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1
阅读:24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充电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2.充电桩是一种为电动汽车其中还包含纯电动汽车和可插电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补充电能的装置,类似燃油汽车所使用的加油站或加气站,充电桩是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一种;按照充电桩提供的输出电流分类,充电桩可以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相比公交车、出租车等营运车辆对电池续航的需求更高,所以通常公交站场、出租车停车场等地会有设置较多的充电桩。
3.根据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1219801.3公开了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前侧下方连接有第一减震座,所述第一减震座外侧设有海绵防撞板,所述第一减震座顶侧连接有提示座,所述充电桩本体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座,所述第二减震座外侧嵌设有防刮座,所述第一减震座外侧挖设有安装凹槽,能够减缓海绵防撞板受到的冲击力,避免汽车的后保险杠发生损坏,可以对充电桩本体进行保护,避免汽车倒车过猛导致充电桩本体损坏,有效的避免了财产损失,使用过程更加的安全,可以有效的对车身进行保护,避免车辆侧面蹭到充电桩本体左右两侧导致车辆出现划痕的情况。
4.上述专利中通过第一减震座配合海绵防撞板进行受力,来对其受到冲击时的充电桩进行保护与缓冲,但海绵防撞板在受力后向内挤压第一减震座,会使固定的充电桩同等受力,从而出现并未能将其冲击力进行化解,进而造成整个充电桩翻覆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防撞装置的强度支持,配合支撑台下方的埋地移动座在充电桩受到冲击后能够有效的对其进行缓冲,当力度过大时埋地移动座带动起充电桩进行向后位移,以至来化解撞击产生的冲击,避免造成充电桩翻覆的情况发生。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下方连接有支撑台,所述充电桩上安装有防撞装置,所述支撑台下方连接有埋地移动座;所述防撞装置内设置有支力座,所述支力座前方设置有前触垫,所述前触垫与所述支力座之间安装有加强杆。埋地移动座在确认好充电桩安装位置后对其进行预埋,以至与其底面进行内嵌,后配合上方充电桩在受力较大时形成向后位移,对其冲击力进行化解。
8.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前触垫内设置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上开设有复数
处固杆槽,所述固杆槽之间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受力板表面安装有胶质缓冲垫块,所述内凹槽与所述支力座相配合。胶质缓冲垫块主要用于与车辆接触时进行车辆的前杠或者后杠进行保护,避免对车辆造成受损,而冲击力大时直接传导与后方支力座完成有力支撑。
9.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支力座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正中开设有通杆槽,所述通杆槽上连接有水泥板,所述支撑板后方连接有座体。水泥板有利于为其充电桩提供配重的同时,提供因有的防护强度,避免在撞击时直接对充电桩造成不利影响。
10.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座体内设置有载框,所述载框外表面设置有套柱,所述载框内表面固定有框型架,所述框型架两侧分别设置有复数块螺纹接块。载框与框型架为一体化结构,两侧安装的螺纹接块主要用于前段水泥板上螺杆的相连,以至使其牢牢与载框和框型架相连,形成受冲击力传导。
11.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载框与所述框型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框型架连接于支撑板后表面,所述水泥板贯穿所述通杆槽与所述螺纹接块相连接,所述座体与所述支撑台相配合,所述加强杆设置于所述水泥板外侧,所述加强杆与所述固杆槽相连接。加强杆主要起到强度的提升,在一定的冲击力度下有加强杆进行支撑缓冲,而冲击力大于加强杆时有水泥板进行再次支撑。
12.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支撑台内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上安装有相连载台,所述相连载台上连固有受力组件,所述受力组件内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后表面开设有复数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侧壁安装有侧卡条,复数处所述连接槽内分别连接有后撑杆。滑台主要在冲击力大于时进行位移,带动整体充电桩形成移动,向后缓冲受到冲击时的力度,避免冲击过大直接找出充电桩的翻覆。
13.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后撑杆内设置有杆体,所述杆体上安装有套筒,所述杆体上安装有旋接栓,所述旋接栓下方设置有卡块。卡块主要用于配合杆体与旋接栓进行定位插接固定,以至使其杆体竖立与配重块后方通过套筒配合对座体提供有力支撑。
14.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杆体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侧卡条相卡合,所述旋接核酸与所述连接槽螺旋相连,所述批注块固定于所述相连载台上,所述相连载台外表面与所述滑台焊接连接,所述相连载台与所述充电桩底部相固定。相连载台主要用于和充电桩底部的连接于承载,以至确保充电桩能够受冲击后第一时间配合下方滑台进行移动。
15.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滑台内设置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表面固定有弧形连接座,所述承载块下表面开设有固杆槽,所述固杆槽内连接有滑移杆,所述滑移杆内设置有螺纹杆体,所述螺纹杆体侧壁固定有复数块侧滑条,所述侧滑条下表面均安装有若干个滚珠,所述螺纹杆体末端设置有套杆压力板。滚珠主要适配侧滑条进行滑动,以至冲击力过大时连动承载块形成后滑,提升位移平衡与流程度。
16.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螺纹杆体其中一端与所述固杆槽螺旋连接,所述螺纹杆体通过套杆压力板与所述埋地移动座相配合,所述侧滑条通过滚珠与所述埋地移动座滑动配合,所述弧形连接座与所述相连载台焊接连接。套杆压力板主要有埋地移动座内部结构配合进行支撑,限位杆贯穿套杆压力板中心,使其支撑着压力板表面的同时向后移动。
17.有益效果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通过将防撞装置安装于充电桩下方表面,当受到撞击时,由胶质缓冲垫
块进行预先接触,降低轻微冲击时对车辆造成的损伤,同时在冲击力过大时,有支力座中的水泥板配合加强杆提供支撑强度,确保充电桩不会在冲击下出现翻覆。
20.2.本发明通过支撑台内的配重块对其增加相应配重,再配合后撑杆对前方座体内的套柱由套筒进行嵌套,提供有效的受力支撑,以至确保新能源在受撞击时的强度刚性,同时还可有滑台进行相应的配合与其埋地移动座进行滑动,对撞击进行缓冲与化解,降低充电桩的受损程度。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防撞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前触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支力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座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支撑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受力组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后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滑台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滑移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中:充电桩-1、防撞装置-2、支撑台-3、埋地移动座-4、支力座-21、前触垫-22、加强杆-23、受力板-221、固杆槽-222、内凹槽-223、胶质缓冲垫块-224、支撑板-211、通杆槽-212、水泥板-213、座体-214、载框-2141、套柱-2142、框型架-2143、螺纹接块-2144、滑台-31、相连载台-32、受力组件-33、配重块-331、连接槽-332、侧卡条-333、后撑杆-334、杆体-3341、套筒-3342、旋接栓-3343、卡块-3344、承载块-311、弧形连接座-312、固杆槽-313、滑移杆-314、螺纹杆体-3141、侧滑条-3142、滚珠-3143、套杆压力板-3144。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3.另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渡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5.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37.实施例1
38.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3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1,充电桩1下方连接有支撑台3,充电桩1上安装有防撞装置2,支撑台3下方连接有埋地移动座4;防撞装置2内设置有支力座21,支力座21前方设置有前触垫22,前触垫22与支力座21之间安装有加强杆23。前触垫22内设置有受力板221,受力板221上开设有复数处固杆槽222,固杆槽222之间设置有内凹槽223,受力板221表面安装有胶质缓冲垫块224,内凹槽223与支力座21相配合。支力座21内设置有支撑板221,支撑板211正中开设有通杆槽212,通杆槽212上连接有水泥板213,支撑板221后方连接有座体214。座体214内设置有载框2141,载框2141外表面设置有套柱2142,载框2141内表面固定有框型架2143,框型架2143两侧分别设置有复数块螺纹接块2144。
40.进一步,胶质缓冲垫块224采用橡胶冲模而成,内嵌钢板与弹簧,以至为胶质缓冲垫块224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主要时通过胶质缓冲垫块224对其轻微的碰撞新能源车辆进行前后杠保护。
41.进一步,水泥板213后表面嵌固有至少两根螺杆用于和螺纹接块2144的旋接,然后在配合带有弧形的铝制加强刚23配合形成支撑强度的提升。
42.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43.本发明通过将防撞装置2安装于充电桩1下方表面,后在对李自成板221表面的通杆槽212对水泥板213进行插入由后方载框2131中框型架2143两槽螺纹接块2144进行锁固,再将加强杆23用螺栓的放置固定于水泥板213外侧,配合提升防撞支力,最后有胶质缓冲垫块224突出事先与充电的新能源汽车接触,也是对新能源汽车的间接保护。
44.实施例2:
45.如附图6至附图8所示:
46.其中,支撑台3内设置有滑台31,滑台31上安装有相连载台32,相连载台32上连固有受力组件33,受力组件33内设置有配重块331,配重块331后表面开设有复数处连接槽332,连接槽332侧壁安装有侧卡条333,复数处连接槽332内分别连接有后撑杆334。后撑杆334内设置有杆体3341,杆体3341上安装有套筒3342,杆体3341上安装有旋接栓3343,旋接栓3343下方设置有卡块3344。
47.进一步,配重块331采用铁块铸造而成,主要用于滑台31与相连载台32的配重进行提升,以至提高充电桩整体配重,在轻微的碰撞时保持稳定。
48.进一步,后撑杆334至少设置有两根,杆体3341上设置的套筒3342大小正好与套柱进行适配,以至使其套柱嵌套后能够得到受力支撑,同时还有间接将力向滑台31传导的效果。
49.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50.本发明通过将滑台21上的相连载台32固定后配合受力组件33中的配重块331固定于相连载台32表面,随后对杆体3341连同旋接栓3343与卡块3344卡入连接槽332与侧卡条333中形成后撑杆334,在套筒3342的配合下对座体完成有效支撑。
51.实施例3:
52.如附图9至附图10所示:
53.其中,滑台31内设置有承载座311,承载座311表面固定有弧形连接座312,承载块311下表面开设有固杆槽313,固杆槽313内连接有滑移杆314,滑移杆314内设置有螺纹杆体314,螺纹杆体314侧壁固定有复数块侧滑条3142,侧滑条3142下表面均安装有若干个滚珠3143,螺纹杆体3141末端设置有套杆压力板3144。
54.进一步,套杆压力板整体呈扁平块状,焊固于螺纹杆体3141其中一端,通过和埋地移动座内杆体进行嵌套的同时,配合板体表面再进行顶合,提供受力。
55.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56.本发明通过将承载块331底部的固杆槽313对螺纹杆体3141顶端进行旋接,后由侧滑条3142在辊轴3143的配合下提升移动时的顺滑性,最后将套杆压力板3144支撑,完成对套杆压力板3144的顶合,以至超出后方顶合受力件时带动承载块体311上所以配件相应后移。
57.实施例4:
58.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防撞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前触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支力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座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支撑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受力组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后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滑台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滑移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9.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60.本发明事先将充电桩1选址后对其埋地移动座4进行埋地处理,后将滑条31底部承载块311固定槽313中进行滑移杆314的安装,后由螺纹杆体3141末端的套杆压力板3144与其埋地移动座4内部进行连接,使侧滑条3142连同滚珠3143架设与埋地移动座4内部,后把相连载台32焊接于弧形连接座312上再对其配重块331进行固定,将其连接槽332与测卡条333中对杆体3341上的连接扇3343和卡块3344进行连接,最后对充电桩1底部与相连载台32进行固定,把载框2141后方的套柱2142与套筒3342嵌套提供支力,当充电桩1正常使用,冲击强度不大时由迁出点22中的胶质缓冲垫块224配合受力板221将其化解,而冲击力强度过大时,则受力板221通过加强杆23配合支力座21进行传导,支撑板221前方的水泥板213提供
前度支撑,完成对撞击力的支撑,如果超出水泥板213强度后,移动杆314则会配合着埋地移动座4进行压缩内部支撑件,形成滑动,带动充电桩1向后位移,对其冲击进行缓冲,避免充电桩翻覆或者损坏严重的情况发生。
61.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特定处理步骤或材料,而应当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此类特征的等同替代。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味着限制。
62.说明书中提到的“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63.此外,所描述的特征或特性可以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结合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一些具体的细节,例如厚度、数量等,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发明无需上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细节便可实现或者也可采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下方连接有支撑台,所述充电桩上安装有防撞装置,所述支撑台下方连接有埋地移动座;所述防撞装置内设置有支力座,所述支力座前方设置有前触垫,所述前触垫与所述支力座之间安装有加强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触垫内设置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上开设有复数处固杆槽,所述固杆槽之间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受力板表面安装有胶质缓冲垫块,所述内凹槽与所述支力座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力座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正中开设有通杆槽,所述通杆槽上连接有水泥板,所述支撑板后方连接有座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内设置有载框,所述载框外表面设置有套柱,所述载框内表面固定有框型架,所述框型架两侧分别设置有复数块螺纹接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框与所述框型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框型架连接于支撑板后表面,所述水泥板贯穿所述通杆槽与所述螺纹接块相连接,所述座体与所述支撑台相配合,所述加强杆设置于所述水泥板外侧,所述加强杆与所述固杆槽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内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上安装有相连载台,所述相连载台上连固有受力组件,所述受力组件内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后表面开设有复数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侧壁安装有侧卡条,复数处所述连接槽内分别连接有后撑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撑杆内设置有杆体,所述杆体上安装有套筒,所述杆体上安装有旋接栓,所述旋接栓下方设置有卡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侧卡条相卡合,所述旋接核酸与所述连接槽螺旋相连,所述批注块固定于所述相连载台上,所述相连载台外表面与所述滑台焊接连接,所述相连载台与所述充电桩底部相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内设置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表面固定有弧形连接座,所述承载块下表面开设有固杆槽,所述固杆槽内连接有滑移杆,所述滑移杆内设置有螺纹杆体,所述螺纹杆体侧壁固定有复数块侧滑条,所述侧滑条下表面均安装有若干个滚珠,所述螺纹杆体末端设置有套杆压力板。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体其中一端与所述固杆槽螺旋连接,所述螺纹杆体通过套杆压力板与所述埋地移动座相配合,所述侧滑条通过滚珠与所述埋地移动座滑动配合,所述弧形连接座与所述相连载台焊接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一种防撞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充电桩下方连接有支撑台,充电桩上安装有防撞装置,支撑台下方连接有埋地移动座;防撞装置内设置有支力座,支力座前方设置有前触垫,前触垫与支力座之间安装有加强杆,前触垫内设置有受力板,受力板上开设有复数处固杆槽,固杆槽之间设置有内凹槽,受力板表面安装有胶质缓冲垫块,内凹槽与支力座相配合。本发明通过将防撞装置安装于充电桩下方表面,当受到撞击时,由胶质缓冲垫块进行预先接触,降低轻微冲击时对车辆造成的损伤,同时在冲击力过大时,有支力座中的水泥板配合加强杆提供支撑强度,确保充电桩不会在冲击下出现翻覆。确保充电桩不会在冲击下出现翻覆。确保充电桩不会在冲击下出现翻覆。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市闽侯县府门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3/10/1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