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检测硝基芳香爆炸物中的应用

未命名 10-26 阅读:140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爆炸物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检测硝基芳香爆炸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硝基芳香爆炸物是一种毒性大、难降解的生态环境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重大危害,特别是对公共安全领域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当今世界,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第一公害,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首要因素。在所有的恐怖袭击活动中,爆炸袭击是恐怖袭击最简单、最常用的方式,占所有恐怖袭击70%以上。随着反恐形式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爆炸物的检测,特别是在机场、地铁、车站等人员密集场合的爆炸物安检工作急需开发轻便、快捷的检测设备得到了各国的重视。现有的硝基芳香爆炸物快速检测方法包括训练有素的防暴犬、气相色谱法结合质谱分析、气体层析色谱捕获检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质谱、x射线成像、热中子分析、电化学法和离子迁移谱(ims)等。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检测方法存在着仪器设备大、价格昂贵、操作不方便以及检测下限高等诸多缺点。因此开发高敏感性监测探针,对预防处置恐怖袭击事件,保护人类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保障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3.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硝基芳香爆炸物检测技术,因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传感器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爆炸物微痕量检测方面最好的技术之一。卟啉类化合物具有共轭平面结构使其也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其富π电子体系对硝基芳香爆炸物这类缺π电子共轭体系有自然的亲和性。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扰乱卟啉类化合物体系,卟啉类化合物和硝基爆炸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荧光淬灭测定硝基爆炸物的理论依据。尽管含卟啉的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相关材料制备的研究已经有所进展,但是其应用落后于材料的开发,尤其是卟啉作为中心分子的优异光电性能未得到有效利用。改进材料的结构、有效控制卟啉在材料内部的含量及分布是扩大含卟啉聚合物应用的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
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的制备方法;通过设计结构复杂的三氨基卟啉,与芳香族四酸二酐、芳香族有机二胺交联共聚,直接得到结构稳定的荧光探针,制备的荧光探针,不需要额外加工工艺,就可以直接用于猝灭型荧光响应检测多种硝基芳香爆炸物。
6.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在检测硝基芳香爆炸物中的应用。
7.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该探针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0009][0010]
ar为:
[0011]
ar'为:
[0012]
r1、r2、r3、r4、r5、r6、r7为独立选自氢、氟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0013]
m:n=5~50∶100。
[0014]
该探针由5,10,15-三(4-氨基苯基)-20-苯基卟啉与芳香族四酸二酐和芳香族有机二胺共缩聚交联制得。
[0015]
上述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16]
(1)将三氨基卟啉和芳香族有机二胺溶解在干燥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加入芳香族四酸二酐,在0℃下磁力搅拌反应2小时,之后升温到室温搅拌反应24小时,得到聚酰胺酸的均相黏稠状溶液;所述三氨基卟啉为5,10,15-三(4-氨基苯基)-20-苯基卟啉,具有如下结构式:
[0017][0018]
(2)将步骤(1)所得聚酰胺酸的均相黏稠状溶液涂布在玻璃板上,置于真空烘箱中多次抽真空,以消除溶液中的气泡,再通过程序升温真空干燥箱除去高沸点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然后在300℃烘箱中通入氮气进行热酰亚胺化处理1h,最后将粘附有薄膜的玻璃板浸入温水中得到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
[0019]
步骤(1)所述三氨基卟啉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0020]
(a)向四苯基卟啉(tpp)的三氟乙酸(tfa)溶液中加入亚硝酸钠,在室温下搅拌90秒后,将反应物倒入水中并用二氯甲烷萃取,通过柱层析进行提纯,得到5,10,15-三(4-硝基苯基)-20-苯基卟啉;所述亚硝酸钠和四苯基卟啉的摩尔比为10:1;
[0021]
(b)将步骤(a)所得5,10,15-三(4-硝基苯基)-20-苯基卟啉,加入氯化亚锡和盐酸进行还原,将所得混合物在氩气下加热至65℃搅拌1小时,然后倒入冷水中,用氢氧化铵中和至ph8,再用二氯甲烷萃取至无色,将有机层在真空下浓缩,通过氧化铝层析进行提纯,得到5,10,15-三(4-氨基苯基)-20-苯基卟啉;所述氯化亚锡与5,10,15-三(4-硝基苯基)-20-苯基卟啉的摩尔比为10:1。
[0022]
为了提高所得聚酰亚胺分子链的柔顺性和流动性,步骤(1)所述芳香族有机二胺为4,4
′‑
二氨基二苯醚(oda)或4,4
′‑
(六氟异丙基)双邻苯二胺(6fdam),此类二胺单体能够提高所得聚酰亚胺分子链的柔顺性和流动性。
[0023]
步骤(1)所述芳香族四酸二酐为均苯四甲酸酐(dmpa)、三氟甲基的1,4-双(三氟甲基)-2,3,5,6-苯四酸二酐(p6fda)、4,4
′‑
六氟异丙基-邻苯四酸二酐(6fda)、4,4
′‑
(2,2,2-三氟-1-苯基亚乙基)二苯酐(3fda)或2,2
′‑
双(三氟甲氧基)-4,4

,5,5
′‑
联苯四酸二酐(2,2
′‑
tefoda)。
[0024]
步骤(1)所述三氨基卟啉与芳香族有机二胺的摩尔比为0.05~0.5∶1;由于卟啉分子体积较大,随着卟啉摩尔含量的增加,所得聚合物(含卟啉的聚酰亚胺)的表观粘度减小,在此摩尔比范围内所得到聚合物(含卟啉的聚酰亚胺)分子量较高。
[0025]
步骤(1)所述三氨基卟啉和芳香族有机二胺的摩尔总量,与芳香族四酸二酐的摩尔比为1∶1~1.2。实验表明,和芳香族有机二胺作为二胺单体,与二酐单体的量为等摩尔时,所制备的聚酰亚胺分子量较高。
[0026]
步骤(2)所述程序升温是先在60℃处理12h,再在100℃处理1h,然后在150℃处理1h,接着在200℃处理1h。
[0027]
上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在检测硝基芳香爆炸物中的应用。
[0028]
本发明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可以利用卟啉特有的光学特征并结合聚酰亚胺优良的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用于极端环境下易爆炸物蒸气的检测,例如可用于检测硝基苯蒸气、1,3-二硝基苯蒸气、1,3,5-三硝基苯蒸气、4-硝基甲苯蒸气、2,4-二硝基甲苯蒸气或2,4,6-三硝基甲苯蒸气等易爆炸蒸气。主要由于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中的卟啉与这些易爆炸物蒸气之间存在独特的相互作用,可造成卟啉在一定的激发波长下荧光淬灭,从而达到检测目的。另外,由于引入了特定结构的聚酰亚胺链段,避免了其自身聚集造成荧光淬灭,且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均较好。
[0029]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0030]
(1)本发明采用了芳香族四酸二酐和芳香族有机二胺为原料,由于芳香族四酸二酐和芳香族有机二胺热稳定性较好,且化合物是三维交联结构的稳定结构,最终可以得到具有较好热稳定性的芳香族聚酰亚胺。
[0031]
(2)控制二胺单体中三氨基卟啉与芳香族有机二胺的摩尔比例、投料方式等,可以对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中卟啉的含量加以调控;
[0032]
(3)本发明以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制备成相应的传感器,能够对硝基苯蒸气、1,3-二硝基苯蒸气、1,3,5-三硝基苯蒸气、4-硝基甲苯蒸气、2,4-二硝基甲苯蒸气或2,4,6-三硝基甲苯蒸气、苦味酸蒸气等爆炸物敏感,以荧光为输出信号,通过目测可以使检测过程简单化;
[0033]
(4)本发明制得的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应用于传感器,相对于均相传感器,具有不污染待测体系、易于回收利用的优势;
[0034]
(5)本发明制得的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应用于传感器,具有探针制作方法简单,方便快捷、取样容易、试剂用量少、灵敏度高的优点。
[0035]
(6)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便捷、重复性高,制得的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可广泛用于易爆炸物蒸气的痕量检测,从而可用于多种场合的安全检查和反恐需求。
附图说明
[0036]
图1为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在500倍下扫描电镜图;
[0037]
图2为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在10000倍下扫描电镜图;
[0038]
图3为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能谱图;
[0039]
图4为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紫外谱图;
[0040]
图5为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对pa的荧光淬灭效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42]
实施例1
[0043]
向含有5,10,15,20-四苯基卟啉(0.2g,0.326mmol)的三氟乙酸(10毫升)溶液中加入亚硝酸钠(0.366g,5.3mmo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90秒后,将反应物倒入100毫升水中并用
二氯甲烷萃取(25ml
×
6),分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减压旋转蒸发溶剂,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5,10,15-三(4-硝基苯基)-20-苯基卟啉,其结构式如下:
[0044][0045]
其质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数据如下:
[0046]
ms(maldi)m/z749.8(m+):hnmr(cdcl3)6ppm:-2.80(br,2h),7.80(m,3h),8.20(m,2h)8.40(d.j=7.50hz.6h).8.65(d.j=7.50hz.6h).8.80(m.6h),8.93(d,j=5.0hz,2h).
[0047]
纯化的5,10,15-三(4-硝基苯基)-20-苯基卟啉加入0.8g(3.55mmol)氯化亚锡和50mlhcl溶液中进行还原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在氩气保护下加热至65℃,搅拌反应1小时,之后倒入100ml水中;用氢氧化铵将水溶液ph值调到8,再用二氯甲烷萃取至无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减压旋转蒸发溶剂,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5,10,15-三(4-氨基苯基)-20-苯基卟啉,结构式如下:
[0048][0049]
其质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数据如下:
[0050]
ms(maldi)m/z658.5(m+):1hnmr(cdcl3)8ppm:-2.72(br,2h),4.05(s,6h),7.08(d.j=7.82hz,6h),7.76(m,3h),7.99(d,j=7.82hz,6h)8.22(m,2h),8.81(d,j=4.69hz,2h),8.92(m,6h).
[0051]
将纯化的5,10,15-三(4-氨基苯基)-20-苯基卟啉(0.0079g,0.01mmol)和4,4
′‑
二氨基二苯醚(oda)(0.4g,0.4mmol),溶于干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5ml)中,缓慢加入均苯四甲酸酐(dmpa)(0.125g,0.5mmol)。在0℃下磁力搅拌2小时,升温到25℃下搅拌2小时,在氮气保护中再反应24小时,得到对应聚酰胺酸的均相黏稠状溶液。将聚酰胺酸的均相
黏稠状溶液涂布在玻璃板上,置于真空烘箱中多次抽真空,以消除溶液中的气泡,再通过程序升温(先在60℃处理12h,再在100℃处理1h,然后在150℃处理1h,接着在200℃处理1h)真空干燥箱除去高沸点溶剂dmac,然后在300℃烘箱中通入氮气进行热酰亚胺化处理1h,最后将粘附有薄膜的玻璃板浸入温水中得到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所得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的500倍下扫描电镜图如图1所示,10000倍下扫描电镜图如图2所示,能谱图如图3所示,紫外谱图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紫外吸收谱图上出现了明显的卟啉吸收峰,说明卟啉已经负载在聚酰亚胺分子链内。其结构式如下:
[0052][0053]
取实施例1中制备的2cm2的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在不同浓度的苦味酸(pa)水溶液中浸泡5min后取出烘干。当膜烘干后,用荧光光谱仪记录膜与不同浓度pa相互作用前后最大波长处的荧光强度,并计算不同pa浓度溶液对膜表面荧光强度的猝灭效率((1-f/f0)
×
100%),结果如图5所示。其中,f代表未与pa溶液作用前膜表面在最大发射波长(421nm激发波长)处的荧光强度,f0代表与不同浓度pa溶液作用后膜表面在(421nm激发波长)处的荧光强度,m是浓度单位ppm。
[0054]
实施例2
[0055]
向含有5,10,15,20-四苯基卟啉(0.2g,0.326mmol)的三氟乙酸(10毫升)(10毫升)溶液中加入亚硝酸钠(0.366g,5.3mmo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90秒后,将反应物倒入100毫升水中并用二氯甲烷萃取(25ml
×
6),分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减压旋转蒸发溶剂,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的5,10,15-三(4-硝基苯基)-20-苯基卟啉,其结构式如下:
[0056][0057]
其质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数据如下:
[0058]
ms(maldi)m/z749.8(m+):hnmr(cdcl3)6ppm:-2.80(br,2h),7.80(m,3h),8.20(m,2h)8.40(d.j=7.50hz.6h).8.65(d.j=7.50hz.6h).8.80(m.6h),8.93(d,j=5.0hz,2h).
[0059]
纯化的5,10,15-三(4-硝基苯基)-20-苯基卟啉加入0.8g(3.55mmol)氯化亚锡和50mlhcl溶液中进行还原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在氩气保护下加热至65℃,搅拌反应1小时,之后倒入100ml水中;用氢氧化铵将水溶液ph值调到8,再用二氯甲烷萃取至无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减压旋转蒸发溶剂,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5,10,15-三(4-氨基苯基)-20-苯基卟啉。其结构式如下:
[0060]
其质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数据如下:
[0061]
ms(maldi)m/z658.5(m+):1hnmr(cdcl3)8ppm:-2.72(br,2h),4.05(s,6h),7.08(d.j=7.82hz,6h),7.76(m,3h),7.99(d,j=7.82hz,6h)8.22(m,2h),8.81(d,j=4.69hz,2h),8.92(m,6h).
[0062]
将纯化的5,10,15-三(4-氨基苯基)-20-苯基卟啉(0.0079g,0.01mmol)和4,4
′‑
(六氟异丙基)双邻苯二胺(6fdam)(1.4g,0.4mmol),溶于干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10ml)中,缓慢加入均苯四甲酸酐(dmpa)(0.125g,0.5mmol)。在0℃下搅拌2小时,升温到25℃下搅拌2小时,在氮气保护中再反应24小时,得到对应聚酰胺酸的均相黏稠状溶液。将聚酰胺酸的均相黏稠状溶液涂布在玻璃板上,置于真空烘箱中多次抽真空,以消除溶液中的气泡,再通过程序升温(先在60℃处理12h,再在100℃处理1h,然后在150℃处理1h,接着在200℃处理1h)真空干燥箱除去高沸点溶剂dmac,然后在300℃烘箱中通入氮气进行热酰亚
胺化处理1h,最后将粘附有薄膜的玻璃板浸入温水中得到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
[0063][0064]
实施例3
[0065]
向含有5,10,15,20-四苯基卟啉(0.2g,0.326mmol)的三氟乙酸(10毫升)溶液中加入亚硝酸钠(0.366g,5.3mmo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90秒后,将反应物倒入100毫升水中并用二氯甲烷萃取(25ml
×
6),分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减压旋转蒸发溶剂,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的是5,10,15-三(4-硝基苯基)-20-苯基卟啉,其结构式如下:
[0066][0067]
其质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数据如下:
[0068]
ms(maldi)m/z749.8(m+):hnmr(cdcl3)6ppm:-2.80(br,2h),7.80(m,3h),8.20(m,2h)8.40(d.j=7.50hz.6h).8.65(d.j=7.50hz.6h).8.80(m.6h),8.93(d,j=5.0hz,2h).
[0069]
纯化的5,10,15-三(4-硝基苯基)-20-苯基卟啉加入0.8g(3.55mmol)氯化亚锡和50mlhcl溶液中进行还原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在氩气保护下加热至65℃,搅拌反应1小时,之后倒入100ml水中;用氢氧化铵将水溶液ph值调到8,再用二氯甲烷萃取至无色,用无水硫酸
钠干燥有机层,减压旋转蒸发溶剂,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5,10,15-三(4-氨基苯基)-20-苯基卟啉。结构式如下:
[0070][0071]
其质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数据如下:
[0072]
ms(maldi)m/z658.5(m+):1hnmr(cdcl3)8ppm:-2.72(br,2h),4.05(s,6h),7.08(d.j=7.82hz,6h),7.76(m,3h),7.99(d,j=7.82hz,6h)8.22(m,2h),8.81(d,j=4.69hz,2h),8.92(m,6h).
[0073]
将5,10,15-三(4-氨基苯基)-20-苯基卟啉(0.659g,0.1mmol)溶解于10mlch2cl2溶液中,然后加入20ml溶有金醋酸锌(0.10g,0.1mmol)的乙醇溶液,常温下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未反应的金属醋酸锌,减压除去溶剂,通过氧化铝柱层析纯化得到5,10,15-三(4-氨基苯基)-20-苯基卟啉锌。结构式如下:
[0074][0075]
其质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数据如下:
[0076]
ms(maldi)m/z721.2(m+):1hnmr(cdcl3)8ppm:-2.70(br,2h),4.01(s,6h),7.04(d.j=7.82hz,6h),7.74(m,3h),7.95(d,j=7.82hz,6h)8.10(m,2h),8.71(d,j=4.69hz,2h),8.82(m,6h).
[0077]
将纯化的5,10,15-三(4-氨基苯基)-20-苯基卟啉锌(0.0079g,0.01mmol)和4,4
′‑
二氨基二苯醚(oda)(0.4g,0.4mmol),溶于干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5ml)中,缓慢加入均苯四甲酸酐(dmpa)(0.125g,0.5mmol)。在0℃下磁力搅拌2小时,升温到25℃下搅拌2小时在氮气保护中再反应24小时,得到对应聚酰胺酸的均相黏稠状溶液。得到对应聚酰胺酸
的均相黏稠状溶液。将聚酰胺酸的均相黏稠状溶液涂布在玻璃板上,置于真空烘箱中多次抽真空,以消除溶液中的气泡,再通过程序升温(先在60℃处理12h,再在100℃处理1h,然后在150℃处理1h,接着在200℃处理1h)真空干燥箱除去高沸点溶剂dmac,然后在300℃烘箱中通入氮气进行热酰亚胺化处理1h,最后将粘附有薄膜的玻璃板浸入温水中得到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其结构如下:
[0078][0079]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其特征在于:该探针具有如下结构通式:ar为:ar'为:r1、r2、r3、r4、r5、r6、r7为独立选自氢、氟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m:n=5~50∶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三氨基卟啉和芳香族有机二胺溶解在干燥的n,n-二甲基乙酰胺中,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加入芳香族四酸二酐,在0℃下磁力搅拌反应2小时,之后升温到室温搅拌反应24小时,得到聚酰胺酸的均相黏稠状溶液;所述三氨基卟啉为5,10,15-三(4-氨基苯基)-20-苯基卟啉,具有如下结构式:
(2)将步骤(1)所得聚酰胺酸的均相黏稠状溶液涂布在玻璃板上,置于真空烘箱中多次抽真空,以消除溶液中的气泡,再通过程序升温真空干燥箱除去高沸点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然后在300℃烘箱中通入氮气进行热酰亚胺化处理1h,最后将粘附有薄膜的玻璃板浸入温水中得到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三氨基卟啉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a)向四苯基卟啉的三氟乙酸溶液中加入亚硝酸钠,在室温下搅拌90秒后,将反应物倒入水中并用二氯甲烷萃取,通过柱层析进行提纯,得到5,10,15-三(4-硝基苯基)-20-苯基卟啉;所述亚硝酸钠和四苯基卟啉的摩尔比为10:1;(b)将步骤(a)所得5,10,15-三(4-硝基苯基)-20-苯基卟啉,加入氯化亚锡和盐酸进行还原,将所得混合物在氩气下加热至65℃搅拌1小时,然后倒入冷水中,用氢氧化铵中和至ph 8,再用二氯甲烷萃取至无色,将有机层在真空下浓缩,通过柱层析进行提纯,得到5,10,15-三(4-氨基苯基)-20-苯基卟啉;所述氯化亚锡与5,10,15-三(4-硝基苯基)-20-苯基卟啉的摩尔比为10: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芳香族有机二胺为4,4
′‑
二氨基二苯醚或4,4
′‑
(六氟异丙基)双邻苯二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芳香族四酸二酐为均苯四甲酸酐、三氟甲基的1,4-双(三氟甲基)-2,3,5,6-苯四酸二酐、4,4
′‑
六氟异丙基-邻苯四酸二酐、4,4
′‑
(2,2,2-三氟-1-苯基亚乙基)二苯酐或2,2
′‑
双(三氟甲氧基)-4,4

,5,5
′‑
联苯四酸二酐。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三氨基卟啉与芳香族有机二胺的摩尔比为0.05~0.5∶1;所述三氨基卟啉和芳香族有机二胺的摩尔总量,与芳香族四酸二酐的摩尔比为1∶1~1.2。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程序升温是先在60℃处理12h,再在100℃处理1h,然后在150℃处理1h,接着在200℃处理1h。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在检测硝基芳香爆炸物中的应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基芳香爆炸物为硝基苯蒸气、1,3-二硝基苯蒸气、1,3,5-三硝基苯蒸气、4-硝基甲苯蒸气、2,4-二硝基甲苯蒸气或2,4,6-三硝基甲苯蒸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爆炸物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负载三氨基卟啉类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检测硝基芳香爆炸物中的应用。该探针具有如下结构通式。该探针由5,10,15-三(4-氨基苯基)-20-苯基卟啉与芳香族四酸二酐和芳香族有机二胺共缩聚交联制得。本发明首次制备具有荧光发光性能的聚酰亚胺高分子交联支载三氨基卟啉类化合物。通过猝灭荧光响应用于检测多种硝基芳香爆炸物,检测方法简单,在公共安全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金健 黄浩 詹海莺 邹波 汪毕琤 钟慧 冯玉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药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