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19 阅读:6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智能电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力控制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广泛应用到工业领域,电力控制装置多数通过整流器与供电设备连接,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具有输入功率因素可调、电流检测、电压监测、升降压等特点,使得其广泛应用在超导磁储能、电池组充电、新型ups等场合,然而在这些场合下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通常是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的,这种长时间高负荷的运行工况会对并网滤波电感和电容持续施加电气应力,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电感和电容的老化,而电感和电容的老化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参数漂移甚至引发故障,这不但会严重影响pwm整流器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还会影响装置的控制鲁棒性和运行性能。因此,急需一种对电感电容元器件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优化实时运行性能的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电感电容元器件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优化实时运行性能的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mcu控制电路、电源管理电路、通信电路,所述mcu控制电路包括mcu控制芯片和mcu控制外围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电源管理外围电路,所述电源管理外围电路包括稳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整流驱动电路、电能计量电路,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用于接收所述mcu控制芯片发出的电源管理指令,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接所述稳压电路,进而通过稳压电路对mcu控制芯片以及整个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供电,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管理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和所述电能计量电路;所述通信电路接所述mcu控制电路,用于所述mcu控制电路与外围电子设备的数据交互。
5.进一步的,所述mcu控制外围电路包括限位开关电路、滤波电容电路、第一晶振电路,所述mcu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经上拉电阻接电源,第一输出端经电阻接地,第二输出端经电容通过接地,所述mcu控制芯片的第一控制端经上拉电阻接电源,第二控制端经电容接地,所述限位开关电路设置在电源和地之间,所述mcu控制芯片的保护端接所述滤波电容电路,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晶振电路。
6.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管理电路作为电量管理的媒介,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入端接所述稳压电路,第一检测端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第二检测端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电能计量电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电能计量电路,所述电能计量电路的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电路,信号端接所述通信电路。
7.进一步的,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电路、第二稳压电路、第三稳压电路,所述
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接dc电源,输出端接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三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稳压电路的输出端接电源。
8.进一步的,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检测芯片、电流稳压芯片和电流运放芯片,所述电流稳压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接所述电流检测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电流检测芯片的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所述电流运放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
9.进一步的,所述整流驱动电路包括pwm直流驱动电路、整流驱动隔离电路、整流输出电压检测电路,所述pwm直流驱动电路包括电流传感器芯片、电感电路、mos管电路、继电器电路,所述电流传感器芯片的输入端经电感接所述第二稳压电路,保护端经电容接地,检测端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输出端接所述电感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感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mos管电路,所述mos管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接所述mcu控制芯片,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接所述mcu控制芯片,源极接电源,所述继电器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所述mcu控制芯片。
10.进一步的,所述整流驱动隔离电路包括隔离驱动芯片和驱动稳压电路,所述驱动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输出端接所述驱动隔离芯片的输入端,所述驱动隔离芯片的输出端经稳压管接所述pwm直流驱动电路,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
11.进一步的,所述整流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芯片、整流运放芯片、整流稳压电路,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的输入端分别经电容、电感接电源,保护端经滤波电容接地,所述整流运放芯片的输入端接所述整流稳压电路,输出端经电阻接地,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
12.进一步的,所述电能计量电路包括电流传感器芯片、电能计量芯片、第二晶振电路,所述电流传感器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保护端接地,输出端分别经电容、电阻接所述电能计量芯片;所述电能计量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晶振电路,输出端经电容接地,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
13.进一步的,所述通信电路包括usb转ttl电路、wifi电路,所述usb转ttl电路包括usb接口、usb通信芯片,所述usb通信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接所述usb接口,控制端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电阻接电源,发射极接所述mcu控制芯片,所述wifi电路包括wifi芯片、晶振电路、存储芯片,所述wifi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调节端连接晶振电路,输出端接所述存储芯片,信号端连接天线接口,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系统采取mcu控制电路作为整个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的中央处理器,通过连接电源管理电路实现对三相电的智能控制系统的调控,电源管理电路连接稳压电路,经过多级稳压后对mcu控制芯片以及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的各部分电路进行供电,电源管理电路也可以通过对电流进行电流检测以及整流驱动,并通过在电流检测电路以及整流驱动电路的后级连接电能计量电路,通过电能计量芯片完成对电能的计量,同时将计量信息传输至mcu控制芯片进行数据处理,也可以通过通信电路,并根据当地的环境采取适宜的通信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部的传输原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mcu控制电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稳压电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电流检测电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pwm直流驱动电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整流驱动隔离电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整流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电能计量电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0的通信电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mcu控制电路;2-电源管理电路;3-通信电路;4-稳压电路
26.5-电流检测电路;6-整流驱动电路;7-电能计量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0.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mcu控制电路1、电源管理电路2、通信电路3,所述mcu控制电路1包括mcu控制芯片和mcu控制外围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2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电源管理外围电路,所述电源管理外围电路包括稳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整流驱动电路、电能计量电路,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用于接收所述mcu控制芯片发出的电源管理指令,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接所述稳压电路,进而通过稳压电路对mcu控制芯片以及整个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供电,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管理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和所述电能计量电路;所述通信电路3接所述mcu控制电路1,用于所述mcu控制电路1与外围电子设备的数据交互。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采取mcu控制电路1作为整个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的中央处理器,并通过mcu控制芯片及其外围电路连接电源管理电路2实现对三相电的智能调控,电源管理电路2连接稳压电路,经过多级稳压后对mcu控制
芯片及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的各部分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整流驱动电路、电能计量电路、通信电路3)进行供电,电源管理电路2也可以通过对电流进行电流检测并通过整流驱动,使其在电流检测电路以及整流驱动电路的后级连接电能计量电路,并通过电能计量芯片完成对电能的计量,电能计量信息可传输至mcu控制芯片进行数据处理,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通过通信电路3,采取适宜的通信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
32.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mcu控制外围电路包括限位开关电路、滤波电容电路、第一晶振电路,所述mcu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经上拉电阻接电源,第一输出端经电阻接地,第二输出端经电容通过接地,所述mcu控制芯片的第一控制端经上拉电阻接电源,第二控制端经电容接地,所述限位开关电路设置在电源和地之间,所述mcu控制芯片的保护端接所述滤波电容电路,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晶振电路。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mcu控制芯片采取双电压进行供电,对于单片机部分采取1.9v和3.3v的电压进行供电,其中mcu控制芯片的管脚159、管脚90、管脚91分别经上拉电阻接3.3v电源,管脚7整流驱动电路6电流检测电路、7整流驱动电路7整流驱动电路分别经电容接地,第一晶振电路设置在mcu控制芯片的管脚7整流驱动电路6电流检测电路、7整流驱动电路7整流驱动电路之间,管脚16电流检测电路0的输入端机构上拉电阻接3.3v电源,输出端接地,限位开关rst设置在电源和地之间。
3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管理电路2作为电量管理的媒介,所述电源管理电路2的输入端接所述稳压电路,第一检测端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第二检测端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电能计量电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电能计量电路,所述电能计量电路的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电路1,信号端接所述通信电路3。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管理电路2作为电量管理的媒介即电量管理中枢,将电量管理部分一分为三,其中稳压电路(第一部分)用于系统对于dc电源的降压及稳压,并对整个三相电智能管理系统进行供电;电流检测电路(第二部分)通过对流入电流检测芯片的前后级进行电量检测;整流驱动电路(第三部分)pwm整流直流驱动电路包含两项功能,第一项功能为电流感应传感器,用于检测三相电源每一相电流信息,并通过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口,将检测的电流信息给到前级电流部分的运行进行信号处理,再传输至mcu控制芯片,第二项功能为右边整流桥及mos管组成pwm三相全波整流器,通过该部分将三相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源,用于直流输出。
36.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电路、第二稳压电路、第三稳压电路,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接dc电源,输出端接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三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稳压电路的输出端接电源。
3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管脚2连接12v的dc电源,管脚7整流驱动电路经电阻连接12v的dc电源,管脚3经电感接5v电源,第一稳压电路的芯片型号为eup347整流驱动电路6电流检测电路,第二稳压电路的管脚1、2、5接5v电源,管脚4经电感接3.3v电源,管脚3接地,滤波电容设置在电源和地之间,第二稳压芯片的型号为tps7整流驱动电路57整流驱动电路33,第三稳压电路的管脚2、3、4接3.3v电源,管脚8经电感接1.9v电源,管脚1接地,滤波电容设置在电源和地之间,第三稳压芯片的型号为tps7整流驱动电
路6电流检测电路801q。
38.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检测芯片、电流稳压芯片和电流运放芯片,所述电流稳压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接所述电流检测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电流检测芯片的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所述电流运放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
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流检测芯片的供电电源为5v稳压电源,电流检测芯片的管脚2、3、11接所述mcu控制芯片的对应管脚,管脚14经电感接电源,电流检测芯片将检测的到电流信号传输至mcu控制芯片,并由mcu控制芯片发出电流运放指令,此时检测到的电流信息经mcu控制戏弄输出至电流运放芯片,经电流运放芯片完成电流信息的放大后,将数据传输至mcu控制芯片,整个电流检测电路通过mcu的控制、调节完成对电流的检测以及数据传输。
40.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流驱动电路包括pwm直流驱动电路、整流驱动隔离电路、整流输出电压检测电路,所述pwm直流驱动电路包括电流传感器芯片、电感电路、mos管电路、继电器电路,所述电流传感器芯片的输入端经电感接所述第二稳压电路,保护端经电容接地,检测端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输出端接所述电感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感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mos管电路,所述mos管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接所述mcu控制芯片,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接所述mcu控制芯片,源极接电源,所述继电器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所述mcu控制芯片。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pwm直流驱动电路通过电流传感器芯片的管脚7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经电感接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电流传感器芯片的管脚7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经滤波电容接地,管脚8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管脚4经电感接所述电感电路的输入端,电感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mos管电路,mos管电路的第一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第一mos管的栅极接所述mcu控制芯片,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接所述mcu控制芯片,源极接电源,所述继电器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保护端设置稳压管,输出端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所述mcu控制芯片,第一三极管作为继电器电路的驱动开关,同时在继电器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设置多组稳压管,确保整流驱动的顺利安全进行,pwm整流直流驱动电路包含两项功能,左边ltsr 6电流检测电路-np为电流传感器芯片,主要是检测三相电源每一相电流信息,通过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口,将检测的电流信息给到前级电流部分的运行进行信号处理,再传输至mcu控制芯片,右边整流桥及mos管组成pwm三相全波整流器,通过该部分将三相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源。
42.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流驱动隔离电路包括隔离驱动芯片和驱动稳压电路,所述驱动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输出端接所述驱动隔离芯片的输入端,所述驱动隔离芯片的输出端经稳压管接所述pwm直流驱动电路,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隔离芯片采取驱动稳压电路进行单独供电,并通过隔离驱动芯片完成对三相电的隔离驱动,将电路传输的配电系统与控制系统进行高低压隔离及提高配电系统的驱动能力,通过该芯片,可以将mcu控制芯片发出的的弱驱动信号转为同步的强驱动电平信号,并通过隔离驱动芯片连接的稳压管负载对电源进行调制,避
免大负荷设备的启动和停止时对线路产生的冲击电流,对配备系统以及控制系统造成破坏。
44.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流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芯片、整流运放芯片、整流稳压电路,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的输入端分别经电容、电感接电源,保护端经滤波电容接地,所述整流运放芯片的输入端接所述整流稳压电路,输出端经电阻接地,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运算放大器芯片的管脚1经电容接交流电源,管脚2、3、4分别经电阻连接交流电源,管脚8的输入端接3.3v电源,输出端接地,滤波电容设置在电源和地之间,管脚6电流检测电路、7整流驱动电路分别经电阻连接整流运放芯片的管脚4、3,整流运放芯片的管脚5接电源,滤波电容设置在电源和地之间,整流运放芯片的管脚1接所述mcu控制芯片,用于将采集的交流电信息进行整流、放大后传输至mcu控制芯片,进而读取电压信号。
46.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能计量电路包括电流传感器芯片、电能计量芯片、第二晶振电路,所述电流传感器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保护端接地,输出端分别经电容、电阻接所述电能计量芯片;所述电能计量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晶振电路,输出端经电容接地,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
4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能计量电路用于对电能输出进行电能的检测、计量,通过采集输出部分的电压及电流信息,从而可以计算处电能和功率信息,同时采用防漏电技术,不仅采集负载前端的数据信息,也通过电流传感器采集负载回路的电流信息,可以通过前后采集电流信息之和,进而减小采集的电流信息的误差,同时采集电流前后的数据对比也可以作为电路中的漏电自我保护的数据参数,也可将计量的电流信息传输至通信电路3进行数据交互。
48.如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电路3包括usb转ttl电路、wifi电路,所述usb转ttl电路包括usb接口、usb通信芯片,所述usb通信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接所述usb接口,控制端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电阻接电源,发射极接所述mcu控制芯片,所述wifi电路包括wifi芯片、晶振电路、存储芯片,所述wifi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调节端连接晶振电路,输出端接所述存储芯片,信号端连接天线接口,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信电路3采取usb接口和wifi电路进行通信,可以根据配电箱所处的不同的环境下采取适宜的数据方式进行通信,当配电箱处于较好的无线网络环境下可以直接通过wifi电路进行数据交互,当网络环境较差时,可以通过连接usb接口进行接口数据通信。
50.虽然本发明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cu控制电路(1)、电源管理电路(2)、通信电路(3),所述mcu控制电路(1)包括mcu控制芯片和mcu控制外围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2)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电源管理外围电路,所述电源管理外围电路包括稳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整流驱动电路、电能计量电路,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用于接收所述mcu控制芯片发出的电源管理指令,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接所述稳压电路,进而通过稳压电路对mcu控制芯片以及整个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供电,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管理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和所述电能计量电路;所述通信电路(3)接所述mcu控制电路(1),用于所述mcu控制电路(1)与外围电子设备的数据交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外围电路包括限位开关电路、滤波电容电路、第一晶振电路,所述mcu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经上拉电阻接电源,第一输出端经电阻接地,第二输出端经电容通过接地,所述mcu控制芯片的第一控制端经上拉电阻接电源,第二控制端经电容接地,所述限位开关电路设置在电源和地之间,所述mcu控制芯片的保护端接所述滤波电容电路,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晶振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2)作为电量管理的媒介,所述电源管理电路(2)的输入端接所述稳压电路,第一检测端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第二检测端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电能计量电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电能计量电路,所述电能计量电路的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电路(1),信号端接所述通信电路(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电路、第二稳压电路、第三稳压电路,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接dc电源,输出端接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三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稳压电路的输出端接电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检测芯片、电流稳压芯片和电流运放芯片,所述电流稳压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接所述电流检测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电流检测芯片的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所述电流运放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驱动电路包括pwm直流驱动电路、整流驱动隔离电路、整流输出电压检测电路,所述pwm直流驱动电路包括电流传感器芯片、电感电路、mos管电路、继电器电路,所述电流传感器芯片的输入端经电感接所述第二稳压电路,保护端经电容接地,检测端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输出端接所述电感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感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mos管电路,所述mos管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接所述mcu控制芯片,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接所述mcu控制芯片,源极接电源,所述继电器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所述mcu控制芯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驱动隔离电路包括隔离驱动芯片和驱动稳压电路,所述驱动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接所述第一稳压电路,输出端接所述驱动隔离芯片的输入端,所述驱动隔离芯片的输出端经稳压管接所述pwm直流
驱动电路,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芯片、整流运放芯片、整流稳压电路,所述运算放大器芯片的输入端分别经电容、电感接电源,保护端经滤波电容接地,所述整流运放芯片的输入端接所述整流稳压电路,输出端经电阻接地,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计量电路包括电流传感器芯片、电能计量芯片、第二晶振电路,所述电流传感器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保护端接地,输出端分别经电容、电阻接所述电能计量芯片;所述电能计量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晶振电路,输出端经电容接地,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路(3)包括usb转ttl电路、wifi电路,所述usb转ttl电路包括usb接口、usb通信芯片,所述usb通信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接所述usb接口,控制端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电阻接电源,发射极接所述mcu控制芯片,所述wifi电路包括wifi芯片、晶振电路、存储芯片,所述wifi芯片的输入端接电源,调节端连接晶振电路,输出端接所述存储芯片,信号端连接天线接口,控制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MCU控制电路、电源管理电路、通信电路,所述MCU控制电路包括MCU控制芯片和MCU控制芯片外围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电源管理外围电路,所述电源管理外围电路包括稳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整流驱动电路、电能计量电路,所述通信电路接所述MCU控制芯片,用于所述MCU控制电路与外围电子设备的数据交互;本发明可以对电器原件进行监控管理,并通过MCU控制芯片优化三相电的运行性能。三相电的运行性能。三相电的运行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涂春光 王伯亮 方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建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3/10/1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