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磨磨辊耐磨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26 阅读:16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立式辊磨密封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磨磨辊耐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2.立式辊磨机简称立磨,一种用于水泥生料、水泥熟料、矿渣及煤渣粉磨加工,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低的特点。包括机体、磨盘装置和传动装置,机体与磨盘装置之间设置有确定回转中心的定心结构,磨盘装置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回转导轨,磨盘装置通过回转导轨可回转支撑在机体上,磨盘装置与传动装置传动连接。由于传动装置不承受磨盘的重量及碾磨压力等高轴向负荷,因此传动装置可采用通用减速机,从而具有结构配置紧凑、工作可靠的优点,可缩短停磨时间,降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3.现有技术的密封系统为2件密封组合使用,即一封油一封尘结构。使用密封尺寸500x550x25。无密封系统润滑结构及装置,一次性添加密封润滑脂,无法进行二次补脂,而且密封唇口直接接触主轴轴承位,缺点是:
4.1.密封系统无再润滑结构,导致密封使用寿命降低,一般不超过一年。
5.2.直接接触主轴,导致主轴磨损严重,每次更换密封均需要对轴承进行维修。
6.3.一油封一尘封的结构,导致密封效果不好,使用时经常出现漏油情况。
7.因此,传统设计的密封结构使用效果差,使用寿命低,后期维修费用高,影响正常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磨磨辊耐磨密封结构,能够较好的弥补上述缺点,解决了密封结构密封效果差,使用寿命低,导致主轴磨损严重后期维修费用高,影响正常生产效率的问题。
9.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磨磨辊耐磨密封结构,包括后透盖、第一密封压盖和第二密封压盖,所述后透盖一端加工有圆环状的密封件安装位,所述第一密封压盖为外侧加工有二级阶梯台的环状结构,第一密封压盖的外径较大值与后透盖的密封件安装位外径相同且在与后透盖端面相同位置加工有贯通孔,第一密封压盖的外径较小值与所述密封件安装位内径相同,所述后透盖和第一密封压盖焊接连接,第一密封压盖的外径较小处插入在密封件安装位内使后透盖的端面与第一密封压盖的阶梯台端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密封压盖安装于第一密封压盖的另一端面通过锁紧螺丝与第一密封压盖和后透盖连接,所述后透盖与主轴之间安装有衬套,所述衬套为环形结构,内环的直径有两个,靠近衬套两端面部分的直径较小,位于衬套中段的直径较大,在衬套中段侧壁加工有进油槽及油孔。
10.优选的,在所述主轴外端面打孔至衬套位置,与衬套的进油槽及油孔连通,能够在机外对磨辊密封处添加润滑脂,延长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
11.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压盖厚度为5mm,所述后透盖和第一密封压盖焊接连接后整
体密封位置的深度为95mm,增加了原有的密封位置深度,提高密封效果。
12.优选的,所述衬套表面粗糙度小于0.4,表面硬度大于hrc55。使密封结构不直接接触主轴,以此达到避免主轴磨损,同时提高密封结构使用寿命。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组件改为2+1设计,即两件封油,一件封尘,以改善密封效果,增加设备使用的稳定性,通过增加衬套使密封不直接接触主轴,以此达到避免主轴磨损,同时提高密封装置使用寿命,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可定期为密封系统提供再润滑,以延长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维修周期从原有的1-2年延长至3-5年,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设备后期的维修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立磨磨辊耐磨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局部放大图。
16.附图标记:1-后透盖,2-第一密封压盖,3-第二密封压盖,4-衬套,5-主轴,6-锁紧螺丝,101-密封件安装位,401-衬套中段,402-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立磨磨辊耐磨密封结构,包括后透盖1、第一密封压盖2和第二密封压盖3,后透盖1的一端加工有圆环状的密封件安装位101,第一密封压盖2为外侧加工有二级阶梯台的环状结构,第一密封压盖2的外径较大值与后透盖1的密封件安装位101外径相同且在与后透盖1端面相同位置加工有贯通孔,第一密封压盖2的外径较小值与密封件安装位101内径相同,后透盖1和第一密封压盖2焊接连接,第一密封压盖2的外径较小处插入在密封件安装位101内使后透盖1的端面与第一密封压盖2的阶梯台端面相接触,第二密封压盖3安装于第一密封压盖2的另一端面通过锁紧螺丝6与第一密封压盖2和后透盖1连接,第二密封压盖3的厚度为5mm,后透盖1和第一密封压盖2焊接连接后整体密封位置的深度为95mm,增加了原有的密封位置深度,提高密封效果。
19.如图2所示,在后透盖1与主轴5之间安装有衬套4,衬套4套装在主轴5上,使密封结构不直接接触主轴5,以此达到避免主轴5磨损,同时提高密封结构使用寿命。在不影响磨辊总成进回油路(油孔)的前提下,对主轴5原密封接触位置进行加工(原直径500mm,加工至480mm),衬套4为环形结构,衬套4尺寸为内径480mm,外径510mm,宽度125mm。衬套4内环的直径有两个,靠近衬套4两端面部分的直径较小,位于衬套中段401的直径较大,在衬套中段401侧壁加工有进油槽及油孔402。从主轴5外端面沿轴体内部打孔(如图1中贯通主轴5的虚线所示)至衬套4位置,与衬套4的进油槽及油孔402连通,能够在机外对磨辊密封处添加润滑脂,延长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衬套4表面粗糙度小于0.4,表面硬度大于hrc55。
20.原后透盖高度190mm(去掉止口高度16mm),密封件安装位深度70mm,直径550mm。密封压盖高度20mm(去掉止口高度15mm),二者装配后总高度210mm(不考虑锁紧螺丝高度)。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改进后,密封件安装位101深度加工至75mm,直径加工至560mm。取消原
密封压盖,第一密封压盖2焊接到后透盖1上,随后透盖1一起进行加工。(相当于后透盖1密封位置变为深度95mm,直径560mm),另外新增加了5mm厚度的第二密封压盖3。改进后,装配后整体高度为215mm(不考虑锁紧螺丝高度),使用沉头螺丝锁紧,这样装配后总高度比原配置略高《5mm。
21.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任何修改、等效变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立磨磨辊耐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透盖、第一密封压盖和第二密封压盖,所述后透盖一端加工有圆环状的密封件安装位,所述第一密封压盖为外侧加工有二级阶梯台的环状结构,第一密封压盖的外径较大值与后透盖的密封件安装位外径相同且在与后透盖端面相同位置加工有贯通孔,第一密封压盖的外径较小值与所述密封件安装位内径相同,所述后透盖和第一密封压盖焊接连接,第一密封压盖的外径较小处插入在密封件安装位内使后透盖的端面与第一密封压盖的阶梯台端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密封压盖安装于第一密封压盖的另一端面通过锁紧螺丝与第一密封压盖和后透盖连接,所述后透盖与主轴之间安装有衬套,所述衬套为环形结构,内环的直径有两个,靠近衬套两端面部分的直径较小,位于衬套中段的直径较大,在衬套中段侧壁加工有进油槽及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磨磨辊耐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轴外端面打孔至衬套位置,与衬套的进油槽及油孔连通,能够在机外对磨辊密封处添加润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磨磨辊耐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压盖厚度为5mm,所述后透盖和第一密封压盖焊接连接后整体密封位置的深度为9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磨磨辊耐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表面粗糙度小于0.4,表面硬度大于hrc5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磨磨辊耐磨密封结构,包括后透盖、第一密封压盖和第二密封压盖,后透盖一端加工有圆环状的密封件安装位,第一密封压盖为外侧加工有二级阶梯台的环状结构,后透盖和第一密封压盖焊接连接,第二密封压盖安装于第一密封压盖的另一端面通过锁紧螺丝与第一密封压盖和后透盖连接,后透盖与主轴之间安装有衬套,衬套为环形结构,内环的直径有两个,在衬套中段侧壁加工有进油槽及油孔。本实用新型密封组件改为2+1设计,提高密封效果,增加设备使用的稳定性,通过增加衬套使密封不直接接触主轴,以此达到避免主轴磨损,同时提高密封装置使用寿命,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可定期为密封系统提供再润滑,以延长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戴诗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辰知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3/10/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