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台发动机驱动下 成功造出垂直起降运输机

军事 04-09 阅读:817 评论:0

提到先进战机,不少人首先想到的都是美国,B-2隐身轰炸机、“黑鸟”侦察机的面世,让其他国家至今无法超越,但其实在美国之前,还有一个国家的战机也抢先国际多年,这便是德国。上世纪60年代末,德国成功造出国际上仅有一款笔直起降运输机,至今没有国家能超越,而这便是大名鼎鼎的Do.31运输机。

其时欧洲各国为了应对苏联的核武器威胁,开始研制能在恣意一块平地上起飞的笔直起降战机,笔直起降技能也成为其时欧洲各国研制的焦点。而德国作为美苏抵触的最前沿,对这项技能的需求也十分火急,不过其时的德方工业底子比较厚,率先研制出一款25吨级的笔直起降运输机,也便是Do.31,由著名的多尼尔航空制作公司与英国罗·罗公司联合研制。

在10台发动机的驱动下,Do.31成功实现了笔直起降,其中2台矢量发动机是关键。这2台矢量发动机可以供给7000公斤的推力,被放置在两侧主机翼下方的吊舱中,但这2台发动机的尾部却没有喷口,这是为何?本来为了让2台发动机在垂直起降后仍能供给向前的推力,喷口被设置在吊舱侧面。4个可偏转喷口可以向前30°与向后80°滚动,满意不同情况下的排气需求,这个规划方案在当年艳惊四座。

不过仅靠这2台发动机还不行,为此,Do.31还在两侧翼尖各装了4台升力发动机,每台可供给2000公斤推力,如此一来,运输机就可实现笔直起降。而这8台发动机的尾喷口规划也十分奇妙,向下的尾喷口可进行15°的前后调整,通过调整尾喷口角度,就可让运输机在飞行过程中实现转向。除了发动机之外,Do.31的其他规划也十分不错,驾驶舱前方为大面积透明的挡风玻璃,能为飞行员供给较大视界。

另外,还为飞行员配备了先进的弹射座椅来确保安全,这在其时是毫无疑问的高级配置。尽管Do.31的发动机布局规划得十分奇妙,但还是存在不少缺点,首先是运输实力不行,最大起飞重量仅有60吨。其次因为发动机太多,难以实现同时启动,并且因为尾喷口的共同规划,导致机身出现动力不均问题。最终则是翼尖的8台发动机直接朝地上喷气,会让地上遭到高速热气流的腐蚀,发动机工作功率也不行,好在通过后期改进,这些问题都得以处理。

而这便是60年前的德国军工技能,尽管优缺点并存,但却又是一款德国黑科技的绝佳产品,光是矢量发动机就让很多国家难以做到。尽管Do.31一共只造了3台,但作为全球笔直起降运输机的开山之作,其仍旧是科技立异的最佳表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