锻炼。
73.(1)紫薇幼苗超声波处理:将紫薇幼苗根部清洗干净,放入配制好的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水溶液中,28℃条件下45khz的频率超声波震荡15分钟。
74.(2)紫薇幼苗适盐锻炼:将培根土混入基质原料中,料土比1:3,形成适盐性锻炼
土,将已经浸泡过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水溶液的紫薇幼苗植入适盐性锻炼土30天。
75.实施例2
76.1、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的生产,包括复合菌培养基的制备、复合菌接种、复合菌扩大培养和固化菌种制作。
77.(1)复合菌培养基的制备,包括副黄假单胞菌培养基制备与嗜盐菌qm培养基制备。
78.副黄假单胞菌培养基制备(按1l量时):水中加入海水晶110g、黄豆粉35g、精解蛋白胨20g、牛肉浸膏30g、玉米粉16g,等充分溶解后定容至1l,121℃灭菌30min,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79.嗜盐菌qm培养基制备(按1l量时):3%重量盐水中加入去皮马铃薯100g,煮沸后静置10min过滤,滤清液中加入牛肉浸膏6g,精解蛋白胨6g,黄豆粉15g,加水定容至1l,125℃灭菌25min,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80.(2)复合菌接种:无菌操作分别在复合菌培养基中接种副黄假单胞菌与嗜盐菌qm。
81.(3)扩大培养:接种静置培养12h后,摇瓶培养,速度:12转/min,培养温度18℃,培养时间:96h。
82.(4)固化菌种制作:麸皮800g、玉米粉120g、石膏粉25g、石灰粉25g、海水晶30g,将材料充分搅拌均匀,装入容器,125℃灭菌120分钟,冷却至自然温度后,以100:1的体积比接种(副黄假单胞菌菌液与嗜盐菌qm菌液等体积)。静置培养24h后摇瓶,振幅5分钟/次/2h。
83.2、基质原料的生产,包括基础原料的生产和加强原料的生产。
84.(1)基础原料的生产
85.以发酵法生产基础原料,按重量比玉米芯粉碎颗粒80、麸皮16、石膏粉2、石灰粉2,料和水按照重量比1:0.7充分混合均匀,发酵到65℃后,维持3天,连续翻堆4次。
86.(2)加强原料的生产
87.发酵完成的料,装入容器,灭菌。按料和菌重量比100:12接入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发酵温度控制在38℃,培养12天完成,发散、翻动,自然散去菌料内的水分,降低含水量至20%重量,保存备用。
88.3、碳纳米材料溶液制备,包括碳纳米材料悬浮液制备和碳纳米材料溶液制备。
89.(1)碳纳米材料悬浮液制备:将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悬浮在超纯水中,按质量浓度400ppm配制。
90.(2)碳纳米材料溶液制备:将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悬浮液在超声波清洗机中以40khz的频率超声处理半小时以进行分散。
91.4、红叶李适盐性锻炼方法,包括红叶李幼苗超声波处理和红叶李幼苗适盐锻炼。
92.(1)红叶李幼苗超声波处理:将红叶李幼苗根部清洗干净,放入配制好的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水溶液中,28℃条件下45khz的频率超声波震荡15分钟。
93.(2)红叶李幼苗适盐锻炼:将培根土混入基质原料中,料土比1:5,形成适盐性锻炼土,将已经浸泡过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水溶液的红叶李幼苗植入适盐性锻炼土20天。
94.实施例3
95.1、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的生产,包括复合菌培养基的制备、复合菌接种、复合菌扩大培养和固化菌种制作。
96.(1)复合菌培养基的制备,包括副黄假单胞菌培养基制备与嗜盐菌qm培养基制备。
97.副黄假单胞菌培养基制备(按1l量时):水中加入海水晶110g、黄豆粉35g、精解蛋白胨20g、牛肉浸膏30g、玉米粉16g,等充分溶解后定容至1l,121℃灭菌30min,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98.嗜盐菌qm培养基制备(按1l量时):4%重量盐水中加入去皮马铃薯100g,煮沸后静置10min过滤,滤清液中加入牛肉浸膏6g,精解蛋白胨6g,黄豆粉15g,加水定容至1l,125℃灭菌25min,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99.(2)复合菌接种:无菌操作分别在复合菌培养基中接种副黄假单胞菌与嗜盐菌qm。
100.(3)扩大培养:接种静置培养12h后,摇瓶培养,速度:10转/min,培养温度38℃,培养时间:48h。
101.(4)固化菌种制作:麸皮800g、玉米粉120g、石膏粉25g、石灰粉25g、海水晶30g,将材料充分搅拌均匀,装入容器,135℃灭菌120分钟,冷却至自然温度后,以100:1的体积比接种(副黄假单胞菌菌液与嗜盐菌qm菌液等体积)。静置培养24h后摇瓶,振幅5分钟/次/2h。
102.2、基质原料的生产,包括基础原料的生产和加强原料的生产。
103.(1)基础原料的生产
104.以发酵法生产基础原料,按重量比玉米芯粉碎颗粒80、麸皮16、石膏粉2、石灰粉2,料和水按照重量比1:0.65充分混合均匀,发酵到65℃后,维持3天,连续翻堆5次。
105.(2)加强原料的生产
106.发酵完成的料,装入容器,灭菌。按料和菌重量比100:16接入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发酵温度控制在34℃,培养7天完成,发散、翻动,自然散去菌料内的水分,降低含水量至22%重量,保存备用。
107.3、碳纳米材料溶液制备,包括碳纳米材料悬浮液制备和碳纳米材料溶液制备。
108.(1)碳纳米材料悬浮液制备:将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悬浮在超纯水中,按质量浓度300ppm配制。
109.(2)碳纳米材料溶液制备:将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悬浮液在超声波清洗机中以45khz的频率超声处理半小时以进行分散。
110.4、豆梨适盐性锻炼方法,包括豆梨幼苗超声波处理和豆梨幼苗适盐锻炼。
111.(1)豆梨幼苗超声波处理:将豆梨幼苗根部清洗干净,放入配制好的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水溶液中,28℃条件下45khz的频率超声波震荡15分钟。
112.(2)豆梨幼苗适盐锻炼:将培根土混入基质原料中,料土比1:1,形成适盐性锻炼土,将已经浸泡过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水溶液的豆梨幼苗植入适盐性锻炼土60天。
113.比较例1:
114.采用与实施例1的紫薇幼苗长势相对一致的紫薇幼苗,直接在常规基质中锻炼30天,作为对照。分别试验实施例1的紫薇幼苗和对照的紫薇幼苗在0.5%和1%氯化钠溶液胁迫条件下的移栽成活率。结果:实施例1的紫薇幼苗,0.5%nacl下的成活率达80%,1%nacl下的成活率达60%;而对照的紫薇幼苗,0.5%nacl下的成活率40%,1%nacl下的幼苗成活率20%。
115.比较例2:
116.采用与实施例2的红叶李幼苗长势相对一致的红叶李幼苗,直接在常规基质中锻炼20天,作为对照。分别试验实施例2的红叶李幼苗和对照的红叶李幼苗在1%和2%氯化钠
溶液胁迫条件下的移栽成活率。结果:实施例2的红叶李幼苗,1%nacl下的成活率达35%,2%nacl下的成活率达5%;而对照的红叶李幼苗,1%nacl下的成活率7%,2%nacl下幼苗全部死亡。
117.比较例3:
118.采用与实施例3的豆梨幼苗长势相对一致的豆梨幼苗,直接在常规基质中锻炼60天,作为对照。分别试验实施例3的豆梨幼苗和对照的豆梨幼苗在海安沿海滩涂(北纬:32
°
62

17

;东经:120
°
87

94

)上的移栽成活率。结果:实施例3的豆梨幼苗移栽成活率达51%;而对照的豆梨幼苗全部死亡。
119.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包括基质原料和碳纳米材料溶液,通过将植物幼苗根部清洗干净,放入碳纳米材料溶液中超声波震荡,将培根土混入基质原料中,形成适盐性锻炼土,再将植物幼苗根部植入适盐性锻炼土进行适盐性锻炼,可以提高植物幼苗对盐碱的适应能力,大幅度提高盐碱地植物适应性,进而促进植物幼苗在沿海滩涂上的移栽成活率。
120.综上,采用本发明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对植物幼苗进行适盐性锻炼,可以提高植物幼苗对盐碱的适应能力,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121.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发明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质原料和碳纳米材料溶液,其中:所述基质原料通过以下方法一制备而成:将基础原料灭菌后接种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发酵后获得发酵料,自然散去所述发酵料内的水分;所述基础原料通过以下方法二制备而成:将玉米芯粉碎颗粒、麸皮、石膏粉、石灰粉和水混合均匀后发酵;所述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通过以下方法三制备而成:将麸皮、玉米粉、石膏粉、石灰粉和海水晶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灭菌后接种黄假单胞菌菌液和嗜盐菌qm菌液,先静置培养,再摇瓶培养;所述碳纳米材料溶液通过以下方法四制备而成:将碳纳米材料悬浮在超纯水中获得碳纳米材料悬浮液,将所述碳纳米材料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进行分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三中,所述麸皮800g,所述玉米粉120g,所述石膏粉25g,所述石灰粉25g,所述海水晶30g;所述灭菌的温度为121℃~135℃,所述灭菌的时间为120分钟;所述黄假单胞菌菌液和所述嗜盐菌qm菌液分别通过在副黄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副黄假单胞菌以及在嗜盐菌qm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嗜盐菌qm后进行扩大培养获得,所述黄假单胞菌菌液和所述嗜盐菌qm菌液等体积接种,所述混合物的体积与所述黄假单胞菌菌液和所述嗜盐菌qm菌液的总接种体积的比例为100:1;所述静置培养的时间为24h,所述摇瓶培养的振幅5分钟/次/2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二中,所述玉米芯粉碎颗粒80重量份,所述麸皮16重量份,所述石膏粉2重量份,所述石灰粉2重量份,所述玉米芯粉碎颗粒、所述麸皮、所述石膏粉和所述石灰粉的总重量与所述水的重量的比例为1:0.65~0.8;或者,所述发酵的温度是65℃,所述发酵的时间为3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一中,所述基础原料和所述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的重量比为100:12~16;所述发酵的温度控制在38℃以下,所述发酵的时间为7天~12天;或者,所述发酵料的含水量为20%重量~24%重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四中,所述碳纳米材料是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材料悬浮液的浓度为300ppm~500ppm;或者,所述超声处理的频率为40khz~50khz,所述超声处理的时间为半小时。6.一种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所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植物幼苗根部清洗干净,放入所述碳纳米材料溶液中超声波震荡;(2)将培根土混入所述基质原料中,形成适盐性锻炼土,将所述植物幼苗根部植入所述适盐性锻炼土进行适盐性锻炼。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植物幼苗根部是林木幼苗根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超声波震荡的温度为28℃,所述超声波震荡的频率为45khz,所述超声波震荡的
时间为15分钟。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基质原料和所述培根土的重量比为1:1~5。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适盐性锻炼的时间为20d以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植物幼苗耐盐及适应性的组合物,包括基质原料和碳纳米材料溶液,基质原料制备:将基础原料灭菌后接种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发酵后,自然散去水分;基础原料制备:将玉米芯粉碎颗粒、麸皮、石膏粉、石灰粉和水混合均匀后发酵;降盐促生复合菌群固化菌种制备:将麸皮、玉米粉、石膏粉、石灰粉和海水晶混合均匀,灭菌后接种黄假单胞菌菌液和嗜盐菌QM菌液,先静置培养,再摇瓶培养;碳纳米材料溶液制备:将碳纳米材料悬浮在超纯水中获得悬浮液,再进行超声处理进行分散。还提供了相关锻炼方法。采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植物幼苗进行适盐性锻炼,可以提高植物幼苗对盐碱的适应能力。应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 李玉娟 郭聪 柯裴蓓 陈燕 曹凡 黄欣 吴玲 徐秋霞 谷青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3/10/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