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7-06 阅读:85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油气泄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gb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对汽车燃油蒸发系统泄漏诊断作规定,要求车载诊断系统具有能够检测出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大于或等于1mm泄露孔的能力。目前应用的车载油气回收装置(orvr)可以回收加油时、行驶时和停车时产生98%的燃油蒸汽,如果燃油蒸发系统存在泄漏,蒸发污染物将从泄漏孔隙外溢,orvr的回收效率会大幅降低,因此需要对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密闭性进行检测。
3.目前主要采用正压法与负压法对燃油系统进行泄漏检测,但油箱内压力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温度、液位高度和燃油晃动等,仅依靠压力变化不能准确判断油箱的泄漏情况。正压法最大的优点就是信号鲜明、耗时较短,能够检测出微小的孔隙,检测精度高,但向油箱加压的同时将加速汽油蒸汽排放至大气中,造成污染与资源浪费;负压法的优点是系统内的压力始终低于大气压,不会产生附加的油气排放,利用发动机进气歧管处真空产生负压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但在对油箱进行抽真空时,油箱中汽油蒸发将导致真空度衰减,对于极微小的孔隙检测而言,会出现误判。
4.中国专利cn112228217a一种用于汽车燃油蒸发泄漏监测的车载诊断装置及诊断方法,所述方法采用泄漏孔声强的距离交会算法和加压法判断出泄漏孔位置和大小,但此方法需要安装11个超声波传感器,费用昂贵,不适合实际应用。
5.中国专利cn107152354a一种车辆燃油蒸发系统泄漏诊断装置及其诊断方法,利用氧传感器检测油箱中的空燃比信号来对油箱的压力进行修正,进而确定是否有泄漏孔的存在。但该方法检测精度低,不能准确判定泄漏孔的直径大小以及泄漏孔的位置。
6.中国专利cn110657926a一种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装置及方法,通过电动泵为系统冲压,达到饱和压力之后保持30秒时间,此后与预设压力进行对比,进而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泄漏,然后输出彩色烟雾提示泄漏点位置,但此检测方法只适合在修理厂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7.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系统减少泄漏检测时的干扰因素,并提供一种检测方法快速判断出燃油蒸发系统是否存在泄漏孔,提高检测精度、缩短检测的时间。
8.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系统,包括电控模块、用于向油箱和碳罐内加压的压力泵、用于检测燃油蒸发系统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组和设置在油箱内的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所述油箱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碳罐连通,所述碳罐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压力泵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组、挥发气体传感器和压力泵均与所述电控模块电连接。
10.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判别泄漏孔径的判别装置,所述判别装置包括并联的第一判别管路和第二判别管路,所述第一判别管路和第二判别管路并联后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判别管路上设有第一标准泄漏孔,所述第二判别管路上设有第二标准泄漏孔,所述第一判别管路上设有第六阀门,所述第二判别管路上设有第七阀门,所述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均与所述电控模块电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压力传感器组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油箱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均与所述电控模块电连接。
12.优选的,第一标准泄漏孔为0.5mm标准泄漏孔,所述第二标准泄漏孔为1mm标准泄漏孔。
13.优选的,所述碳罐上设有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5.步骤1、判断燃油蒸发系统管道是否断裂和油箱盖是否旋紧;
16.关闭燃油蒸发系统与外部通道,对燃油蒸发系统加压,经过一段时间后采集燃油蒸发系统内平均压力值,若平均压力值大于预设值,则燃油蒸发系统管道没有出现断裂且油箱盖旋紧;反之,燃油蒸发系统管道出现断裂或油箱盖没有旋紧;
17.步骤2、判断燃油蒸发系统是否存在泄漏孔;
18.对燃油蒸发系统加压继续加压,经过一段时间后关闭燃油蒸发系统与外部通道,对其系统密封一段时间,对燃油蒸发系统压力信号及油箱内汽油挥发信号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压力变化曲线,将拟合压力变化曲线与预设无泄漏孔压力变化曲线进行比对,判断燃油蒸发系统是否存在泄漏孔;
19.步骤3、判断泄漏孔的直径;
20.判定存在泄漏孔之后,继续对燃油蒸发系统进行加压,达到饱和压力后,关闭燃油蒸发系统与外部通道,连通第二标准泄漏孔通道并持续一段时间,对燃油蒸发系统压力信号及油箱内汽油挥发信号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压力变化曲线,将拟合压力变化曲线与预设第二标准泄漏孔压力变化曲线进行对比,若此时拟合压力变化曲线的衰减斜率大于等于预设第二标准泄漏孔压力变化曲线的衰减斜率则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大于第二标准泄漏孔的泄漏孔;反之,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小于第二标准泄漏孔的泄漏孔;
21.判定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小于第二标准泄漏孔的泄漏孔之后,继续对燃油蒸发系统进行加压,达到饱和压力后,关闭燃油蒸发系统与外部通道,连通第一标准泄漏孔通道并持续一段时间,对燃油蒸发系统压力信号及油箱内汽油挥发信号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压力变化曲线,将拟合压力变化曲线与预设第一标准泄漏孔压力变化曲线进行对比,若此时拟合压力变化曲线的衰减斜率大于等于预设第一标准泄漏孔压力变化曲线的衰减斜率则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大于第一标准泄漏孔且小于第二标准泄漏孔的泄漏孔;反之,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小于第一标准泄漏孔的泄漏孔;
22.步骤4、判定泄漏孔存在的位置;
23.在判定燃油蒸发系统泄漏孔的直径后,将燃油蒸发系统内压力加压到预设值,将燃油蒸发系统多个部分之间的阀门关闭,检测不同部分压力的变化,若其中一个部分的压力衰减超过预设的标准,则该部分存在泄漏孔,反之,该部分无泄漏孔的存在。
24.优选的,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25.步骤1.1、电控模块打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关闭第三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
26.步骤1.2、同时启动压力泵,在经过t1时间后,采集压力传感器组四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p
01
、p
02
、p
03
和p
04

27.步骤1.3、将其四个传感器压力值求其平均值p0=(p
01
+p
02
+p
03
+p
04
)/4,将p0与大气压力p
00
和预设压力阈值x进行比较,若p0≥p
00
+x,则燃油蒸发系统管道没有出现断裂且油箱盖旋紧;反之,燃油蒸发系统管道出现断裂或油箱盖没有旋紧。
28.优选的,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29.步骤2.1、压力泵继续工作,对燃油蒸发系统加压,经过t2时间后达到系统的饱和气压p
m1
后,压力泵停止工作;
30.步骤2.2、控制第五阀门关闭,此时燃油蒸发系统为一个密封的系统,对其系统密封一段时间t3,t3=30s;
31.步骤2.3、电控模块接收压力传感器组此时间段四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p
11
、p
12
、p
13
和p
14
及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信号c1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压力变化曲线h1,h1=f(p
11
,p
12
,p
13
,p
14
,c1);
32.步骤2.4、把预设无泄漏孔的压力变化曲线h
11
存储于电控模块,若检测到的拟合压力变化曲线h1处于预设无泄漏孔压力变化曲线h
11
的下方,则燃油蒸发系统存在泄漏孔,反之,燃油蒸发系统没有泄漏孔。
33.优选的,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34.步骤3.1、判定存在泄漏孔之后,继续对燃油蒸发系统进行加压,达到饱和压力p
m1
后,关闭第五阀门,打开第七阀门。
35.步骤3.2、压力传感器组(1)检测到的四个压力信号p
21
、p
22
、p
23
、p
24
与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检测信号c2反馈给电控模块,此过程持续30s;
36.步骤3.3、电控模块(7)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压力变化曲线h2,h2=f(p
21
,p
22
,p
23
,p
24
,c2);h2与预设存在1mm标准泄漏孔的压力变化曲线h
22
进行对比,若此时h2的衰减斜率k2大于等于h
22
的衰减斜率k
22
的2倍,则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大于1mm的泄漏孔;反之,系统存在小于1mm的泄漏孔;
37.步骤3.4、判定存在小于1mm的泄漏孔之后,继续对燃油蒸发系统进行加压,达到饱和压力p
m1
后,关闭第五阀门,打开第六阀门;
38.步骤3.5、压力传感器组检测到的四个压力信号p
31
、p
32
、p
33
、p
34
与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检测到信号c3反馈给电控模块,此过程持续30s;
39.步骤3.6、电控模块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压力变化曲线h3,h3=f(p
31
,p
32
,p
33
,p
34
,c3),h3与预设存在0.5mm标准泄漏孔的压力变化曲线h
33
进行对比,若此时h3的衰减斜率k3大于等于h
33
的衰减斜率k
33
的2倍,则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大于0.5mm小于1mm
的泄漏孔;反之,系统存在小于0.5mm的泄漏孔。
40.优选的,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41.步骤4.1、在判定系统泄漏孔的直径后,采集四个压力传感器信号p
41
、p
42
、p
43
和p
44
,将其四个传感器压力值求其平均值pn=(p
41
+p
42
+p
43
+p
44
)/4。将pn与预设压力值p
nn
进行对比,若pn≥p
nn
,则关闭所有阀门。若pn<p
nn
,则对燃油蒸发系统加压,燃油蒸发系统压力达到p
nn
后,压力泵停止工作;
42.步骤4.2、关闭所有阀门,燃油蒸发系统被分成不同的模块部分:油箱模块部分、第一管路模块部分、碳罐模块部分、第二管路模块部分;
43.步骤4.3、通过不同模块部分内安装的压力传感器检测该模块内的压力变化,若该模块的压力衰减超过预设的标准,则该模块存在泄漏孔;反之,则没有泄漏孔,然后电控模块在仪表板上显示故障。
4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设置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将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信号与压力传感器组信号进行拟合,减少泄漏检测时的干扰因素,不必考虑燃油液位和温度,提高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检测精度与检测频率;2、通过设置标准泄漏孔,利用电控模块对压力变化信号曲线拟合,与标准泄漏孔的压力变化曲线进行对比,准确判定泄漏孔的直径大小;3、通过阀门把燃油蒸发系统分成不同的模块部分,通过传感器快速检测判断出泄漏孔的位置,不需要安装过多装置,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45.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46.图2是本发明泄漏诊断过程中压力变化曲线图;
47.图3为本发明泄漏诊断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49.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系统,包括电控模块7、压力泵4、压力传感器组1、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3和判别装置5,压力泵4为气动隔膜泵,位于发动机进气歧管的附近,利用此处真空带动气动隔膜泵工作进而为燃油蒸发系统建立正压力,压力泵4与电控模块7电连接,电控模块7控制压力泵4的工作,压力泵4通过第二管路42与碳罐8连通,油箱6通过第一管路41与碳罐8连通,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3设置在油箱6内,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为半导体式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在对燃油蒸发系统进行泄漏检测时检测油箱中油气浓度变化,挥发气体传感器3与电控模块7电连接,用于将油气浓度变化信号发送到电控模块7;判别装置5包括并联的第一判别管路和第二判别管路,第一判别管路和第二判别管路并联后与第一管路41连通,第一判别管路上设有第一标准泄漏孔501,第一标准泄漏孔501为0.5mm标准泄漏孔,第二判别管路上设有第二标准泄漏孔502,第二标准泄漏孔502为1mm标准泄漏孔,第一判别管路上设有第六阀门206,用于控制0.5mm标准泄漏孔与第一管路41的通断,第二判别管路上设有第七阀门207,用于控制1mm标准泄漏孔与第一管路41的通断,第六阀门206和第七阀门207均与电控模块7电连接,电控模块7控制两个阀门的动作。
50.第一管路41上设有第一阀门201和第二阀门202,第一阀门201设置在第一管路41靠近油箱6一端,第二阀门202设置在第一管路41靠近碳罐8一端,第二管路42上设有第四阀门204和第五阀门205,第四阀门204设置在第二管路42靠近碳罐8一端,第五阀门205设置在第二管路42靠近压力泵4一端,碳罐8上设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203,第一阀门201、第二阀门202、第三阀门203第四阀门204和第五阀门205均与电控模块7电连接,电控模块7控制这些阀门的动作,当电控模块7控制所有阀门都关闭时,燃油蒸发系统分成多个部分,油箱6到第一阀门201为油箱模块部分,第一阀门201到第二阀门202之间为第一管路模块部分,第二阀门202到碳罐8以及第四阀门204到碳罐8之间为碳罐模块部分,第四阀门204到第五阀门205之间为第二管路模块部分。
51.压力传感器组1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01、第二压力传感器102、第三压力传感器103、第四压力传感器104,第一压力传感器101设置在油箱6内壁,用于检测油箱6内压力变化,第二压力传感器102设置在第一管路41上并位于第一阀门201和第二阀门202之间,第三压力传感器103设置在第二管路42上并位于第四阀门204和碳罐8之间(第三压力传感器103也可以设置在碳罐8内),第四压力传感器104设置在第四阀门204和第五阀门205之间的管路上,压力传感器组1用于检测燃油蒸发系统的压力变化,压力传感器组1与电控模块7电连接,将压力信号发送到电控模块7。
52.电控模块7可以为单独的ecu模块或发动机控制单元模块,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组信号、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信号,用于控制系统所有阀门的导通与关闭,用于控制压力泵是否工作,用于判断是否有泄漏孔存在以及泄漏孔的位置和大小。
53.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54.步骤1、判断燃油蒸发系统管道是否断裂和油箱盖是否旋紧,具体包括:
55.步骤1.1、电控模块7打开第一阀门201、第二阀门202、第四阀门204、第五阀门205,关闭第三阀门203、第六阀门206和第七阀门207。
56.步骤1.2、同时启动压力泵4,在经过t1时间后,采集压力传感器组1四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p
01
、p
02
、p
03
和p
04

57.步骤1.3、将其四个传感器压力值求其平均值p0=(p
01
+p
02
+p
03
+p
04
)/4,将p0与大气压力p
00
和预设压力阈值x进行比较,若p0≥p
00
+x,则燃油蒸发系统管道没有出现断裂且油箱盖旋紧;反之,燃油蒸发系统管道出现断裂或油箱盖没有旋紧。
58.步骤2、判断燃油蒸发系统是否存在泄漏孔,具体包括:
59.步骤2.1、压力泵4继续工作,对燃油蒸发系统加压,经过t2时间后达到系统的饱和气压p
m1
后,压力泵4停止工作。
60.步骤2.2、控制第五阀门205关闭,此时燃油蒸发系统为一个密封的系统,对其系统密封一段时间t3,t3=30s。
61.步骤2.3、电控模块7接收压力传感器组1此时间段四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p
11
、p
12
、p
13
和p
14
及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信号c1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压力变化曲线h1,h1=f(p
11
,p
12
,p
13
,p
14
,c1)。
62.步骤2.4、把预设无泄漏孔的压力变化曲线h
11
存储于电控模块,若检测到的拟合压力变化曲线h1处于预设无泄漏孔压力变化曲线h
11
的下方,则燃油蒸发系统存在泄漏孔,反
之,燃油蒸发系统没有泄漏孔。
63.步骤3、判断泄漏孔的直径,具体包括:
64.步骤3.1、判定存在泄漏孔之后,继续对燃油蒸发系统进行加压,达到饱和压力p
m1
后,关闭第五阀门205,打开第七阀门207。
65.步骤3.2、压力传感器组1检测到的四个压力信号p
21
、p
22
、p
23
和p
24
与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检测信号c2反馈给电控模块,此过程持续30s。
66.步骤3.3、电控模块7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压力变化曲线h2,h2=f(p
21
,p
22
,p
23
,p
24
,c2);h2与预设存在1mm标准泄漏孔的压力变化曲线h
22
进行对比,若此时h2的衰减斜率k2大于等于h
22
的衰减斜率k
22
的2倍,则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大于1mm的泄漏孔;反之,系统存在小于1mm的泄漏孔。衰减斜率可由压力变化曲线衰减阶段的终点和起点计算得到,起点坐标记为(x1,y1),终点坐标记为(x2,y2),衰减斜率即为(y
2-y1)/(x
2-x1)计算后的绝对值。
67.步骤3.4、判定存在小于1mm的泄漏孔之后,继续对燃油蒸发系统进行加压,达到饱和压力p
m1
后,关闭第五阀门205,打开第六阀门206。
68.步骤3.5、压力传感器组1检测到的四个压力信号p
31
、p
32
、p
33
和p
34
与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3检测到信号c3反馈给电控模块,此过程持续30s。
69.步骤3.6、电控模块7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压力变化曲线h3,h3=f(p
31
,p
32
,p
33
,p
34
,c3),h3与预设存在0.5mm标准泄漏孔的压力变化曲线h
33
进行对比,若此时h3的衰减斜率k3大于等于h
33
的衰减斜率k
33
的2倍,则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大于0.5mm小于1mm的泄漏孔;反之,系统存在小于0.5mm的泄漏孔。
70.步骤4、判定泄漏孔存在的位置,具体包括:
71.步骤4.1、在判定系统泄漏孔的直径后,采集四个压力传感器信号p
41
、p
42
、p
43
和p
44
,将其四个传感器压力值求其平均值pn(p
41
+p
42
+p
43
+p
44
)/4。将pn与预设压力值p
nn
进行对比,若pn≥p
nn
,则关闭所有阀门。若pn<p
nn
,则对燃油蒸发系统加压,燃油蒸发系统压力达到p
nn
后,压力泵(4)停止工作。
72.步骤4.2、关闭所有阀门,燃油蒸发系统被分成不同的模块部分:油箱模块部分、第一管路模块部分、碳罐模块部分、第二管路模块部分。
73.步骤4.3、通过不同模块部分内安装的压力传感器检测该模块内的压力变化,第一压力传感器101检测的是油箱模块部分的压力变化,第二压力传感器102检测的是第一管路模块部分的压力变化,第三压力传感器103检测的是碳罐模块部分的压力变化,第四压力传感器104检测的是第二管路模块部分的压力变化,若其中一个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衰减超过预设的标准,则该压力传感器对应的模块存在泄漏孔;反之,则没有泄漏孔,然后电控模块7在仪表板上显示故障。
74.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模块(7)、用于向油箱(6)和碳罐(8)内加压的压力泵(4)、用于检测燃油蒸发系统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组(1)和设置在油箱(6)内的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3),所述油箱(6)通过第一管路(41)与所述碳罐(8)连通,所述碳罐(8)通过第二管路(42)与所述压力泵(4)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组(1)、挥发气体传感器(3)和压力泵(4)均与所述电控模块(7)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判别泄漏孔径的判别装置(5),所述判别装置(5)包括并联的第一判别管路和第二判别管路,所述第一判别管路和第二判别管路并联后与所述第一管路(41)连通,所述第一判别管路上设有第一标准泄漏孔(501),所述第二判别管路上设有第二标准泄漏孔(502),所述第一判别管路上设有第六阀门(206),所述第二判别管路上设有第七阀门(207),所述第六阀门(206)和第七阀门(207)均与所述电控模块(7)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41)上设有第一阀门(201)和第二阀门(202),所述第二管路(42)上设有第四阀门(204)和第五阀门(205),所述压力传感器组(1)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01)、第二压力传感器(102)、第三压力传感器(103)、第四压力传感器(104),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1)设置在所述油箱(6)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02)设置在所述第一阀门(201)和第二阀门(202)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103)设置在所述第二阀门(202)和第四阀门(204)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104)设置在所述第四阀门(204)和第五阀门(205)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阀门(201)、第二阀门(202)、第四阀门(204)和第五阀门(205)均与所述电控模块(7)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标准泄漏孔(501)为0.5mm标准泄漏孔,所述第二标准泄漏孔(502)为1mm标准泄漏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罐(8)上设有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203)。6.一种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判断燃油蒸发系统管道是否断裂和油箱盖是否旋紧;关闭燃油蒸发系统与外部通道,对燃油蒸发系统加压,经过一段时间后采集燃油蒸发系统内平均压力值,若平均压力值大于预设值,则燃油蒸发系统管道没有出现断裂且油箱盖旋紧;反之,燃油蒸发系统管道出现断裂或油箱盖没有旋紧;步骤2、判断燃油蒸发系统是否存在泄漏孔;对燃油蒸发系统加压继续加压,经过一段时间后关闭燃油蒸发系统与外部通道,对其系统密封一段时间,对燃油蒸发系统压力信号及油箱内汽油挥发信号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压力变化曲线,将拟合压力变化曲线与预设无泄漏孔压力变化曲线进行比对,判断燃油蒸发系统是否存在泄漏孔;步骤3、判断泄漏孔的直径;判定存在泄漏孔之后,继续对燃油蒸发系统进行加压,达到饱和压力后,关闭燃油蒸发系统与外部通道,连通第二标准泄漏孔通道并持续一段时间,对燃油蒸发系统压力信号及油箱内汽油挥发信号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压力变化曲线,将拟合压力变化曲线与预设第二
标准泄漏孔压力变化曲线进行对比,若此时拟合压力变化曲线的衰减斜率大于等于预设第二标准泄漏孔压力变化曲线的衰减斜率则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大于第二标准泄漏孔的泄漏孔;反之,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小于第二标准泄漏孔的泄漏孔;判定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小于第二标准泄漏孔的泄漏孔之后,继续对燃油蒸发系统进行加压,达到饱和压力后,关闭燃油蒸发系统与外部通道,连通第一标准泄漏孔通道并持续一段时间,对燃油蒸发系统压力信号及油箱内汽油挥发信号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压力变化曲线,将拟合压力变化曲线与预设第一标准泄漏孔压力变化曲线进行对比,若此时拟合压力变化曲线的衰减斜率大于等于预设第一标准泄漏孔压力变化曲线的衰减斜率则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大于第一标准泄漏孔且小于第二标准泄漏孔的泄漏孔;反之,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小于第一标准泄漏孔的泄漏孔;步骤4、判定泄漏孔存在的位置;在判定燃油蒸发系统泄漏孔的直径后,将燃油蒸发系统内压力加压到预设值,将燃油蒸发系统多个部分之间的阀门关闭,检测不同部分压力的变化,若其中一个部分的压力衰减超过预设的标准,则该部分存在泄漏孔,反之,该部分无泄漏孔的存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电控模块(7)打开第一阀门(201)、第二阀门(202)、第四阀门(204)、第五阀门(205),关闭第三阀门(203)、第六阀门(206)、第七阀门(207);步骤1.2、同时启动压力泵(4),在经过t1时间后,采集压力传感器组(1)四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p
01
、p
02
、p
03
和p
04
;步骤1.3、将其四个传感器压力值求其平均值p0=(p
01
+p
02
+p
03
+p
04
)/4,将p0与大气压力p
00
和预设压力阈值x进行比较,若p0≥p
00
+x,则燃油蒸发系统管道没有出现断裂且油箱盖旋紧;反之,燃油蒸发系统管道出现断裂或油箱盖没有旋紧。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压力泵(4)继续工作,对燃油蒸发系统加压,经过t2时间后达到系统的饱和气压p
m1
后,压力泵(4)停止工作;步骤2.2、控制第五阀门(205)关闭,此时燃油蒸发系统为一个密封的系统,对其系统密封一段时间t3,t3=30s;步骤2.3、电控模块(7)接收压力传感器组(1)此时间段四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p
11
、p
12
、p
13
和p
14
及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信号c1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压力变化曲线h1,h1=f(p
11
,p
12
,p
13
,p
14
,c1);步骤2.4、把预设无泄漏孔的压力变化曲线h
11
存储于电控模块,若检测到的拟合压力变化曲线h1处于预设无泄漏孔压力变化曲线h
11
的下方,则燃油蒸发系统存在泄漏孔,反之,燃油蒸发系统没有泄漏孔。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判定存在泄漏孔之后,继续对燃油蒸发系统进行加压,达到饱和压力p
m1
后,关闭第五阀门(205),打开第七阀门(207)。
步骤3.2、压力传感器组(1)检测到的四个压力信号p
21
、p
22
、p
23
、p
24
与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检测信号c2反馈给电控模块,此过程持续30s;步骤3.3、电控模块(7)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压力变化曲线h2,h2=f(p
21
,p
22
,p
23
,p
24
,c2);h2与预设存在1mm标准泄漏孔的压力变化曲线h
22
进行对比,若此时h2的衰减斜率k2大于等于h
22
的衰减斜率k
22
的2倍,则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大于1mm的泄漏孔;反之,系统存在小于1mm的泄漏孔;步骤3.4、判定存在小于1mm的泄漏孔之后,继续对燃油蒸发系统进行加压,达到饱和压力p
m1
后,关闭第五阀门(205),打开第六阀门(206);步骤3.5、压力传感器组(1)检测到的四个压力信号p
31
、p
32
、p
33
、p
34
与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检测到信号c3反馈给电控模块,此过程持续30s;步骤3.6、电控模块(7)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压力变化曲线h3,h3=f(p
31
,p
32
,p
33
,p
34
,c3),h3与预设存在0.5mm标准泄漏孔的压力变化曲线h
33
进行对比,若此时h3的衰减斜率k3大于等于h
33
的衰减斜率k
33
的2倍,则燃油蒸发系统存在大于0.5mm小于1mm的泄漏孔;反之,系统存在小于0.5mm的泄漏孔。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1、在判定系统泄漏孔的直径后,采集四个压力传感器信号p
41
、p
42
、p
43
和p
44
,将其四个传感器压力值求其平均值p
n
(p
41
+p
42
+p
43
+p
44
)/4。将p
n
与预设压力值p
nn
进行对比,若p
n
≥p
nn
,则关闭所有阀门。若p
n
<p
nn
,则对燃油蒸发系统加压,燃油蒸发系统压力达到p
nn
后,压力泵(4)停止工作;步骤4.2、关闭所有阀门,燃油蒸发系统被分成不同的模块部分:油箱模块部分、第一管路模块部分、碳罐模块部分、第二管路模块部分;步骤4.3、通过不同模块部分内安装的压力传感器检测该模块内的压力变化,若该模块的压力衰减超过预设的标准,则该模块存在泄漏孔;反之,则没有泄漏孔,然后电控模块(7)在仪表板上显示故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系统,属于油气泄漏检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电控模块、压力泵、压力传感器组和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油箱通过第一管路与碳罐连通,碳罐通过第二管路与压力泵连通,压力传感器组、挥发气体传感器和压力泵均与电控模块电连接。本发明将汽油挥发气体传感器信号与压力传感器组信号进行拟合,提高燃油蒸发系统泄漏检测的检测精度与检测频率;通过设置标准泄漏孔,利用电控模块对压力变化信号曲线拟合,与标准泄漏孔的压力变化曲线进行对比,准确判定泄漏孔的直径大小;通过阀门把燃油蒸发系统分成不同的模块部分,通过传感器快速检测判断出泄漏孔的位置,不需要安装过多装置,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任浩鹏 张剑 刘伟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华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3/6/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