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未命名 07-11 阅读:7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座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一种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系统,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用于至少辅助地实现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背景技术:

2.随着家用车辆的普及,关于儿童乘车的安全法规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已经立法规定4岁以内的儿童在乘车时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然而,市面上的儿童安全座椅种类繁多,且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和使用也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例如儿童安全座椅应该前置安装还是后置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高度是否合适,儿童安全座椅周围的物体是否可能在碰撞过程中对儿童造成二次伤害等等问题在儿童安全座椅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3.因此,如何符合安全规范且用户友好地控制儿童安全座椅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一种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系统,以及一种用于至少辅助地实现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获取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
[0007]-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检测车辆的行驶工况信息;和
[0008]-引入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作为控制因素,对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姿参数进行调节和/或提示。
[0009]
本发明的核心构思在于:符合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车辆行驶工况信息地对儿童安全座椅的各个位姿参数进行调节和/或提示。根据本发明,通过符合安全规范且用户友好地控制儿童安全座椅,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的乘车安全性,尤其是在车辆发生碰撞、剧烈加速、急转弯或紧急转弯等情况下能够减缓对该乘员造成的身体伤害。
[0010]
根据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可以通过车载摄像头的感知与融合结果和/或布置在儿童安全座椅中的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获取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其中,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例如可以包括所述乘员的身高、体重和/或年龄等。
[001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例,引入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作为控制因素,可以通过行星齿轮机构调节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可选地,在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需要上车或下车的情况下,可以将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调节为相
对于车身侧向朝外。可选地,如果车辆行驶速度高于预设的速度阈值且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低于预设的身份特征信息阈值,则可以将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调节为相对于车身朝后,否则则可以将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调节为相对于车身朝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行星齿轮机构的高载荷、大传动比的特点,并基于实际需求动态地自动控制儿童安全座椅朝向任意角度,从而为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提供最合适的乘坐姿态,提升该乘员的乘坐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车上的其他乘员照顾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由此提升该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例,可以判断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高度是否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高,并且在不适配的情况下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由此车内其他乘员可以为该乘员将头枕高度手动地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可选地,在不适配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尤其是身高例如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将头枕高度自动地调节到合适的位置。
[001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例,可以判断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织带拉紧程度是否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并且在不适配的情况下可以发送关于需调节织带拉紧程度的光学和/或声学的提示信息,可选地还可以通过织带电动卷收机构自动地调节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织带拉紧程度,从而避免了车内其他乘员为该乘员起身手动地拉紧织带,并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避免了该乘员由于织带拉紧程度不适配而从儿童安全座椅被甩出。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例,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可以引入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作为控制因素,调节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限力约束机构的限力水平。限力约束机构、尤其是限力杆可以按照基于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尤其是体重)、所检测的行驶速度和/或行驶加速度计算的限力水平进行拉紧,从而减缓在车辆碰撞过程中对该乘员的身体、尤其是胸部造成的伤害。
[001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例,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还可以引入前排座椅压力信息和/或儿童座椅加速度信息作为影响因素,预测所述乘员的受伤状况,并发送关于所预测的受伤状况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前排座椅压力信息尤其包括前排座椅的靠背区域的压力信息,基于该前排座椅压力信息可以判断所述乘员的头部和/或所述儿童安全座椅是否在车辆碰撞过程中与前排座椅、尤其是前排座椅的靠背区域发生接触。
[001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例,可以判断所述儿童安全座椅与周边物体、尤其是前排座椅的间距是否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并且在不适配的情况下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在车辆执行转弯、制动、加速等操作时、甚至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与周边物体发生硬接触。
[001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18]-判断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类别是否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
[0019]-如果不适配,则发送关于更换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提示信息。
[002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系统,所述系统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系统可以包括以下构件:
[0021]-身份信息识别模块,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被配置用于获取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
[0022]-行驶工况检测模块,所述行驶工况检测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检测车辆的行驶工况信息;
[0023]-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被配置用于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地计算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姿参数;
[0024]-座椅控制模块,所述座椅控制模块被配置用于基于所计算的位姿参数调节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姿参数,其中,所述座椅控制模块例如可以包括行星齿轮机构、织带电动卷收机构和/或限力约束机构等;
[0025]

[0026]-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被配置用于发送关于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计算的位姿参数的提示。
[0027]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的程序载体,包含或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至少辅助地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0028]
下面通过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特点和优点。附图示出:
[0029]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0030]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0031]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0032]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0033]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0034]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0035]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和
[0036]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以及有益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8]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的工
作流程图。以下示例性的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0039]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至s3。在步骤s1中,获取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在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车载摄像头的感知与融合结果获取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示例性地,可以通过对由车载摄像头采集的关于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来获取该乘员的身高、体重和/或年龄等身份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年龄信息可以基于该乘员的身高、体重和/或面部特征信息等预测。替代地,可以通过提取该乘员的面部特征信息并基于所提取的面部特征信息从车载控制器或后端服务器中调用相应的预存储的身份特征信息,包括该乘员的身高、体重和/或年龄等。可以理解的是,在家庭用车中可以存储有该家庭成员的儿童的身份特征信息。可选地,也可以通过布置在儿童安全座椅中的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获取该乘员的体重信息。
[0040]
在步骤s2中,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检测车辆的行驶工况信息。在此,所述行驶工况信息例如可以包括通过车载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辆行驶速度,也可以包括通过车载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辆行驶加速度,可选地还可以包括通过车门传感器检测到的车门开闭状态,其可以用于辅助地判断乘员的上车/下车意愿。
[0041]
在步骤s3中,引入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作为控制因素,对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姿参数进行调节和/或提示。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姿参数例如可以包括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其中,考虑到行星齿轮机构的高载荷、大传动比的特点,可以通过行星齿轮机构调节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以下结合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来阐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调节。以下仅阐述与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而相同的步骤为了简洁起见而不再重复描述。
[0042]
所述步骤s3可以包括步骤s311至s315。在步骤s311中,判断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是否需要上车或下车。在此,可以基于通过车载摄像头采集的车内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来识别车内乘员的动作,由此辨识乘员的上车/下车意愿。也可以通过车门传感器与车载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行判断,例如当车辆行驶速度为零且靠近儿童安全座椅的车门打开时辨识出乘员的上车/下车意愿
[0043]
当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需要上车或下车时,可以在步骤s312中通过借助行星齿轮机构驱动的儿童安全座椅底盘将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调节为相对于车身侧向朝外,从而其他乘员能够便捷省力地将儿童从车外抱入到儿童安全座椅上或从儿童安全座椅抱出到车外。
[0044]
当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不需要上车或下车时,可以在步骤s313中判断车辆行驶速度是否高于预设的速度阈值(例如30km/h),且该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是否低于预设的身份特征信息阈值,例如该乘员的身高阈值为105cm,或者该乘员的年龄阈值为4岁等。如果车辆行驶速度高于预设的速度阈值且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低于预设的身份特征信息阈值,则可以在步骤s314中通过借助行星齿轮机构驱动的儿童安全座椅底盘将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调节为相对于车身朝后。考虑到较低年龄的儿童头部重量占比较大且颈椎较脆弱,由此不仅能够保护该乘员的头部,而且能够降低车辆前进过程中因头部前倾而使颈椎受到伤害的风险。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即车辆行驶速度高于预设的速度阈值,或者该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低于预设的身份特征信息阈值,则在步骤s315中可以通过借助行星齿轮机构驱动的儿童安全座椅底盘将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调节为相对于车身朝前。
[0045]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基于实际需求动态地自动控制儿童安全座椅朝向任意角度,从而为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提供最合适的乘坐姿态,提升该乘员的乘坐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车上的其他乘员照顾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由此提升该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0046]
可选地,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姿参数例如还可以包括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高度。以下结合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来阐述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高度调节。以下仅阐述与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而相同的步骤为了简洁起见而不再重复描述。
[0047]
所述步骤s3还可以包括步骤s321至s322。在步骤s321中,判断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高度是否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高。如果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高度不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高,则在步骤s322中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例如可以通过车载语音设备、中控显示屏、仪表盘和/或指示灯等发送关于需调节头枕高度的光学和/或声学的提示信息,由此车内其他乘员可以为该乘员将头枕高度手动地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可选地,在步骤s322中也可以基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尤其是身高例如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将头枕高度自动地调节到合适的位置。
[0048]
可选地,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姿参数例如还可以包括儿童安全座椅的织带拉紧程度。以下结合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来阐述儿童安全座椅的织带拉紧程度的调节。以下仅阐述与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而相同的步骤为了简洁起见而不再重复描述。
[0049]
所述步骤s3还可以包括步骤s331至s332。在步骤s331中,判断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织带拉紧程度是否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在车辆的剧烈制动过程中或者在车辆碰撞过程中,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由于惯性会剧烈往前运动,过松的织带可能导致该乘员从儿童安全座椅掉落,过紧的织带可能导致勒伤乘员的肩部、勒入腹部造成内脏损害、或勒住颈部导致窒息晕厥等问题。因此,可以基于乘员的身高、体重、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或行驶加速度判断儿童安全座椅的当前织带拉紧程度是否适配。
[0050]
如果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织带拉紧程度不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则在步骤s332中可以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例如通过车载语音设备、中控显示屏、仪表盘和/或指示灯等发送关于需调节织带拉紧程度的光学和/或声学的提示信息,还可以通过织带电动卷收机构自动地调节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织带拉紧程度,从而避免了车内其他乘员为该乘员起身手动地拉紧织带,并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避免了该乘员由于织带拉紧程度不适配而从儿童安全座椅被甩出。
[0051]
可选地,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姿参数例如还可以包括儿童安全座椅的限力约束机构的限力水平。以下结合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来阐述儿童安全座椅的限力约束机构的限力水平的调节。以下仅阐述与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而相同的步骤为了简洁起见而不再重复描述。
[0052]
所述步骤s3还可以包括步骤s341至s342。在步骤s341中,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碰撞。在此,可以通过车辆的行驶加速度来预测车辆的碰撞状况,也可以通过车辆的碰撞传感器检测车辆的碰撞状况。如果车辆发生碰撞,则在步骤s342中引入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作为控制因素,调节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限力约束机构的限力水
平。限力约束机构、尤其是限力杆可以按照基于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尤其是体重)、所检测的行驶速度和/或行驶加速度计算的限力水平进行拉紧,从而减缓在碰撞过程中对该乘员的身体、尤其是胸部造成的伤害。
[0053]
可选地,所述步骤s3还可以包括步骤s343。在步骤s343中,还引入前排座椅压力信息和/或儿童座椅加速度信息作为影响因素,预测所述乘员的受伤状况,并发送关于所预测的受伤状况的提示信息。在此,可以基于通过例如布置在前排座椅的靠背区域中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前排座椅的靠背区域的压力信息识别该乘员在车辆碰撞过程中是否与前排座椅的靠背区域发生硬接触,从而预测该乘员的头部伤害状况。还可以基于通过布置在儿童安全座椅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儿童座椅加速度信息来分析该乘员在车辆碰撞过程中承受的压力,由此预测该乘员的头部、胸部伤害等级概率。可以理解的是,在车辆碰撞过程中,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由于惯性会剧烈往前运动,该乘员身上的织带可能导致勒伤乘员的肩部、勒入腹部造成内脏损害、或勒住颈部导致窒息晕厥等,该乘员的头部也可能与周边物体、尤其是前排座椅的靠背区域发生硬接触。在发生碰撞后,可以通过车载语音设备、中控显示屏和/或仪表盘向车内其他乘员发送关于该乘员的预测的受伤状况的提示信息,从而为该乘员的救援赢得宝贵的时间。
[0054]
可选地,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姿参数例如还可以包括儿童安全座椅与周边物体、尤其是前排座椅的间距。以下结合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阐述。以下仅阐述与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而相同的步骤为了简洁起见而不再重复描述。
[0055]
所述步骤s3还可以包括步骤s351至s352。在步骤s351中,判断所述儿童安全座椅与周边物体、尤其是前排座椅的间距是否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在此,可以基于通过车载摄像头采集的车内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来检测儿童安全座椅与周边物体、尤其是前排座椅的间距,并判断所述间距是否适配于例如乘员的身高、车辆行驶速度和/或行驶加速度。可以理解的是,过小的间距可能导致在车辆执行转弯、制动、加速等操作时、甚至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与周边物体发生硬接触。
[0056]
如果所述间距不适配于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行驶工况信息,则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例如通过车载语音设备、中控显示屏、仪表盘和/或指示灯等发送关于需调节儿童安全座椅与周边物体的间距、尤其是与前排座椅的间距的光学和/或声学的提示信息,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与周边物体发生碰撞。
[0057]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符合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车辆行驶工况信息对儿童安全座椅的各个位姿参数进行调节和/或提示,由此有效地提高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的乘车安全性,尤其是在车辆发生碰撞、剧烈加速、急转弯或紧急转弯等情况下能够减缓对该乘员造成的身体伤害。
[0058]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0059]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1和s12。在步骤s11中,判断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类别是否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识别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信息码(包括条形码、二维码、特征码等)获取儿童安全座椅的类别信息;也可以基于通过车载摄像头采集的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图像的图像处理来获取儿童安全座椅的类
别信息。考虑到所述儿童安全座椅例如可以按照年龄、体重和/或身高划分为多个类别,适配于该乘员的年龄、体重和/或身高的儿童安全座椅才能够确保该乘员的乘车安全性。
[0060]
如果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类别不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则在步骤s12中例如可以通过车载语音设备、中控显示屏、仪表盘和/或指示灯等发送关于更换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提示信息。
[0061]
另外,应注意到,在此描述的步骤序号并不必然代表先后顺序,而仅仅是一种附图标记,根据具体情况,顺序可以更改,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即可。
[0062]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系统的框图。
[0063]
如图8所示的那样,系统1包括以下构件:
[0064]-身份信息识别模块11,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11被配置用于获取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其中,所述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11例如包括车载摄像头及其相应的图像处理单元,可选地还可以包括布置在儿童安全座椅中的压力传感器;
[0065]-行驶工况检测模块12,所述行驶工况检测模块12被配置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检测车辆的行驶工况信息,其中,所述行驶工况检测模块12例如包括车载速度传感器、车载加速度传感器和/或车门传感器;
[0066]-计算模块13,所述计算模块13被配置用于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地计算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姿参数,其中,所述位姿参数例如包括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头枕高度、织带拉紧程度、限力约束机构的限力水平和/或儿童安全座椅与周边物体、尤其是前排座椅的间距等;
[0067]-座椅控制模块14,所述座椅控制模块14被配置用于基于所计算的位姿参数调节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姿参数,其中,所述座椅控制模块14包括用于调节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的行星齿轮机构、用于调节织带拉紧程度的织带电动卷收机构和/或限力约束机构、尤其是限力杆;和
[0068]-提示模块15,所述提示模块15被配置用于发送关于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计算的位姿参数的提示,其中,所述包括用于发送声学提示信息的车载语音设备、用于发送光学提示信息的中控显示屏、仪表盘和/或指示灯等。
[0069]
尽管在此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但它们仅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给出的,而不应认为它们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制。在不偏离本发明的核心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提出各种替换方案和修改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检测车辆的行驶工况信息;和引入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作为控制因素,对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姿参数进行调节和/或提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入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作为控制因素,通过行星齿轮机构调节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需要上车或下车的情况下,将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调节为相对于车身侧向朝外。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车辆行驶速度高于预设的速度阈值且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低于预设的身份特征信息阈值,则将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调节为相对于车身朝后,否则则将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朝向调节为相对于车身朝前。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车载摄像头的感知与融合结果和/或布置在儿童安全座椅中的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获取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其中,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包括所述乘员的身高、体重和/或年龄。6.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高度是否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高,并且在不适配的情况下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和/或基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调节所述头枕高度。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织带拉紧程度是否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并且在不适配的情况下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和/或通过织带电动卷收机构调节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织带拉紧程度。8.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引入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作为控制因素,调节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限力约束机构的限力水平。9.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儿童安全座椅与周边物体、尤其是前排座椅的间距是否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并且在不适配的情况下发送相应的提示信息。10.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还引入前排座椅压力信息和/或儿童座椅加速度信息作为影响因素,预测所述乘员的受伤状况,并发送关于所预测的受伤状况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前排座椅压力信息包括前排座椅的靠背区域的压力信息,且通过所述前排座椅压力信息判断所述乘员的头部和/或所述儿童安全座椅是否在车辆碰撞过程中与前排座椅发生接触。11.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类别是否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并且在不适配的情况下发送关于更换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提示信息。12.一种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系统(1),所述系统(1)用于执行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系统(1)包括以下构件:
身份信息识别模块(11),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11)被配置用于获取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行驶工况检测模块(12),所述行驶工况检测模块(12)被配置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检测车辆的行驶工况信息;计算模块(13),所述计算模块(13)被配置用于适配于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地计算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姿参数;座椅控制模块(14),所述座椅控制模块(14)被配置用于基于所计算的位姿参数调节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姿参数;和提示模块(15),所述提示模块(15)被配置用于发送关于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计算的位姿参数的提示。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控制模块(14)包括行星齿轮机构、织带电动卷收机构和/或限力约束机构。1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的程序载体,包含或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至少辅助地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S1);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检测车辆的行驶工况信息(S2);引入所述乘员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所述行驶工况信息作为控制因素,对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姿参数进行调节和/或提示(S3)。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儿童安全座椅的系统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根据本发明,通过符合安全规范且用户友好地控制儿童安全座椅,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乘员的乘车安全性,尤其是在车辆发生碰撞、剧烈加速、急转弯或紧急转弯等情况下能够减缓对该乘员造成的身体伤害。减缓对该乘员造成的身体伤害。减缓对该乘员造成的身体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3/7/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