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透明创伤贴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13 阅读:44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于医用敷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透明创伤贴。


背景技术:

2.医用敷料的种类很多,最早的有无具体形状的如胶布、消毒纱布、消毒药浸纱布、带有微小孔隙的消毒无纺布等,使用时能随心所欲,但这些医用敷料都存在着使用麻烦和操作不便的缺点。为了克服上术医用敷料的缺点,近年来人们发明了创伤贴和透明敷料等。
3.创伤贴主要由平布胶布和含药吸水垫组成,具有止血,护创作用。但目前的创伤贴用的胶布透气透水性差,人体局部所正常分泌的水汽和汗液不能穿透这层胶布,对局部皮肤产生浸泡作用,长时间容易导致细菌滋生,是伤口变的更加恶化。透明敷料它的固定粘接层是极薄、软的透明仿生膜,其亲肤性强、粘接牢度高,还有防水功能好等优点深受广大医务者的喜爱,但这些极薄、软的透明仿生膜的透明敷料固定粘接层整体表面上覆盖了一层涂胶层,由于涂胶层的密闭作用,使得透明敷料固定粘接层粘接很牢固,非常不易剥离,因此当使用完透明敷料后需要剥离时,常常会因剥离透明敷料而造成皮肤受损,另外由于涂胶层的密闭作用使得上述的透明敷料的透气性能很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透明创伤贴。
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新型透明创伤贴,包括创伤贴,所述创伤贴包括吸收层、透明防水外膜、敷贴药层,所述透明防水外膜的上方凹槽内设置有吸收层,所述吸收层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敷贴药层,所述敷贴药层上方设置有导流层,所述吸收层的上方边缘处设有涂胶层,所述创伤贴上粘合覆盖有创伤贴粘合膜。
6.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层上设置有导流槽。
7.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层为海绵材质。
8.进一步的,所述透明防水外膜为pu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极薄且软的透明仿生膜。
9.进一步的,所述涂胶层是采用涂胶区与非涂胶区间隔分布。
10.进一步的,所述涂胶区与非涂胶区设置成点块状间隔分布。
11.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外膜上方的凹槽为方型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外膜的四个角均设置为圆弧角。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涂胶层采用涂胶区与非涂胶区间隔分布的,当使用完透明创伤贴后需要剥离时,避免因剥离创伤贴而造成皮肤受损、方便剥离。
15.(2)本实用新型透明防水外膜为pu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极薄且软的透明仿生膜,涂胶层没有涂胶的部位可以通过极薄且软的高透湿性透明仿生膜的原有的透气孔进行换气,因此大大的提高了透明创伤贴的透气性。
16.(3)本实用新型设有导流层,导流层将创面上的渗液进行导流入吸收层,吸收层采
用海绵材质,赋予该吸收层强大的吸收能力,吸收倍率高,适应性更广。
17.(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舒适方便,整体具有良好的吸液性能,极薄且软的高透湿性透明仿生膜提高了透明创伤贴的透气性,间隔分布的涂胶区减少了创伤贴与皮肤的粘合,便于创伤贴从患处撕取下来,使创伤贴使用更加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涂胶层涂布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体效果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标号为:1、创伤贴粘合膜;2、创伤贴;21、吸收层;22、透明防水外膜;23、敷贴药层;24、涂胶层;25、导流层;3、涂胶区;4、非涂胶区。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1
25.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透明创伤贴,创伤贴2包括吸收层21、透明防水外膜22、敷贴药层23,透明防水外膜22的上方凹槽内设置有吸收层21,吸收层21为海绵材质,凹槽为方型结构。吸收层2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敷贴药层23,敷贴药层23上方设置有导流层25,导流层25上设置有导流槽。吸收层21的上方边缘处设有涂胶层24,涂胶层24是采用涂胶区3与非涂胶区4设置成点块状间隔分布。创伤贴2上粘合覆盖有创伤贴粘合膜1。透明防水外膜22为pu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极薄且软的透明仿生膜,四个角均设置为圆弧角。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该新型透明创伤贴在使用时,患者用手将创伤贴粘合膜1撕下来,将吸收层21上的敷贴药层23对准创面贴在患处,吸收层21四周边缘处的涂胶层24的涂胶区3紧紧的贴在身上,且吸收层21中间部分与非涂胶区4均无粘性。贴覆完成后,创口处的渗液首先经导流层25的导流槽进入吸收层21,吸收层21采用海绵材质,赋予该吸收层21强大的吸收能力,吸收倍率高。创伤贴2的透明防水外膜22为pu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极薄且软的高透湿性透明仿生膜,具有膜防水透气性能,可以允许氧气和水蒸气交换,防细菌,有效阻隔外界污染。涂胶层24是采用涂胶区3与非涂胶区4间隔分布,在保证创伤贴正常使用的同时,减少了创伤贴与皮肤的粘合,当使用完透明创伤贴后需要剥离时,避免因剥离创伤贴而造成皮肤受损、方便剥离。
2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透明创伤贴,包括创伤贴(2),其特征在于:所述创伤贴(2)包括吸收层(21)、透明防水外膜(22)、敷贴药层(23),所述透明防水外膜(22)的上方凹槽内设置有吸收层(21),所述吸收层(2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敷贴药层(23),所述敷贴药层(23)上方设置有导流层(25),所述吸收层(21)的上方边缘处设有涂胶层(24),所述创伤贴(2)上粘合覆盖有创伤贴粘合膜(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透明创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层(25)上设置有导流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透明创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层(21)为海绵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透明创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水外膜(22)为pu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极薄且软的透明仿生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透明创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层(24)是采用涂胶区(3)与非涂胶区(4)间隔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透明创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区(3)与非涂胶区(4)设置成点块状间隔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透明创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水外膜(22)上方的凹槽为方型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透明创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水外膜(22)的四个角均设置为圆弧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透明创伤贴,包括吸收层、透明防水外膜、敷贴药层,所述透明防水外膜的上方凹槽内设置有吸收层,所述吸收层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敷贴药层,所述敷贴药层上方设置有导流层,所述吸收层的上方边缘处设有涂胶层,所述涂胶层是采用涂胶区与非涂胶区间隔分布,所述创伤贴上粘合覆盖有创伤贴粘合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舒适方便,整体具有良好的吸液性能,极薄且软的高透湿性透明仿生膜提高了透明敷料的透气性,间隔分布的涂胶区减少了创伤贴与皮肤的粘合,便于创伤贴从患处撕取下来,使创伤贴使用更加方便实用。使创伤贴使用更加方便实用。使创伤贴使用更加方便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恭诚 杨保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巴斯特医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3/7/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