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及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9 阅读:27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及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


背景技术:

2.通过在海上大规模布置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是人类充分利用海洋空间开展生产作业的重要技术手段,例如可以在大规模布置的海上平台上搭载太阳能光伏装置,以充分利用海洋上的充沛太阳能进行发电,从而获取能源,又例如可以在海上平台上布置传感探测设备,以有效获取各种海洋数据。为了实现在海洋上大规模布置海上平台,现有技术一般会在海面上排列布置多个浮台,构成占海面积更大的浮台阵列,并在浮台阵列内的各个浮台分别搭载海洋设备,以扩大海上作业的规模。
3.然而,由于海洋的自然环境较陆地的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风力等级更强,气流、洋流的复杂交汇,容易在海域内形成多股冲击力极强且方向复杂多变的风浪,从而直接导致布置在海上的浮台阵列难以稳定在海面上,极容易造成浮台阵列内的各个浮台相互碰撞,致使搭载在各个浮台上的海洋设备容易被损毁,难以实现海洋设备在海上的持续性工作,这是目前海洋设备难以大规模布置在海上的重要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能有利于增强海上平台的抗风浪能力,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下也能避免浮台阵列内的各个浮台产生相互碰撞,有效防止搭载在各个浮台上的海洋设备受到损毁,进而确保了海洋设备在海上的持续性工作。
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能有利于增强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的抗风浪能力,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下也能避免各个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产生相互碰撞,有效防止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受到损毁,进而确保了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在海上的持续性工作,更有利于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在海洋上的大规模布置。
6.本发明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包括:浮体阵列,所述浮体阵列用于漂浮在水面上并且排列分布有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浮体模组;若干个定位铊模组,各个所述定位铊模组用于垂悬在水中并对称分布在所述浮体阵列的相对两侧且分别连接于各个所述浮体模组,通过各个所述定位铊模组的自重分别牵拉各个所述浮体模组;若干个锚碇模组,各个所述锚碇模组用于沉入水底并且分别向上连接于各个所述定位铊模组;其中,各个所述浮体模组之间分别连接有用于漂浮在水面的弹性浮体。
7.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各个所述定位铊模组分别包
括:浮球,用于漂浮在水面;定位铊,用于沉入水中;其中,所述浮球向下连接于所述定位铊,以使所述定位铊垂悬在水中;所述定位铊连接于所述浮体模组并通过所述定位铊的自重牵拉所述浮体模组。
8.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所述浮球和所述定位铊的数量分别为若干个,所述定位铊模组还包括若干个v型缆索,各个所述v型缆索顶部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浮球,各个所述v型缆索的底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定位铊。
9.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所述浮体模组的外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定位铊等距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10.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各个所述锚碇模组分别包括实心锚碇,所述实心锚碇用于沉入水底并且向上连接于所述定位铊模组。
1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所述实心锚碇对外连接有海底锚钩,所述海底锚钩用于在水底勾接于海床。
12.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所述浮体模组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用于沉入水中的平衡铊,各个所述平衡铊环绕分布在所述浮体模组的底部边缘并且呈对称分布。
13.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所述浮体模组包括用于安装海洋设备的浮板,所述浮板的底部固定分布有若干个浮管。
14.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各个所述浮体模组之间并列连接有若干条拉绳,所述弹性浮体连接在两条所述拉绳之间,通过所述弹性浮体的浮力牵拉各条所述拉绳上浮。
15.基于上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以及包括若干个太阳能光伏板,各个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浮体模组上。
16.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其结构包括多个浮体模组和定位铊模组以及锚碇模组,把多个浮体模组相互连接并构成浮体阵列布置在海面上,以便于搭载多个海洋设备;把各个于垂悬在水中的定位铊模组对称分布在所述浮体阵列的相对两侧并且分别连接于各个所述浮体模组,左右两侧的定位铊模组可以利用自身重力分别牵拉浮体阵列内的各个浮体模组,因此所述浮体阵列的相对两侧可以受到方向互为相反的拉力,当海洋上的海浪驱使浮体阵列内的各个浮体模组相互靠拢并将要发生相互碰撞时,相对两侧的所述定位铊模组可以有效降低两个所述浮体模组的靠拢速度,避免相邻的两个所述浮体模组过快地相互靠拢,防止出现过大的撞击力,因此在相对两侧的所述定位铊模组的拉力作用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相邻的两个所述浮体模组发生相互碰撞,以防止搭载在所述浮体模组上的海洋设备受到损毁;另外,各个所述锚碇模组用于沉入水底并且分别向上连接于各个所述定位铊模组,因此可以利用各个所述锚碇模组对各个所述定位铊模组构成定位,通过所述锚碇模组对所述定位铊模组的拉力,可以确保所述定位铊模组顺利地对所述浮体模组构成相对稳定的牵拉作用,避免相邻的所述浮体模组过快地相互靠拢和碰撞,
同时所述定位铊模组也可以限制整个浮体阵列在海上的活动范围,避免海上平台大幅偏离预设的工作位置;再者,由于各个所述浮体模组之间分别连接有用于漂浮在水面的弹性浮体,因此当海洋上的海浪驱使相邻的各个所述浮体模组相互靠拢并撞击时,所述弹性浮体可以有效阻隔两个所述浮体模组发生硬性碰撞,通过减缓撞击力来有效避免海洋设备受到损坏,使得海上的海洋设备不易损坏。因此,综合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有利于增强海上平台的抗风浪能力,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下也能避免浮台阵列内的各个浮台产生相互碰撞,有效防止搭载在各个浮台上的海洋设备受到损毁,进而确保了海洋设备在海上的持续性工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浮体模组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定位铊模组和锚碇模组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浮体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用于阐述非本发明方案的浮体模组在海洋环境下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6是用于阐述非本发明方案的浮体模组在海洋环境下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中浮体模组在海洋环境下的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中定位铊模组在使用环境下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中定位铊模组在使用环境下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中定位铊模组在使用环境下的第三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一种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000、浮体阵列;100、浮体模组,101、平衡铊,102、浮板,103、浮管,104、拉绳,105、第一连接端,106、第二连接端;200、定位铊模组,201、浮球,202、定位铊,203、v型缆索,204、铰接座,205、拨片;300、锚碇模组,301、实心锚碇,302、海底锚钩;400、弹性浮体;500、太阳能光伏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1.以下结合图1至图4具体阐述本实施例: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其结构包括浮体阵列1000、两个定位铊模组200以及两个锚碇模组300。构建时,浮体阵列1000用于漂浮在水面上,浮体阵列1000内排列分布有两个相互连接的浮体模组100,两个定位铊模组200用于垂悬在水中,同时两个定位铊模组200对称分布在浮体阵列1000的相对两侧,并且两个定位铊模组200分别通过绳索连接于左侧和右侧的浮体模组100,通过两个定位铊模组200的自重分别牵拉各个浮体模组100,而两个锚碇模组300则用于沉入水底并且两个锚碇模组300分别通过绳索向上连接于左侧和右侧的定位铊模组200。另外,两个浮体模组100之间分别通过绳索连接有用于漂浮在水面的弹性浮体400。
22.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海上平台结构包括多个浮体模组100和定位铊模组200以及锚碇模组300,把各个浮体模组100相互连接并构成浮体阵列布置在海面上,以便于搭载多个海洋设备;把各个垂悬在水中的定位铊模组200对称分布在浮体阵列的左右两侧并且分别连接于各个浮体模组100,左右两侧的定位铊模组200可以利用自身重力分别牵拉浮体阵列内的各个浮体模组100,因此浮体阵列1000的左右两侧可以受到方向互为相反的拉力,当海洋上的海浪驱使浮体阵列内的各个浮体模组100相互靠拢并将要发生相互碰撞时,左、右两侧的定位铊模组200可以有效降低两个浮体模组100的靠拢速度,避免相邻的两个浮体模组100过快地相互靠拢,防止出现过大的撞击力,因此在相对两侧的定位铊模组200的拉力作用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相邻的两个浮体模组100发生相互碰撞,以防止搭载在浮体模组100上的海洋设备受到损毁;另外,各个锚碇模组300用于沉入水底并且分别向上连接于各个定位铊模组200,因此可以利用各个锚碇模组300对各个定位铊模组200构成定位,通过锚碇模组300对定位铊模组200的拉力,可以确保定位铊模组200顺利地对浮体模组100构成相对稳定的牵拉作用,避免相邻的两个浮体模组100过快地相互靠拢和碰撞,同时定位铊模组200也可以限制整个浮体阵列1000在海上的活动范围,避免海上平台大幅偏离预设的工作位置;再者,由于各个浮体模组100之间分别连接有用于漂浮在水面的弹性浮体400,因此当海洋上的海浪驱使相邻的各个浮体模组100相互靠拢并撞击时,弹性浮体400可以有效阻隔两个浮体模组100发生硬性碰撞,通过减缓撞击力来有效避免海洋设备受到损坏,使得海上的海洋设备不易损坏。因此,综合上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有利于增强海上平台的抗风浪能力,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下也能避免浮台阵列内的各个浮台产生相互碰撞,有效防止搭载在各个浮台上的海洋设备受到损毁,进而确保了海洋设备在海上的持续性工作。
23.可选地,弹性浮体400可选择为橡胶材质。
24.在一个实施例中,各个锚碇模组300也对称分布在浮体阵列1000的相对两侧,让相对两侧的浮体模组100、定位铊模组200以及锚碇模组300呈直线排列。故相对两侧的锚碇模组300便可以从互为相反的方向相互牵拉浮体阵列1000,尽可能地在海上实现二力平衡,让处于中央的浮体阵列1000可以更加平稳地停留在海面上;而相对两侧的定位铊模组200同
样可以从互为相反的方向分别牵拉左、右两侧的浮体模组100,限制左、右两侧的浮体模组100相互靠拢,防止浮体模组100在海浪中相互快速碰撞。
25.在一个实施例中,左、右两侧的定位铊模组200分别包括浮球201和定位铊202,浮球201用于漂浮在水面,定位铊202用于沉入水中,其中,浮球201通过绳索向下连接于定位铊202,以使定位铊202能够垂悬在水中,定位铊202又通过绳索连接于浮体模组100,通过定位铊202的自身重力牵拉浮体模组100。
26.可以理解,上述结构通过浮球201把定位铊202垂悬在水中,使垂悬在水中的定位铊202可以对浮体模组100具备牵引力,当海浪驱使相邻的两个浮体模组100相互靠拢并出现相互碰撞的风险时,定位铊202的牵引力可以紧拉浮体模组100,降低两个浮体模组100相互靠拢的速度,防止因两个浮体模组100过快地相互碰撞而导致海洋设备的损毁。
27.在一个实施例中,浮球201和定位铊202的数量分别为若干个,定位铊模组200还包括若干个v型缆索203,各个v型缆索203顶部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有浮球201,各个v型缆索203的底端分别连接有定位铊202。
28.可以理解,由于上述结构方案,在海浪的推动作用下使得相邻的两个浮体模组100相互靠拢时,浮体模组100自然会通过绳索拉动各个浮球201,使得各个浮球201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v型缆索203的v型口也逐渐张开并且底端上升,进而拉升底部的定位铊202,当海浪的冲击力越大时,定位铊202的上升高度则越高,也就是说,通过上述结构,定位铊202可以随海浪的冲击力变化上下升降,随海浪的强度变化同步起伏,通过该结构所能产生的活动现象能够理解到,当海浪强度较大使得定位铊202上升较高位置时,定位铊202便能够获得较大的势能,待海浪逐渐离开时,获得较大势能的定位铊202会迅速下坠,下坠力便可以迅速且有力地向下拉动v型缆索203,产生向下的拉力会迅速驱使v型缆索203的两个顶端相互靠拢,如此便能够迅速且有力地拉动浮体模组100,把两个将要发生碰撞的浮体模组100迅速反方向回拉,便能够防止两个将要发生碰撞的浮体模组100停止继续靠拢。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的海洋环境中,由于海浪是运动的,海浪对浮体阵列1000所产生的冲击力是持续变化的,当海浪的浪头逐渐接近浮体阵列1000时,浮体阵列1000受到的作用力会逐渐增大,但是受到的冲击不明显,因此相邻的两个浮体模组100不会发生明显的靠拢,而当海浪的浪头接触到浮体阵列1000时,浮体阵列1000受到的作用力最大,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此时相邻的两个浮体模组100会有机会发生迅速相互靠拢,而随着海浪的浪头逐渐离开浮体阵列1000,浮体阵列1000受到的作用力也就逐渐降低,但是由于运动惯性,相邻的两个浮体模组100会继续相互靠拢,直至相互碰撞,但是由于海浪的浪头接触到浮体阵列1000时,即受到最大的海浪冲击力阶段时,定位铊202也随之上升至最高位,获得最大的势能,因此当浪头离开,相邻的两个浮体模组100因为运动惯性而继续相互靠拢时,此时获得较大势能的定位铊202便可以随着海浪的减弱而迅速地下坠,下坠力便可以迅速且有力地向下拉动v型缆索203,产生向下的拉力会迅速驱使v型缆索203的两个顶端相互靠拢,如此便能够迅速且有力地拉动浮体模组100,把两个将要发生碰撞的浮体模组100迅速反方向回拉,便能够有效防止两个将要发生碰撞的浮体模组100停止继续靠拢,降低碰撞的风险。
29.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各个v型缆索203呈横向排列,以使多个浮球201以及多个定位铊202也随之横向地排列设置。通过该结构,定位铊模组200能够在海洋上更加稳定,原因如下:由于在实际的海洋上,时刻发生多股气流的交汇或多股海流的交汇,使海
浪的冲击方向和冲击强度都在发生复杂的变化,海域上不同位置所发生的海浪冲击强度和冲击方向也有所差异,也就是说,布置在海洋上的海上平台所受到的海浪作用力以及作用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并且海上平台的不同位置所受到海浪冲击强度和冲击方向也有所差异,因此,当发生海浪冲击时,横向排列且处在不同位置的各个浮球201、各个v型缆索203以及各个定位铊202也就会受到不同冲击强度或不同冲击方向的海浪作用力,也就使得各个定位铊202发生上升高度不同以及产生不同方向的晃动,也就是说,在海浪的冲击下,各个定位铊202会产生杂乱无章的运动,各个定位铊202同时杂乱无章的运动能够避免定位铊模组200发生整体的单向偏移,进而便可以使定位铊模组200能够在海洋上更加稳定。
30.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浮体模组100的外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端105和第二连接端106,定位铊202等距连接于第一连接端105和第二连接端106。
31.针对上述结构方案的有益效果的分析如下:如图5所示,假设定位铊202与浮体模组100只有一个连接点,当发生海浪冲击且两个浮体模组100相互靠拢时,定位铊202对浮体模组100产生单点回拉力的过程中,如图6所示,浮体模组100容易发生一定角度的横向偏转,此时两个浮体模组100仍然存在相互碰撞的风险。
32.而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如图4所示,浮体模组100的外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端105和第二连接端106,定位铊202等距连接于第一连接端105和第二连接端106,因此当发生海浪冲击且两个浮体模组100相互靠拢时,定位铊202能够通过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端105和第二连接端106同时对浮体模组100产生回拉力,从而便可以防止浮体模组100发生横向偏转,确保浮体模组100被平稳拉回,降低两个浮体模组100发生相互碰撞的风险。
3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各个锚碇模组300分别包括实心锚碇301,实心锚碇301用于沉入水底并且通过绳索向上连接于定位铊模组20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实心锚碇301通过绳索向上连接于最外侧的其中一个浮球201。因此可以利用沉入水底的实心锚碇301限制整个定位铊模组200以及整个浮体阵列,确保海上平台仅能在一定范围内移动,达到海上定位的目的。
3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实心锚碇301对外连接有海底锚钩302,海底锚钩302用于在水底勾接于海床。
35.可以理解,由于实心锚碇301对外连接有海底锚钩302,当海上平台遭遇到强烈的海浪时,实心锚碇301有机会被拉动并产生位移,而当实心锚碇301产生位移并连带海底锚钩302在海床表面产生移动时,海底锚钩302能大几率地勾接于海床上的固定物,例如石块或坑槽,因此可以有效地加强实心锚碇301的固定,进一步增强海上平台的抗风浪能力。
3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浮体模组100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用于沉入水中的平衡铊101,各个平衡铊101环绕分布在浮体模组100的底部边缘并且呈对称分布。具体地,平衡铊1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平衡铊101对称分布在浮体模组100的四个对角。可以理解,利用各个对称分布的平衡铊101的下坠力,可以更加有效地把浮体模组100稳定在水面上,面对海洋的冲击时,各个保持下坠的平衡铊101可以共同向下稳拉浮体模组100,稳定保持对浮体模组100的下坠力,因此浮体模组100便不容易发生倾覆,能增强海上平台在海面上的稳定性。
3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浮体模组100包括用于安装海洋设备的浮板
102,浮板102的底部固定分布有若干个浮管103,在本实施例中,浮管103为空心浮管,内部密封,故可以漂浮在海面上。可以理解,浮板102的底部在各个浮管103的支撑作用下,可以确保浮板102稳定漂浮于海面上。具体地,浮管103为pe浮管,即pe材质的空心浮管,以使浮管103不易被海水腐蚀,并且更加耐热,也拥有足够的强度抵抗海浪的冲击。
3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各个浮体模组100之间并列连接有若干条拉绳104,弹性浮体400通过绳索连接在两条拉绳104之间,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拉绳104为两条,两条拉绳104呈对称分布,弹性浮体400连接在两条拉绳104之间,通过弹性浮体400的浮力牵拉各条拉绳104上浮。
39.可以理解,由于弹性浮体400连接在两条拉绳104之间,弹性浮体400便能够连带两条拉绳104上浮,使得两个浮体模组100之间各条拉绳104可以在海上保持上浮的状态,保持上浮状态的拉绳104不易在水面产生完全向下的弯曲,始终能有一部分保持漂浮在水面上,从而能对左右两侧的浮体模组100构成一定的阻力。在实际应用中,当方向复杂多变的海浪驱使两个浮体模组100相互靠拢时,尤其是两个浮体模组100产生偏转后相互靠拢时(如图7所示),此时弹性浮体400便无法完全防止两个浮体模组100从两侧的拐角发生相互硬性碰撞,但是由于弹性浮体400对拉绳104的浮力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拉绳104完全向下弯曲,让拉绳104始终有一部分保持漂浮在水面,拉绳104当中保持上浮于水面的那部分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两个浮体模组100相互靠拢,保持上浮于水面的拉绳104也能在两个浮体模组100之间阻碍两个浮体模组100相互硬性碰撞,最终便可以有效防止搭载在各个浮台上的海洋设备受到损毁,更进一步地提升海上平台的抗风浪能力。
4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各个定位铊20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铰接座204,两侧的铰接座204上分别铰接有能上下偏转的拨片205,两个拨片205相互对称分布,各个拨片205自带的铰接轴上分别套接有扭簧(图中未画出),扭簧的内外两个连接端分别一端连接于铰接座204,另一端连接于拨片205自带的铰接轴,在初始状态下,左、右两侧的拨片205向上倾斜一定角度,当拨片205受到外力而向下偏转时能同步压缩扭簧,让扭簧储存弹性势能,利用扭簧的弹性势能主动拉动拨片205复位。
41.可以理解,在上述结构的作用下,当强烈的海浪快速驱使两个浮体模组100相互靠拢继而通过v型缆索203迅速向上拉升定位铊202时,结合图9所示,定位铊202迅速上升的过程中两侧的拨片205因同步受到上方的水阻力而发生向下偏转,让扭簧受到压缩并同步储存弹性势能,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扭簧逐渐被压缩,扭簧所产生的弹性阻力也逐渐增大,拨片205在向下偏转的过程中对定位铊202在上升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也逐渐增大,因此逐渐增大的弹簧阻力便可以反向作用于v型缆索203和浮体模组100,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两个浮体模组100相互靠拢,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两个浮体模组100相互撞击,除此之外,结合图10所示,随着定位铊202的继续迅速上升、两侧的拨片205继续向下偏转并继续压缩扭簧,当海浪的浪头逐渐离开、海浪对浮体模组100的冲击力逐渐下降时,扭簧所储存弹性势能便可以迅速有力地驱动两侧的拨片205向上复位,相当于两侧的拨片205能瞬间向上拨动海水,主动驱使定位铊202迅速下潜,辅助定位铊202产生更为明显的下坠效果,从而使得定位铊202可以更加迅速且有力地向下拉动v型缆索203,更加迅速驱使v型缆索203的两个顶端相互靠拢,如此便能够更加迅速且有力地拉动浮体模组100,把两个将要发生碰撞的浮体模组100迅速反方向回拉,便能够更进一步地有效防止两个将要发生碰撞的浮体模组
100停止继续靠拢,更进一步降低碰撞的风险,保护海洋设备不受碰撞损坏。
42.基于上述,结合图1至图4以及图11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其结构包括若干个太阳能光伏板500以及上述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各个太阳能光伏板500分别安装在各个浮体模组100上,让各个太阳能光伏板500与水面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具体地,各个浮体模组100的浮板102分别排列铺设有多个太阳能光伏板500,把太阳能光伏设备安装在本实施例的海上平台上,能有利于增强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的抗风浪能力,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下也能避免各个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产生相互碰撞,有效防止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受到损毁,进而确保了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在海上的持续性工作,更有利于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在海洋上的大规模布置。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阵列,所述浮体阵列用于漂浮在水面上并且排列分布有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浮体模组(100);若干个定位铊模组(200),各个所述定位铊模组(200)用于垂悬在水中并对称分布在所述浮体阵列的相对两侧且分别连接于各个所述浮体模组(100),通过各个所述定位铊模组(200)的自重分别牵拉各个所述浮体模组(100);若干个锚碇模组(300),各个所述锚碇模组(300)用于沉入水底并且分别向上连接于各个所述定位铊模组(200);其中,各个所述浮体模组(100)之间分别连接有用于漂浮在水面的弹性浮体(4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定位铊模组(200)分别包括:浮球(201),用于漂浮在水面;定位铊(202),用于沉入水中;其中,所述浮球(201)向下连接于所述定位铊(202),以使所述定位铊(202)垂悬在水中;所述定位铊(202)连接于所述浮体模组(100)并通过所述定位铊(202)的自重牵拉所述浮体模组(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201)和所述定位铊(202)的数量分别为若干个,所述定位铊模组(200)还包括若干个v型缆索(203),各个v型缆索(203)顶部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浮球(201),各个v型缆索(203)的底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定位铊(20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模组(100)的外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定位铊(202)等距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锚碇模组(300)分别包括实心锚碇(301),所述实心锚碇(301)用于沉入水底并且向上连接于所述定位铊模组(20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锚碇(301)对外连接有海底锚钩(302),所述海底锚钩(302)用于在水底勾接于海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模组(100)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用于沉入水中的平衡铊(101),各个所述平衡铊(101)环绕分布在所述浮体模组(100)的底部边缘并且呈对称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模组(100)包括用于安装海洋设备的浮板(102),所述浮板(102)的底部固定分布有若干个浮管(10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浮体模组(100)之间并列连接有若干条拉绳(104),所述弹性浮体(400)连接在两条所述拉绳(104)之间,通过所述弹性浮体(400)的浮力牵拉各条所述拉绳(104)上浮。10.一种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
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以及包括若干个太阳能光伏板(500),各个所述太阳能光伏板(500)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浮体模组(100)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搭载海洋设备的海上平台及海上太阳能光伏设备,包括:浮体阵列,浮体阵列用于漂浮在水面上并且排列分布有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浮体模组;若干个定位铊模组,各个定位铊模组用于垂悬在水中并对称分布在浮体阵列的相对两侧且分别连接于各个浮体模组,通过各个定位铊模组的自重分别牵拉各个浮体模组;若干个锚碇模组,各个锚碇模组用于沉入水底并且分别向上连接于各个定位铊模组;其中,各个浮体模组之间分别连接有用于漂浮在水面的弹性浮体。本发明能有利于增强海上平台的抗风浪能力,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下也能避免浮台阵列内的各个浮台产生相互碰撞,防止海洋设备损毁,确保海洋设备在海上的持续性工作。确保海洋设备在海上的持续性工作。确保海洋设备在海上的持续性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盛岩峰 钱永强 王翀昊 陈平山 李永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睿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3/5/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