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解脱的动脉瘤扰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14 阅读:6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于解脱的动脉瘤扰流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cn104771200a公开了一种颅内动脉瘤瘤颈重建装置,其通过植入重建装置本体即扰流网,减缓血液在动脉瘤内流速,使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以减少局部血流对瘤壁的冲击。该cn104771200a具体包括重建装置本体、导丝、外鞘管,重建装置本体近端向重建装置本体远端逐渐向外扩张,重建装置本体远端设有头端显影块,重建装置本体中端设有中端显影块,重建装置本体的近端向下收拢固定在导丝上,导丝位于外鞘管内,导丝与重建装置本体连接处设有解脱点,导丝的另一端连接解脱器,通过调整解脱器的电流/电压和时间,即可实现重建装置本体即扰流网在解脱点解脱,这种电解脱非常缓慢,而且还容易出现一次解脱不成功的现象。
3.为了实现快速解脱,越来越多的动脉瘤扰流装置采用了机械解脱的方式来解脱扰流网,例如通过抽拉解脱绳来解开其与扰流网的连接,以实现解脱扰流网,然而传统的解脱结构例如解脱绳与扰流网的连接方式容易连接过紧,使得在解脱扰流网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易解脱或解脱结构断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易于解脱的动脉瘤扰流装置,以克服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技术缺陷。
5.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解脱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包括输送管以及位于输送管内的推送杆和扰流网,输送管用于将推送杆和扰流网输送至动脉瘤内,扰流网具有被压缩在推送杆上的压缩状态和展开在动脉瘤内的展开状态,推送杆上设有解脱结构,初始状态下,解脱结构位于输送管内并与扰流网限位连接,以将扰流网限制在推送杆上,输送管被配置为相对推送杆回撤以使得解脱结构外露于输送管时,解脱结构发生形变并与扰流网脱离连接,以解脱扰流网。
6.进一步地,所述解脱结构为解脱片,初始状态下,解脱片位于输送管内,且解脱片与输送管的内壁紧密贴合并与扰流网卡接,解脱片外露于输送管后,解脱片朝背离推送杆的一侧弹开以不再与扰流网卡接。
7.进一步地,所述扰流网固定有能够与解脱片卡接的自闭片,解脱片未完全外露于输送管时,推送杆能够通过解脱片和自闭片的卡接作用带动扰流网回撤。
8.进一步地,所述解脱片位于扰流网的近端。
9.进一步地,所述解脱片和自闭片均设置为多个,自闭片卡接在相邻的两个解脱片之间,自闭片与解脱片不再卡接后朝扰流网的中心靠拢以实现自主闭合。
10.进一步地,所述解脱片形成为t字型,相邻的两个解脱片之间形成凹字型卡接槽,自闭片卡接于卡接槽内。
11.进一步地,所述自闭片形成为倒t字型,倒t字型自闭片与卡接槽相互卡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扰流网具有自主径向收缩的第一开口和自主径向扩张的第二开口,被解脱后的扰流网逐渐展开并形成为锥形。
13.进一步地,多个自闭片沿第一开口的内圆面周向分布,扰流网解脱后,扰流网的第二开口径向扩张与动脉瘤内壁贴合,扰流网的第一开口径向收缩且被多个自闭片闭合。
14.进一步地,多个自闭片先是与推送杆的外壁贴合,并在推送杆回撤后自主闭合扰流网的第一开口。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解脱结构在外露于输送管后,即可自动发生形变并与扰流网脱离连接,以实现解脱扰流网,无需额外操控解脱结构,进而在解脱扰流网与解脱结构的连接过程中易于解脱,避免出现因操控解脱结构不当而致使解脱困难或解脱结构断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16.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发明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
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在扰流网完全位于输送管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去掉输送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2中推送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2中扰流网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在扰流网部分外露于输送管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在扰流网完全外露于输送管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图6中推送杆回撤出扰流网下的扰流网结构示意图。
24.附图中:1为输送管,2为推送杆,3为扰流网,4为第一开口,5为第二开口,6为解脱结构,7为自闭片,8为卡接槽。
25.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27.本发明所指的“近端”和“远端”应当被理解为从主治医生的方向观察,“近端”是指靠近主治医生的一端,即对应于参考附图所指的“左端”,所指的“远端”是指远离主治医生的一端,即对应于参考附图所指的“右端”。
28.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包括输送管1以及位于输送管1内的推送杆2和扰流网3,输送管1和推送杆2均具有弹性,输送管1用于将推送杆2和扰流网3输送至动脉瘤内,扰流网3具有若干网孔,扰流网3封堵动脉瘤的瘤口后,扰流网3上的若干网孔会允许血液以低于血栓形成的速度流入动脉瘤内,因此扰流网3能阻断血流并使动脉瘤逐渐萎缩,该扰流网3为自膨材料制成例如镍钛,其具有第一开口4和第二开口5,第一开口4和第二开口5相对设置并经过热处理定型,使得扰流网3在释放后,第一开口4自主径向收缩并
能实现自主闭合,第二开口5自主径向扩张,该扰流网3封堵动脉瘤到位后,扰流网3的第二开口5径向扩张与动脉瘤内壁贴合,扰流网3的第一开口4径向收缩且自主闭合,进而不会影响其封堵动脉瘤瘤口的功能。
29.扰流网3具有被压缩在推送杆1上的压缩状态和展开在动脉瘤内的展开状态,推送杆1上设有解脱结构6,初始状态下即扰流网3完全位于输送管1内时,解脱结构6位于输送管1内并与扰流网3限位连接,以将扰流网3限制在推送杆2上,输送管1被配置为相对推送杆2回撤以使得解脱结构6外露于输送管1时,解脱结构6发生形变并与扰流网3脱离连接,以解脱扰流网3,如此无需额外操控解脱结构6,进而在解脱扰流网3与解脱结构6的连接过程中易于解脱,避免出现因操控解脱结构6不当而致使解脱困难或解脱结构6断裂的情况。
30.解脱结构6为解脱片,扰流网3固定有能够与解脱片卡接的自闭片7,自闭片7固定在扰流网3的近端即第一开口4处。初始状态下,解脱片位于输送管1内,且解脱片与输送管1的内壁紧密贴合并与扰流网3的自闭片7卡接,解脱片外露于输送管1后,解脱片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朝背离推送杆2的一侧弹开以不再与扰流网3的自闭片7卡接,以实现对扰流网3的解脱。具体来说,解脱片和自闭片7均设置为多个,多个解脱片围绕推送杆2的外表面设置,且每个解脱片的远端与推送杆2固定连接,每个解脱片的近端形成为自由端并在外作用力例如输送管1的束缚力消失后而自动弹开以远离自闭片7,每个解脱片整体上形成为t字型,相邻的两个解脱片之间形成凹字型卡接槽8,多个自闭片7沿扰流网3的第一开口4的内圆面周向分布,自闭片7整体上形成为倒t字型,倒t字型自闭片7与卡接槽相互卡接,使得自闭片7卡接在相邻的两个解脱片之间,自闭片7与解脱片不再卡接后朝扰流网3的中心靠拢以实现自主闭合,进而实现扰流网3的第一开口4的闭合。
31.虽然推送杆2具有弹性而不会对动脉瘤的瘤壁造成损伤,但是为了更好地避免这一现象发生,本实施例将解脱结构6靠近推送杆2的远端设置,并使得解脱结构6将扰流网3限制在推送杆2上时,推送杆2的远端并未超过扰流网3的第二开口5,即推送杆2的远端处于扰流网3的内部,扰流网3仅部分套设在推送杆2上,这样,当扰流网3完全被输送至动脉瘤内后,推送杆2仅部分被输送至动脉瘤内,因此不易对动脉瘤的瘤口相对段造成损伤。
32.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先通过输送管1将推送杆2和扰流网3输送至动脉瘤内,接着相对推送杆2回撤输送管1即输送管1相对推送杆2沿远端向近端方向移动时,扰流网3会逐渐外露于输送管1,第二开口5率先径向扩张与动脉瘤内壁贴合,当扰流网3和解脱结构6完全外露于输送管1时,解脱结构6由于不再被输送管1束缚而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朝向背离推送杆2的一侧弹开,即不再与自闭片7卡接,此时扰流网3被解脱并完全由压缩状态转换至展开状态,且自闭片7与解脱结构6不再卡接后朝扰流网3的中心靠拢,并与推送杆2的外壁贴合,接着回撤推送杆2即推送杆2沿远端向近端方向移动后,推送杆2脱离自闭片7使得自闭片7闭合扰流网3的第一开口4,此时的扰流网3形成为锥形并与动脉瘤内壁贴合。
33.在使用过程中,当扰流网3和自闭片7还未完全外露于输送管1时,发现扰流网3释放位置有误,则可以操作推送杆2使其相对输送管1沿远端向近端方向移动,推送杆2会通过解脱结构6对扰流网3的限位连接而带动扰流网3回撤至输送管1内。
34.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
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易于解脱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包括输送管(1)以及位于输送管(1)内的推送杆(2)和扰流网(3),输送管(1)用于将推送杆(2)和扰流网(3)输送至动脉瘤内,扰流网(3)具有被压缩在推送杆(2)上的压缩状态和展开在动脉瘤内的展开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杆(2)上设有解脱结构(6),初始状态下,解脱结构(6)位于输送管(1)内并与扰流网(3)限位连接,以将扰流网(3)限制在推送杆(2)上,输送管(1)被配置为相对推送杆(2)回撤以使得解脱结构(6)外露于输送管(1)时,解脱结构(6)发生形变并与扰流网(3)脱离连接,以解脱扰流网(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脱结构(6)为解脱片,初始状态下,解脱片位于输送管(1)内,且解脱片与输送管(1)的内壁紧密贴合并与扰流网(3)卡接,解脱片外露于输送管(1)后,解脱片朝背离推送杆(2)的一侧弹开以不再与扰流网(3)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网(3)固定有能够与解脱片卡接的自闭片(7),解脱片未完全外露于输送管(1)时,推送杆(2)能够通过解脱片和自闭片(7)的卡接作用带动扰流网(3)回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脱片位于扰流网(3)的近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脱片和自闭片(7)均设置为多个,自闭片(7)卡接在相邻的两个解脱片之间,自闭片(7)与解脱片不再卡接后朝扰流网(3)的中心靠拢以实现自主闭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脱片形成为t字型,相邻的两个解脱片之间形成凹字型卡接槽(8),自闭片(7)卡接于卡接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片(7)形成为倒t字型,倒t字型自闭片(7)与卡接槽(8)相互卡接。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网(3)具有自主径向收缩的第一开口(4)和自主径向扩张的第二开口(5),被解脱后的扰流网(3)逐渐展开并形成为锥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自闭片(7)沿第一开口(4)的内圆面周向分布,扰流网(3)解脱后,扰流网(3)的第二开口(5)径向扩张与动脉瘤内壁贴合,扰流网(3)的第一开口(4)径向收缩且被多个自闭片(7)闭合。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自闭片(7)先是与推送杆(2)的外壁贴合,并在推送杆(2)回撤后自主闭合扰流网(3)的第一开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解脱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包括输送管以及位于输送管内的推送杆和扰流网,输送管用于将推送杆和扰流网输送至动脉瘤内,扰流网具有被压缩在推送杆上的压缩状态和展开在动脉瘤内的展开状态,推送杆上设有解脱结构,初始状态下,解脱结构位于输送管内并与扰流网限位连接,以将扰流网限制在推送杆上,输送管被配置为相对推送杆回撤以使得解脱结构外露于输送管时,解脱结构发生形变并与扰流网脱离连接,以解脱扰流网,如此无需额外操控解脱结构,进而在解脱扰流网与解脱结构的连接过程中易于解脱,避免出现因操控解脱结构不当而致使解脱困难或解脱结构断裂的情况。当而致使解脱困难或解脱结构断裂的情况。当而致使解脱困难或解脱结构断裂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荆洪娟 宋维康 黄嘉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亿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2
技术公布日:2023/10/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