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用隔离挡板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13
阅读:100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防疫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桌用隔离挡板。
背景技术:
2.市面上的用餐隔离挡板结构较为复杂,不易调整,生产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餐桌用隔离挡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4.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餐桌用隔离挡板,
5.包括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和固定板;
6.所述第一隔离板和所述第二隔离板均为长条形平板结构,且至少其中一个所述隔离板上开设有插缝,所述第一隔离板和所述第二隔离板通过所述插缝插接后将所在区域分割为四部分;
7.所述第一隔离板在插接位置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
8.所述第二隔离板在插接位置设置有第三卡接部;
9.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三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三卡接部卡接固定;
10.且所述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板和所述第二隔离板插接固定后顶部齐平。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缝包括第一插缝;
13.所述第一插缝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离板上部,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隔离板底部方向设置。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缝还包括第二插缝;
15.所述第二插缝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板下部,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二隔离板顶部方向设置。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三固定孔均为长条孔结构;
17.所述固定板呈矩形平板结构;
18.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三固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对角线方向。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凹槽;
20.所述第一凹槽背离所述第一卡接部一侧,与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孔一端相抵接;
21.所述第二凹槽背离所述第二卡接部一侧,与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二固定孔一端相抵接。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卡接部两端对称开设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
23.所述第三凹槽背离所述第三卡接部一侧,与所述第四凹槽背离所述第三卡接部一侧,分别与所述固定板沿所述第三固定孔方向上的两端相抵接。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设有预设距离。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隔离板的面积。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和所述固定板均为瓦楞纸板。
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27.通过采用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和固定板相互拼插的方式将隔离挡板固定,由于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本身具有支撑力,所以无需设置其他结构也能满足隔离当帮不易晃动的需求。在保障用餐隔离需求的同时,结构更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同时,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和固定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拆分存储,便于调整,有利于降低维护成本。
28.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29.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30.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餐桌用隔离挡板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35.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38.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技术的主旨。
39.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餐桌用隔离挡板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40.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该餐桌用隔离挡板包括:第一隔离板100、第二隔离板200和固定板300;第一隔离板100和第二隔离板200均为长条形平板结构,且至少其中一个隔离板上开设有插缝,第一隔离板100和第二隔离板200通过插缝插接后将所在区域分割为四部分;第一隔离板100在插接位置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20和第二卡接部130;第二隔离板200在插接位置设置有第三卡接部210;固定板300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310,第二固定孔320和第三固定孔330,通过第一固定孔310,第二固定孔320和第三固定孔330与第一卡接部120,第二卡接部130和第三卡接部210卡接固定;且第一隔离板100,第二隔离板200和固定板300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41.在此实施例中,第一隔离板100和第二隔离板200垂直设置,并由固定板300将第一隔离板100与第二隔离板200固定。具体的,第一隔离板100与第二隔离板200通过插缝插接,将用餐区域分割为四部分,隔离就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隔离板100在插接位置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卡接部120和第二卡接部130,第二隔离板200在插接位置对应设置第三卡接部210,其中在固定板300上开设与第一卡接部120、第二卡接部130和第三卡接部210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310、第二固定孔320和第三固定孔330,由此实现卡接固定第一卡接部120、第二卡接部130和第三卡接部210的目的。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第一隔离板100、第二隔离板200和固定板300相配合的方式,即可实现固定隔离挡板的目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同时,在无需继续使用时可以将三者拆卸,便于调整结构,有利于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
42.在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隔离板100和第二隔离板200插接固定后顶部齐平。
43.在此实施例中,第一隔离板100和第二隔离板200通过插缝垂直插接固定,其中插接固定后的第一隔离板100与第二隔离板200顶部齐平。需要说明的是,插接固定后的第一隔离板100与第二隔离板200底部均与桌面相贴合,固定板300同时与第一隔离板100和第二隔离板200相卡接,实现将第一隔离板100与第二隔离板200固定的目的,据此拼接的餐桌用隔离挡板整体稳定不易摇晃。
44.在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插缝包括第一插缝140;第一插缝140设置在第一隔离板100上部,并沿垂直于第一隔离板100底部方向设置。
45.在此实施例中,第一隔离板100上部设置有第一插缝140,其中第一插缝140位于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130之间,自第一隔离板100上部向垂直于其下部方向开设,第二隔离板200垂直插接在第一插缝140中,由此实现将所在区域分割成四部分的目的。
46.在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插缝还包括第二插缝230;第二插缝230设置在第二隔离板200下部,并沿垂直于第二隔离板200顶部方向设置。
47.在此实施例中,第二隔离板200下部设置有第二插缝230,其中第二隔离板200底部
开设有第一开口220,第一开口220呈三角形,第二插缝230自第一开口220顶端沿垂直于第二隔离板200上部方向开设,具体的,第一隔离板100的下部插接在第二插缝230之中,第二隔离板200的上部插接在第一插缝140之中,由此更好的将第一隔离板100和第二隔离板200相固定。
48.在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310、第二固定孔320与第三固定孔330均为长条孔结构;固定板300呈矩形平板结构;第一固定孔310和第二固定孔320与第三固定孔330分别设置在固定板300的对角线方向。
49.在此实施例中,固定板300整体呈矩形状,沿其中一对角线方向设置第一固定孔310和第二固定孔320,其中第一固定孔310和第二固定孔320的位置与第一卡接部120和第二卡接部130相匹配,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130分别卡接在第一固定孔310与第二固定孔320中,由此固定第一隔离板100与固定板300。同时,固定板300沿另一对角线方向开与第三卡接部210相匹配的第三固定孔330,第三卡接部210卡插在第三固定孔330之中。固定板300上开设的第一固定孔310、第二固定孔320和第三固定孔330的长度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20、第二连接部130和第三连接部210的长度相对应,第一固定孔310和第二固定孔320对称在第三固定孔310两侧,且第三固定孔310的长度大于第一固定孔310和第二固定孔320,由此实现通过固定板300将垂直设置后的第一隔离板100和第二隔离板200相互固定的目的。
50.在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120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50,第二卡接部130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凹槽160;第一凹槽150背离第一卡接部120一侧,与固定板300靠近第一固定孔310一端相抵接;第二凹槽160背离第二卡接部130一侧,与固定板300靠近第二固定孔320一端相抵接。
51.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50与第二凹槽160均呈矩形状,对称设置在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130两端,具体的,固定板300沿对角线方向一端抵接在第一凹槽150背离第一卡接部120一侧位置处,另一端抵接在第二凹槽160背离第二卡接部130一侧位置处,便于固定第一隔离板100与第二隔离板200。
52.在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210两端对称开设第三凹槽240和第四凹槽250;第三凹槽240背离第三连接部210一侧,与第四凹槽250背离第三连接部210一侧,分别与固定板300沿第三固定孔330方向上的两端相抵接。
53.在此实施例中,固定板300沿第三固定孔330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凹槽240和第四凹槽250背离第三连接部210的两侧相抵接,进一步实现将固定板固定在第一隔离板100和第二隔离板200的目的。
54.在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120和第二卡接部130之间设有预设距离。
55.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130之间设有预设距离,具体的,预设距离在2-5厘米范围内,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调整。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卡接部210垂直位于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130之间,且第一隔离板100上还开设有三角形的第二开口110,其中第二开口110两顶角分别位于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底部两端,第二开口底角位于第一插槽顶部,便于第一隔离板100与第二隔离板200插接固定。
56.在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隔离板100的面积大于第二隔离板200的面积。
57.在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隔离板100、第二隔离板200和固定板300均为瓦楞纸板。
58.在此实施例中,第一隔离板100、第二隔离板200和固定板300均采用瓦楞纸板,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由此实现第一隔离板100与第二隔离板200相互支撑的目的。保障隔离挡板放置在桌面上时不易摇晃。
59.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餐桌用隔离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和固定板;所述第一隔离板和所述第二隔离板均为长条形平板结构,且至少其中一个所述隔离板上开设有插缝,所述第一隔离板和所述第二隔离板通过所述插缝插接后将所在区域分割为四部分;所述插缝包括第一插缝;所述第一插缝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离板上部,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隔离板底部方向设置;所述插缝还包括第二插缝;所述第二插缝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板下部,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二隔离板顶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隔离板在插接位置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隔离板在插接位置设置有第三卡接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三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三卡接部卡接固定;且所述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桌用隔离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和所述第二隔离板插接固定后顶部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桌用隔离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三固定孔均为长条孔结构;所述固定板呈矩形平板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三固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对角线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桌用隔离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背离所述第一卡接部一侧,与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孔一端相抵接;所述第二凹槽背离所述第二卡接部一侧,与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二固定孔一端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桌用隔离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接部两端对称开设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背离所述第三卡接部一侧,与所述第四凹槽背离所述第三卡接部一侧,分别与所述固定板沿所述第三固定孔方向上的两端相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餐桌用隔离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设有预设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桌用隔离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隔离板的面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桌用隔离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和所述固定板均为瓦楞纸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餐桌用隔离挡板,包括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和固定板;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均为长条形平板结构,且至少其中一个隔离板上开设有插缝,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通过插缝插接后将所在区域分割为四部分;第一隔离板在插接位置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二隔离板在插接位置设置有第三卡接部;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通过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与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三卡接部卡接固定;且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和固定板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垂直拼插并在交叉位置处以固定板固定,整体结构简便易调整,有利于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和维护成本。和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峰 崔建 吴士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北箱信发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3/7/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