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其的铵油炸药与流程

未命名 07-15 阅读:18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铵油炸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其的炸药。


背景技术:

2.铵油炸药是硝酸铵和燃料油混合而成的一种工业炸药,典型配方质量分数是:硝酸铵94.5%、轻柴油5.5%。利用炸药现场混装技术玍产的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国内外主要大型露天矿山。在长期的工程爆破实践中,国内外一直认为柴油是现场混装铵油炸药最好的燃料油,因其具有来源丰富使用方便、黏度适中等特点,易被多孔粒状硝酸铵所吸附,发热值高,易于参加硝酸铵的爆炸反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场混装铵油炸药的配方一直沿用多孔粒状硝酸铵和轻柴油。但是该产品使用的过程中,也岀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爆破裝药过程中,由于成品油柴闪点较低,挥发性很强,产生了刺激性气味;同时柴油粘度相对小,在生产过程中会岀现多孔硝酸铵与油相材料混合不均匀的现象,影响到炸药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另外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原材料多孔粒状硝酸铵具有很强的吸湿性,且硝酸铵与柴油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因此抗水性较差。在国內通过加入无机盐、金属氧化物、表面活性剂和有机增水剂等添加剂对硝酸铵进行改性、包覆或隔离从而改进铵油炸药的抗水性。因此一种来源稳定、价格低廉、性能良好、环保的新型炸药的研发将成为必然。
3.专利cn201610783865.9公开了一种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多孔粒状铵油炸药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多孔粒状硝酸铵93%~97%,生物质燃料油3%~7%;其中所述生物质燃料油的馏程在170℃以上。本发明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储存稳定性强,爆炸性能更好,所用原料为可再生能源,有利于工业化生产,但是制备方法比较复杂。专利cn105646114b提供一种低密度铵油炸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低密度铵油炸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多孔粒状硝酸铵86-90.7,珍珠岩颗粒4-9,柴油5.0-5.3。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所述重量份数准备多孔粒状硝酸铵、珍珠岩颗粒和柴油;(2)将所述多孔粒状硝酸铵、珍珠岩颗粒和柴油混合均匀,即得所述低密度铵油炸药。本发明的低密度铵油炸药成本低,爆破单耗小,爆破效果好,有利于提高块煤率,提高经济效益。
4.上述铵油炸药都添加了燃料油助剂,用于充分发生氧化铝还原反应,提高铵油炸药的性能,但是存在着刺激性气味环保问题、料混合不均匀的现象、抗水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制备的煤基纳米碳氢助剂催化剂能有效提高硝铵炸药的混匀度和稳定性,同时无刺激性气味,能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其的铵油炸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铵油炸药存在刺激性气味和综合性能有待提升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以重量百分比计,该助剂包括:85%-90%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10%-15%的催化剂和1
‰‑3‰
的分散剂。
7.进一步地,催化剂包括:矿物油、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聚异丁烯和山梨醇油酸三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8.进一步地,以重量百分比计,催化剂包括:80%-85%的矿物油、3%-5%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10%-12%的聚异丁烯和2%-3%的山梨醇油酸三脂。
9.进一步地,聚异丁烯的分子量1500~2500。
10.进一步地,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的固含量为40wt%~55wt%。
11.进一步地,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中粉料的d
50
为0.4~1.2μm,优选的,粉料的d
90
为1.5~2.5μm;
12.优选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的粘度为300mpa
·
s~500mpa
·
s。
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述任一种的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催化剂和分散剂混合,在剪切机中搅拌,得到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
14.进一步地,搅拌时的转速为200~320r/min,优选的,搅拌的时间为20~40min。
15.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铵油炸药,该铵油炸药包括硝酸铵和上述任一种的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
16.进一步地,以重量百分比计,硝酸铵的含量为85-95%,助剂的含量为5-15%;优选的,硝酸铵为多孔粒状硝酸铵。
17.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上述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以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为主要成分,同时添加催化剂和分散剂,能够制备出具有更强爆速、猛度和感度的铵油炸药,添加该助剂的铵油炸药,装药密度大、深孔爆破中不容容易出现“压死”、“拒爆”等问题。而且,采用该含有煤基纳米碳氢助剂的铵油炸药在露天煤台阶松动爆破中应用时,不需要分段分次间隔装药,可直接采用连续装药工艺,每孔只需装一次药即可,爆破施工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小,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
具体实施方式
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19.如本技术背景技术所分析的,现有技术中的铵油炸药存在刺激性气味,性能不稳定,以及综合性能有待提升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其的铵油炸药。
20.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以重量百分比计,该助剂包括:85%-90%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10%-15%的催化剂和1
‰‑3‰
的分散剂。
21.上述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以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为主要成分,同时添加催化剂和分散剂,能够制备出具有更强爆速、猛度和感度的铵油炸药,添加该助剂的铵油炸药,装药密度大、深孔爆破中不容容易出现“压死”、“拒爆”等问题。而且,采用该含有煤基纳米碳氢助剂的铵油炸药在露天煤台阶松动爆破中应用时,不需要分段分次间隔装药,可直接采用连续装药工艺,每孔只需装一次药即可,爆破施工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小,消除了重大安全
隐患。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典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催化剂包括:矿物油、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聚异丁烯和山梨醇油酸三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上述催化剂能够使助剂中的还原剂煤基纳米碳氢燃料更快与硝酸钠发生放热反应,进而能够显著增强铵油炸药的爆速、猛度和感度。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催化剂包括矿物油、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聚异丁烯和山梨醇油酸三脂,对铵油炸药的爆速、猛度和感度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
23.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催化剂中各组分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铵油炸药的爆速、猛度和感度,以重量百分比计,上述催化剂包括:80%-85%的矿物油、3%-5%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10%-12%的聚异丁烯和2%-3%的山梨醇油酸三脂。
24.上述矿物油即经过石油所得精炼液态烃的混合物,可以从现有技术中选择,比如轻质、重质燃料油、润滑油、冷却油等矿物性碳氢化合物。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催化效果,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1500~2500,示例性地,聚异丁烯的分子量可以是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500或者任意二者之间的范围,尤其是分子量为2000~2200的聚异丁烯效果更佳。
25.上述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即含有粒径为纳米级煤粉和水的稳定混悬浆料。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助剂对于铵油炸药的爆速、猛度和感度的提升作用,上述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的固含量为40wt%~55wt%;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的粘度为300mpa
·
s~500mpa
·
s。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中粉料的d
50
为0.4~1.2μm,优选的,粉料的d
90
为1.5~2.5μm。
26.上述分散剂可以在现有技术中进行选择,本技术没有特别的要求,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分散剂选自六偏磷酸钠、三磷酸钠、焦磷酸钠、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2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如上述任一种的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催化剂和分散剂混合,在剪切机中搅拌,得到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
28.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以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为主要成分,同时添加催化剂和分散剂,能够制备出具有更强爆速、猛度和感度的铵油炸药,添加该助剂的铵油炸药,装药密度大、深孔爆破中不容容易出现“压死”、“拒爆”等问题。该助剂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无需增加设备,效率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均满足大型矿山批量生产能力的要求。
29.在本技术的一些典型的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助剂的性能和生产效率,煤基纳米碳氢助剂与催化剂、分散剂在剪切机中以200-32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混合搅拌的时间为20-40min。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催化剂为多种组分时,先将各组分在100-150r/min的转速下混合均匀。
30.根据本技术的又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铵油炸药,该铵油炸药包括硝酸铵和上述任一种的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
31.本技术的铵油炸药由于采用了上述以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为主要成分,同时添加催化剂和分散剂的助剂,能够制备出具有更强爆速、猛度和感度的铵油炸药,添加该助剂的铵
油炸药,装药密度大、深孔爆破中不容容易出现“压死”、“拒爆”等问题。而且,采用该含有煤基纳米碳氢助剂的铵油炸药在露天煤台阶松动爆破中应用时,不需要分段分次间隔装药,可直接采用连续装药工艺,每孔只需装一次药即可,爆破施工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小,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
32.在本技术的一些典型的实施例中,以重量百分比计,上述炸药中硝酸铵的含量为85-95%,助剂的含量为5-15%;硝酸铵优选为多孔粒状硝酸铵,分散性更好,不容易结块,本技术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本技术的应用多孔粒状硝酸铵的铵油炸药兼具了普通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和改性铵油炸药的优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33.上述铵油炸药的制备方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示例性地,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制备:将上述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与硝酸铵通过混料机混合均匀,即可使用。
3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
35.将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铵油炸药分别进爆速、猛度以及雷管感度测试,每项测试均采用3发样品,结果取平均值。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36.爆速测试选用测时仪法,执行标准为gb/t 13228-2015《工业炸药爆速测定方法》。采用的爆速仪型号为:bsw-3a,执行标准wj9046;pvc塑料管外径110mm;20m数码电子雷管,450g起爆具。
37.猛度采用铅柱压缩法测定,执行标准为gb/t 12440-1990《炸药猛度试验铅柱压缩法》。
38.雷管感度按照如下步骤测定:采用直径150mm pvc管接样,然后将样品送至试验场,用一发8号工业雷管插入药样中,利用起爆器引爆雷管,雷管爆炸,看炸药是否被雷管引爆,如果炸药未被雷管引爆,则炸药无雷管感度。
39.实施例1
40.按照以下方法制备编号1~3的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根据表1中的催化剂比例分别称取矿物油(重柴油)、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4a)、聚异丁烯(分子量2200,pib)和山梨醇油酸三脂,加入100l的玻璃反应釜中,在1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均匀,完成催化剂制备。
41.然后分别将85wt%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固含50wt%、d50=0.4μm、黏度300mpa
·
s)与15wt%的上述编号1~3的催化剂、1wt

的六偏磷酸钠分散剂通过低转速剪切机在2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时间20min,相应地得到编号为1~3的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
42.取上述编号为1~3的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与多孔粒状硝酸铵(晋煤金石)通过混料机混合均匀,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和多孔粒状硝酸铵的含量分别为5wt%、95wt%,进行爆破试验,测试爆速、猛度和雷管感度指标,实验结果见表1。
43.表1
[0044][0045]
实施例2
[0046]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编号4~6的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根据表2中的催化剂比例分别称取矿物油(重柴油)、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4a)、聚异丁烯(分子量2200,pib)和山梨醇油酸三脂,加入100l的玻璃反应釜中,在1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均匀,完成催化剂制备。然后分别将90wt%、88wt%和84wt%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固含50wt%、d50=0.4μm、黏度300mpa
·
s)与10wt%、12wt%、15wt%添加量的上述编号4~6的催化剂、1wt

的六偏磷酸钠分散剂通过低转速剪切机在2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时间20min,相应地得到编号为4~6的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
[0047]
取上述编号为4~6的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与多孔粒状硝酸铵(晋煤金石)通过混料机混合均匀,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和多孔粒状硝酸铵的含量分别为5wt%、95wt%,进行爆破试验,测试爆速、猛度和雷管感度指标,实验结果见表2。
[0048]
表2
[0049][0050]
实施例3
[0051]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编号7~10的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根据表3中的催化剂比例分别称取矿物油(重柴油)、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4a)、聚异丁烯(分子量2200,pib)和山梨醇油酸三脂,加入100l的玻璃反应釜中,在1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均匀,完成催化剂制备。
[0052]
然后将90wt%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分别(固含50wt%、d50=0.4μm、黏度300mpa
·
s)与10wt%添加量的上述编号7~10的催化剂、1wt

的六偏磷酸钠分散剂通过低转速剪切机在2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时间20min,相应地得到编号为7~10的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
[0053]
取上述编号为7~10的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与多孔粒状硝酸铵(晋煤金石)通
过混料机混合均匀,相应地得到编号7~10的铵油炸药,炸药中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和多孔粒状硝酸铵的含量如下表3所示,进行爆破试验,测试爆速、猛度和雷管感度指标,实验结果见表3。
[0054]
表3
[0055][0056]
实施例4
[0057]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称取90%的矿物油(重柴油)、2%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4a)、7%的聚异丁烯(分子量2200,pib)和1%的山梨醇油酸三脂,加入100l的玻璃反应釜中,在1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均匀,完成催化剂制备。
[0058]
然后将90wt%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与10wt%添加量的上述催化剂、1wt

的六偏磷酸钠分散剂通过低转速剪切机在2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时间20min,得到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
[0059]
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与多孔粒状硝酸铵(晋煤金石)通过混料机混合均匀,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和多孔粒状硝酸铵的含量分别为5wt%、95wt%,进行爆破试验,测试爆速、猛度和雷管感度指标,实验结果见表4。
[0060]
实施例5
[0061]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称取82%的矿物油(重柴油)、4%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4a)、11%的聚异丁烯(分子量2100,pib)和3%的山梨醇油酸三脂,加入100l的玻璃反应釜中,在1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均匀,完成催化剂制备。
[0062]
然后将92wt%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与8wt%添加量的上述催化剂、1wt

的六偏磷酸钠分散剂通过低转速剪切机在2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时间20min,得到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
[0063]
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与多孔粒状硝酸铵(晋煤金石)通过混料机混合均匀,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和多孔粒状硝酸铵的含量分别为20wt%、80wt%,进行爆破试验,测试爆速、猛度和雷管感度指标,实验结果见表4。
[0064]
实施例6
[0065]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称取82%的矿物油(重柴油)、15%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4a)和3%的山梨醇油酸三脂,加入100l的玻璃反应釜中,在1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均匀,完成催化剂制备。
[0066]
然后将92wt%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与8wt%添加量的上述催化剂、1wt

的六偏磷
酸钠分散剂通过低转速剪切机在2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时间20min,得到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
[0067]
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与多孔粒状硝酸铵(晋煤金石)通过混料机混合均匀,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和多孔粒状硝酸铵的含量分别为8wt%、92wt%,进行爆破试验,测试爆速、猛度和雷管感度指标,实验结果见表4。
[0068]
实施例7
[0069]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称取90%的矿物油(重柴油)、10%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4a),加入100l的玻璃反应釜中,在1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均匀,完成催化剂制备。
[0070]
然后将92wt%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与8wt%添加量的上述催化剂、1wt

的六偏磷酸钠分散剂通过低转速剪切机在2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时间20min,得到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
[0071]
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与多孔粒状硝酸铵(晋煤金石)通过混料机混合均匀,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和多孔粒状硝酸铵的含量分别为8wt%、92wt%,进行爆破试验,测试爆速、猛度和雷管感度指标,实验结果见表4。
[0072]
实施例8
[0073]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称取82%的矿物油(重柴油)、7%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4a)、11%的聚异丁烯(2200,pib),加入100l的玻璃反应釜中,在1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均匀,完成催化剂制备。
[0074]
然后将92wt%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与8wt%添加量的上述催化剂、1wt

的六偏磷酸钠分散剂通过低转速剪切机在2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时间20min,得到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
[0075]
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与多孔粒状硝酸铵(晋煤金石)通过混料机混合均匀,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和多孔粒状硝酸铵的含量分别为8wt%、92wt%,进行爆破试验,测试爆速、猛度和雷管感度指标,实验结果见表4。
[0076]
实施例9
[0077]
然后将92wt%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与8wt%的矿物油(重柴油)、1wt

的六偏磷酸钠分散剂通过低转速剪切机在2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时间20min,得到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
[0078]
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与多孔粒状硝酸铵(晋煤金石)通过混料机混合均匀,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和多孔粒状硝酸铵的含量分别为8wt%、92wt%,进行爆破试验,测试爆速、猛度和雷管感度指标,实验结果见表4。
[0079]
实施例10
[0080]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称取82%的矿物油(重柴油)、4%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4a)、11%的聚异丁烯(分子量300,pib)和3%的山梨醇油酸三脂,加入100l的玻璃反应釜中,在1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均匀,完成催化剂制备。
[0081]
然后将90wt%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与10wt%添加量的上述催化剂、1wt

的六偏磷酸钠分散剂通过低转速剪切机在2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时间20min,得到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
[0082]
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与多孔粒状硝酸铵(晋煤金石)通过混料机混合均匀,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和多孔粒状硝酸铵的含量分别为5wt%、95wt%,进行爆破试验,测试爆速、猛度和雷管感度指标,实验结果见表4。
[0083]
对比例1
[0084]
将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与实施例1相同)与多孔粒状硝酸铵(晋煤金石)通过混料机混合均匀,煤基纳米碳氢助剂和多孔粒状硝酸铵的含量分别为10wt%、90wt%,进行爆破试验,测试爆速、猛度和雷管感度指标,实验结果见表4。
[0085]
对比例2
[0086]
将柴油与多孔粒状硝酸铵(晋煤金石)通过混料机混合均匀,煤基纳米碳氢助剂和多孔粒状硝酸铵的含量分别为10wt%、90wt%,进行爆破试验,测试爆速、猛度和雷管感度指标,实验结果见表4。
[0087]
对比例3
[0088]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称取82%的矿物油(重柴油)、4%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4a)、11%的聚异丁烯(分子量2200,pib)和3%的山梨醇油酸三脂,加入100l的玻璃反应釜中,在1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均匀,完成催化剂制备。
[0089]
然后将95wt%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与实施例1相同)与5wt%添加量的上述催化剂、1wt

的六偏磷酸钠分散剂通过低转速剪切机在2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混合搅拌时间20min,得到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
[0090]
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与多孔粒状硝酸铵(晋煤金石)通过混料机混合均匀,改性后煤基纳米碳氢助剂和多孔粒状硝酸铵的含量分别为10wt%、90wt%,进行爆破试验,测试爆速、猛度和雷管感度指标,实验结果见表4。
[0091]
表4
[0092][0093]
[0094]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上述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以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为主要成分,同时添加催化剂和分散剂,能够制备出具有更强爆速、猛度和感度的铵油炸药,添加该助剂的铵油炸药,装药密度大、深孔爆破中不容容易出现“压死”、“拒爆”等问题。而且,采用该含有煤基纳米碳氢助剂的铵油炸药在露天煤台阶松动爆破中应用时,不需要分段分次间隔装药,可直接采用连续装药工艺,每孔只需装一次药即可,爆破施工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小,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
[009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85%-90%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10%-15%的催化剂和1
‰‑3‰
的分散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矿物油、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聚异丁烯和山梨醇油酸三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催化剂包括:80%-85%的矿物油、3%-5%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10%-12%的聚异丁烯和2%-3%的山梨醇油酸三脂。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异丁烯的分子量1500~25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的固含量为40wt%~55wt%。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中粉料的d
50
为0.4~1.2μm,优选的,所述粉料的d
90
为1.5~2.5μm;优选的所述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的粘度为300mpa
·
s~500mpa
·
s。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催化剂和分散剂混合,在剪切机中搅拌,得到所述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时的转速为200~320r/min,优选的,所述搅拌的时间为20~40min。9.一种铵油炸药,其特征在于,包括硝酸铵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铵油炸药,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硝酸铵的含量为85-95%,所述助剂的含量为5-15%;优选的,所述硝酸铵为多孔粒状硝酸铵。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铵油炸药的助剂、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其的铵油炸药。以重量百分比计,该用于铵油炸药助剂包括:85%-90%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10%-15%的催化剂和1


技术研发人员:杜善周 白健 甄鹏 黄涌波 叶涛 李雪 范培育 松丽涛 原铎 刘迎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神华准能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乌素露天煤矿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3/7/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