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16 阅读:76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墙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


背景技术:

2.金属幕墙,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幕墙型式,用于装修。是将玻璃幕墙中的玻璃更换为金属板材的一种幕墙形式,但由于面材的不同两者之间又有很大的区别,所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对其分别进行考虑。由于金属板材的优良的加工性能,色彩的多样及良好的安全性,能完全适应各种复杂造型的设计,可以任意增加凹进和凸出的线条,而且可以加工各种型式的曲线线条,给建筑师以巨大的发挥空间,倍受建筑师的青睐,因而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3.传统的金属墙板系统采用支撑龙骨加金属面板两层组合。其面板背后的空间是贯通的。
4.但传统金属墙,其施工周期很长,容易造成出现凹损、翘曲等变形,甚至面板的拼缝密封差,导致病菌在金属面层背面聚集,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包括至少两块饰面板、对中密封组件、减震组件、芯板以及用于调节所述芯板和所述饰面板距离的调节组件;
7.所述调节组件两侧分别通过调节组件与所述饰面板连接,所述饰面板之间通过对中密封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饰面板之间设有减震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芯板之间设有减震组件;其中,所述芯板、所述调节组件以及所述饰面板形成密封空间;
8.所述芯板内部设有集线器。
9.优选地,所述饰面板包括第一金属层、蜂窝层以及第二金属层;
10.所述第一金属层通过所述蜂窝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对中密封组件包括外饰条、对中胶条以及调节码件;
12.所述外饰条通过所述对中胶条与所述调节码件连接;所述外饰条设置在所述饰面板的缝隙之间,所述调节码件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
13.优选地,所述调节码件呈t型,所述调节码件的宽端面与所述调节组件卡接连接,所述调节码件的窄端面与所述外饰条连接。
14.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铝合金高调节框和/或铝合金低调节框;
15.所述芯板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高调节框,所述芯板另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低调节框;
16.或;
17.所述芯板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高调节框,所述芯板另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高调节
框;
18.或;
19.所述芯板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低调节框,所述芯板另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低调节框。
20.优选地,所述饰面板通过弹簧卡子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
21.优选地,所述减震组件为减震密封胶条。
22.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饰面板连接一面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弹簧卡子的弹簧槽;
23.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饰面板连接一面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减震密封胶条的减震槽;
24.所述弹簧槽与所述减震槽相邻设置。
25.优选地,所述芯板包括至少两块防火泡发芯板、芯板金属边框、所述集线器以及防火对接胶条;
26.所述防火泡发芯板的边缘通过所述芯板金属边框包裹所述集线器,所述芯板金属边框之间通过防火对接胶条连接。
27.优选地,所述集线器内部设有强弱电理线器。
28.本技术具体包括以下优点:
2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施工周期很长,容易造成出现凹损、翘曲等变形,甚至面板的拼缝密封差,导致病菌在金属面层背面聚集,功能较为单一”,本技术提供了对中密封组件以及调节组件的解决方案,具体为:包括至少两块饰面板、对中密封组件、减震组件、芯板以及用于调节所述芯板和所述饰面板距离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两侧分别通过调节组件与所述饰面板连接,所述饰面板之间通过对中密封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饰面板之间设有减震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芯板之间设有减震组件;其中,所述芯板、所述调节组件以及所述饰面板形成密封空间;所述芯板内部设有集线器。本技术通过采用了模块化、集成化、单元化的设计思路,首先是独立的单个饰面板背后通过调节组件与芯板形成彼此完全独立的气垫层,解决墙内侧空气自由流动的问题,从而阻止病毒的流通;其次是本技术通过简单的调节就可以实现在“安装嵌入式设备”和“常规墙面”两种使用场景的自由转换。而在此同时相关材料均可重复利用;本技术支持任意位置独立拆解,支持装配式安装方法,可实现快速施工;本技术支持在墙板内快速布线,且强、弱电可走独立通道;本技术通过多重复合结构、多道密封及阻尼处理,消除了墙板显著的声桥,大幅提高墙板系统的隔音能力。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的铝合金高调节框局部细节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的铝合金低调节框局部细节结构示意图;
34.1、饰面板;2、调节组件;21、铝合金高调节框;22、铝合金低调节框;3、芯板;31、芯板金属边框;32、集线器;33、防火对接胶条;4、弹簧卡子;5、减震组件;6、对中密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技术的所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6.发明人通过分析现有技术发现:传统医院病房、治疗室等场合使用的金属墙板主要是为了美观、抗菌、易于清洁,功能较为单一。传统的金属墙板系统采用支撑龙骨加金属面板两层组合。其面板背后的空间是贯通的,这对于病菌沿背部空间扩散非常不利。另外,医院用房有安装嵌入式附墙设备的需求。但经常会因故要对布局、位置进行调整。传统的墙板加轻质隔墙系统在遇到该种要求时只能拆了重做,其施工周期很长,还造成大量浪费。
37.但实际使用时,首先是由于墙体很容易受到撞击,造成出现凹损、翘曲等变形,甚至面板的拼缝密封失效,导致病菌在金属面层背面聚集、转移、扩散,引发公共安全事故;原有的医院用房时常对功能进行临时性、大幅度地调整需求;最后,随着相关标准的提高,医院用房在降低能源消耗、隔音等方面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轻质隔墙+金属墙板的组合模式对以上功能的需求很难满足。
38.本技术通过采用了模块化、集成化、单元化的设计思路,首先是独立的单个饰面板背后通过调节组件与芯板形成彼此完全独立的气垫层,解决墙内侧空气自由流动的问题,从而阻止病毒的流通;其次是本技术通过简单的调节就可以实现在“安装嵌入式设备”和“常规墙面”两种使用场景的自由转换。而在此同时相关材料均可重复利用;本技术支持任意位置独立拆解,支持装配式安装方法,可实现快速施工;本技术支持在墙板内快速布线,且强、弱电可走独立通道;本技术通过多重复合结构、多道密封及阻尼处理,消除了墙板显著的声桥,大幅提高墙板系统的隔音能力。
39.参照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结构:包括至少两块饰面板1、对中密封组件6、减震组件5、芯板3以及用于调节所述芯板3和所述饰面板1距离的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两侧分别通过调节组件2与所述饰面板1连接,所述饰面板1之间通过对中密封组件6连接;所述调节组件2与所述饰面板1之间设有减震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2与所述芯板3之间设有减震组件5;所述芯板3内部设有集线器32。
4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施工周期很长,容易造成出现凹损、翘曲等变形,甚至面板的拼缝密封差,导致病菌在金属面层背面聚集,功能较为单一”,本技术提供了对中密封组件6以及调节组件2的解决方案,具体为:包括至少两块饰面板1、对中密封组件6、减震组件5、芯板3以及用于调节所述芯板3和所述饰面板1距离的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两侧分别通过调节组件2与所述饰面板1连接,所述饰面板1之间通过对中密封组件6连接;所述调节组件2与所述饰面板1之间设有减震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2与所述芯板
3之间设有减震组件5;所述芯板3内部设有集线器32。本技术通过采用了模块化、集成化、单元化的设计思路,首先是独立的单个饰面板1背后通过调节组件2与芯板3形成彼此完全独立的气垫层,解决墙内侧空气自由流动的问题,从而阻止病毒的流通;其次是本技术通过简单的调节就可以实现在“安装嵌入式设备”和“常规墙面”两种使用场景的自由转换。而在此同时相关材料均可重复利用;本技术支持任意位置独立拆解,支持装配式安装方法,可实现快速施工;本技术支持在墙板内快速布线,且强、弱电可走独立通道;本技术通过多重复合结构、多道密封及阻尼处理,消除了墙板显著的声桥,大幅提高墙板系统的隔音能力。
41.下面,将对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作进一步地说明。
4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2两侧分别通过调节组件2与所述饰面板1连接,所述饰面板1之间通过对中密封组件6连接;所述调节组件2与所述饰面板1之间设有减震组件5。
43.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饰面板1包括第一金属层、蜂窝层以及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通过所述蜂窝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连接。
4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饰面板1之间独立设置,墙板将多个饰面板1进行拼接,从而形成墙面,所述饰面板1之间设有对中密封组件6,每个饰面板1对应,一个芯板3,对应两个调节组件2;从而所述芯板3、所述调节组件2以及所述饰面板1形成密封空间。所述每个饰面板1后方都有一个独立的密封空间。所述蜂窝层为蜂窝状。
45.在一具体示例中,饰面板1可用加厚单层金属板,并取消弹簧卡子4,直接卡到调节框上。蜂窝金属夹芯饰面板1内侧边缘预埋了固定端子,用于安装弹簧卡子4。通过弹簧卡子4可将饰面板1快速固定在铝合金调节框上。需要拆卸式,则用专用吸盘将饰面层摘下。饰面板1内侧边缘预埋了固定端子,用于安装弹簧卡子4。通过弹簧卡子4可将饰面板1固定在铝合金调节框上。所述饰面板1厚度可以为15mm。
46.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对中密封组件6包括外饰条、对中胶条以及调节码件;所述外饰条通过所述对中胶条与所述调节码件连接;所述外饰条设置在所述饰面板1的缝隙之间,所述调节码件与所述调节组件2连接。所述调节码件呈t型,所述调节码件的宽端面与所述调节组件2卡接连接,所述调节码件的窄端面与所述外饰条连接。对中密封组件6在已安装好的首个调节框侧面,然后插入下一个调节框。当调节框到达正确位置时,对中密封组件6便会自动回到中立位置。
4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对中密封组件6也可以为打胶密封。
48.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饰条的距离约为5mm,所述外饰条夹在两块饰面板1之间,所述外饰条一面露在外面,所述外饰条另一面通过所述对中胶条与所述调节码件的窄端面连接,从而能够有效的进行密封。
49.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码件呈t型,所述调节码件的宽端面与所述调节组件2卡接连接,所述调节码件的窄端面与所述外饰条连接。所述调节码件与所述调节组件2连接的位置也设有对中胶条,从而能够使得墙体很容易受到撞击时,能够有效复位。
50.作为一种示例,所述调节码件的窄端面为“t型”的底部,所述调节码件的宽端面为“t型”的顶部,所述窄端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宽端面的宽度。
51.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铝合金高调节框21和/或铝合金低调节框22;所述芯板3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高调节框21,所述芯板3另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低调
节框22;或;所述芯板3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高调节框21,所述芯板3另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高调节框21;或;所述芯板3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低调节框22,所述芯板3另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低调节框22。调节组件2装好减震密封胶条后粘在芯板3边框上,边框有定位功能,确保调节框正确安装;需要在“安装嵌入式设备”和“常规墙面”两种使用场景的转换时,只要拆换调节组件2就可完成。
5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2用铝合金高调节框21或铝合金低调节框22取决于用户需求,优选为所述芯板3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高调节框21,所述芯板3另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低调节框22。
53.作为一种示例,所述铝合金高调节框21的高度大于所述铝合金低调节框22的高度,所述铝合金高调节框21和铝合金低调节框22内部均为中空设计,所述铝合金高调节框21和铝合金低调节框22外部与其他部件相适配。所述铝合金高调节框21的高度为35mm-55mm。所述铝合金低调节框22的高度为5mm-25mm。优选地,所述铝合金高调节框21的高度为45mm,所述铝合金低调节框22的高度为15mm。
54.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2与所述饰面板1连接一面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弹簧卡子4的弹簧槽;所述调节组件2与所述饰面板1连接一面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减震密封胶条的减震槽;所述弹簧槽与所述减震槽相邻设置。
55.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饰面板1通过弹簧卡子4与所述调节组件2连接。所述减震组件5为减震密封胶条。
56.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芯板3包括至少两块防火泡发芯板3、芯板3金属边框、所述集线器32以及防火对接胶条33;所述防火泡发芯板3的边缘通过所述芯板3金属边框包裹所述集线器32,所述芯板3金属边框之间通过防火对接胶条33连接。所述集线器32内部设有强弱电理线器。集线器32支持强弱电快速布线功能。
5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芯板3设有集线器32,在顶部走总线,支持从任意一个芯板3单元侧面向下引线,并通过集线器32将线头引导到板中的接线器上。芯板3先用冷弯薄壁型钢制成钢框,然后填充防火发泡夹芯板3组合成单元体。安装时单元体之间留有间隙,以方便任意一个板块可独立拆出。该间隙在安装时采用对接防火胶条密封,以达到密封、减震、防火的作用。所述芯板3厚度约为60mm。
58.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蜂窝金属夹芯饰面板1内侧边缘预埋了固定端子,用于安装弹簧卡子4。通过弹簧卡子4可将饰面板1固定在铝合金调节框上;对中密封组件6利用胶条弹性确保相邻两块饰面板1在受撞击、地震或热膨胀等作用产生形变位移时能自适应,始终保持密封。并在位移消失后还能回到中立位置;调节组件2可以用来实现“安装嵌入式设备”和“常规墙面”两种使用场景的自由转换,并且一条铝合金高调节框21可以剖切成两条铝合金低调节框22;调节组件2与饰面板1及芯板3之间均有减震密封胶条,安装完成后每个饰面板1都形成一个环状、封闭的气垫圈,且彼此独立;芯板3使用低碳材料,其与钢框组合成单元体。单元体之间采用对接防火胶条,支持安装后独立拆卸任意位置单元的功能;芯板3设有集线器32,支持强弱电快速布线功能。
5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在医院环境的抗病毒、防传播使用安全性大幅提高。支持医院用房的嵌入式附墙设备安装,支持快速拆改。大幅提高墙体的隔音性能、耐撞击性能和热工性能。绝大多数零件均可重复多次使用。本技术的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厚度约为
150mm。
60.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饰面板、对中密封组件、减震组件、芯板以及用于调节所述芯板和所述饰面板距离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两侧分别通过调节组件与所述饰面板连接,所述饰面板之间通过对中密封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饰面板之间设有减震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芯板之间设有减震组件;其中,所述芯板、所述调节组件以及所述饰面板形成密封空间;所述芯板内部设有集线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板包括第一金属层、蜂窝层以及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通过所述蜂窝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密封组件包括外饰条、对中胶条以及调节码件;所述外饰条通过所述对中胶条与所述调节码件连接;所述外饰条设置在所述饰面板的缝隙之间,所述调节码件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码件呈t型,所述调节码件的宽端面与所述调节组件卡接连接,所述调节码件的窄端面与所述外饰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铝合金高调节框和/或铝合金低调节框;所述芯板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高调节框,所述芯板另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低调节框;或;所述芯板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高调节框,所述芯板另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高调节框;或;所述芯板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低调节框,所述芯板另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低调节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板通过弹簧卡子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为减震密封胶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饰面板连接一面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弹簧卡子的弹簧槽;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饰面板连接一面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减震密封胶条的减震槽;所述弹簧槽与所述减震槽相邻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板包括至少两块防火泡发芯板、芯板金属边框、所述集线器以及防火对接胶条;所述防火泡发芯板的边缘通过所述芯板金属边框包裹所述集线器,所述芯板金属边框之间通过防火对接胶条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器内部设有强弱电理线器。

技术总结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医用装配式集成墙板,本申请提供了对中密封组件以及调节组件的解决方案,具体为:包括至少两块饰面板、对中密封组件、减震组件、芯板以及用于调节所述芯板和所述饰面板距离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两侧分别通过调节组件与所述饰面板连接,所述饰面板之间通过对中密封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饰面板之间设有减震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芯板之间设有减震组件;其中,所述芯板、所述调节组件以及所述饰面板形成密封空间。本申请通过采用了模块化、集成化、单元化的设计思路,首先是独立的单个饰面板背后通过调节组件与芯板形成彼此完全独立的气垫层,解决墙内侧空气自由流动的问题,从而阻止病毒的流通。止病毒的流通。止病毒的流通。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烽 朱亮 王唐 周上添 李龙飞 侯达理 彭宝都 翁楚雄 朱伟东 吴泽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中航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1
技术公布日:2023/7/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