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7-09 阅读:18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浮标投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浮标,指浮于水面的一种航标,是锚定在指定位置,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指示浅滩、碍航物或表示专门用途的水面助航标志。浮标在航标中数量最多,应用广泛,设置在难以或不宜设立固定航标之处。浮标,其功能是标示航道浅滩或危及航行安全的障碍物。装有灯具的浮标称为灯浮标,在日夜通航水域用于助航为信号浮标。有的浮标还装有雷达应答器、无线电指向标、雾警信号和海洋调查仪器等设备,包括侧面标志、方位标志、孤立危险物标志、安全水域标志和专用标志等5类标志。侧面标志在a、b系统中标示内容相反,其他4种标志是一致的。方位标志是在以危险物或危险区为中心的真方位西北至东北、东北至东南、东南至西南、西南至西北4个象限内,分别设立北方位标、东方位标、南方位标、西方位标,标示可航水域在方位标同名一侧。孤立危险物标志设在危险物上或尽量靠近危险物的地方,指示船舶应避开航行。安全水域标志设在航道中央或中线上,标志周围均可通航。专用标志用于标示某一特定水域或特征,如检疫锚地、禁航区、海上作业等,因此浮标的使用,对于航道安全以及水域治理都至关重要。
3.传统的浮标采用人工投放的方式进行投放,随着科技的发展,也有通过无人船的方式进行浮标的投放,但是大多只能进行投放不能对浮标进行回收,而且在船体和浮标分离的过程中导致船体重心改变,容易出现船体歪斜等情况,所以现提出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及方法。
5.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包括船体和用于与浮标进行预固定的托载环,所述船体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浮筒,且伸缩浮筒远离船体一端设置有推进组件,所述船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托载环的u型豁口,所述推进组件和船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托载环的阻挡组件,所述船体包括u型浮管;所述伸缩浮筒包括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的外周面上固定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连接梁,且连接梁远离第一圆筒的一端与u型浮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筒靠近u型浮管一端固定有气囊,所述气囊包括与第一圆筒端部固定连接的柔性囊体,所述柔性囊体呈柱状结构,且柔性囊体内侧同轴设置有伸缩内管,所述伸缩内管两端分别由柔性囊体两端穿出,所述柔性囊体靠近u型浮管一端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丝杆,所述柔性囊体远离电机一端嵌设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圆形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穿过伸缩内管与丝杆螺母配合,所述柔性囊体靠
近丝杆螺母一端设置有连通柔性囊体和第一圆筒的排气管,所述第一圆筒内滑动设置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外周面靠近气囊一端设置有环形沟槽,且环形沟槽内嵌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伸缩筒远离环形密封圈一端与推进组件固定连接。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所述船体还包括固定在u型浮管内侧的衬板,所述u型豁口设置在衬板上,所述衬板顶部设置有电池仓。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所述推进组件包括与伸缩筒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下部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吸液管,所述第二圆筒远离伸缩筒一端内固定设置有叶轮推进器。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所述第二圆筒的外周面固定有导向套,且导向套套设在第一圆筒上。
9.本优选方案中,设置的导向套主要是保持第二圆筒和第一圆筒之间的同心部,避免伸缩筒伸出和收起过程中发生晃动。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所述衬板靠近u型豁口两侧位置处均开始有铰接槽,所述阻挡组件包括第一条形挡板,所述第一条形挡板一端铰接有第二条形挡板,所述第二条形挡板远离第一条形挡板一端与铰接槽内侧铰接,所述第二圆筒的外周面设置有金属杆,所述第一条形挡板远离第二条形挡板一端与金属杆转动连接。
11.本优选方案中,在第二圆筒移动过程中带动金属杆移动,带动第一条形挡板和第二条形挡板呈一定角度分布,可以对托载环进行阻挡,并且当第一条形挡板和第二条形挡板处于展平的状态,即可解除对托载环的阻挡。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所述衬板上设置有金属管,且金属管上安装设置有用于将托载环推出和拉回的载放机构,所述载放机构包括设置在金属管内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内侧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弧形电磁铁,所述弧形板两端均设置有条形豁口,所述衬板靠近u型豁口两侧的部分穿过条形豁口。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所述托载环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沟道,且环形沟道的宽度大于衬板的厚度,所述托载环可在u型豁口内滑动,所述环形沟道内侧设置有用于与浮标固定的固定沉孔。
14.本优选方案中,托载环容纳在u型豁口内,衬板靠近u型豁口处的部分置于环形沟道内。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锂电池,且锂电池连接有无线信号收发器,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连接有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与叶轮推进器、电机和电动伸缩杆电连接。
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所述吸液管斜向伸缩浮筒一侧设置,且吸液管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板。
17.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浮标预安装,将托载环套设在浮标的外周面上,并通过螺钉穿过固定沉孔来将托载环固定到浮标上,然后将托载环插放到衬板上的u型豁口内,并控制电机工作,配合电
机和丝杆螺母,实现柔性囊体扩张,将伸缩筒收入到第一圆筒内,带动第二圆筒上的金属杆移动,带动阻挡组件上的第一条形挡板和第二条形挡板呈一定角度,对托载环进行阻挡定位;s2:下水运载,将载放有浮标的装置投放到水体中,通过控制两个叶轮推进器同速同向推进,可以实现无人船载着浮标直线运动,控制两个叶轮推进器以不同速度推进,即可实现转弯,控制叶轮推进器工作将装置推放到所需位置;s3:投放浮标,到达所需位置后,通过控制电机工作,配合设置的电机和圆形板,实现对柔性囊体的压缩,将第一圆筒中的伸缩筒推出,带动第二圆筒和金属杆移动,带动阻挡组件中的第一条形挡板和第二条形挡板展平,解除对托载环的阻挡,通过控制载放机构中的电动伸缩杆工作,推动弧形板和托载环移动,将托载环和衬板上的u型豁口分离,将浮标投放到所需位置;s4:浮标回收,通过叶轮推进器将无人船移动到浮标位置,然后调整无人船,将无人船的u型豁口对齐,然后控制电动伸缩杆伸长,并将弧形电磁铁通电,吸附住托载环,控制电动伸缩杆回拉,将托载环拖入到u型豁口内,然后控制电机工作,实现柔性囊体扩张,将伸缩筒收入到第一圆筒中,带动第二圆筒上的金属杆移动,带动阻挡组件上的第一条形挡板和第二条形挡板成一定角度,对托载环进行阻挡定位,然后控制叶轮推进器将无人船运至岸边,进行浮标的回收。
18.综上可知,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的托载环可以根据浮标尺寸进行定制,方便与无人船中对接,同时结合设置的载放机构可以实现浮标的投放和回收,成功率高,同时配合设置的阻挡组件,可以限制浮标与无人船分离,同时配合设置的伸缩浮筒和推进组件,可以在投放浮标的同时改变无人船的重心位置,保持船体稳定,避免因无人船失去浮标浮力后,发生船体的歪斜等情况;第一条形挡板远离第二条形挡板一端与金属杆转动连接,在第二圆筒移动过程中带动金属杆移动,带动第一条形挡板和第二条形挡板呈一定角度分布,可以对托载环进行阻挡,并且当第一条形挡板和第二条形挡板处于展平的状态,即可解除对托载环的阻挡;第二圆筒的外周面固定有导向套,且导向套套设在第一圆筒上,设置的导向套主要是保持第二圆筒和第一圆筒之间的同心部,避免伸缩筒伸出和收起过程中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载放浮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船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伸缩浮筒和推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伸缩浮筒和推进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第二圆筒和伸缩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第一圆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气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载放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托载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船体、第二圆筒和阻挡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船体;101、u型浮管;102、衬板;1021、铰接槽;1022、u型豁口;103、电池仓;104、金属管;2、伸缩浮筒;201、第一圆筒;202、气囊;2021、柔性囊体;20211、排气管;20212、伸缩内管;2022、丝杆;2023、电机;2024、圆形板;20241、丝杆螺母;203、连接梁;3、推进组件;301、叶轮推进器;302、第二圆筒;3021、金属杆;303、吸液管;304、导向套;305、伸缩筒;3051、环形密封圈;4、托载环;401、环形沟道;402、固定沉孔;5、阻挡组件;501、第一条形挡板;502、第二条形挡板;6、载放机构;601、电动伸缩杆;602、弧形电磁铁;603、弧形板;604、条形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1-图11,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参照图1-图11,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包括船体1和用于与浮标进行预固定的托载环4,所述船体1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浮筒2,且伸缩浮筒2远离船体1一端设置有推进组件3,所述船体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托载环4的u型豁口1022,所述推进组件3和船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托载环4的阻挡组件5,所述船体1包括u型浮管101;所述伸缩浮筒2包括第一圆筒201,所述第一圆筒201的外周面上固定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连接梁203,且连接梁203远离第一圆筒201的一端与u型浮管10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筒201靠近u型浮管101一端固定有气囊202,所述气囊202包括与第一圆筒201端部固定连接的柔性囊体2021,所述柔性囊体2021呈柱状结构,且柔性囊体2021内侧同轴设置有伸缩内管20212,所述伸缩内管20212两端分别由柔性囊体2021两端穿出,所述柔性囊体2021靠近u型浮管101一端固定有电机2023,所述电机2023的输出轴固定有丝杆2022,所述柔性囊体2021远离电机2023一端嵌设有圆形板2024,所述圆形板2024与电机2023的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圆形板2024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丝杆螺母20241,所述丝杆2022穿过伸缩内管20212与丝杆螺母20241配合,所述柔性囊体2021靠近丝杆螺母20241一端设置有连通柔性囊体2021和第一圆筒201的排气管20211,所述第一圆筒201内滑动设置有伸缩筒305,所述伸缩筒305外周面靠近气囊202一端设置有环形沟槽,且环形沟槽内嵌设有环形密封圈3051,所述伸缩筒305远离环形密封圈3051一端与推进组件3固定连接。
23.参照附图2和附图3,所述船体1还包括固定在u型浮管101内侧的衬板102,所述u型豁口1022设置在衬板102上,所述衬板102顶部设置有电池仓103。
24.参照附图4、附图5和附图6,所述推进组件3包括与伸缩筒305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
圆筒302,所述第二圆筒302下部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吸液管303,所述第二圆筒302远离伸缩筒305一端内固定设置有叶轮推进器301。
25.所述第二圆筒302的外周面固定有导向套304,且导向套304套设在第一圆筒201上,设置的导向套304主要是保持第二圆筒302和第一圆筒201之间的同心部,避免伸缩筒305伸出和收起过程中发生晃动。
26.参照附图2、附图3和附图11,所述衬板102靠近u型豁口1022两侧位置处均开始有铰接槽1021,所述阻挡组件5包括第一条形挡板501,所述第一条形挡板501一端铰接有第二条形挡板502,所述第二条形挡板502远离第一条形挡板501一端与铰接槽1021内侧铰接,所述第二圆筒302的外周面设置有金属杆3021,所述第一条形挡板501远离第二条形挡板502一端与金属杆3021转动连接,在第二圆筒302移动过程中带动金属杆3021移动,带动第一条形挡板501和第二条形挡板502呈一定角度分布,可以对托载环4进行阻挡,并且当第一条形挡板501和第二条形挡板502处于展平的状态,即可解除对托载环4的阻挡。
27.参照附图2、附图9和附图11,所述衬板102上设置有金属管104,且金属管104上安装设置有用于将托载环4推出和拉回的载放机构6,所述载放机构6包括设置在金属管104内的电动伸缩杆601,所述电动伸缩杆601的伸缩端固定有弧形板603,所述弧形板603内侧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弧形电磁铁602,所述弧形板603两端均设置有条形豁口604,所述衬板102靠近u型豁口1022两侧的部分穿过条形豁口604。
28.参照附图10,所述托载环4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沟道401,且环形沟道401的宽度大于衬板102的厚度,所述托载环4可在u型豁口1022内滑动,所述环形沟道401内侧设置有用于与浮标固定的固定沉孔402,这里托载环4容纳在u型豁口1022内,衬板102靠近u型豁口1022处的部分置于环形沟道401内。
29.所述电池仓103内设置有锂电池,且锂电池连接有无线信号收发器,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连接有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与叶轮推进器301、电机2023和电动伸缩杆601电连接。
30.参照附图5,所述吸液管303斜向伸缩浮筒2一侧设置,且吸液管303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板。
31.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浮标预安装,将托载环4套设在浮标的外周面上,并通过螺钉穿过固定沉孔402来将托载环4固定到浮标上,然后将托载环4插放到衬板102上的u型豁口1022内,并控制电机2023工作,配合电机2023和丝杆螺母20241,实现柔性囊体2021扩张,将伸缩筒305收入到第一圆筒201内,带动第二圆筒302上的金属杆3021移动,带动阻挡组件5上的第一条形挡板501和第二条形挡板502呈一定角度,对托载环4进行阻挡定位;s2:下水运载,将载放有浮标的装置投放到水体中,通过控制两个叶轮推进器301同速同向推进,可以实现无人船载着浮标直线运动,控制两个叶轮推进器301以不同速度推进,即可实现转弯,控制叶轮推进器301工作将装置推放到所需位置;s3:投放浮标,到达所需位置后,通过控制电机2023工作,配合设置的电机2023和圆形板2024,实现对柔性囊体2021的压缩,将第一圆筒201中的伸缩筒305推出,带动第二圆筒302和金属杆3021移动,带动阻挡组件5中的第一条形挡板501和第二条形挡板502展平,解除对托载环4的阻挡,通过控制载放机构6中的电动伸缩杆601工作,推动弧形板603和托
载环4移动,将托载环4和衬板102上的u型豁口1022分离,将浮标投放到所需位置;s4:浮标回收,通过叶轮推进器301将无人船移动到浮标位置,然后调整无人船,将无人船的u型豁口1022对齐,然后控制电动伸缩杆601伸长,并将弧形电磁铁602通电,吸附住托载环4,控制电动伸缩杆601回拉,将托载环4拖入到u型豁口1022内,然后控制电机2023工作,实现柔性囊体2021扩张,将伸缩筒305收入到第一圆筒201中,带动第二圆筒302上的金属杆3021移动,带动阻挡组件5上的第一条形挡板501和第二条形挡板502成一定角度,对托载环4进行阻挡定位,然后控制叶轮推进器301将无人船运至岸边,进行浮标的回收。
32.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33.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包括船体(1)和用于与浮标进行预固定的托载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浮筒(2),且伸缩浮筒(2)远离船体(1)一端设置有推进组件(3),所述船体(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托载环(4)的u型豁口(1022),所述推进组件(3)和船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托载环(4)的阻挡组件(5),所述船体(1)包括u型浮管(101);所述伸缩浮筒(2)包括第一圆筒(201),所述第一圆筒(201)的外周面上固定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连接梁(203),且连接梁(203)远离第一圆筒(201)的一端与u型浮管(10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筒(201)靠近u型浮管(101)一端固定有气囊(202),所述气囊(202)包括与第一圆筒(201)端部固定连接的柔性囊体(2021),所述柔性囊体(2021)呈柱状结构,且柔性囊体(2021)内侧同轴设置有伸缩内管(20212),所述伸缩内管(20212)两端分别由柔性囊体(2021)两端穿出,所述柔性囊体(2021)靠近u型浮管(101)一端固定有电机(2023),所述电机(2023)的输出轴固定有丝杆(2022),所述柔性囊体(2021)远离电机(2023)一端嵌设有圆形板(2024),所述圆形板(2024)与电机(2023)的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圆形板(2024)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丝杆螺母(20241),所述丝杆(2022)穿过伸缩内管(20212)与丝杆螺母(20241)配合,所述柔性囊体(2021)靠近丝杆螺母(20241)一端设置有连通柔性囊体(2021)和第一圆筒(201)的排气管(20211),所述第一圆筒(201)内滑动设置有伸缩筒(305),所述伸缩筒(305)外周面靠近气囊(202)一端设置有环形沟槽,且环形沟槽内嵌设有环形密封圈(3051),所述伸缩筒(305)远离环形密封圈(3051)一端与推进组件(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还包括固定在u型浮管(101)内侧的衬板(102),所述u型豁口(1022)设置在衬板(102)上,所述衬板(102)顶部设置有电池仓(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组件(3)包括与伸缩筒(305)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圆筒(302),所述第二圆筒(302)下部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吸液管(303),所述第二圆筒(302)远离伸缩筒(305)一端内固定设置有叶轮推进器(3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筒(302)的外周面固定有导向套(304),且导向套(304)套设在第一圆筒(20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102)靠近u型豁口(1022)两侧位置处均开始有铰接槽(1021),所述阻挡组件(5)包括第一条形挡板(501),所述第一条形挡板(501)一端铰接有第二条形挡板(502),所述第二条形挡板(502)远离第一条形挡板(501)一端与铰接槽(1021)内侧铰接,所述第二圆筒(302)的外周面设置有金属杆(3021),所述第一条形挡板(501)远离第二条形挡板(502)一端与金属杆(3021)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102)上设置有金属管(104),且金属管(104)上安装设置有用于将托载环(4)推出和拉回的载放机构(6),所述载放机构(6)包括设置在金属管(104)内的电动伸缩杆(601),所述电动伸缩杆(601)的伸缩端固定有弧形板(603),所述弧形板(603)内侧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弧形电磁铁(602),所述弧形板(603)两端均设置有条形豁口(604),所述衬板(102)靠近u型豁口
(1022)两侧的部分穿过条形豁口(60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载环(4)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沟道(401),且环形沟道(401)的宽度大于衬板(102)的厚度,所述托载环(4)可在u型豁口(1022)内滑动,所述环形沟道(401)内侧设置有用于与浮标固定的固定沉孔(40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103)内设置有锂电池,且锂电池连接有无线信号收发器,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连接有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与叶轮推进器(301)、电机(2023)和电动伸缩杆(601)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303)斜向伸缩浮筒(2)一侧设置,且吸液管(303)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板。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浮标预安装,将托载环(4)套设在浮标的外周面上,并通过螺钉穿过固定沉孔(402)来将托载环(4)固定到浮标上,然后将托载环(4)插放到衬板(102)上的u型豁口(1022)内,并控制电机(2023)工作,配合电机(2023)和丝杆螺母(20241),实现柔性囊体(2021)扩张,将伸缩筒(305)收入到第一圆筒(201)内,带动第二圆筒(302)上的金属杆(3021)移动,带动阻挡组件(5)上的第一条形挡板(501)和第二条形挡板(502)呈一定角度,对托载环(4)进行阻挡定位;s2:下水运载,将载放有浮标的装置投放到水体中,通过控制两个叶轮推进器(301)同速同向推进,可以实现无人船载着浮标直线运动,控制两个叶轮推进器(301)以不同速度推进,即可实现转弯,控制叶轮推进器(301)工作将装置推放到所需位置;s3:投放浮标,到达所需位置后,通过控制电机(2023)工作,配合设置的电机(2023)和圆形板(2024),实现对柔性囊体(2021)的压缩,将第一圆筒(201)中的伸缩筒(305)推出,带动第二圆筒(302)和金属杆(3021)移动,带动阻挡组件(5)中的第一条形挡板(501)和第二条形挡板(502)展平,解除对托载环(4)的阻挡,通过控制载放机构(6)中的电动伸缩杆(601)工作,推动弧形板(603)和托载环(4)移动,将托载环(4)和衬板(102)上的u型豁口(1022)分离,将浮标投放到所需位置;s4:浮标回收,通过叶轮推进器(301)将无人船移动到浮标位置,然后调整无人船,将无人船的u型豁口(1022)对齐,然后控制电动伸缩杆(601)伸长,并将弧形电磁铁(602)通电,吸附住托载环(4),控制电动伸缩杆(601)回拉,将托载环(4)拖入到u型豁口(1022)内,然后控制电机(2023)工作,实现柔性囊体(2021)扩张,将伸缩筒(305)收入到第一圆筒(201)中,带动第二圆筒(302)上的金属杆(3021)移动,带动阻挡组件(5)上的第一条形挡板(501)和第二条形挡板(502)成一定角度,对托载环(4)进行阻挡定位,然后控制叶轮推进器(301)将无人船运至岸边,进行浮标的回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浮标投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无人船投放浮标的装置及方法,包括船体和用于与浮标进行预固定的托载环,所述船体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浮筒,且伸缩浮筒远离船体一端设置有推进组件,所述船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托载环的U型豁口,所述推进组件和船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托载环的阻挡组件,所述船体包括U型浮管,所述伸缩浮筒包括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的外周面上固定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连接梁,且连接梁远离第一圆筒的一端与U型浮管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方便与无人船中对接,同时结合设置的载放机构可以实现浮标的投放和回收,成功率高,同时配合设置的阻挡组件,可以限制浮标与无人船分离。制浮标与无人船分离。制浮标与无人船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斌 杨志国 赵月霞 胥维坤 王建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3/4/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