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9 阅读:8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绿色能源的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海洋碳封存主要是超临界二氧化碳海底盐水层封存和深海直接注入二氧化碳封存。由于海底盐水层空间有限,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会因高压泄露重新释放到海水中,导致海洋酸化。深海直接注入二氧化碳是在1000米以上的深度中直接注入二氧化碳使之溶于海水,或在3000米以上的海底空间中直接注入高密度二氧化碳以延缓其在海水中的扩散,但这种碳封存方法同样面临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同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最终可能会重新释放到大气中,无法永久封存。
[0003][0004]
氢气和氨气作为无碳排放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各国有意将两种燃料作为今后的替代化石燃料的主流新能源。但目前制约氢气及氨气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即生产成本较高,而全球海洋温差能、海上风能、海上太阳能资源丰富,通过利用海上可再生能源生产清洁能源、电能,同时利用生产的清洁能源对二氧化碳进行化学固碳、生物固碳,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而且实现二氧化碳稳定的封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系统,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平台由多个三角形基础框架组成,所述基础框架带有三个垂直轴发电机柱,三个所述垂直轴发电机柱之间通过上层浮体支撑杆和下层浮体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上层浮体支撑杆位于海面上方,所述下层浮体支撑杆位于所述海面下方,所述浮体支撑杆通过连接副与所述垂直轴发电机柱连接,所述下层浮体支撑杆之间固定有多个水下浮体,所述水下浮体带有多个压载舱及空舱。平台以基础框架为单位,由多个基础框架进行组合形成整体的平台结构,垂直轴发电机柱顶部固定有垂直轴发电机,通过垂直轴发电机发电,并将电储存在蓄电池中,蓄电池对平台中各单元、部件进行供电。
[0007]
所述连接副带有圆形套环,所述套环套在所述垂直轴发电机柱上,沿所述套环周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为开口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通过横向连接轴与所述套环连接,所述连接环通过纵向连接轴与所述浮体支撑杆连接。采用开口连接环这种连接结构,可以使浮体支撑杆相对套环可在横向方向、纵向方向上自由转动,进而多个基础框架可以相对活动、基础框架内的浮体支撑杆相对垂直轴发电机柱可以活动,使整个平台既存在整体状态,在外力介入时,也可以是独立单元个体状态存在,采用上述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平台在位扩充风机的可操作度和整体抗疲劳能力。
[0008]
一个所述基础框架的上层浮体支撑杆上铺设有甲板,所述甲板上设置有吊车、设备间及清洁联产模块,所述甲板上、靠近所述垂直轴发电机柱处,固定有多个光伏电池板,所述垂直轴发电机、所述光伏电池板与蓄电池连接。垂直轴发电机及光伏电池板将产生的电输送至蓄电池,蓄电池对整个平台进行供电,为平台系统运转提供稳定的动力来源,解决发电系统与耗电装置供需不平的问题。
[0009]
所述清洁联产模块带有otec系统,otec系统将一部分混合海水通过混合海水管路排放至海中,排放至海中的混合海水富含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等无机营养物质,可提高养殖区域内营养物质含量;另一部分输送至海水淡化系统,海水淡化系统生成淡水及浓海水,浓海水输送至固碳系统,淡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所述氢气输送给制氨系统,制氮系统将生成的氮气供给所述制氨系统,所述制氨系统将生成的液氨输送至otec系统,生成的氨气输送至所述固碳系统,所述固碳系统带有ccs装置,所述ccs装置将捕捉到的co2与所述氨气、所述浓海水混合,形成的氯化铵供给周围的浮游生物。周围的浮游生物可供养殖生物食用,浮游生物也起到固碳作用。
[0010]
其余所述基础框架上方架设有网箱框架,养殖网箱位于所述网箱框架内,所述网箱框架顶端固定有电动绞车,所述电动绞车通过控制室内的控制系统控制,缆绳绕过所述电动绞车与所述养殖网箱连接,所述网箱框架上设置有竖向的导轨,所述养殖网箱带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轮,所述养殖网箱之间设置有人行通道。其余的基础框架均为养殖区域,三角形养殖区域之间设置有供人通行的通道。
[0011]
上述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更进一步地,所述otec系统带有otec蒸发器,所述otec蒸发器分别与温水泵、液氨泵连接,所述otec蒸发器通过管路依次与otec涡轮机、otec冷凝器、液氨泵连接后回流至所述otec蒸发器,形成第一循环网,所述otec冷凝器连接有冷水泵,冷水泵通过管路依次与制氨系统、海水淡化系统连接,所述冷水泵连接的冷水管伸入海底,所述温水泵连接的温水管连通海面。工质氨通过液氨泵泵入otec蒸发器,与通过温水泵从海洋表层抽取的25~27℃温海水换热,换热后的液氨变为气态,进入otec涡轮机,推动涡轮机将内能转换为机械能后产生电能,此处电能通过海底电缆输送上岸并网供电。经过otec涡轮机做功后的氨气进入otec冷凝器,在冷凝器中与通过冷水泵从海洋1000米深处抽取的冷海水换热,此处海水温度恒定在5℃左右,换热后的氨气变为液氨进入下一次循环。
[0012]
上述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更进一步地,所述otec蒸发器通过管路与海水淡化系统连接。
[0013]
上述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更进一步地,制氨系统通过管路分别与储氨罐、固碳系统连接,储氨罐通过管路依次与液氨泵、otec蒸发器连接。
[0014]
上述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更进一步地,所述甲板上设置有二氧化碳存储罐,所述ccs装置将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存储在所述二氧化碳存储罐内。
[0015]
上述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更进一步地,海水淡化系统伸出有支管路与制氨系统连接。
[0016]
上述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更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框架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基础框架组成整体呈六边形的平台。
[0017]
上述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更进一步地,所述设备间内设
置有压载泵及压载系统,所述压载泵与所述压载舱连接,通过所述压载系统控制所述压载泵调节所述压载舱内的压载水位。
[0018]
上述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更进一步地,所述水下浮体是四个,对称固定在所述下层浮体支撑杆上。
[0019]
上述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更进一步地,所述垂直轴发电机柱上固定有系泊系统,所述系泊系统带有系泊缆,所述系泊缆自由端连接有锚,所述系泊缆上还固定有浮子。浮子可以改善系泊缆线型及受力。锚与海床固定,使平台漂浮于指定海域。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1]
1、本浮式系统将绿色能源转化为电能为系统提供动力,不但清洁环保而且适用于远岸浮式系统自存。对于作为电能输出单元的海水温差能系统,其内耗50%左右的电力由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提供,可大大提高并网供电的效率。
[0022]
2、本浮式系统生产的清洁能源既可作为产品输出,也可参与到系统固碳。
[0023]
3、本浮式系统的利用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废弃的混合海水,进行海水淡化及后续的清洁能源生产、海产养殖,清洁能源及副产品又可进行固碳,减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本身的经济适用性。
[0024]
4、本浮式系统固碳方式采用化学固碳和生物固碳两种方式。改变以往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海底盐水层封存和深海直接注入二氧化碳封存的海洋固碳方式。本系统采用的固碳方式更为稳定可靠,不会对海洋产生酸化的影响,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是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是连接副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是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0030]
图6是扩充两台风力发电机后的平台示意图;
[0031]
图7是扩充四台风力发电机后的平台示意图;
[0032]
其中:1-otec蒸发器、2-otec涡轮机、3-otec冷凝器、4-液氨泵、5-冷水泵、6-温水泵、7-储氨罐、8-制氮系统、9-制氨系统、10-蓄电池、11-海水淡化系统、12-垂直轴发电机柱、13-光伏电池板、14-连接副、15-网箱框架、16-养殖网箱、17-设备间、18-吊机、19-生活楼、21-otec系统、22-人行通道、23-甲板、24-系泊缆、25-浮子、26-锚、27-水下浮体、28-浮体支撑杆、29-二氧化碳储存罐、30-控制室、33-温水管路、34-冷水管路、1401-套环、1402-连接环、1403-横向连接轴、1404-纵向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34]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其适用于低纬度地区水深大于800米的深海区域,平台由六个三角形基础框架组成整体呈六边形的平台,基础
框架由三个垂直轴发电机柱组成,三个垂直轴发电机柱之间通过上层浮体支撑杆和下层浮体支撑杆固定连接,上层浮体支撑杆位于海面上方,下层浮体支撑杆位于海面下方,浮体支撑杆通过连接副与垂直轴发电机柱连接,下层浮体支撑杆之间固定有多个水下浮体,水下浮体带有多个压载舱及空舱。
[0035]
连接副带有圆形套环,如图4所示,套环套在垂直轴发电机柱上,沿套环周向等间距设置有六个连接环,连接环为开口连接环,连接环通过横向连接轴与套环连接,连接环通过纵向连接轴与浮体支撑杆连接。甲板上、靠近垂直轴发电机柱处,固定有多个光伏电池板,垂直轴发电机、光伏电池板与蓄电池连接。垂直轴发电机、光伏电池板将生成的电储存在蓄电池内,将风能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两种不稳定能源产生的电能存储于蓄电池中,为平台系统运转提供稳定的动力来源,解决发电系统与耗电装置供需不平的问题。
[0036]
如图3所示,一个基础框架的上层浮体支撑杆上铺设有甲板,甲板上设置有吊车、设备间及清洁联产模块,其余五个基础框架上方设置有网箱框架,养殖网箱位于网箱框架内,网箱框架顶端固定有电动绞车,电动绞车通过控制室内的控制系统控制,缆绳绕过电动绞车与养殖网箱连接,网箱框架上设置有竖向的导轨(未在图中显示),养殖网箱带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轮,养殖网箱之间设置有人行通道。
[0037]
如图5所示,清洁联产模块带有otec系统,otec系统将一部分混合海水通过混合海水管路排放至海中,另一部分输送至海水淡化系统,海水淡化系统生成淡水及浓海水,浓海水输送至固碳系统,淡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氢气输送给制氨系统,制氮系统将生成的氮气供给制氨系统,制氨系统将生成的液氨输送至otec系统,生成的氨气输送至固碳系统,固碳系统带有ccs装置,ccs装置将捕捉到的co2与氨气、浓海水混合,形成的氯化铵供给周围的浮游生物。
[0038]
otec系统是利用海洋中可获得的热梯度转换电能的技术,按过程分为闭式循环、开式循环和混合循环系统。因本系统用于海上浮式结构,整体空间有限,所以采用整体装置更为紧凑的闭式循环系统。otec系统的工作流体选用物理性能、价格、系统成熟度更为优益的氨。基于氨工质的otec闭式循环系统,由otec蒸发器、otec涡轮机、otec冷凝器、储氨罐、液氨泵、温水泵、冷水泵组成。工质氨通过液氨泵泵入otec蒸发器,与通过温水泵从海洋表层抽取的温海水换热,此处海水温度在25~27℃,换热后的液氨变为气态,进入otec涡轮机,推动涡轮机将内能转换为机械能后产生电能,此处电能通过海底电缆输送上岸并网供电。经过otec涡轮机做功后的氨气进入otec冷凝器,在冷凝器中与通过冷水泵从海洋1000米深处抽取的冷海水换热,此处海水温度恒定在5℃左右,换热后的氨气变为液氨进入下一次循环。储氨罐中的液氨作为系统补充工质进入循环系统。将在otec蒸发器和otec冷凝器换热后的温海水和冷海水混合,此时海水温度在18℃左右,中温海水进入海水淡化系统及后续的固碳系统。海水淡化过程可以采用热过程或膜过程,海水淡化的产品为淡水及浓海水(含有高浓度氯化钠)。产生的淡水一部分可以作为产品输出,为浮式装置提供淡水来源。另一部分通过电解制氢和制氧,其公式如下:
[0039]
2h2o

2h2(g)+o2(g)(通电)
[0040]
氢气和氧气一部分作为产品输出,另一部分参与到制氮和固碳系统中。同样考虑到浮式装置整体空间有限,制氮系统宜采用变压吸附制氮法(psa),将空气中的氮气分离出来。产生的氮气一部分作为产品输出,另一部分与系统产生的氢气混合,采用哈伯法合成
氨,基本公式如下:
[0041][0042]
otec系统泵出的冷海水可作为制氨系统的冷却水来源,哈伯制氨法分离出的液氨一部分进入储氨罐作为otec系统的补充工质液体和作为产品输出,另一部分气化形成氨气进入固碳系统。气化后的氨气与ccs捕捉并运输到浮式系统的二氧化碳气体相继通入海水淡化系统产生的浓海水中,三者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碳酸氢钠晶体沉淀和氯化铵,其公式如下:
[0043]
nacl+nh3+h2o+co2→
nahco3↓
+nh4cl
[0044]
碳酸氢纳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后可以通过管道注入1000米以下的海水中封存或采用容器封存,影响碳酸氢纳在海水中封存的因素有ph值和海水密度(海水温度),深层海水ph值介于7.5到7.8之间,在此区间碳酸氢钠在海水中主要以钠离子和碳酸氢离子存在,是相对稳定的(根据bjerrum碳酸盐系图)。并且在1000米以下的深水层,水温低(2-5℃)、密度几乎恒定。在周围海水温度和ph值都稳定的条件下,将碳酸氢钠晶体注入1000米以下的深水层,利用其与海水的密度差,溶解后高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将受重力影响沉入海底,达到固碳的作用,此为化学固碳。生物固碳为养殖体内无机碳含量较高海洋生物,利用无机碳在自然界中循环周期长的特点,达到固碳的目的。化学固碳的产物氯化铵作为氮肥供给浮式系统周边的浮游生物,可有效增加周边海域浮游生物容量,为养殖的腹足类、双壳类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同时未被捕食的浮游生物死亡后沉入海底也可起到固碳效果。腹足类、双壳类生物可为经济效益高的鲍鱼、海螺、牡蛎、扇贝等,这两类生物壳体内无机成分-碳酸钙含量约占90%,在获取海洋食品的同时剩下的壳体可沉入海底进行碳封存,或用于制作工艺品、饰品、建筑材料等。otec系统排出的中低温海水小部分用于海水养殖,从深海泵出的冷水中包含丰富的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等无机营养物质,其可提高养殖区域内营养物质含量。淡水电解产生的氧气可增加养殖区域内海水的含氧量,提高生物存活率。养殖的海生物为腹足类、双壳类生物,其可为经济效益高的鲍鱼、海螺、牡蛎、扇贝等,这两类生物壳体内无机成分-碳酸钙含量约占90%,在获取海洋食品的同时,剩下的壳体可沉入海底进行碳封存,或运输上岸用于制作工艺品、饰品、建筑材料等,达到了固碳的目的。
[0045]
本发明利用自身绿色能源循环,自给自足,基于绿色能源固碳的同时,提高海水养殖产量。将绿色能源转化为电能为系统提供动力,不但清洁环保而且适用于远岸浮式系统自存。对于作为电能输出单元的海水温差能系统,其内耗50%左右的电力由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提供,可大大提高并网供电的效率。本发明所产生的氨既可作为产品输出,也可参与到系统固碳,从两方面解决碳达峰、碳中和问题。利用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废弃的混合海水,进行海水淡化及后续的清洁能源生产、海产养殖,清洁能源及副产品又可进行固碳,减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本身的经济适用性。本发明采用了化学固碳和生物固碳两种方式,改变以往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海底盐水层封存和深海直接注入二氧化碳封存的海洋固碳方式。本系统采用的固碳方式更为稳定可靠,不会对海洋产生酸化的影响,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0046]
本平台同时利用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回转半径小,风场紧凑的特点,在位运行后,可根据电网需求,通过扩充垂直轴风机的数量提高并网供电量,如图6、图7所示,分别为扩充两台及四台风力发电机后的俯视示意图,风机扩充方式是通过浮体支撑杆上的公扣与垂直轴发电机柱形浮标上对接环的母扣连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其特征在于:平台由多个三角形基础框架组成,所述基础框架带有三个垂直轴发电机柱,三个所述垂直轴发电机柱之间通过上层浮体支撑杆和下层浮体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上层浮体支撑杆位于海面上方,所述下层浮体支撑杆位于所述海面下方,所述浮体支撑杆通过连接副与所述垂直轴发电机柱连接,所述下层浮体支撑杆之间固定有多个水下浮体,所述水下浮体带有多个压载舱及空舱;所述连接副带有圆形套环,所述套环套在所述垂直轴发电机柱上,沿所述套环周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为开口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通过横向连接轴与所述套环连接,所述连接环通过纵向连接轴与所述浮体支撑杆连接;一个所述基础框架的上层浮体支撑杆上铺设有甲板,所述甲板上设置有吊车、设备间及清洁联产模块,所述甲板上、靠近所述垂直轴发电机柱处,固定有多个光伏电池板,所述垂直轴发电机、所述光伏电池板与蓄电池连接;所述清洁联产模块带有otec系统,otec系统将一部分混合海水通过混合海水管路排放至海中,另一部分输送至海水淡化系统,海水淡化系统生成淡水及浓海水,浓海水输送至固碳系统,淡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所述氢气输送给制氨系统,制氮系统将生成的氮气供给所述制氨系统,所述制氨系统将生成的液氨输送至otec系统,生成的氨气输送至所述固碳系统,所述固碳系统带有ccs装置,所述ccs装置将捕捉到的co2与所述氨气、所述浓海水混合,形成的氯化铵供给周围的浮游生物;其余所述基础框架上方架设有网箱框架,养殖网箱位于所述网箱框架内,所述网箱框架顶端固定有电动绞车,所述电动绞车通过控制室内的控制系统控制,缆绳绕过所述电动绞车与所述养殖网箱连接,所述网箱框架上设置有竖向的导轨,所述养殖网箱带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轮,所述养殖网箱之间设置有人行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上设置有二氧化碳存储罐,所述ccs装置将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存储在所述二氧化碳存储罐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其特征在于:海水淡化系统伸出有支管路与制氨系统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框架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基础框架组成整体呈六边形的平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内设置有压载泵及压载系统,所述压载泵与所述压载舱连接,通过所述压载系统控制所述压载泵调节所述压载舱内的压载水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浮体是四个,对称固定在所述下层浮体支撑杆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轴发电机柱上固定有系泊系统,所述系泊系统带有系泊缆,所述系泊缆自由端连接有锚,所述系泊缆上还固定有浮子。

技术总结
一种海上浮式清洁能源生产及生物固碳平台,平台由多个三角形基础框架组成,基础框架由三个垂直轴发电机柱及浮体支撑杆形成整体呈三角形的基础框架。其中一个基础框架上铺设有甲板,甲板上设置有吊车、设备间及清洁联产模块,其余基础框架上方架设网箱框架,养殖网箱位于网箱框架内,通过电动绞车上下运动。清洁联产模块固碳后,将形成的氯化铵供给平台周围的浮游生物,达到固碳目的。本发明利用自身绿色能源循环,自给自足,基于绿色能源固碳的同时,提高海水养殖产量。利用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废弃的混合海水,进行海水淡化及后续的清洁能源生产、海产养殖,清洁能源及副产品又可进行固碳,减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本身的经济适用性。适用性。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楠 孙强 彭东升 郭强 片成荣 马俊 杜欣 张林涛 潘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7
技术公布日:2023/4/2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