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毂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6
阅读:91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毂测试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轮毂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日益发达,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汽车轮毂则是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是连接制动鼓、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
3.现有的汽车轮毂通过工装进行注塑压模测试,测试后的轮毂需要对其结构强度进行测试,常见的冲击测试装置由放置台和下压装置两部分组成,通过将轮毂放置在放置台上并通过夹持设备进行固定,再通过下压装置来对轮毂进行冲压,通过控制冲压力度来对轮毂的抗形变能力和结构强度进行检测,具有简单有效等优点,但是在使用时依然发现以下缺陷,放置台和下压装置上未设置有缓冲结构,轮毂受压的同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会直接传递到下压装置和放置台上,时间久了容易对放置台和下压装置产生损害,因此,需要设计沿着具有缓冲保护功能的测试工装来满足对轮毂的结构测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轮毂测试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汽车轮毂测试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底部与伸缩杆一端相连,所述伸缩杆另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有下压模板,所述下压模板外壁通过连接组件与放置模板侧壁配合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弹性缓冲支撑组件,所述放置模板设置在弹性缓冲支撑组件上,所述下压模板脱模时可通过连接组件带动放置模板从弹性缓冲支撑组件上脱离,所述弹性缓冲支撑组件用于对放置模板进行减震缓冲处理。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缓冲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座板、第二座板和放置板,所述第二座板通过若干均布设置的减震阻尼弹簧连接设置在第一座板上,所述放置板通过若干均布设置的减震阻尼弹簧连接设置在第二座板上,第一座板底部、第二座板底部均设置有若干抵柱。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抵柱的设置位置与设置数量均与减震阻尼弹簧相对应,所述抵柱设置在对应减震阻尼弹簧内围,所述抵柱的设置长度小于减震阻尼弹簧自然状态下长度。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板座壁圆周对称分布设置有若干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置于放置板内围且通过转动连接套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若干压轮,所述螺纹杆另一端置于放置板外且连接有转盘。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内壁设置有两组配合板,两组所述配
合板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外壁配合贴合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放置模板外壁的第一环形板、设置在下压模板外壁的第二环形板及圆周对称分布设置在第一环形板上的若干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远离第一环形板的一端穿过第二环形板且连接有挡盘。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设置弹性缓冲支撑组件来对放置模板进行缓冲减震处理,弹性缓冲支撑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座板、第二座板、放置板、减震阻尼弹簧和抵柱等配合来对放置模板进行多段缓冲处理,缓冲效果好,能够有效保护整体测试工装,通过设置连接组件来使下压模板脱模后能够带动放置模板从放置板内围脱离,进而便于回收测试后的轮毂,轮毂放置在放置模板上进行抗压测试时,通过弹性缓冲支撑组件来放置放置模板和下压模板短时间受到较大的来自轮毂的反作用力,弹性缓冲支撑组件自身结构配合下压模板可满足对轮毂的抗压测试的同时,能够减少整体工装的受冲击效果,对整体工装的保护效果好,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缓冲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其中:底座-1,支板-2,驱动装置-3,伸缩杆-4,下压模板-5,弹性缓冲支撑组件-6,配合板-7,放置模板-8,连接板-9,连接组件-10,第一环形板-11,导向杆-12,第二环形板-13,第一座板-14,第二座板-15,放置板-16,螺纹套-17,螺纹杆-18,转盘-19,转动连接套-20,夹持板-21,压轮-22,抵柱-23,减震阻尼弹簧-24,挡盘-25。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18.实施例一
19.请参阅图1,一种汽车轮毂测试工装,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支板2,所述支板2上设置有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底部与伸缩杆4一端相连,所述伸缩杆4另一端通过连接板9连接有下压模板5,所述下压模板5外壁通过连接组件10与放置模板8侧壁配合连接,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弹性缓冲支撑组件6,所述放置模板8设置在弹性缓冲支撑组件6上,所述下压模板5脱模时可通过连接组件10带动放置模板8从弹性缓冲支撑组件6上脱离,所述弹性缓冲支撑组件6用于对放置模板8进行减震缓冲处理。
20.请参阅图1、2,所述弹性缓冲支撑组件6包括第一座板14、第二座板15和放置板16,所述第二座板15通过若干均布设置的减震阻尼弹簧24连接设置在第一座板14上,所述放置板16通过若干均布设置的减震阻尼弹簧24连接设置在第二座板15上,第一座板14底部、第二座板15底部均设置有若干抵柱23。
21.请参阅图2,所述抵柱23的设置位置与设置数量均与减震阻尼弹簧24相对应,所述抵柱23设置在对应减震阻尼弹簧24内围,所述抵柱23的设置长度小于减震阻尼弹簧24自然状态下长度。
22.实施例二
23.参阅图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放置板16座壁圆周对称分布设置有若干螺纹套17,所述螺纹套17内设置有螺纹杆18,所述螺纹杆18一端置于放置板16内围且通过转动连接套20连接有夹持板21,所述夹持板21上设置有若干压轮22,所述螺纹杆18另一端置于放置板16外且连接有转盘19。
24.请参阅图1,所述底座1内壁设置有两组配合板7,两组所述配合板7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座板14和第二座板15外壁配合贴合连接。
25.请参阅图1、3,所述连接组件10包括设置在放置模板8外壁的第一环形板11、设置在下压模板5外壁的第二环形板13及圆周对称分布设置在第一环形板11上的若干导向杆12,所述导向杆12远离第一环形板11的一端穿过第二环形板13且连接有挡盘25。
26.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将弹性缓冲支撑组件6安装到底座1内,通过驱动装置3与伸缩杆4配合调节放置模板8置于放置板16内围,转动转盘19带动螺纹杆18转动,进而带动夹持板21向放置模板8外壁移动,进而带动压轮22挤压放置模板8外壁来实现对放置模板8的水平方向位置固定,后通过向放置模板8内浇筑制造原料并通过驱动装置3与伸缩杆4配合带动下压模板5向下移动来进行冲压测试处理,下压模板5下压轮毂时,通过减震阻尼弹簧24来保证对放置模板8的支撑力度,进而保证放置模板8能够满足对下压测试的支撑力度需求,下压测试时,减震阻尼弹簧24处于压缩状态,直至上方抵柱23与第二座板15接触而下方的抵柱23不与第一座板14接触,则测试工作完成,后下压模板5脱模并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通过导向杆12和挡盘25来带动放置模板8从放置板16内围脱离,以便对测试后轮毂进行测试结果观察和回收。
27.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轮毂测试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底部与伸缩杆一端相连,所述伸缩杆另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有下压模板,所述下压模板外壁通过连接组件与放置模板侧壁配合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弹性缓冲支撑组件,所述放置模板设置在弹性缓冲支撑组件上,所述下压模板脱模时可通过连接组件带动放置模板从弹性缓冲支撑组件上脱离,所述弹性缓冲支撑组件用于对放置模板进行减震缓冲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座板、第二座板和放置板,所述第二座板通过若干均布设置的减震阻尼弹簧连接设置在第一座板上,所述放置板通过若干均布设置的减震阻尼弹簧连接设置在第二座板上,第一座板底部、第二座板底部均设置有若干抵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柱的设置位置与设置数量均与减震阻尼弹簧相对应,所述抵柱设置在对应减震阻尼弹簧内围,所述抵柱的设置长度小于减震阻尼弹簧自然状态下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座壁圆周对称分布设置有若干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置于放置板内围且通过转动连接套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若干压轮,所述螺纹杆另一端置于放置板外且连接有转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壁设置有两组配合板,两组所述配合板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外壁配合贴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放置模板外壁的第一环形板、设置在下压模板外壁的第二环形板及圆周对称分布设置在第一环形板上的若干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远离第一环形板的一端穿过第二环形板且连接有挡盘。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毂测试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轮毂测试工装,通过设置弹性缓冲支撑组件来对放置模板进行缓冲减震处理,弹性缓冲支撑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座板、第二座板、放置板、减震阻尼弹簧和抵柱等配合来对放置模板进行多段缓冲减震处理,减震效果好,能够有效保护整体工装,通过设置连接组件来使下压模板脱模后能够带动放置模板从放置板内围脱离,进而便于回收测试后轮毂,整体装置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能够减少测试时放置模板和下压模板所受的来自轮毂的反作用力,使用效果更好。更好。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杜良顺 左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十堰市雨佳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平板探测器一键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碳酸钙沉淀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