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
未命名
07-13
阅读:128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指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2.气管切开术被广泛应用于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具体使用时,将气管切开套管插入气管中,然后将气管切开套管与呼吸机连接,为患者提供氧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在患者颈部,目前为将其固定常使用普通的固定绳,但在操作过程中难以控制固定绳的松紧,固定过松,启光切开套管易从患者伤口脱出,固定过紧,则容易产生压伤,使用时间久后,与患者皮肤接触的一面容易滋生细菌,并且更换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包括至少两根固定带本体、连接固定带本体且可调节固定带本体长度的部件和包覆于调节部件外侧的防护部件;
4.所述固定带本体整体呈扁平带状,包括与气管切开套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调节部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固定部;
5.所述调节部件与固定带本体可拆卸连接;
6.所述防护部件呈片状。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本体包括基层和与基层连接并依次层叠的若干连接层,各连接层之间可拆卸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层与基层连接的一面设置有若干带钩的刺毛,其另一表面设置有若干卷取纤维,各连接层之间通过卷取纤维与带勾的刺毛粘合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本体上设置有若干透气通孔。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层为抗菌纤维材料制成。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层的卷取纤维为抗菌棉纤维或抗菌粘胶纤维制成。
12.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部件包括吸收部和设置于吸收部上表面的粘合部,且所述粘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吸收部连接,其在使用时吸收部与粘合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防护部件的通道。
13.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部件的吸收部为硅凝胶敷料。
14.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件呈使至少两根固定带本体通过的空心管状,其内壁垂直设置有用于挤压固定固定带本体的弹性部件。
15.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与固定带本体接触的外表面为橡胶或硅胶材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调节部件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在固定气管切开套管时调节其松紧,即可以保证将气管切开套管有效固定,又可以避免因固定过紧导致的患者压伤,其可拆卸设置也便于
调节部件的使用或重复利用;且调节部件被片状防护部件包覆,可减少或避免因调节部件导致的对患者的压伤;同时,固定带呈扁平带状,也可有效缓解对患者的压伤,提高其使用舒适度;
18.2固定带本体的若干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层便于医护人员及时更换与患者皮肤接触的连接层,即需要更换时,直接将与患者皮肤接触的连接层去除即可,例如各连接层通过卷取纤维面与带勾的刺毛面粘合,使用时卷取纤维面与人体接触,不会造成患者的不适,需要更换时,将与患者皮肤接触的最表层的连接层撕下即可,操作方便。
19.3为进一步增加固定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的透气性,固定带本体上还可以设置有若干透气通孔。
20.4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抗菌性,减少患者的伤口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2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固定带本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固定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防护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调节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固定带本体1,第一连接部10,第二连接部11,固定部12,基层120,连接层121,透气孔13,调节部件2,弹性部件20,橡胶21,防护部件3,吸收部30,粘合部31。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说明。
实施例
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包括两根固定带本体1、与固定带本体1连接且用于调节固定带本体1长度的调节部件2和包覆于调节部件2外侧的防护部件3;所述固定带本体1整体呈扁平带状,包括与气管切开套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0和与调节部件2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1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0和第二连接部11之间的固定部12;所述调节部件2与固定带本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部件3呈片状,所述防护部件3包括吸收部30和设置于吸收部30上表面的粘合部31,且所述粘合部31的至少一部分与吸收部30连接,在使用时吸收部30与粘合部31粘合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防护部件3的通道。
29.在使用时,两根固定带本体1第一连接部10均与气管切开套管连接,该连接可以通过将孔穿到气管切开套管两侧的孔洞进行打结固定,或者第一连接部10为子母扣、魔术贴等,将固定带本体1与气管切开套管连接;两根固定带本体1的第二连接部11均与调节部件2连接,该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与气管切开套管形成闭合环状并套于患者颈部,防护部件3呈片状且包覆于调节部件2外侧以减少调节部件2对患者产生的压伤或不适,固定带本体1呈扁平带状,也可减少固定带本体1对患者的压伤或不适感,调节部件2调节固定带本体1长度以调节气管切开套管的松紧以达到最佳固定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该调节部件2可以是市售
的调节绳扣。
实施例
30.为便于更换固定带本体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固定带本体1进行改进,具体为所述固定带本体1的固定部12包括基层120和与基层120连接并依次层叠的若干连接层121,各连接层121之间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更换固定带本体1时,仅将与患者皮肤接触的连接层121去掉即可,无需将整个固定带本体1拆除,使操作更为便捷。且为方便更换,其第一连接部10和第二连接部11为与基层120一体成型,其连接层121仅设置在固定部12,在其去除连接层121时无需重新安装固定,只需对第二连接部11作微调使与皮肤接触的连接层121可去除即可,如此,既可以实现为患者更换的目的,又可以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3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示例性给出一种连接层121结构,所述连接层121与基层120连接的一面设置有若干带钩的刺毛,其另一表面设置有若干卷取纤维,各连接层121之间通过卷取纤维与带勾的刺毛粘合连接,使用时卷取纤维面与人体接触,不会造成患者的不适,需要更换时,将与患者皮肤接触的最表层的连接层121撕下即可,操作方便,该连接层121的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可以设置两层、三层或者在不影响患者佩戴舒适度的情况下设置更多层。
实施例
32.为增加固定带本体1的透气性,减少压疮的产生,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固定带本体1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具体为所述固定带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13通孔以增加患者皮肤的透气,减少压疮的产生。
33.另外,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层121的卷取纤维,即与患者皮肤基础的该表面可以为抗菌纤维材料制成,例如抗菌涤纶、抗菌锦纶、抗菌棉纤维或者抗菌粘胶纤维制成,连接层121抗菌性能的增加可减少患者皮肤感染的风险,而采用亲水性的棉纤维或者粘胶纤维则可提高连接层121的吸水性,从而提高对患者皮肤汗液的吸收,提高其使用舒适度,其另一表面的带勾的刺毛可以参照婴儿尿不湿的粘贴扣的规格和硬度,其基层120可以是纺织纤维编织的面料、纱布或者无纺布等,与其连接的连接层121可以是缝合连接、粘合连接等。
实施例
34.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前提下,如图4所示,示例性给出一种防护效果好的防护部件3,具体为所述防护部件3包括吸收部30和设置于吸收部30上表面的粘合部31,且所述粘合部31有两片并呈对开的方式与吸收部30连接,且两片所述粘合部31闭合后可部分交叠并互相粘贴,并在使用时吸收部30与粘合部3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防护部件3的通道,其中吸收部30贴于患者皮肤上,粘合部31用于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部件3的吸收部30为硅凝胶敷料。
实施例
35.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前提下,示例性给出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部件2的结构,
所述调节部件2呈使至少两根固定带本体1通过的空心管状,其内壁垂直设置有用于挤压固定固定带本体1的弹性部件20,该调节部件2的管壁由热塑性塑料管或者硅胶、橡胶等柔性胶体材料制成,以减少对患者的压迫感,同时所述弹性部件20与固定带本体1接触的外表面为橡胶21,其也可以是硅胶材质等,以增加对固定带本体1的摩擦力,提高对固定带本体1的紧固效果。
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根固定带本体、与固定带本体连接且用于调节固定带本体长度的调节部件和包覆于调节部件外侧的防护部件;所述固定带本体整体呈扁平带状,包括与气管切开套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调节部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固定部;所述调节部件与固定带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部件呈片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本体的固定部包括基层和与基层连接并依次层叠的若干连接层,各连接层之间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的与基层连接的一表面设置有若干带钩的刺毛,其另一表面设置有若干卷取纤维,各连接层之间通过卷取纤维与带勾的刺毛粘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本体上设置有若干透气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为抗菌纤维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的卷取纤维为抗菌棉纤维或抗菌粘胶纤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件包括吸收部和设置于吸收部上表面的粘合部,且所述粘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吸收部连接,在使用时吸收部与粘合部粘合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防护部件的通道。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件的吸收部为硅凝胶敷料。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呈使至少两根固定带本体通过的空心管状,其内壁垂直设置有用于挤压固定固定带本体的弹性部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与固定带本体接触的表面为橡胶或硅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指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其包括至少两根固定带本体、与固定带本体连接且用于调节固定带本体长度的调节部件和包覆于调节部件外侧的防护部件;所述固定带本体整体呈扁平带状,包括与气管切开套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调节部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固定部;所述调节部件与固定带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部件呈片状,优选的固定带本体包括基层和连接层。固定带可调节长度,使患者佩戴时松紧适度,固定带本体整体扁平带状以及防护部件的设置可以提高患者使用舒适度,可拆卸的连接层层叠结构可便于患者及时更换与皮肤基础的表层,从而利于患者保持清洁、预防感染。预防感染。预防感染。
技术研发人员:张君 黄春琴 李则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2.28
技术公布日:2023/7/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小口径高温高压电动截止阀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用于自行车的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