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船舶的舵系结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9 阅读:148 评论:0

一种水面船舶的舵系结构
一、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水面交通运输作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面船舶的舵系结构。
二、

背景技术:

2.目前采用螺旋桨推进器的水面船舶的设置普遍是:船体内设置动力系统并连接艉轴,艉轴穿过艉舷连接螺旋桨。这样的设置有构造简单、维护容易等优点为目前大部分水面船舶特别是大中型船舶所采用,并且这些船舶的螺旋桨正后方普遍设置有艉舵,以提高船舶的操纵性;然而这样的设置存在不足:螺旋桨向后排出的水流是向后旋转且呈近似锥形,艉舵设置在螺旋桨后旋水流的正中,会干扰后旋水流,加剧后旋水流周向扩散,降低推进效率。船舶航行中通常不需要频繁操舵,而设置在螺旋桨正后方的艉舵则持续地干扰后旋水流。
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面船舶的经济性、操纵性。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面船舶的舵系结构,所述的水面船舶设有包括舵机、转舵机构及舵系等操舵装置,所述的水面船舶船体内设有动力系统并连接艉轴,所述的艉轴穿过艉舷连接螺旋桨,所述的螺旋桨两旁之后各设一个垂直于水平面的舵叶。
5.所述的舵机通过转舵机构操控所述的两个舵叶,通过所述的两个舵叶干预水流的方向。
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7.本发明规避了设置在螺旋桨正后方一个舵叶对螺旋桨后旋水流的干扰;在双舵叶组成的水流通道内,能抑制螺旋桨后旋水流左右或周向扩散。总而言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能提高推进效率达致节能效果;2、能提高船舶的操纵性。
四、附图说明
8.附图1为实施例一俯视示意图
9.附图2为实施例二俯视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10.参见附图。图中,1.艉舷、2.艉轴、3.螺旋桨、4.舵杆、5.左舵叶、6.传动杆、7.右舵叶、8.螺旋桨后旋水流、9.经两个舵叶干预后的螺旋桨后旋水流、10.上限流板。
11.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一艘集装箱船,设有包括舵机、转舵机构及舵系等操舵装置,船体内设有动力系统并连接艉轴,所述的艉轴穿过艉舷连接螺旋桨,所述的螺旋桨两旁之后各设一个垂直于水平面的形状相同的舵叶,左右两个舵叶之间设有传动杆且相互平行。
12.螺旋桨在没用舵叶的干预下,后旋水流通常是呈近似锥形;本实施例所述的两个
舵叶靠近螺旋桨部分设置在螺旋桨后旋水流所形成的近似锥形之外,所述的两个舵叶远离螺旋桨部分设置在所述的近似锥形之内。
13.操控所述的两个舵叶达致操控集装箱船的航向:舵机驱动舵杆转动左舵叶,同时通过左舵叶及传动杆驱动右舵叶同向转动。(由船尾向前看,本发明称设在螺旋桨左边的舵叶为左舵叶、右边的舵叶为右舵叶。)
14.实施例二:参见附图2,一艘散货船,设有包括舵机、转舵机构及舵系等操舵装置,船体内设有动力系统并连接艉轴,所述的艉轴穿过艉舷连接螺旋桨,所述的螺旋桨两旁之后各设一个垂直于水平面的形状相同的舵叶,左右两个舵叶之间设有传动杆且相互平行,左右两个舵叶之间的上下方设有与水平面平行的限流板。
15.所述的舵叶及限流板组成一个近似方管;所述的近似方管能抑制螺旋桨后旋水流周向扩散。


技术特征:
1.一种水面船舶的舵系结构,所述的水面船舶设有包括舵机、转舵机构及舵系等操舵装置,所述的水面船舶船体内设有动力系统并连接艉轴,所述的艉轴穿过艉舷连接螺旋桨;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桨两旁之后各设一个垂直于水平面的舵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船舶的舵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舵叶同向转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船舶的舵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舵叶平行且同向同步转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船舶的舵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舵叶使用同一部舵机为转向动力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船舶的舵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舵叶靠近螺旋桨部分设置在螺旋桨后旋水流所形成的近似锥形之外,所述的两个舵叶远离螺旋桨部分设置在螺旋桨后旋水流所形成的近似锥形之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船舶的舵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舵叶之间设有传动构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船舶的舵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舵叶之间的上下方设有限流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船舶的舵系结构。简而言之,本发明将目前螺旋桨正后方设置一个舵叶改进为在螺旋桨两旁之后各设一个舵叶。本发明能抑制螺旋桨后旋水流左右或周向扩散,提高推进效率达致节能效果。技术方案:一种水面船舶的舵系结构,所述的水面船舶设有包括舵机、转舵机构及舵系等操舵装置,所述的水面船舶船体内设有动力系统并连接艉轴,所述的艉轴穿过艉舷连接螺旋桨;所述的螺旋桨两旁之后各设一个垂直于水平面的舵叶。个垂直于水平面的舵叶。个垂直于水平面的舵叶。


技术研发人员:苏鹏达 苏锦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鹏达
技术研发日:2021.10.13
技术公布日:2023/4/1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