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定位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7-20 阅读:222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乘用车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后刮水器在售后长周期内,经常发生因多频次长时间转动导致后刮水器转轴渗水问题,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为:1、后刮水器橡胶护套变形部分老化后,与后刮水器转轴的匹配精度降低;2、后刮水器转轴与玻璃的x向、y向匹配不对中导致。另外,后刮水器转轴圆周运转时还会与橡胶护套产生摩擦异响。研究发现,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为:1、后刮水器转轴与橡胶护套的“动-静”配合产生的异响;2、后刮水器转轴与橡胶护套的配合不对中导致。与此同时,因后刮水器转轴与后风窗玻璃的定位不准确,也会产生各种类似刮刷抖动、漏刮等质量问题。
3.基于此,急需研发一种乘用车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定位方法,以有效规避上述问题的同时提升后刮水器与后风窗玻璃的相对位置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定位方法,通过“静-静”零件的匹配方案,以解决规避后刮水器转轴与橡胶护套的“动-静”配合方案产生的渗水和异响的问题,并提升了后刮水器转轴与后风窗玻璃的相对位置。
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乘用车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a、将后刮水器橡胶护套2与后风窗玻璃1通过卡接形式连接;
8.b、使后刮水器橡胶护套2与后刮水器外壳4形成匹配区域5,匹配区域5是后刮水器转轴3与后风窗玻璃1的主定位位置;
9.c、将后刮水器转轴3设置于后刮水器外壳4内,与后刮水器橡胶护套2无配合关系;
10.d、除后刮水器外壳4与后刮水器橡胶护套2形成的主定位外,将后刮水器电机安装板设置一个通孔避免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旋转。
11.进一步地,步骤a,所述后刮水器橡胶护套2与后风窗玻璃1为过盈干涉配合。
12.进一步地,步骤b,所述匹配区域5采用过盈干涉配合。
13.进一步地,步骤b,匹配区域5采用静-静配合。
14.进一步地,步骤d,所述通孔为长圆孔。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乘用车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定位方法,此方法规避了后刮水器在售后长周期内,因多频次转动产生的后刮水器转轴渗水问题;
17.2、提升后刮水器总成电机对背门内板固定孔位的精度;
18.3、规避了后刮水器转轴圆周运转时与橡胶护套的摩擦异响问题,提升nvh性能;
19.4、提升了后刮水器电机转轴与后风窗玻璃的相对位置精度(x向、y向),保证了后
刮水器刮片的刮刷性能;
20.5、此方法较常用的后刮水器定位及固定策略有根本上的差异,简化了后刮水器电机的零件制作精度,提升单件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现有技术中后刮水器转轴与橡胶护套的“动-静”配合示意图;
23.图2现有技术中“动-静”配合方案的定位示意图;
24.图3本发明“静-静”零件的匹配方案示意图;
25.图4本发明定位示意图。
26.图中,1.后风窗玻璃2.后刮水器橡胶护套3.后刮水器转轴4.后刮水器外壳5.匹配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乘用车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a、将后刮水器橡胶护套2与后风窗玻璃1通过卡接形式连接,两者为过盈干涉配合。
32.b、后刮水器橡胶护套2与后刮水器外壳4形成匹配区域5,所述匹配区域5采用过盈干涉配合,匹配区域5是后刮水器转轴3与后风窗玻璃1的主定位位置,为“静-静”配合,无摩擦异响或渗水风险。
33.c、后刮水器转轴3为运动件,与后刮水器橡胶护套2产生“动-静”配合,长时间后易产生异响或者渗水问题。本发明将后刮水器转轴3设置于后刮水器外壳4内,与后刮水器橡胶护套2无配合关系。
34.d、除后刮水器外壳4与后刮水器橡胶护套2形成的主定位外,后刮水器电机安装板通过一个长圆孔避免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旋转。
35.本发明乘用车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定位方法,通过“静-静”零件的匹配方案,规避了“动-静”配合方案产生的渗水和异响问题;本发明中提及的“静-静”匹配方案,不限于本发明中提到的“静-静”匹配方案的定义;只要是两个静止零件的匹配方案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36.本发明乘用车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定位方法,提升了后刮水器转轴与后风窗玻璃的相对位置;两者相对位置的保证方案不局限于本发明中提及到的内容,只要后刮水器转轴与后风窗玻璃通过橡胶护套实现的定位方案,均属于本发明方法的保护范围。
37.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乘用车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后刮水器橡胶护套(2)与后风窗玻璃(1)通过卡接形式连接;b、使后刮水器橡胶护套(2)与后刮水器外壳(4)形成匹配区域(5),匹配区域(5)是后刮水器转轴(3)与后风窗玻璃(1)的主定位位置;c、将后刮水器转轴(3)设置于后刮水器外壳(4)内,与后刮水器橡胶护套(2)无配合关系;d、除后刮水器外壳(4)与后刮水器橡胶护套(2)形成的主定位外,将后刮水器电机安装板设置一个通孔避免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后刮水器橡胶护套(2)与后风窗玻璃(1)为过盈干涉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匹配区域(5)采用过盈干涉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匹配区域(5)采用静-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通孔为长圆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用车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定位方法,包括将后刮水器橡胶护套与后风窗玻璃通过卡接形式连接;后刮水器橡胶护套与后刮水器外壳形成匹配区域,其是后刮水器转轴与后风窗玻璃的主定位位置,为“静-静”配合,无摩擦异响或渗水风险;本将后刮水器转轴设置于后刮水器外壳内,与后刮水器橡胶护套无配合关系;除后刮水器外壳与后刮水器橡胶护套形成的主定位外,后刮水器电机安装板通过一个长圆孔避免后刮水器电机总成的旋转。本发明规避了后刮水器转轴渗水及后刮水器转轴圆周运转时与橡胶护套的摩擦异响问题;提升后刮水器总成电机对背门内板固定孔位的精度及后刮水器电机转轴与后风窗玻璃的相对位置精度;保证了后刮水器刮片的刮刷性能。水器刮片的刮刷性能。水器刮片的刮刷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文 李刚 侯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3/7/1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