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7-12
阅读:8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2.轮胎生产制造过程中涉及到多道工序,其中在轮胎硫化工序之后检修工序之前有一个轮胎后充气动作,行业内通常称为充气定型或者后充气定型,俗称为p.i.。由于轮胎的骨架材质主要为尼龙、聚酯等复合纤维等构成,经过硫化工序,轮胎的骨架材质从轮胎生胎到轮胎成品过程中存在一定伸张以及轮胎骨架材质会产生热收缩等;因此,轮胎硫化后经过后充气定型,能有效避免轮胎骨架材质产生无序变形或者无序变化,从而稳定轮胎尺寸同时确保轮胎使用性能。
3.现行后充气定型设备通常为两种,一种为自动后充气定型装置,另一种为非自动后充气定型装置。自动后充气定型装置为当轮胎硫化后,位于硫化机后台的自动后充气定型装置即启动后充气定型动作,通过自动机械手将硫化后的轮胎置于后充气定型环上并在一定时间、压力条件下完成自动后充气定型动作;完成后充气定型动作后即自动抓取轮胎置于后工序,如此循环。非自动后充气定型装置即需通过人工手动方式,将硫化后的轮胎置于后充气定型环上,手动按压启动按钮即进入后充气定型动作;完成后充气定型动作后仍需人工手动抓取轮胎置于后工序。
4.针对采用非自动后充气定型装置的硫化工序,目前存在由于人员工作疏忽致使轮胎硫化后没有进行后充气定型就直接流入后工序的问题。但是现行尚未有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来判定轮胎是否有进行后充气定型;特别是某些标称尺寸的汽车轮胎,未进行后充气定型就直接流入后工序之后外观检查是难以辨识的;同时未装圈的轮胎尺寸差异也不明显。因此当轮胎未后充气定型时对于这些类型的汽车轮胎尺寸的合规性和使用性能存在隐患。
5.目前,尚未发现关于轮胎是否进行后充气定型识别的公开技术。鉴于轮胎后充气定型对于轮胎尺寸和轮胎性能的重要影响,针对采用非自动后充气定型装置的硫化设备而言,识别轮胎后充气定型的技术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将非硫化材质的识别标签附接于未硫化的轮胎的内里型腔;
9.s2:将内里型腔附接有识别标签的未硫化的轮胎进行硫化处理;
10.s3:对硫化完成的轮胎的识别标签的物理状态进行判断以确定该轮胎在硫化处理后是否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
11.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未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受到硫化轮胎的收缩变形的带动以使其物理状态处于第一平整程度;
12.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有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随着硫化轮胎冷却定型而被拉伸而使其物理状态处于第二平整程度;
13.其中,第一平整程度低于第二平整程度。
14.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标签上包括图案;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未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受到硫化轮胎的收缩变形的带动以使其图案的物理状态处于不可识别状态。
15.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随着轮胎冷却定型而被拉伸而使其图案的物理状态处于可识别状态。
16.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图案至少附带有信息。
17.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识别标签粘贴于未硫化的轮胎的内里型腔。
18.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标签的材质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薄膜或者聚氯乙烯。
19.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内里型腔包括对应于轮胎胎面部的第一区域;所述识别标签附接于所述第一区域之上。
20.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内里型腔包括对应于轮胎的胎肩部和胎侧部的第二区域;所述识别标签附接于所述第二区域之上。
2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快速识别轮胎是否进行后充气定型;当后工序人员发现轮胎的内里型腔的非硫化材质的识别标签皱褶不平整时,即确认对应轮胎未进行后充气定型工序,则及时反馈硫化工序人员纠正改善;同时也避免未后充气定型的轮胎流入后工序,保证了轮胎的尺寸和使用性能,确保轮胎品质。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硫化轮胎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轮胎后充气定型识别的判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26.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发明,首先对轮胎的方位做定义:水平方向表示轮胎的轴向方向;竖直方向表示轮胎的径向方向;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表示轮胎的圆周方向;c.l.表示轮胎的赤道平面;l表示轮胎断面水平轴线。
27.图1展示了本发明硫化轮胎的断面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中的硫化轮胎包括胎面部10,胎肩部20、胎侧部30和胎圈部40。胎面部10的接地面区域设置有胎面花纹(本实施例中未展示出胎面花纹)。硫化轮胎还包括界定出其内里型腔的内衬层50以及作为其骨架的胎体帘布层60。本实施例的硫化轮胎为汽车充气轮胎;该硫化轮胎可以是子午线轮胎,也可以是斜交轮胎。所述胎体帘布层至少由2层帘布构成。
28.如图1所展示的胎体帘布层60由2层帘布构成,即帘布层61和帘布层62。胎体帘布
层为4层及4层以下时轮胎胎体相对较软,轮胎硫化出模瞬间相对容易受到气囊收缩的影响以及轮胎骨架材料的热收缩特性而出现胎体变形;反之,随着轮胎胎体帘布层60的帘布层数的增加,胎体强度较大,硫化出模后的胎体变化不大或者变化不明显。因此所述胎体具有2层以上4层以下帘布的此类型胎体结构的硫化轮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的技术效果是显著的。
29.如图1所示的轮胎断面结构示意图中,至少一个识别标签70附接于轮胎的胎面部10对应的内里型腔的第一区域(也即,trw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标签70通过粘贴的方式与内里型腔连接。硫化轮胎在硫化处理后随着硫化气囊的收缩以及轮胎骨架帘线的热收缩特性而出现胎体发生变形;当硫化处理后将硫化轮胎进行后充气定型,该硫化轮胎在一定时间、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冷却定型,胎体帘布变化逐渐趋于稳定;在此期间胎面部10所对应的内里型腔的第一区域从硫化处理出模到后充气定型的过程中形变是明显的。因此,识别标签70粘贴在轮胎胎面部10对应的内里型腔的第一区域,识别标签70的物理状态由硫化处理出模后随胎体收缩变形的皱褶状态或者不平整状态会在后充气定型期间一起随着轮胎逐渐冷却定型而被拉伸平整;所述识别标签70上可以印有图案,该图案的物理状态也可以在后充气定型后变成平整清晰。同样的,识别标签70粘贴于胎面部10对应的内里型腔第一区域内,比较容易通过肉眼直观的查看识别标签70的物理状态,因此,识别标签70粘贴此区域是优选位置。
30.作为可选的,识别标签70也可以粘贴于对应胎肩部20或者对应胎侧部30的内里型腔的第二区域。当识别标签70粘贴于内里型腔的第二区域时,在后充气定型过程中轮胎胎体在一定时间、压力的条件下逐渐冷却定型,胎体帘布变化也逐渐趋于稳定,在此期间胎肩部20、胎侧部30的从硫化处理出模到后充气定型的过程中虽然发生形变不如胎面部10的变形明显,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胎体变化,因此,识别标签70由硫化处理出模后随胎体收缩变形的皱褶状态或者不平整状态会在后充气定型期间一起随着轮胎逐渐冷却定型而被拉伸平整;即识别标签70附接于内里型腔的第二区域,也可以通过识别标签70的物理状态来判定硫化轮胎是否有进行后充气定型处理。
31.值得注意的是,轮胎的胎圈部40以及靠近胎圈部40的胎侧部30的下侧对应内里型腔,即如图1所示的轮胎断面水平轴线l往胎圈部40的区域范围内,所述区域范围内轮胎的刚性较强,轮胎形变相对较小,因此所述区域范围内不适宜采用通过粘贴识别标签70观察其平整度或者识别标签70图案的清晰与否的方式来判定轮胎是否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处理。因此,现有技术将附有轮胎生产制造信息的条形码贴于胎圈部40的外表面,只能作为本条轮胎信息的记载载体但不具备轮胎是否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处理的识别功能。
32.所述识别标签70不可采用与轮胎内衬层50或者轮胎其他部位相同的轮胎橡胶材质,比如行业内常规使用的印字胶条、白胶条等识别标签;而优选为非硫化材质(也即,非轮胎橡胶材质)的识别标签,例如识别标签70材质可以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酯薄膜pet或者聚氯乙烯pvc等材质。若识别标签70的材质为轮胎橡胶材质时,在硫化过程中识别标签70将和轮胎内衬层60完全硫化形成一体,因此,轮胎硫化出模后的识别标签70与轮胎内里型腔的内衬层60一样呈现平滑的状态;此时轮胎是否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则无法通过识别标签70的物理状态来识别。相反地,识别标签70采用非轮胎橡胶材质,如上述所述的例如pe、pp等非橡胶材质,当识别标签70粘贴于轮胎内里型腔的如上所述的区域时,轮胎硫化出模后
胎体收缩变形时,识别标签70与轮胎内衬层60橡胶材质具有不同的特性而产生皱褶状态或者不平整状态;当后充气定型后轮胎逐渐冷却定型则非轮胎橡胶材质的识别标签70随即受到拉伸变成平整状态,因此,能够直接通过肉眼观察识别标签70状态来达到识别轮胎是否有进行过后充气定型的功能。
33.为了不额外增加轮胎成品的附加物,所述识别标签70至少附带有信息,所述信息包括轮胎生产制造相关的信息,例如轮胎制造过程中的设备、批号等信息。所述粘贴于轮胎内里型腔的识别标签70优选为附有轮胎生产制造信息的条形码,此时,条形码70具有常规的轮胎生产制造信息载体的功能同时兼具识别硫化轮胎是否进行过后充气定型的识别功能。条形码70呈长条状,可以将条形码70的长度方向沿着轮胎的轴向方向粘贴,也可以将条形码70的长度方向沿着轮胎周向方向粘贴。当然,识别标签70也可以是非条形码,而是由其他图案构成的识别标签,例如,识别标签70表面图案可以是二维码图案,企业logo图案或者其他任何图案。
34.如图2展示了本发明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的判定流程图,主要分为三个步骤:s1,将非硫化材质的识别标签70附接于未硫化的轮胎的内里型腔;如上所述,识别标签70优选为非轮胎橡胶材质,可以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酯薄膜pet或者聚氯乙烯pvc等材质。识别标签70优选地粘贴于轮胎胎面部10对应的轮胎内里型腔的第一区域;其次可选地,识别标签70也可以粘贴于轮胎胎肩部20或者胎侧部30对应的内里型腔的第二区域。识别标签70可以采用不具备任何信息的长条状非橡胶材质的物质;同样地,为了不额外增加轮胎附加物,识别标签70优选为附着有轮胎生产制造信息的条形码;或者其他非条形码图案的任意包含信息的图案的识别标签。同时,所述轮胎优选适用于2层以上4层以下帘布的硫化轮胎,以充分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
35.s2:将内里型腔附接有识别标签70的未硫化的轮胎进行硫化处理;
36.s3:对硫化完成的轮胎的识别标签70的物理状态进行判断以确定该轮胎在硫化处理后是否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其可以通过肉眼直接查看成品的硫化轮胎的内里型腔的识别标签70的物理状态,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未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70受到硫化轮胎的收缩变形的带动以使其物理状态处于第一平整程度。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有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70随着硫化轮胎冷却定型而被拉伸而使其物理状态处于第二平整程度;其中,第一平整程度低于第二平整程度;也即,在第二平整程度下,所述识别标签70的表面相较于第一平整程度下的表面更为平整,在第一平整程度下,所述识别标签70的表面出现褶皱或者不平整状态,而在第二平整程度下,所述识别标签的表面呈不出现褶皱的平整状态。
37.所述识别标签70上包括图案时;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未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70受到硫化轮胎的收缩变形的带动以使其图案的物理状态处于不可识别状态,也即,相应的图案因皱褶、不清晰、局部遮挡等而无法识别。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70随着轮胎冷却定型而被拉伸而使其图案的物理状态处于可识别状态,也即,相应的图案呈现平整、清晰而可识别。
38.根据上述方法可以相应地对轮胎外观的合格与否作出相应的处理方式,从而避免将未进行过后充气定型的轮胎成品流入后工序,确保轮胎品质。
39.采用上述通过识别标签70对是否进行过后充气定型识别的工作原理是:采用非轮
胎橡胶材质的具有图案的识别标签70粘贴于轮胎内里型腔,硫化后轮胎未进行过后充气定型时,轮胎随着气囊收缩以及轮胎骨架材质热收缩特性而发生一定的轮胎变形,粘贴于内里型腔的识别标签70也跟随一并收缩变形而呈现皱褶状态或者不平整状态,识别标签70表面图案局部遮挡,不清晰;当硫化后将轮胎进行过后充气定型,轮胎在一定时间、压力的条件下进行逐渐冷却定型,胎体帘布60变化逐渐趋于稳定;粘贴在轮胎内里型腔的识别标签70由硫化出模后随胎体收缩变形的皱褶状态或者不平整状态会在进行过后充气定型期间一起随着轮胎冷却定型而被拉伸呈现平整、无皱褶状态,识别标签70图案平整清晰;从而通过肉眼直接查看轮胎成品是否进行过后充气定型进行快速识别,并对所述进行过后充气定型识别的轮胎成品作出相应的处理,确保轮胎尺寸的合规性以及使用性能,保证轮胎品质。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非硫化材质的识别标签附接于未硫化的轮胎的内里型腔;s2:将内里型腔附接有识别标签的未硫化的轮胎进行硫化处理;s3:对硫化完成的轮胎的识别标签的物理状态进行判断以确定该轮胎在硫化处理后是否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未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受到硫化轮胎的收缩变形的带动以使其物理状态处于第一平整程度;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有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随着硫化轮胎冷却定型而被拉伸而使其物理状态处于第二平整程度;其中,第一平整程度低于第二平整程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签上包括图案;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未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受到硫化轮胎的收缩变形的带动以使其图案的物理状态处于不可识别状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随着轮胎冷却定型而被拉伸而使其图案的物理状态处于可识别状态。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至少附带有信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识别标签粘贴于未硫化的轮胎的内里型腔。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签的材质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薄膜或者聚氯乙烯。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里型腔包括对应于轮胎胎面部的第一区域;所述识别标签附接于所述第一区域之上。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里型腔包括对应于轮胎的胎肩部和胎侧部的第二区域;所述识别标签附接于所述第二区域之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非硫化材质的识别标签附接于未硫化的轮胎的内里型腔;S2:将内里型腔附接有识别标签的未硫化的轮胎进行硫化处理;S3:对硫化完成的轮胎的识别标签的物理状态进行判断以确定该轮胎在硫化处理后是否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识别轮胎是否进行后充气定型工序。案可实现识别轮胎是否进行后充气定型工序。案可实现识别轮胎是否进行后充气定型工序。
技术研发人员:吕武汉 魏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3/7/1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意图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意图识别方法、装置及介质与流程 下一篇:电池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