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6
阅读:79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汽车减震器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
背景技术:
2.为改善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和舒适性,多在汽车的悬架系统上设置汽车减震器,用于抑制路面冲击和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
3.在汽车减震器动作的过程中,减震油等流体穿设活塞和底阀座上的过油孔,在不同腔室流转,并形成阻尼力,但是:当路面颠簸,汽车减震器迅速动作,流体自一腔室快速流至所述过油孔时,由于通过面积变小,流体流速迅速增加,同时,根据伯努利原理可知,此时过油孔处的流体压力迅速下降,当压力低于减震油的饱和蒸汽压力后,流体会发生汽化,并形成气泡,在流体通过所述过油孔后,压力回升,并令方才形成的气泡破裂,产生极强的局部压力,对活塞、底阀座等元件造成严重破坏,即所谓汽蚀现象。
4.由于现有的底阀座多采用金属材质,因此在汽蚀现象的破坏下,底阀座上会具有若干个凹坑,并产生金属碎屑伴随流体流动,而金属碎屑跟随流体流动将加剧汽车减震器内各元件的磨损,严重降低汽车减震器的使用寿命,而现有的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多包括一阀体,所述阀体上具有若干个第一过油孔和若干个第二过油孔,通过所述第一过油孔和所述第二过油孔实现流体的流转,但当所述阀体发生汽蚀现象后,所述阀体无法对流体中的金属碎屑进行收集或限制所述金属碎屑的流动,在发生汽蚀现象后磨损严重,在重载和频繁颠簸路况下,使用寿命较短。
5.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对金属碎屑进行收集、限制金属碎屑流动、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的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的需求是存在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设于汽车减震器上,所述汽车减震器包括一底盖,其中,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包括一阀体和若干个磁石,所述阀体的一端与所述底盖抵靠,所述阀体靠近所述底盖的一端具有一通腔,所述磁石置于所述通腔内,所述阀体靠近所述底盖的一端具有一带开口的凹槽,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阀体连接并封闭所述凹槽的开口,所述盖板与所述凹槽拼接形成所述通腔,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凹槽的底壁的一面具有若干个挡流件,每一所述挡流件上均设有一所述磁石,所述盖板的材质为塑料,所述挡流件与所述盖板一体注塑成型,通过磁石吸附减震油中伴随的金属碎屑,实现对金属碎屑进行收集、限制金属碎屑流动、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的优势。
7.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其中,每一所述挡流件上均具有一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凹槽的底壁间隔预定距离,所述磁石穿设所述插孔,且所述磁石的两端均伸出所述插孔预定距离,所述磁石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流件上,每一所述挡流件上均具有一注胶孔,所述注胶孔连通所述插孔,所述磁石靠近所述注胶孔的一面具有胶
水,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还包括若干个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封闭所述注胶孔的孔口,通过粘结连接的方式将磁石固定安装在挡流件上。
8.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其中,每一所述挡流件上均具有一销孔,所述销孔连通所述插孔,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还包括若干个插销,所述插销与所述销孔一一对应,每一所述插销均插入对应的所述销孔内,并与所述磁石抵靠,通过插销嵌入销孔内实现磁石固定安装在挡流件上。
9.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其中,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易于推广和使用。
10.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发明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设于汽车减震器上,所述汽车减震器包括一底盖,其中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包括:
11.一阀体,所述阀体的一端与所述底盖抵靠,所述阀体靠近所述底盖的一端具有一通腔;以及
12.若干个磁石,所述磁石置于所述通腔内。
13.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靠近所述底盖的一端具有一带开口的凹槽,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阀体连接并封闭所述凹槽的开口,所述盖板与所述凹槽拼接形成所述通腔。
14.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凹槽的底壁的一面具有若干个挡流件,每一所述挡流件上均设有一所述磁石,所述盖板的材质为塑料,所述挡流件与所述盖板一体注塑成型。
15.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挡流件上均具有一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凹槽的底壁间隔预定距离,所述磁石穿设所述插孔,且所述磁石的两端均伸出所述插孔预定距离,所述磁石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流件上。
16.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挡流件上均具有一注胶孔,所述注胶孔连通所述插孔,所述磁石靠近所述注胶孔的一面具有胶水,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还包括若干个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封闭所述注胶孔的孔口。
17.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磁石靠近所述注胶孔的一面具有一纳胶槽,所述纳胶槽连通所述注胶孔。
18.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挡流件上均具有一销孔,所述销孔连通所述插孔,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还包括若干个插销,所述插销与所述销孔一一对应,每一所述插销均插入对应的所述销孔内,并与所述磁石抵靠。
19.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槽壁上具有若干个带开口的安装槽,所述盖板具有若干个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安装槽一一对应,当每一所述卡接部均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槽卡接时,所述盖板封闭所述凹槽的开口,且所述盖板背离所述挡流件的一面与所述阀体的端面齐平。
20.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至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宽度逐渐变小,每一所述卡接部均具有两间隔布置的延伸端,每一所述延伸端上均具有若干个去厚槽,两所述延伸端相互背离的一侧的间距大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宽度。
21.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背离所述底盖的一端设有一限位件,所
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的端面间隔预定距离。
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阀体上具有一凹槽,盖板与阀体连接并与凹槽共同形成通腔,盖板靠近通腔的底壁的一面上设有磁石,磁石通过粘结连接的方式或者插销固定的方式固定安装在盖板上,当减震油流入通腔内,磁石将减震油内的金属碎屑吸附,实现对金属碎屑进行收集、限制金属碎屑流动、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的优势。
附图说明
23.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技术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其中:
24.图1图示了本技术任一实施例下一种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的剖视图;
25.图2图示了任一实施例下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图示了本技术任一实施例下一种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图示了图4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29.图6图示了第二实施例的挡流件上设有磁石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图示了卡接部置于安装槽内的剖视图。
实施方式
31.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不限于字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发明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技术。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限制本技术的目的而提供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
32.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33.虽然比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在这里不限制那些组件。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例如,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且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而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教导。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34.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例外。另外将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的存在或者附加。
35.申请概述
36.由于现有的底阀座多采用金属材质,因此在汽蚀现象的破坏下,底阀座上会具有若干个凹坑,并产生金属碎屑伴随流体流动,而金属碎屑跟随流体流动将加剧汽车减震器内各元件的磨损,严重降低汽车减震器的使用寿命,而现有的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多包括一阀体,所述阀体上具有若干个第一过油孔和若干个第二过油孔,通过所述第一过油孔和所述第二过油孔实现流体的流转,但当所述阀体发生汽蚀现象后,所述阀体无法对流体中
的金属碎屑进行收集或限制所述金属碎屑的流动,在发生汽蚀现象后磨损严重,在重载和频繁颠簸路况下,使用寿命较短。
37.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其中,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易于生产,且成本低廉,更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有利于产品推广和使用。
38.示意性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
39.参考图1至图7,依本实用新型任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设于汽车减震器上,如图1所示,所述汽车减震器包括一第一缸体1、一第二缸体2和一底盖3,所述第一缸体1设置所述第二缸体2内,所述底盖3置于所述第二缸体2的一端并封闭所述第二缸体2一端的开口,所述第一缸体1靠近所述底盖3的一端与所述底盖3间隔预定距离,为放置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提供了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缸体1内的腔室为工作腔,所述第二缸体2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缸体1的外壁所形成的腔室为储油腔,所述工作腔和所述储油腔内均注有减震油。
4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包括一阀体10,所述阀体10位于所述第一缸体1和所述底盖3之间,所述阀体10的一端与所述底盖3抵靠,所述阀体10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缸体1内并与所述第一缸体1的端部抵靠。
41.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阀体10上具有若干个第一过油孔101和若干个第二过油孔102,所述第二过油孔102位于所述第一过油孔101的外围;另外,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包括若干个第一阀片103和若干个第二阀片104,所述第一阀片103盖住所述第一过油孔101靠近所述底盖3的一端且不盖住所述第二过油孔102,所述第二阀片104盖住所述第二过油孔102背离所述底盖3的一端且不盖住所述第一过油孔1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油孔101的数量为六个,相邻两所述第一过油孔101的夹角为60
°
;所述第二过油孔102的数量为七个,相邻两所述第二过油孔102的夹角为24
°
~25
°
,七所述第二过油孔102仅半圆布置;另外,所述阀体10靠近所述底盖3的一端具有若干个缺口105,所述缺口105与所述底盖3的底壁间隔预定距离。
42.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一阀片103向所述底盖3方向弯折预定角度,所述第一过油孔101两端连通,所述工作腔内的减震油穿设所述第一过油孔101,流经所述缺口105并进入所述储油腔;反之,当所述第二阀片104向背离所述底盖3的方向弯折预定角度后,所述第二过油孔102两端连通,所述储油腔内的减震油相继穿设所述缺口105和所述第二过油孔102,并流入所述工作腔内。
43.还需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底阀座多设有上述第一过油孔101和第二过油孔102,以实现对减震油的流转,但是,由于现有的底阀座多未设计收集或阻止金属铁屑流动的结构,当汽车减震器发生汽蚀现象后,产生的金属碎屑跟随减震油流动,极易刮伤汽车减震器内的活塞和底阀座,如多次磨损后令底阀座上的第一过油孔101或第二过油孔102的孔径变大,令对应的阀片无法常态下封闭第一过油孔101或第二过油孔102,降低底阀座的使用寿命。
44.鉴于此,在本技术任一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0靠近所述底盖3的一端具有一通腔,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还包括若干个磁石20,所述磁石20置于所述通腔内。通过在所述
通腔内设置所述磁石20,当含有金属碎屑的减震油流入所述通腔内后,通过所述磁石20将金属碎屑吸附,实现对减震油中金属碎屑的收集,限制金属碎屑进一步跟随减震油流动,有效避免金属碎屑始终跟随减震油流动而刮伤汽车减震器内各元件,实现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的优势。
45.具体地,在在本技术任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阀体10靠近所述底盖3的一端具有一带开口的凹槽106,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包括一盖板30,其中,所述盖板30和所述凹槽106均呈半圆型,所述盖板30与所述阀体10连接并封闭所述凹槽106的开口,所述盖板30与所述凹槽106拼接形成所述通腔,所述凹槽106位于与所述第二过油孔102对称布置的半圆上。
46.为实现所述磁石20置于所述通腔内,在本技术任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盖板30靠近所述凹槽106的底壁的一面具有若干个挡流件301,每一所述挡流件301上均设有一所述磁石20,所述盖板30的材质为塑料,所述挡流件301与所述盖板30一体注塑成型。
47.另外,在本技术任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所述盖板30与所述阀体10连接后,所述挡流件301与所述凹槽106的底壁抵靠,且每一所述挡流件301均包括二延伸部3011和一基体3012,两所述延伸部3011分别位于所述基体3012的两端,且两所述延伸部3011均倾斜布置,每一所述延伸部3011与所述基体3012形成一收口3013,这一收口3013又与所述凹槽106的底壁共同形成一回流腔。通过设置所述挡流件301,当减震油流入由所述盖板30与所述凹槽106拼接形成的所述通腔内后,减震油易流入所述回流腔,且减震油在与所述基体3012和所述延伸部3011接触后折返,而减震油中掺杂的金属碎屑则被所述回油腔内的磁石20吸附而被滞留于所述回流腔中。
48.易见,每一所述挡流件301均与所述凹槽106的底壁形成两所述回流腔,为确保每一所述回流腔内均具有磁石20,同时,兼具安装的便捷性,在本技术任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挡流件301上均具有一插孔3014,所述插孔3014与所述凹槽106的底壁间隔预定距离,所述磁石20被进一步实施为条形磁石,所述磁石20穿设所述插孔3014,且所述磁石20的两端均伸出所述插孔3014预定距离,所述磁石20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流件301上。
49.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磁石20的一面具有胶水,所述磁石20的一面与所述插孔3014的孔壁粘接连接,具体地,如图5所示,每一所述挡流件301上均具有一注胶孔3015,所述注胶孔3015连通所述插孔3014,加工人员通过所述注胶孔3015注入胶水,以使所述磁石20靠近所述注胶孔3015的一面具有胶水,实现所述磁石20与所述挡流件301粘接连接,所述磁石20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流件301上;另外,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还包括若干个密封塞3016,所述密封塞3016封闭所述注胶孔3015的孔口,避免减震油进入所述注胶孔3015内。
50.为进一步令所述磁石20的表面和所述插孔3014的孔壁粘接,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磁石20靠近所述注胶孔3015的一面具有一纳胶槽(图中未标出),所述纳胶槽连通所述注胶孔3015,所述纳胶槽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以便于胶水填充所述磁石20表面与所述插孔3014孔壁的间隙。
51.图6图示了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在这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挡流件301上均具有一销孔3017,所述销孔3017连通所述插孔3014,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还包括若干个插
销3018,所述插销3018与所述销孔3017一一对应,每一所述插销3018均插入对应的所述销孔3017内,并与所述磁石20抵靠,通过嵌入所述插销3018,将所述磁石20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流件301上。
52.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任一实施例中,为实现所述盖板30与所述阀体10的连接,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凹槽106的槽壁上具有若干个带开口的安装槽107,所述盖板30具有若干个卡接部302,所述卡接部302与所述安装槽107一一对应,当每一所述卡接部302均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槽107卡接时,所述盖板30封闭所述凹槽106的开口,且所述盖板30背离所述挡流件301的一面与所述阀体10的端面齐平。
53.具体地,在本技术的任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安装槽107的底壁至所述安装槽107的槽口的宽度逐渐变小,每一所述卡接部302均具有两间隔布置的延伸端3021,每一所述延伸端3021上均具有若干个去厚槽3022,两所述延伸端3021相互背离的一侧的间距大于所述安装槽107的槽口宽度,且两所述延伸端3021相互背离的一侧的间距小于所述安装槽107的槽底的宽度。
54.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延伸端3021伸入所述安装槽107的槽口时,两所述延伸端3021向内弯折预定角度,以便于两所述延伸端3021穿过所述槽口,在两所述延伸端3021进入所述安装槽107内预定距离后,两所述延伸端3021相互背离的一侧的间距等于所述安装槽107预定位置处的宽度,则两所述延伸端3021恢复弯折前的状态,即大于所述安装槽107槽口的宽度,实现卡接部302与所述安装槽107的卡接;另外,通过设置所述去厚槽3022,进一步有助于两所述延伸端3021在受力后向内弯折;还需说明的是,所述盖板30背离所述挡流件301的一面与所述阀体10的端面齐平,则所述盖板30背离所述挡流件301的一面与所述底盖3抵靠,所述盖板30在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的轴向方向上不易移动,而所述盖板30的径向窜动和轴向转动均受到所述卡接部302的限制。
55.进一步地,由于所述第二过油孔102呈半圆布置,则所述第二阀片104背离所述第二过油孔102的一侧与所述阀体10螺纹连接,在弯折时,所述第二阀片104靠近所述第二过油孔102的一侧翘起预定角度,为防止重载场合所述第二阀片104弯折角度过大,导致所述第二阀片104塑性变形,在本技术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阀体10背离所述底盖3的一端设有一限位件40,所述限位件40的一端与所述阀体10连接,其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所述限位件40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10的端面间隔预定距离,当所述第二阀片104弯折预定角度后,所述第二阀片104与所述限位件40抵靠,通过设置所述限位件40,避免了所述第二阀片104弯折过大角度,有助于提高所述第二阀片104的使用寿命。
56.综上,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被阐明,其为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提供能够对金属碎屑进行收集、限制金属碎屑流动、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等优势。
57.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易于生产,且成本低廉,更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有利于产品推广和使用。
58.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
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该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设于汽车减震器上,所述汽车减震器包括一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包括一阀体,所述阀体的一端与所述底盖抵靠,所述阀体靠近所述底盖的一端具有一通腔;以及若干个磁石,所述磁石置于所述通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靠近所述底盖的一端具有一带开口的凹槽,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阀体连接并封闭所述凹槽的开口,所述盖板与所述凹槽拼接形成所述通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凹槽的底壁的一面具有若干个挡流件,每一所述挡流件上均设有一所述磁石,所述盖板的材质为塑料,所述挡流件与所述盖板一体注塑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挡流件上均具有一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凹槽的底壁间隔预定距离,所述磁石穿设所述插孔,且所述磁石的两端均伸出所述插孔预定距离,所述磁石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流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挡流件上均具有一注胶孔,所述注胶孔连通所述插孔,所述磁石靠近所述注胶孔的一面具有胶水,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还包括若干个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封闭所述注胶孔的孔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靠近所述注胶孔的一面具有一纳胶槽,所述纳胶槽连通所述注胶孔。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挡流件上均具有一销孔,所述销孔连通所述插孔,所述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还包括若干个插销,所述插销与所述销孔一一对应,每一所述插销均插入对应的所述销孔内,并与所述磁石抵靠。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壁上具有若干个带开口的安装槽,所述盖板具有若干个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安装槽一一对应,当每一所述卡接部均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槽卡接时,所述盖板封闭所述凹槽的开口,且所述盖板背离所述挡流件的一面与所述阀体的端面齐平。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至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宽度逐渐变小,每一所述卡接部均具有两间隔布置的延伸端,每一所述延伸端上均具有若干个去厚槽,两所述延伸端相互背离的一侧的间距大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宽度。10.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背离所述底盖的一端设有一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的端面间隔预定距离。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汽车减震器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用底阀座,包括:一阀体、一盖板和一磁石,所述阀体上具有一凹槽,所述盖板与所述阀体连接并与所述凹槽共同形成一通腔,所述磁石设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通腔的底壁的一面上,所述磁石通过粘结连接的方式或者插销固定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盖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通腔内设置所述磁石,当减震油流入所述通腔内,所述磁石将减震油内的金属碎屑吸附,实现对金属碎屑进行收集、限制金属碎屑流动、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的优势。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的优势。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蔡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顺达粉末冶金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