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未命名
07-12
阅读:8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在水平层状大地的地热能探测中,电磁频率测深勘探方法有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广域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通过采集与发射场源ab平行的ex和垂直ex的hy,通过ex/hy计算视电阻率、反演地层电阻率,从而进行地质、水文地质、地热能地质解释,但是在实际测深勘探过程中,存在电磁和障碍物干扰,使得采集到的数据相较于真实数据有较大的出入。
3.电磁干扰有随机电磁干扰和有源电磁干扰,严重影响电磁频率测深数据质量的是有源电磁干扰,如高压线、电话线和通信光纤。随机电磁干扰可以通过多次数据采集叠加(平均)来抑制,但对于高压线等线状源引起电磁干扰通过仪器陷波、加大发射电流、多次数据采集平均等方式效果并不显著,甚至是失败的。电话线的频率一般为300-3400hz,光纤的频率更高,干扰影响高频电磁频率测深数据,影响浅部地质、地层的解释。高压线中电流引起的感应电场、高电压引起的静电场对电磁频率测深不小于50hz的电场数据产生严重干扰,影响中浅层的地质解释。
4.困扰电磁频率测深的另一个问题是,当地面有水塘、建筑物、厂矿企业等人文设施以及处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统称上述为障碍物),测量与发射场源ab平行的水平电场ex很困难,或者根本不能实现,从而导致无法获取到电场数据或者获取到电场数据存在较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在对水平层状大地进行地质探测时,存在电磁和障碍物干扰的技术问题,从而达到抑制电磁干扰和避开障碍物的目的。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建立二层g型断面模型、二层d型断面模型、三层h型断面模型以及三层k型断面模型;
9.根据所述二层g型断面模型、所述二层d型断面模型、所述三层h型断面模型以及所述三层k型断面模型得到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g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d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h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以及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
10.对所述g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所述d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所述h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以及所述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的分析结果;
11.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建立待探区域的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并基于所述水平层状大地模型获得所述待探区域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的变化趋势。
1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建立二层g型断面模型和二层d型断面模型时,包括:
13.获取发射场源a点和b点的所处位置以及接收点mn的所处位置;
14.获取浅层电阻率、浅层厚度以及基底电阻率;
15.根据所述发射场源a点和b点的所处位置、所述接收点mn的所处位置、所述浅层电阻率、所述浅层厚度以及所述基底电阻率建立所述二层g型断面模型和所述二层d型断面模型。
1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建立三层h型断面模型和三层k型断面模型时,包括:
17.获取发射场源a点和b点的所处位置以及接收点mn的所处位置;
18.获取浅到深三层电阻率、盖层厚度以及中间层厚度;
19.根据所述发射场源a点和b点的所处位置、所述接收点mn的所处位置、所述浅到深三层电阻率、所述盖层厚度以及所述中间层厚度建立所述三层h型断面模型和所述三层k型断面模型。
20.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得到各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时,包括:
21.根据各断面模型,对水平电场x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进行正演,得到各断面模型的水平电场x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
2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得到各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时,还包括:
23.根据各断面模型,对水平电场y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进行正演,得到各断面模型的水平电场y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
2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得到各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时,还包括:
25.根据各断面模型,对与水平电场x轴呈30度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进行正演,得到各断面模型的与水平电场x轴呈30度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
2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得到各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时,还包括:
27.根据各断面模型,对与水平电场x轴呈60度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进行正演,得到各断面模型的与水平电场x轴呈60度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
2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对各断面模型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分析时,包括:
29.获取各断面模型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出现分叉时的频率点、变化趋势、趋于固定时的视电阻率及其对应的频率点;
30.根据所述出现分叉时的频率点、所述变化趋势、所述趋于固定时的视电阻率及其对应的频率点判断各断面模型是否均能反映地层电阻率的变化特征;
31.若是,则认为各断面模型为有效的断面模型。
3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根据所述相关的分析结果建立所述水平层状大地
模型时,包括:
33.基于各所述有效的断面模型,并根据实测的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电性分层;
34.根据电性分层结果建立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并根据所述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对水平电场x方向、水平电场y方向、与水平电场x轴呈30度方向以及与水平电场x轴呈60度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进行正演,获得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
35.根据所述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得到所述待探区域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
36.一种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系统,包括:
37.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二层g型断面模型、二层d型断面模型、三层h型断面模型以及三层k型断面模型;
38.曲线建立单元:根据所述二层g型断面模型、所述二层d型断面模型、所述三层h型断面模型以及所述三层k型断面模型得到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g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d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h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以及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
39.变化趋势获取单元:用于对所述g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所述d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所述h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以及所述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的分析结果,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建立待探区域的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并基于所述水平层状大地模型获得所述待探区域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的变化趋势。
40.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41.本发明通过建立水平层状大地模型获得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进一步利用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中待探测区域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确定不同方向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是否都反映了探测区域的地层电性特征,从而通过不同方向水平电场测量抑制电磁干扰和避开障碍物。
4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4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g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图;
4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d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图;
45.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h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图;
4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图;
4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图;
48.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化测量方向的电场抑制电磁干扰的示意图;
49.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陕西某地为发展温泉旅游开展地热能广域电磁探测的工程布置图;
50.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避开地表小面积水体的m、n电极布置图;
51.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向水平电场测量和加入新m、n电极定义测点数据的处理效果对比图;
52.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53.本发明所提供的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如图10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54.步骤s1:建立二层g型断面模型、二层d型断面模型、三层h型断面模型以及三层k型断面模型;
55.步骤s2:根据二层g型断面模型、二层d型断面模型、三层h型断面模型以及三层k型断面模型得到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g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d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h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以及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
56.步骤s3:对g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d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h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以及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的分析结果;
57.步骤s4: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待探区域的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并基于水平层状大地模型获得待探区域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的变化趋势。
58.在上述步骤s1中,在建立二层g型断面模型和二层d型断面模型时,包括:
59.获取发射场源a点和b点的所处位置以及接收点mn的所处位置;
60.获取浅层电阻率、浅层厚度以及基底电阻率;
61.根据发射场源a点和b点的所处位置、接收点mn的所处位置、浅层电阻率、浅层厚度以及基底电阻率建立二层g型断面模型和二层d型断面模型。
62.在上述步骤s1中,其特征在于,在建立三层h型断面模型和三层k型断面模型时,包括:
63.获取发射场源a点和b点的所处位置以及接收点mn的所处位置;
64.获取浅到深三层电阻率、盖层厚度以及中间层厚度;
65.根据发射场源a点和b点的所处位置、接收点mn的所处位置、浅到深三层电阻率、盖层厚度以及中间层厚度建立三层h型断面模型和三层k型断面模型。
66.在上述步骤s2中,在得到各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时,包括:
67.根据各断面模型,对水平电场x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进行正演,得到各断面模型的水平电场x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
68.在上述步骤s2中,在得到各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时,还包括:
69.根据各断面模型,对水平电场y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进行正演,得到各断面模型的水平电场y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
70.在上述步骤s2中,在得到各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时,还包括:
71.根据各断面模型,对与水平电场x轴呈30度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进行正演,得到各断面模型的与水平电场x轴呈30度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
72.在上述步骤s2中,在得到各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时,还包括:
73.根据各断面模型,对与水平电场x轴呈60度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进行正演,得到各断面模型的与水平电场x轴呈60度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
74.在上述步骤s3中,在对各断面模型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分析时,包括:
75.获取各断面模型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出现分叉时的频率点、变化趋势、趋于固定时的视电阻率及其对应的频率点;
76.根据出现分叉时的频率点、变化趋势、趋于固定时的视电阻率及其对应的频率点判断各断面模型是否均能反映地层电阻率的变化特征;
77.若是,则认为各断面模型为有效的断面模型。
78.在上述步骤s4中,在根据相关的分析结果建立水平层状大地模型时,包括:
79.基于各有效的断面模型,并根据实测的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电性分层;
80.根据电性分层结果建立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并根据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对水平电场x方向、水平电场y方向、与水平电场x轴呈30度方向以及与水平电场x轴呈60度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进行正演,获得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
81.根据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得到待探区域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
82.本发明所提供的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系统,包括模型建立单元、曲线建立单元以及变化趋势获取单元。
83.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二层g型断面模型、二层d型断面模型、三层h型断面模型以及三层k型断面模型。
84.曲线建立单元根据二层g型断面模型、二层d型断面模型、三层h型断面模型以及三层k型断面模型得到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g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d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h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以及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
85.变化趋势获取单元用于对g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d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h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以及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的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待探区域的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并基于水平层状大地模型获得待探区域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的变化趋势。
86.以下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制于此。实施例1(g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的建立)
87.g型断面模型的参数:发射场源a点坐标为(-500,0)、b点坐标为(500,0),接收点mn位于(2480,4300),浅层电阻率为50欧姆
·
米,浅层厚度为200米,基底电阻率为500欧姆
·
米。图1是本发明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g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图,图1中包含了水平电场x方向(ab-ex)、y方向(ab-ey)、与x轴呈30度方向、与x轴呈60度方向的视电阻率曲线。由图1可看出,当频率高于100hz,4条曲线基本重合;当频率在10-100hz之间时,4条曲线出现分叉,但变化趋势一致;当频率小于10hz,水平电场y方向以及与x轴呈60度方向的视电
阻率开始趋于一个固定值,水平电场x方向以及与x轴呈30度方向的视电阻率仍缓慢增大;当频率小于1hz后,4个方向电场的视电阻率都趋于一个固定值,分别为511、357、279、337欧姆
·
米。由此可见,4个方向电场定义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都反映了地层电阻率的变化特征,均能探测到200米下部的高阻基底层。
88.探测深度按趋肤深度的估算,勘探深度小于300m时4个方向电场定义的全期视电阻率均方根相对误差小于5%,勘探深度小于1000米(频率大于24hz)所有频率全期视电阻率均方根误差为9.60%,具体如表1所示:
89.表1g型断面全期视电阻率比较表
90.91.[0092][0093]
实施例2(d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的建立)
[0094]
d型断面模型的参数:发射场源a点坐标为(-500,0)、b点坐标为(500,0),接收点mn位于(2480,4300),浅层电阻率为500欧姆
·
米,浅层厚度为200米,基底电阻率为50欧姆
·
米。图2是本发明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d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图,由图2可看出,4条曲线基本重合,最终视电阻率趋于固定值50欧姆
·
米,所有频率4个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总均方相对差为2.72%。证明四个方向都可以探测到低阻基底,具有同样的频率测深功能。
[0095]
实施例3(h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的建立)
[0096]
h型断面模型参数:发射场源a点坐标为(-500,0)、b点坐标为(500,0),接收点mn位于(2480,4300),由浅到深三层电阻率分别为100、10、200欧姆
·
米,盖层厚度为200米,中间层厚度为50米。图3是本发明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h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图,由图3可看出,当频率高于50hz,4条曲线基本重合,视电阻率曲线形态与d型断面一致;当频率为7-50hz时,4条曲线出现分化现象,表现为与x轴呈60度方向的水平电场全期视电阻率有一个假极小值,随后变化趋势一致,4条曲线全期视电阻率随频率降低而增大;当频率小于7hz时,ab-ey、ab-ex60的全期视电阻率开始趋于一个固定值,ab-ex、ab-ex30全期视电阻率仍缓慢增大;最终4个方向水平电场的视电阻率都趋于固定值,分别为208.3、161.6、138.0、155.7欧姆
·
米。4个方向都反映了h型断面的地层电阻率的变化特征,即4个方向的水平电场都可以探测到250米下部的高阻基底。
[0097]
实施例4(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的建立)
[0098]
k型断面模型参数:发射场源a点坐标为(-500,0)、b点坐标为(500,0),接收点mn位于(2480,4300),由浅到深三层电阻率分别为50、500、50欧姆
·
米,盖层厚度为200米,中间层厚度为100米。图4是本发明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图,当频率高于10hz时,4条曲线基本重合;当频率为0.1-10hz时,视电阻率出现交叉变化;当频率低于0.1hz时,4条曲线都趋于一个固定值,分别为45.8、55.4、60.2、56.6欧姆
·
米。4个方向都反映了地层电阻率由浅到深低~高~低的变化特征,即4个方向的水平电场都可以探测到300米下部的低阻基底,从数值上进行分析,当探测深度在848m以内时,4个方向的视电阻率均方根相对差大都在2%以内,总均方根相对差为5.66%,具体如表2所示。
[0099]
表2k型断面全期视电阻率比较表
[0100]
[0101]
[0102][0103]
将上述实施例1-4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得到以下分析结果:
[0104]
(1)高频段,4个方向的水平电场的视电阻率测深曲线基本重合;
[0105]
(2)中频段,4个方向的水平电场的视电阻率测深曲线出现分叉现象,但变化规律一致,能反应出地层电性变化特征;
[0106]
(3)低频段,当频率低于特定的频率后,全期视电阻率曲线都会趋于某个固定值,但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全期视电阻率的起始频率不同。水平电场x方向(ab-ex)的视电阻率曲线趋于固定值的起始频率最低。从该点上进行分析,由于频率低到一定程度后,趋肤深度与收发距相比较,趋肤深度已经接近收发距甚至大于收发距,改变频率不再有测深的作用;
[0107]
另外,d型断面和k型断面都是低阻基底,k型断面四个方向的视电阻率曲线分叉点不一致,而d型断面基本一致。总体来说,d型、k型断面(低阻基底)4个方向水平电场视电阻率总均方根相对误差小于g型、h型断面(高阻基底)。
[0108]
实施例5(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的建立)
[0109]
根据山西晋煤某矿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电性分层,建立水平层状大地模型,模型参数具体如表3所示。进行ab-ex、ab-ex30、ab-ex60以及ab-ey四个方向的正演并计算全期视电阻率,得到山西晋煤某矿的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如图5所示。
[0110]
表3山西晋煤某矿地层层状电性模型参数表
[0111]
深度(米)厚度(米)电阻率(欧姆
·
米)地层606018新生界、上石盒子组17211250上石盒子组2204891上石盒子组2624236上石盒子组3266493下石盒子组3462056下石盒子组41670152山西组、太原组516100180太原组5362020太原组、本溪组
ꢀꢀ
1000奥陶系
[0112]
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参数:发射场源a点坐标为(-500,0)、b点坐标为(500,0),接收点mn位于(2480,4300),收发距为4.9km,电极ab与omn(o为ab中点)的夹角60
°
。由图5可看出,当频率高于100hz时4个方向的视电阻率曲线基本重合;当频率为10-100hz时4个方向的视电阻率曲线出现分叉现象,当在低频段时,4个方向的视电阻率曲线都趋于一个固定值,说明4个方向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都反映了探测区域的地层电性特征。
[0113]
实施例6(不同方向水平电场测量抑制电磁干扰)
[0114]
电磁干扰主要由电磁感应产生,平行线状干扰源的电磁噪声是垂直线状干扰源方向噪声的上百倍,因此本发明通过确定不同方向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是否都反映了待探测区域的地层电性特征,进一步通过变化测量方向的电场抑制电磁噪声,提高原始数据的信噪比。
[0115]
图6是一个典型的变化测量方向的电场抑制电磁干扰的示意图。由图6可看出,平行发射源ab有一条高压线(左),与ab斜交有一条高压线(右),在现有技术的标量csamt勘探或2n序列伪随机广域电磁勘探中,显然与高压线平行、斜交的电场受高压线的干扰严重。同样为了测量图中o点的电场,变化m、n的位置到m’、n’,使m’n’的方向与高压线垂直,但中心点o保持不动,则可以采集到受高压线干扰小上百倍的原始数据。
[0116]
这样,在ex与高压线、电话线、通信光纤等线状电磁干扰源平行或斜交时,通过确定不同方向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均能反映待探测区域的地层电性特征后,则可以测量与线状干扰源垂直方向的电场,实现抑制电磁干扰的目的。
[0117]
实施例7(不同方向水平电场测量避开障碍物)
[0118]
图7是陕西某地为发展温泉旅游开展地热能广域电磁探测的工程布置图。勘探区黄土冲沟发育,沟的两侧为陡崖,地形复杂,mn电极只能在沟中布置。发射场源ab与图中青色线条平行,与沟的走向多为斜交,如果测量电场ex分量,只能一个一个点不连续地铺设mn电极,施工极不方便。采用不同方向电场进行测量时,可以铺设首发相连的mn电极采集数据,通过测量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开展电磁频率测深,从而极大提高野外施工效率。
[0119]
除了复杂地形,村庄建筑物和地表大面积水体对施工放线的影响极大,图8是避开地表小面积水体的m、n电极布置图。图8中交叉点是304线的m、n电极位置,除了弯曲测线可得到完整数据外,还可以通过跨越连续m、n电极定义新的m、n电极,如图8中的圆点所示。图9是不同方向水平电场测量和加入新m、n电极定义测点数据的处理效果对比图,由图9可看出,它们都反应了地层电性特征,但原始电阻率等值线图示的高电阻率圈闭在复杂条件处理的图中(右)不明显。勘探区还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加入了新m、n电极定义测点数据处理得到电阻率断面图对三维地震解释的df2断层显示明显。也就是说,不同方向测量电场进行电磁频率测深不仅可以避开障碍物,还可以进行测点加密、数据归位处理,从而提高原始数据的使用率。
[0120]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二层g型断面模型、二层d型断面模型、三层h型断面模型以及三层k型断面模型;根据所述二层g型断面模型、所述二层d型断面模型、所述三层h型断面模型以及所述三层k型断面模型得到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g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d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h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以及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对所述g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所述d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所述h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以及所述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的分析结果;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建立待探区域的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并基于所述水平层状大地模型获得所述待探区域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的变化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二层g型断面模型和二层d型断面模型时,包括:获取发射场源a点和b点的所处位置以及接收点mn的所处位置;获取浅层电阻率、浅层厚度以及基底电阻率;根据所述发射场源a点和b点的所处位置、所述接收点mn的所处位置、所述浅层电阻率、所述浅层厚度以及所述基底电阻率建立所述二层g型断面模型和所述二层d型断面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三层h型断面模型和三层k型断面模型时,包括:获取发射场源a点和b点的所处位置以及接收点mn的所处位置;获取浅到深三层电阻率、盖层厚度以及中间层厚度;根据所述发射场源a点和b点的所处位置、所述接收点mn的所处位置、所述浅到深三层电阻率、所述盖层厚度以及所述中间层厚度建立所述三层h型断面模型和所述三层k型断面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各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时,包括:根据各断面模型,对水平电场x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进行正演,得到各断面模型的水平电场x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各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时,还包括:根据各断面模型,对水平电场y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进行正演,得到各断面模型的水平电场y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各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时,还包括:根据各断面模型,对与水平电场x轴呈30度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进行正演,得到各断面模型的与水平电场x轴呈30度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各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时,还包括:
根据各断面模型,对与水平电场x轴呈60度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进行正演,得到各断面模型的与水平电场x轴呈60度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各断面模型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分析时,包括:获取各断面模型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出现分叉时的频率点、变化趋势、趋于固定时的视电阻率及其对应的频率点;根据所述出现分叉时的频率点、所述变化趋势、所述趋于固定时的视电阻率及其对应的频率点判断各断面模型是否均能反映地层电阻率的变化特征;若是,则认为各断面模型为有效的断面模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相关的分析结果建立所述水平层状大地模型时,包括:基于各所述有效的断面模型,并根据实测的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电性分层;根据电性分层结果建立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并根据所述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对水平电场x方向、水平电场y方向、与水平电场x轴呈30度方向以及与水平电场x轴呈60度方向的全期视电阻率进行正演,获得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根据所述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得到所述待探区域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10.一种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二层g型断面模型、二层d型断面模型、三层h型断面模型以及三层k型断面模型;曲线建立单元:根据所述二层g型断面模型、所述二层d型断面模型、所述三层h型断面模型以及所述三层k型断面模型得到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g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d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h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以及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变化趋势获取单元:用于对所述g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所述d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所述h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以及所述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的分析结果,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建立待探区域的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并基于所述水平层状大地模型获得所述待探区域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的变化趋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水平层状大地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变化趋势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二层G型断面模型、二层D型断面模型、三层H型断面模型以及三层K型断面模型;根据二层G型、二层D型、三层H型以及三层K型断面模型得到不同方向水平电场定义的G型断面模型、D型断面模型、H型断面模型以及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对G型断面模型、D型断面模型、H型断面模型以及K型断面模型全期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的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待探区域的水平层状大地模型,并基于水平层状大地模型获得待探区域不同方向下的水平电场视电阻率的变化趋势。本发明达到了抑制电磁干扰和避开障碍物的目的。制电磁干扰和避开障碍物的目的。制电磁干扰和避开障碍物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平 刘镜竹 齐朝华 赵云 孟凡彬 刘鹏 齐黎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3/7/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无氰镀银电镀液及无氰镀银方法与流程 下一篇:插头锁扣机构及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